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珍
摘 要:發展特色民宿服務是推動城鄉融合重要抓手與實現路徑。當前,民宿業已成為旅游業態重要的產業之一,霞浦縣立足資源稟賦優勢,積極發展旅游業,帶動民宿業轉型升級,如今霞浦民宿已經成為霞浦縣的一道靚麗風景,形成以民宿帶動多產聯動、多業融合的鄉村旅游新業態,推動著城鄉融合發展。文章首先分析霞浦民宿發展現狀,其次為霞浦民宿高質量發展提出建議,以期為民宿行業主管部門和身處民宿行業的從業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民宿;高質量發展;霞浦
中圖分類號:F719.2;F592.7 文獻標識碼:A
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了民宿業的成長,民宿本是旅游行業的新載體,但如今民宿行業大放異彩,已經成為旅游新業態重要的產業之一,甚至起到了推動整個旅游業發展的作用。霞浦縣憑借悠久的歷史、眾多灘涂島嶼天然資源、依山傍海的優勢,成為著名的“風光攝影圣地”“灘涂攝影天堂”,霞浦民宿隨之迅速發展。隨著政策的放開和經濟的發展,旅游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發展熱潮。霞浦民宿是否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何推動霞浦民宿高質量發展是當前重要的課題。
(一)民宿的概念
民宿是指利用當地居民的住宅或閑置房屋,用來接待游客的經營性的小型住宿設施[1]。民宿是現代旅游的新載體。延伸來講,民宿是結合當地各類資源特點,為游客提供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以及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特色文化、娛樂美食等的一系列服務[2]。
(二)民宿的特點
1.本土文化特色明顯
民宿是旅游住宿的地方,與酒店有著很大的不同。酒店是長期以來形成的固定經營模式,酒店的室內格局固化且千篇一律。而民宿房屋格局多種多樣,許多裝修設計有著不同的文化情懷,每一幢民宿都比較有特色。無論是建筑風格,還是外觀,或是內部設備設施處處都體現出本土文化特色,更適合想要體驗當地特色的游客住宿。霞浦三沙民宿多是沿山體而建,沒有開山破石,保留原有的石頭景觀,甚至將大塊石頭包進建筑內,成為一道奇觀。
2.鄉土氣息濃厚
民宿由于不在繁華鬧市區,與酒店相比少了一份喧囂和嘈雜,多了一份安寧與溫馨。民宿多是由當地居民的老房子改建而成,無論如何變化都保留著民間百姓房屋的特質,有著明顯的歷史痕跡,總體來說民宿能給游客一種家的溫暖。尤其是在鄉村建造的民宿,無論是精品民宿還是普通民宿,鄉土氣息都極為濃厚,讓游客住在民宿里有隨意、輕松自在的感覺。
3.體驗型民宿居多
現代社會給民宿賦予了更多的詩情畫意。有文化、有情懷的民宿都設定了一個核定的主題,整體風格統一,有的是以竹子搭建,或以木材搭建,或以奇石建成,表達的情懷各有不同。為吸引更多的游客,民宿將提升游客體驗感融入其中:自然體驗是利用自然資源讓游客感受大自然帶給人類的體驗,如觀星體驗、夜空體驗、昆蟲采集體驗、標本制作體驗、采草藥、采野菜等各類體驗;民俗體驗,如穿著特色服飾、參與地方民俗活動等;運動體驗,如攀巖、登山體驗等;加工體驗是做各種飲食體驗、工藝體驗、林業體驗、農業體驗等。
(一)霞浦民宿發展的地理優勢
霞浦縣地處福建省東北部,三國時期曾是東吳的造船基地[3]。霞浦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近2 000年的建縣歷史孕育了多姿多彩的燦爛文化:海洋文化、畬族文化、古堡文化、信俗文化、紅色文化、詩歌文化。霞浦資源豐富、景觀獨特,集“山、海、川、島、林”于一體,海洋資源尤為豐富,海域面積2.89萬km2、海岸線510 km、島礁442個,均居福建省沿海縣份首位,是“中國海帶之鄉”“中國紫菜之鄉”“中國南方海參之鄉”“中國詩歌之鄉”。
(二)霞浦民宿的發展歷程
早期的霞浦民宿多是居民利用自己房子的閑置房間,以家庭副業的方式對外經營,環境較差,消防設施無法保證,食宿管理也缺乏標準。隨著霞浦旅游業,特別是攝影旅游的蓬勃發展,每年數十萬攝影愛好者涌入霞浦,當地居民發現了商機,將閑置房屋進行裝修或改建成民宿。第一代霞浦本地人開始加入民宿陣地,以牛欄崗的“草木人”、三沙東壁的“拾間海”等為代表的民宿,首先在霞浦三沙、高羅等靠海區域,以租賃農村閑置房屋的方式,或以舊修舊,或推倒重建,民宿主題多樣,風格各異,霞浦民宿逐漸興起[4]。隨著民宿競爭者越來越多,民宿開始從服務、效率以及品質上改進,逐步向經營管理模式化發展。霞浦縣逐漸加強對民宿的管理,先后出臺《扶持鄉村民宿發展實施意見》《鄉村民宿辦理流程規定》《霞浦縣民宿管理暫行規定》等,成立民宿行業協會,建立行業管理體系,以地方標準規范引導民宿行業有序發展,提升鄉村民宿服務質量。
(三)霞浦民宿的發展現狀
