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曉東 李睿 陳艷萍 宋賢明
[摘要]雷鋒精神的傳承有助于凝心聚力,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有助于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助力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實現。高校勞動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勞動觀,培養大學生奉獻精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因此,探索將雷鋒精神的傳承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教改實踐,有助于提升高校勞動教育的效果,創新高校勞動教育內容,使高校勞動教育貼近時代,貼近生活。
[關鍵詞]雷鋒精神;傳承;勞動教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學習雷鋒的精神,也要學習雷鋒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質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1]新時代的大學生應該傳承好雷鋒精神,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在勞動中實現自身人生價值。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的目標是教會大學生如何勞動,提升大學生勞動意識,其中也包括培養大學生愛國情懷和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這與雷鋒精神的傳承具有相同的目標。
一、新時代傳承雷鋒精神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高校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
雷鋒精神的傳承,有助于在高校形成學習雷鋒的良好社會氛圍,引導大學生學習雷鋒同志熱愛黨和人民的崇高理想信念,從而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始終堅持永遠跟黨走的信念,鼓勵大學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如若高校大學生都能夠以雷鋒同志為榜樣,積極在學習和生活中傳承雷鋒精神,那么整個高校文化氛圍和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都會有顯著提升。
(二)有助于大學生弘揚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
為人民服務是雷鋒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傳承雷鋒精神就是引導大學生學習雷鋒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品質,鼓勵大學生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雷鋒在日記中寫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同志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境界,值得每位大學生去學習。因此,引導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弘揚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有助于全社會形成互幫互助、助人為樂的和諧氛圍,有助于展現新時代大學生的良好精神面貌,是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充分體現。總書記指出:“要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多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2]大學生參加假期返鄉社會實踐活動就是傳承雷鋒精神、弘揚為人民服務的光榮傳統的生動體現。大學生假期參加返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不同形式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助力鄉村振興;參加支教活動,提升鄉村教育質量等都是發揮青年大學生作用,大力弘揚雷鋒精神,用行動為人民服務的體現。
(三)有助于志愿服務精神的傳承
“雷鋒精神的傳承,構成了新時代志愿服務的精髓。”雷鋒同志用行動詮釋了志愿服務的內涵。新時代傳承雷鋒精神,幫助大學生通過雷鋒事跡的學習體會雷鋒同志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高尚品質。有助于激發大學生參加志愿者的熱情,幫助大學生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活動,傳遞愛心,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雷鋒精神的傳承,實現了從雷鋒到雷鋒們,從志愿者到志愿者團隊的轉變,實現了從我要學雷鋒到人人學雷鋒的轉變,實現了從個人助人為樂到集體幫扶的轉變,使志愿服務精神在新時代得到了更好的傳播,“郭明義團隊”“藍天救援隊”等志愿者團隊都是新時代學雷鋒、踐行志愿服務精神的典范。同時,在傳承雷鋒精神的社會實踐中,有助于加深大學生對志愿服務精神的理解,使大學生實現從學習志愿服務精神,到廣泛宣傳志愿服務精神的轉變,展現社會文明進步的良好形象,用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在服務社會過程中,實現人生價值。
二、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與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關系
(一)雷鋒精神的傳承為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提供教育資源
雷鋒精神的傳承就是培養大學生的志愿服務精神、奉獻精神、愛國主義精神等,這與高校勞動教育的課程教學目標高度一致。因此,大學生雷鋒精神的傳承有助于豐富高校勞動教育課程教學資源,用大學生耳熟能詳的榜樣人物對大學生進行勞動教育,有助于大學生形成正確勞動觀。同時,將雷鋒精神傳承融入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也能夠為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有助于完善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另外,大學生在傳承雷鋒精神過程中的先進事跡,能夠成為高校勞動教育課程的案例,有助于為高校勞動教育理論教學提供支持。如大學生在參加社區志愿者服務隊或支教下鄉村活動時,通過發揮自身優勢,用勞動傳承雷鋒精神的所思所想所感都能夠編寫成案例,作為勞動教育課程建設資源,用大學生自己的事例來對大學生進行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參與度,提升高校勞動教育的育人效果。
(二)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為雷鋒精神的傳承提供實踐平臺
