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城鎮化進程不斷推進,人口、資源等越來越聚集,有限的空間增加了火災隱患,同時加大了消防安全管理難度。如何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落實監督管理模式,已成為當前各部門和消防救援機構關注的重點。在以往的消防工作中,采取的傳統安全管理手段逐漸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要求,需要創新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本文就當前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展開分析,提出有效的管理監督策略,為促進現代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參考。
關鍵詞:消防安全管理;現狀;消防監督管理;模式
引言
消防安全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關系到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以及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是國家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防安全管理涉及對火災的預防、發現與治理,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能夠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保障生命財產安全,減輕損失。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對消防安全管理與監督工作也有了更高要求[1]。從目前來看,消防安全管理中仍存在一定不足,影響安全管理工作的展開。為了保持社會秩序穩定,實現人民群眾安居樂業,有必要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討更加有效的管理監督模式,構建現代化的管理體系。
一、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消防安全管理是指對火災隱患進行預防、明確和治理的工作,以維護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為目的,主要包括宣傳安全知識、檢查安全設施、排查安全隱患等。通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實現安全保障,降低火災發生概率[2]。開展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對居民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宣傳與普及,以增強居民安全意識,豐富預防火災、應對火災的知識,有助于減少火災安全隱患。進行安全設施檢查、安全隱患排查,能夠及時發現一些隱患問題,采取有效的處理方法,以排除火災安全隱患[3]。降低火災事故的發生,能夠減少因火災引起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由此來看,消防安全管理為居民生命與財產安全提供保障,維持社會的穩定發展,減少因火災而造成的損失,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二、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分析
(一)消防安全意識薄弱
消防安全管理是對社會范圍內的消防問題進行的管理,實質上也是對人的管理,消防安全意識直接影響到管理的效果。當前我國部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普遍薄弱,對消防安全常識以及消防設施的了解較少,很多人都是在一些有影響的火災事故發生后,才意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部分地區的消防救援機構雖然開展消防演練、消防知識普及活動,在一些商場粘貼了消防標示語,但由于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識薄弱,導致重視度不足,宣傳存在形式化現象,無法有效提升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4]。由于公眾的消防安全意識缺乏,對消防相關政策、法律了解較少,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些違反消防安全規定、政策的行為。例如,一些小區內出現消防車通道被電動車、私家車占用、疏散通道堆積雜物、電動車進電梯等行為,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在一些人員密集場所,如商場、酒店、超市等,企業對職工的消防安全培訓不足,工作人員缺乏消防安全意識,無法有效預防和正確應對,導致消防安全管理的開展受到影響[5]。
(二)消防監督管理落后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消防相關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優化和完善。然而,一些新型消防技術、設備、設施缺乏完善的制度進行規范和約束,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同時,對消防安全監督工作的要求缺乏明確性,現有制度無法為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從機制方面分析,消防救援機構的工作缺乏行政部門的配合,監督執法工作開展難度較大,從而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發展需求。根據相關法律,消防安全工作的主體包括政府、單位、公眾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明確落實主體責任,一些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對消防安全管理的資源投入不足,進而增加了安全隱患[6]。目前我國將應急、住建、經信、綜合執法等部門納入消防安全監督管理中,以實現聯合執法監督的效果。由于執法規模較大,各部門之間的合作缺乏默契,監管力度不足,從而影響了消防監督管理的質量和效果。
(三)消防設施更新維護不及時
根據消防規定,消防設施、設備需要定期進行檢查和維護,對存在的故障進行維修,以確保其作用的發揮。近年來,由于火災事件發生率較高,國家對消防工作的重視度逐漸提升,不斷普及消防設備設施,為居民安全提供保障。在管理過程中,一些部門為了降低人力、財力的支出,對消防設施的維護重視度不足,未及時更新、維護和保養消防設備,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通過分析火災事件發現,消防車通道、消防水源是重要的消防設施與設備,對控制火災發展起著重要作用,但往往因通道堵塞、水源缺失而影響消防工作。另外,消防站布局也影響著消防管理工作的開展。布局不合理問題不僅存在于一些偏遠地區,同時也存在于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的用地成本高,建站難度大,偏遠地區道路復雜,不利于消防車通行,從而導致救災不及時[7]。總的來說,消防設施更新維護不及時以及設施建設不健全,影響救災管理質量,不利于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是當前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之一。
(四)消防人員專業素養有待提升
