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雷敏(1987~),女,漢族,貴州畢節人,貴州省金沙縣安底鎮中心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
摘 要: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作為獨立的板塊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有重要的作用。通過梳理低年級語文教材可見,其一共蘊含著16個口語交際主題,不僅主題明確,而且貼近學生生活,是教師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的重要載體。針對當前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存在的問題,筆者提出如下教學建議:一是以教材為依托,強化口語交際訓練。如以閱讀為載體積累交際素材,強化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二是立足學生生活,科學指導交際方法。三是拓展口語交際訓練的渠道,全面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0-0025-04
一、 引言
2019年,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在全國推廣使用。新教材緊密結合課程標準,將“口語交際”作為一個獨立的板塊,與“閱讀”處于同樣的地位,由此可見其重要性。深入解析統編本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板塊可見:在口語交際主題和目標的設計中,教材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以及學生的年齡層次,設計了多樣化的交際主題以及具有針對性的口語交際目標。如第一學段的口語交際,以“表達清楚”為目標;第二學段上升到了“表達生動”;第三學段則要求學生“表達有理有據,有說服力”。由此可見,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教師也不斷增加了口語交際的難度。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筆者深化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研究。筆者認為低年級階段正是學生語言習得的敏感期,因此,教師要立足核心素養的視角,以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為依托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全面提高學生語言的建構與應用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文章中,筆者將結合相關研究與實踐,探索核心素養下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對策及建議。
二、 統編本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口語交際內容梳理
文章中,筆者依托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開展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筆者深化了統編本低年級語文教材的梳理,并總結歸納了教材中口語交際的內容以及編制特點。
(一)統編本小學低年級語文教材口語交際內容分析
文章所指的“小學低年級”,特指小學一、二年級。通過梳理一、二年級上下冊共計4本教材發現:教材中“口語交際”板塊的內容共計16課時,且每一個課時都有相應的口語交際主題、內容以及口語交際的目標要求。具體如下:
從上述口語交際的主題以及目標可以看出:低年級階段,課標對學生口語交際的要求為“表達清楚”,即學生要能夠清楚地表達一件事、介紹一個事物,同時還要學習和把握口語交際的基本禮儀。可以說教材中口語交際的主題契合學生的生活,具有較強的實踐性,是教材強化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的有效載體。
(二)口語交際內容編制的特點
1. 主題明確,編排有序
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作為獨立的板塊均勻地分布在“語文園地”中。與舊版教材相比,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的主題較為明確,無重復訓練內容,每一個口語交際的主題都有明確的要求。同時,每一個口語交際主題下面,都有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以一年級上冊的《我說你做》為例,教材列出的口語交際規則如下:“和老師同學一起做游戲。一人說規則,一人做動作。”說規則的人聲音要洪亮,做動作的同學要認真聽。又如,二年級上冊的《有趣的動物》中,口語交際的要求是:“和好朋友交流你喜歡的動物,說清楚動物的可愛之處;表達要清楚,要說詳細。”
2. 貼近生活,立德樹人
構建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教學的基本要求。以“口語交際”教學為例,無論是口頭語言的表達還是社會交際,都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在“口語交際”主題編排的過程中,充分考量了“生活性”這個關鍵的元素,教材中口語交際的主題不僅貼合學生的生活,同時也充分考量了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口語能力。如“我說你做”“打電話”“有趣的動物”等相關的主題,完全契合小學生的日常生活。同時,教材在口語交際主題設計的過程中,很多板塊都強化了學生口語交際的禮儀,如“用多大的聲音”“注意說話的語氣”等,充分體現了“立德樹人”的育人思想。
3. 難易適中,循序漸進
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一二年級口語交際的目標為“表達清楚”,這一目標,契合了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從上述口語交際主題的內容梳理也可以看出教材中口語交際的主題難易適中,如一年級上冊《我說你做》,這是學生進入小學一年級之后的第一個主題,內容也較為簡單:一名學生大聲地發出指令,另一名學生做動作。隨著年級增長,口語交際的難度層級也逐漸增強,如《推薦一部動畫片》中,學生需要條理清楚、語言清晰地給別人推薦一部動畫片,其難度相對《我說你做》而言就要大得多。由此可見,教材中口語交際的主題難易適中,循序漸進,契合小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特點。