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包括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勞動教育理論課程通過系統講授勞動方法、勞動技能、勞動態度等,為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提供指導,為大學生更好地傳承雷鋒精神提供幫助[3]。勞動教育實踐課程需要大學生親身參與到勞動實踐中,如充當博物院、紀念館的志愿者、參加社區清掃活動、送醫送藥下鄉活動等,在此過程中幫助大學生將所學理論轉化為實踐,用行動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和價值觀。高校勞動教育過程中向學生傳遞的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奉獻精神等也是雷鋒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組織大學生進行勞動實踐也是傳承雷鋒精神的體現。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大學生勞動技能的培養、勞動能力的提升、對勞動正確的認識等,能夠為大學生傳承雷鋒精神奠定基礎,有助于激發大學生參加傳承雷鋒精神的志愿活動的積極性,幫助大學生正確看待義務勞動,讓雷鋒精神在大學生心中落地生根。
三、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教改實踐探索
(一)將雷鋒精神的學習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專題教學
高校勞動教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勞動技能培養、勞動本質的學習等,將雷鋒精神的理論學習作為專題教學內容納入到高校勞動教育中,有助于幫助大學生更好地理解雷鋒精神的內涵,從而正確看待義務勞動和志愿活動,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精神,幫助大學生準確理解“勞動創造財富”的正確性所在。將雷鋒精神的學習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專題教學中需要關注的幾個問題主要包括,第一,應該在勞動教育專題教學中講清楚雷鋒精神內涵的演變邏輯,其中主要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實質。第二,雷鋒精神在新時代仍然需要大力弘揚的意義所在,以及新時代大學生傳承雷鋒精神的方法。第三,雷鋒精神中有哪些需要大學生加以學習的高尚品質,雷鋒同志對待勞動的態度等。第四,通過雷鋒精神的傳承對于加強高校勞動教育的重要意義。第五,大學生如何在傳承雷鋒精神的過程中提升自身勞動素養,正確對待勞動。以上理論問題都是需要在雷鋒精神專題學習過程中得以解決的。
(二)引導大學生在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中積極弘揚雷鋒精神
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幫助大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日常學習生活中,提升大學生勞動能力,培養大學生勞動積極性,使大學生熱愛勞動,愿意從事勞動。在勞動教育實踐課程中,可以通過舉辦學雷鋒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勞動能力,同時也能夠引導大學生弘揚雷鋒精神,提升自身品德修養。如在高校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中,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支教、支農活動,用勞動創造價值,鼓勵大學生積極參與志愿者服務活動,用力所能及的勞動來幫助群眾解決生產生活問題,培養大學生奉獻精神。如鼓勵大學生積極參加支教活動,用自己所學的科學文化知識來助力鄉村振興,一方面能夠能夠使大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既有體力勞動又有腦力勞動,有助于幫助大學生將所學勞動教育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另一方面,支教活動是志愿活動的組成部分,有助于培養大學生的為人民群眾服務的意識和奉獻意識,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在參加勞動活動中傳承雷鋒精神。又如,大學生參加社區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活動,將勞動教育課程中所學的勞動技能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有助于提升大學生動手實踐能力,也有助于展現新時代大學生良好精神面貌,在參加學雷鋒志愿者服務活動中體會雷鋒精神,從而爭做雷鋒式的優秀青年。高校勞動教育實踐教學聚焦大學生勞動能力的提升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既注重引導大學生將所學勞動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又關注大學生對待勞動的態度,以及大學生自身的品德修養。在高校大學生勞動教育實踐教學中,通過鼓勵大學生參加志愿勞動,有助于大學生傳承雷鋒精神,提升品德素養。
(三)將傳承雷鋒精神的優秀案例納入到勞動教育課程建設中
在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過程中,案例庫的建設至關重要,將傳承雷鋒精神的優秀案例納入到勞動教育課程案例庫建設中,有助于提升高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的效果,豐富勞動教育課程資源。將傳承雷鋒精神的優秀案例納入到勞動教育課程案例中,有助于學生清楚地知道理論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以雷鋒同志為榜樣,發揮榜樣的示范作用。如勞動模范是各行各業學習雷鋒精神的典型,將勞模的成長經歷以案例的形式介紹給大學生,有助于大學生準確理解勞動文化,自覺提升勞動素養,從而樂于投身到勞動活動中。選取大學生傳承雷鋒精神的典型案例有助于提升大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在高校勞動教育課程教學中引導大學生學習傳承雷鋒精神的優秀案例,還能夠對大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幫助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養。
四、結語
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傳承融入高校勞動教育的教改實踐,探索雷鋒精神的傳承內容,能夠起到在對大學生進行勞動教育的同時提升大學生品德修養的作用。既有助于雷鋒精神的時代傳承,又有助于勞動教育的教改實踐。在理論研究方面,有助于進一步挖掘新時代雷鋒精神的內涵、傳承雷鋒精神的時代價值,學習雷鋒同志對待勞動的態度,分析雷鋒同志的高尚道德品質,從而為高校勞動教育提供支撐。在實踐研究方面,高校勞動教育實踐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將雷鋒精神傳遞到社會的各個角落。
參考文獻:
[1]學習雷鋒精神聽聽習近平總書記的10句囑托[EB/OL],2019-03-05.
[2]習近平.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5-5(01).
[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N].人民日報,2020-03-27.
基金項目:2022年度遼寧中醫藥大學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名稱:“高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整體優化與教學內容改革研究”(項目編號:LNZYJG2022155)
作者簡介:
徐曉東(1974.9-),男,漢族,遼寧沈陽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睿(1979.8-),男,漢族,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陳艷萍(1982.9-),女,漢族,遼寧沈陽人,碩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宋賢明(1997.12-),男,漢族,山西臨汾人,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