社會的發展對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不斷提高,同時也要求消防人員具備更高的能力和專業素養。目前來看,在進行消防人員招聘時,很多消防人員不具備崗位證書,不滿足消防安全管理要求,導致企業和相關部門招聘的消防人員缺乏專業素質,專業水平參差不齊。當前部分單位和企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都是由物業管理人員負責,這些工作人員缺乏專業的消防安全知識與技能,從而影響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實施。在消防部門工作人員中,大部分消防人員從事滅火救援工作,管理、監督人員缺少,導致消防安全管理人員的配置合理性存在問題。為保證消防管理安全工作的落實,需要進一步提升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
三、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路徑
(一)加強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培訓
提高監督管理人員對消防安全知識的認知,使其意識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了解消防安全相關法律法規,以有效展開監管工作。在宣傳培訓過程中,聘請專家進行培訓工作,組織監督管理人員參與,學習消防相關法律法規,掌握消防監督管理重點,在此基礎上開展監督管理工作,保證工作質量。同時,對一些重大、典型火災事件進行講解,分析發生火災的原因,為監督管理人員提供管理依據,把握管理重點,有助于及時發現火災隱患,降低火災事件的發生。強調消防監督管理重點,增強消防安全意識,掌握消防安全工作流程,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8]。在消防監督管理中,還需要加強對公眾消防安全知識的普及,在社區等場所展開消防安全知識普及活動,向居民介紹家庭用電用火注意事項、單位用電用火風險、火災處理方法、滅火器用法等,介紹不同火災情況下的疏散途徑等。在知識普及中,以一些企業的實際火災案例為切入點,介紹辦公中存在的火災隱患,強調辦公中的消防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自救應急方法等。開展全員消防安全知識教育,提高社會公眾以及消防監管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將消防安全落實于生活和工作中。
(二)應用信息技術創新監管模式
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消防監督管理中,實現智能化、自動化管理,在創新監管模式的同時,提高監督管理的質量與效果,不斷推進現代化發展。根據實際監督管理情況,建立監督管理平臺,將區域內的消防安全管理信息錄入平臺中,完善數據,借助衛星定位等技術為消防監督管理提供有效的信息管理平臺。消防救援部門也可以根據平臺信息及時提供消防安全管理,監督管理部門可借助平臺信息對消防工作進行評估與管理,發現消防安全隱患,提高監管效率,減少人力、時間成本的支出。建立跟蹤巡檢系統,借助傳感器、定位技術,形成可視化的地圖,反映各區域的消防安全管理評估狀況,評估火災隱患,及時對火災情況進行預警,提高安全管理質量。此外,還可以借助遠程監控系統,在視頻監控、定位技術支持下,對城市各個區域的消防情況進行遠程監控,實現線上消防監督管理。大數據、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應用,為消防監督管理提供新的模式,提升監管效率,降低監管成本。
(三)推進公共消防設施建設
建消防站是最直接、有效的消防安全管理和監督手段。明確消防站面積,結合周圍人口以及滅火救援需要,依據消防規范準則來建設消防站,負責周邊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同時,需要對當前現有的消防站進行評估,分析其選址的合理性,并進行調整。在城市改造期間,重新擴建重建消防站,為城市消防安全提供保障,或者根據城市發展情況,建立微型消防站,確保消防安全管理服務的覆蓋面。加強公共消防設施建設,為火災救援提供給水管道,確保給水量,選擇最佳方式設置消防栓。一般情況下,城市商業綜合體、集中連片棚戶區、企業工業園區是火災高風險區域。對此,需要加強消防建設,提供適當的供水設施,為救援提供有利條件。在具體規劃中,需要結合城市規劃,充分考慮城市發展方向,保證消防規劃能夠適應城市的經濟發展,提高消防建設的合理性、可行性,為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四)提升監督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在消防監督管理工作中,提升監管人員的專業素養,能夠確保監管質量和效果。為此,需要組建更加專業的人才隊伍,在擴大人員數量的同時,保障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和素養,確保監督管理人員充分了解監管職責、標準,將其應用于工作中,確保監管質量。在進行監督管理人員招聘中,提升準入門檻,關注監督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通過考核進行能力評估,選擇具備專業素養的人員開展工作。加強對現有監督管理隊伍的管理,與消防安全管理人員共同開展監督管理工作,對安全隱患進行排查,把握監督管理工作重點,明確安全隱患以采取有效措施。監督管理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學習消防監督管理理論知識,提升綜合能力與素養。此外,還可以聘請行業內專業的監管人員為現有人員進行培訓,提高認識和工作素養,為監督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可以借助公安、第三方機構等其他力量,共同開展監督管理,推進消防監督管理工作的落實,提高監管質量。
結語
總的來說,在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下,城市消防安全管理存在較大挑戰,需要加強監督管理工作,及時發現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隱患,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在監督管理過程中,可通過提升監管人員素質、加強宣傳培訓工作、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和推進消防設施建設等方法進行創新,以完善消防監督管理工作,改善消防安全管理現狀。
參考文獻
[1]劉永強.基于消防安全系數視角的消防監督管理策略探析[J].今日消防,2021,6(07):80-82.
[2]張耿,洪健暉.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探究[J].低碳世界,2018(09):300-301.
[3]郭佳,李航,曹媛.解析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監督管理的創新模式[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19(11):29+161.
[4]高勇,李紅菊.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分析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探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07):45.
[5]趙家政.加強公眾聚集場所消防監督管理的幾點思考[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21(04):35-36.
[6]李劍,王金雨,王強,等.淺析危化品道路運輸消防安全管理現狀及監督管理模式[J].化工管理,2018(30):31-32.
[7]郭英輝.淺析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中國設備工程,2022(19):50-52.
[8]徐夢溪.消防安全管理現狀與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創新[J].消防界(電子版),2022,8(23):103-105.
作者簡介:張成(1985- ),男,漢族,重慶人,本科,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消防監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