李振睿
摘要:培養初中生耐力素質是體育教師需要重視的教學內容與問題,除了多鼓勵、使生堅持鍛煉、增強學生意志力等形式之外,還需采取科學有效的引導,逐步實現提升學生耐力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體育? 耐力素質? 方法
耐力素質主要是指機體長時間抗疲勞的能力。體育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耐力跑的興趣與積極性之外,還應明確影響學生耐力的主要因素,制定優質教學方案等,實現提高學生耐力素質的同時,為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在創新思維下,教師必須將學生主體地位體現出來的,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并做到認真、平等對待學生。教師實際開展教育工作時必須做到認真傾聽與理解學生,積極了解當前學生的實際情況,以此為基礎科學制定教學方案,并在其中融入趣味性內容,這不僅可以提高體育教學質量,還能有效提升學生耐力素質。而且教師必須做到充分尊重學生個性與主體地位,從學生學情與教材內容出發,科學融入生動有趣的內容,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科學設計教學情境,并將情境內容與的毅力培養有機融合到一起,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為促進學生實現全面發展奠定良好基礎。[1]
二、借助多樣化的體育游戲,增強學生耐力素質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初中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驅動力,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以及教學要求,在此基礎上,科學設置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比如組織具有趣味性的多樣化體育游戲,這更容易激發學生興趣,而且還能實現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的目的。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可以培養學生耐力的游戲內容,如激勵學生進行耐力跑訓練、開展接力比賽等形式,這些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還能讓學生具有沉浸感與體驗感,對于發展學生有氧代謝,以及改善學生無氧代謝,強化學生耐力素質等都具有良好的推動力。
綜上所述,初中體育教師應不斷尋找優質且有效的教學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耐力素質,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教學方案,構建優質教學環境,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正確掌握耐力跑的方法,提高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與積極性,并堅持訓練,使教學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余江平.體育教學中運用萊格爾跑提高學生耐力素質方法探究[J].田徑,2016(0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