三、 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分析
為了更好地基于核心素養視角開展小學低年級口語交際教學,培養學生交際能力,筆者深化了當前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現狀的調查研究與分析,并總結梳理了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1. 教育理念層面:對口語交際重視不足
教育改革不斷深入,核心素養統領的時代悄然到來。以核心素養統領的小學語文教育,“語言的建構與應用”是教師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一個重要維度。那么,何為“語言建構與應用”呢?即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通過豐富的語言實踐,不斷積累和整合,充分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運用規律,并能夠在具體的語言情境中正確地運用祖國語言文字溝通和交流。由此可見,口語交際屬于“語言建構與應用”的范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是教師發展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
然而,筆者通過深入調查研究發現,就思想層面而言,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存在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重視不足的問題。例如,筆者在訪談的過程中,一名低年級語文教師表示:“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心在于拼音、字、詞、閱讀等,因為課時緊張,很少有時間組織學生開展專項化的口語交際訓練。”這一教學現象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而正是因為教師思想理念層面對學生口語交際重視不足,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2. 教學方式層面:對教材的利用不足
通過對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的梳理可以看出“口語交際”被列為獨立的板塊,且低年級語文教材中有豐富的口語交際主題。若低年級語文教師嚴格按照教材的要求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將會得到相應的提高。然而,筆者調查研究發現有的低年級語文教師并沒有充分利用統編本語文教材中的“口語交際”板塊。針對這個板塊的內容,部分教師會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部分教師會一帶而過,直接忽略這部分內容。教師對教材的利用不夠充分,導致教材中口語交際板塊的設計形同虛設,同時也影響了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提升。
(二)學生層面:口語交際意愿不強,能力有待提升
筆者對低年級學生口語交際的調查研究、觀察發現很多低年級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存在口語交際的意愿不強、自信心不足、口語交際能力不強的問題。例如,在《聽故事,講故事》主題的口語交際訓練中,學生存在的問題如下:一是敢于表現的學生不多。當教師問:“哪位小朋友愿意上臺復述這個故事呢?”勇于舉手的學生并不多,學生都比較擅長在私下交流,不愿意當眾表達,這是當前很多小學生口語交際的短板。二是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有待提升。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對低年級學生而言,相對有難度的口語交際內容為“復述”和“介紹”,如推薦一部動畫片、介紹喜歡的動物等。很多學生在介紹的過程中,思維較為混亂,邏輯不清晰且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有待提升。例如,在以《推薦一部動畫片》為主題的口語交際中,部分學生推薦時,存在重點不突出、邏輯不清晰等問題,即學生在推薦完畢之后,聽眾依然不能了解這部動畫片的亮點所在。此外,部分小學生還存在普通話水平不高的問題,如普通話不標準、夾雜方言等。學生口語交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師對學生的訓練不足。
四、 核心素養下小學低年級語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對策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背景下,基于“語言建構與應用”的教育目標,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勢在必行。低年級語文教師依托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可從以下方面優化口語交際訓練方式、提高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
(一)以教材為依托,強化口語交際訓練
以上,筆者對統編版低年級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板塊的內容進行了簡要梳理。從梳理的結果可以看出低年級的語文教材一共有16個口語交際主題,有獨白類如《小兔運南瓜》《看圖講故事》等;實踐類如《做手工》《有趣的游戲》等;復述類如《聽故事、講故事》等;求助類如《商量》《請你幫個忙》等;介紹類如《推薦一部動畫片》等。
由此可見,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本身蘊含著豐富的口語交際主題,教師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要以教材為依托,深入梳理教材中口語交際的內容,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開展口語交際訓練,以提升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筆者在教學實踐中,采取了如下方式強化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訓練。
1. 強化口語交際素材的積累
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每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都是密切關聯的。以口語交際為例,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板塊,往往與本單元中的課文內容密切相關。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地將課文閱讀與口語交際整合起來,強化學生在課文閱讀中的知識積累,夯實口語交際與表達的基礎。
首先,在課文閱讀中積累詞匯。詞匯是語言表達的基礎,積累詞匯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與生動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單元閱讀中,要科學引領學生積累重點詞匯,以重點詞匯為基礎促進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例如,在以《一起做游戲》為主題的口語交際中,學生口語交際的重點在于正確應用表達動作的動詞,且要具有合理性;能完整、清楚地表達游戲過程。結合《一起做游戲》的口語交際主題,教師在教學《小猴子下山》一課時,就可以指導學生重點積累一些表達動作的詞語,如“摘、扛、扔”等,在講解相關動詞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生動性與形象性,為學生更加形象生動地將相關動詞應用于口語交際奠定基礎。
其次,模仿句式表達。低年級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還不足,而模仿表達,則是學生快速提升口語交際能力的基礎。因此,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要緊密結合課文閱讀,科學指導學生模仿句式表達,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例如,在以《做手工》為主題的口語交際中,教師可以立足課文閱讀《曹沖稱象》,指導學生學習曹沖稱象時的表示先后順序的詞語和句式,并靈活應用于《做手工》的口語交際中,以提高學生語言表達的邏輯性與形象性。
2. 注重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
有些低年級語文教師在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常常輕視口語交際情境的創設,不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興趣和積極性,更影響了學生語言組織和表達的“靈感”。而注重情境創設,以情境為載體激發學生交流和表達的積極性,對促進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例如,在以《小兔運南瓜》為主題的口語交際中,筆者以猜謎語的方式引入了主角“小白兔”,又通過《小兔家的南瓜》視頻作為導入,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而后,采取問題情境的方式,幫助學生積累語言:①小兔在南瓜地里看到了什么呢?②它的心情怎么樣?③圖片中,小兔子的表情是什么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呢?通過教師情境的創設與問題的引導,學生表達的思路會更加清晰,表達的內容也較為生動。
(二)立足學生生活,科學指導交際方法
立足生活的口語交際,其內容、思想和情感將會顯得更加真實與豐滿。同時,基于學生生活的口語交際訓練,更有助于激發學生表達的靈感,為全面提高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奠定基礎。從統編本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板塊的交際主題可以看出“生活性”是其中最為顯著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口語交際訓練的過程中,要基于教材,立足學生的生活,不斷豐富口語交際訓練的方式,為提高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奠定基礎。
例如,在以《推薦一部動畫片》為主題的口語交際中,筆者采取了如下教學方式:①選出一部自己最喜歡的動畫片作為推薦的對象;②思考:為什么喜歡這部動畫片,該部動畫片有什么有趣的地方,有什么教育意義;③指導推薦的方法。這部分,教師可以通過視頻示范的方式,搜集一些較為優質的視頻,引導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把握推薦的方法。
為了提高口語交際的實踐性,本次口語交際中,筆者采取了小組合作推薦的方式,每個小組之間相互推薦,然后推選代表參加班級的推薦競賽。在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教師選取了幾名學生代表與教師組成了“評委”,對每個小組推薦的結果進行評分,以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拓展口語交際訓練的渠道,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除了依靠語文園地中“口語交際”板塊開展交際訓練,還要不斷拓展口語交際訓練的渠道。例如,筆者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強化了“朗讀”訓練,通過每日朗讀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普通話水平,培養學生語感,有效地夯實了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的基礎。
五、 結語
綜上所述,核心素養視角下,基于“語言建構與應用”的教育目標,強化小學生口語交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具有必要性。通過梳理統編本小學語文教材可知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口語交際主題。因此,低年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立足教材,梳理其中蘊含的口語交際內容;開展多元化的口語交際訓練,以提高學生語言的建構與應用能力,發展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姚剛,李華,肖億甫,等.部編小學語文教材口語交際編排特色及教學建議[J].課程教學研究,2019(12):44-50.
[2]曹楊子.基于部編版的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8):158.
[3]謝潔.“部編本”小學語文教材中口語交際部分的研究[D].廣州:廣東技術師范大學,2019.
[4]馬翔宇.幼小銜接視角下小學一年級語文教科書比較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
[5]韓梅.小學語文低學段人教版與部編版教科書練習系統比較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