霞浦縣立足自身的天然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業,對民宿進行規范管理,霞浦民宿業得到快速發展。目前,全縣共有各類鄉村民宿400多家,精品民宿近50家,在縣文旅局備案民宿47家,年營業額近2億元[5]。民宿發展需要許多服務人員、工作人員、管理人員,民宿行業不僅帶動了區域的經濟,還直接或間接帶動了就業,使得霞浦縣經濟活力充沛。霞浦民宿發展模式被寧德市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列為全市優秀創新工作機制案例,霞浦民宿不僅在省內還在全國被授予了多個榮譽稱號,擴大了霞浦在全國甚至在全球的知名度。霞浦民宿大膽探索取得了成功經驗,為城鄉融合發展開辟了新路徑,貫徹落實了黨中央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路線方針。
(一)加大規范管理力度
霞浦民宿要實現高質量發展,首先要完善民宿行業規范管理體系。政府部門應對民宿的選址、建筑物進行規范管理。隨意建民宿,會破壞區域內的整體規劃,不僅影響美觀,還會造成民宿管理混亂,降低游客的信任度。為了使霞浦民宿能夠實現優質化經營和科學化發展,必須規范民宿管理標準,并堅決貫徹執行。首先,要加強民宿行業協會管理,對民宿的建筑設計、內部裝修、經營管理等進行全方位的指導,使霞浦民宿的整體建筑格局和經營管理更加規范。一旦發生經營管理問題,民宿行業協會給予指導和解決,有利于民宿健康有序發展。其次,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政府監督管理部門對違規搭建的民宿要堅決拆除,對不符合經營條件的民宿責令整改,控制民宿的數量,提高民宿的質量,引導民宿行業規范化發展。現代社會網絡科技發達,宰客行為對民宿行業發展負面影響巨大,一個負面信息會引發負面效應,導致游客產生抵觸情緒,給霞浦民宿發展甚至是地區的旅游業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監督管理部門應確保每一家民宿都進行價格備案,民宿必須實行明碼標價,且價格浮動在合理的范圍內。各家民宿要有書面承諾,確保客房的公示價格和實際結算價格不超過備案的價格。杜絕隨意漲價、隨意加價的行為,如發現有違規者絕不姑息,堅決嚴懲以儆效尤。
(二)健全規模化發展機制,延長產業鏈
民宿是旅游業的載體,旅游業發展才能實現霞浦民宿的高質量發展。霞浦旅游業的發展需要健全規模化發展機制,實現民宿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
首先,創新“民宿+濱海旅游”模式,利用霞浦海域面積大、海岸線長的優勢,開發濱海旅游特色,如打造風景道、風景村、鄉村文旅樣板路、示范村等,進一步優化霞浦旅游發展環境。
其次,打造“民宿+灘涂攝影”模式,擴大招商引資規模,帶動霞浦民宿集聚發展。霞浦縣要充分利用最美攝影灘涂基地的有利資源,如潮漲潮汐、日出日落等美景。現代社會,最美的風景就是最有力的經濟增長點,要不斷延長產業鏈,吸引社會資金的參與。政府牽頭,并與企業和個人聯手,舉辦國內外攝影大賽,既能夠找到投資的資金,同時也能夠把霞浦推向世界。在此基礎上,還可以繼續延伸產業鏈,如打造光影棧道和各類風景點等。
最后,創新“民宿+民俗旅游”模式。民宿發展從來不是單一的,應與當地的文化、美食、民俗相結合。比如,與民俗節慶活動、特色主題深度融合,或是與農業結合,與時令水果采摘結合,不僅能促進村民增收,還能讓游客品嘗到當地的特色產品等,不斷提升游客的體驗感,使得游客遠離城市的喧囂,能夠靜下心來、安下心來,充分感受霞浦的人文文化、風土人情,感受霞浦千年古邑的風采。
(三)健全市場運營機制,加大傳播力度
首先,健全市場運營機制,實現業態多元化。霞浦民宿應利用精品民宿的品牌效應,與多行業、多類別項目進行組合,如電商、文創產業、農村合作社、“互聯網+”等多種新業態融合。通過精品民宿的行業龍頭作用,引導區域民宿根據自身的情況精準定位,實現霞浦民宿差異化經營,進而打造個性化、精品化的民宿品牌。比如,三沙東壁村“拾間海”民宿利用資源優勢,使山海資源與“拾間海”實現潛移默化的交流,將人們心中“我有一座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夢想照進現實,以“回歸”為主題,衍生出親子、生態農業、高端休閑體驗、攝影、文創等產業,建設成為一個以民宿為主的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先后獲得中國最具品牌個性民宿獎、閩宿最佳民宿品牌獎、中國國家地理 地道風物地道體驗獎等榮譽,成為福建省首個全國甲級旅游民宿。其次,高端化經營。采取“項目+人才”“外引+招商”的方式,招攬民宿經營者、廣告人、地產設計師、旅游達人、電商主播等各類人才,成為民宿人才集聚小高地,形成高端化的經營。再次,建立民宿旅游人才培養體系。依托縣職業中專、寧德師范學院、福建省民宿協會,按人才分類、分批次組織培訓民宿業主和服務人員。也可以通過赴外考察、舉辦專家講座等方式幫助民宿提升經營理念和水平。最后,實現立體化的宣傳。霞浦民宿要加大宣傳力度,尤其是要大力發展新型的網絡營銷模式,如社交電商、粉絲經濟、網紅經濟等。其中網紅經濟能夠帶動大量的粉絲,傳播范圍廣,速度快,經濟效益明顯,是目前宣傳效果最顯著的方式。霞浦民宿應積極與網紅簽訂長期合作協議,用現代媒體將霞浦精品民宿中的品牌價值以及蘊含的文化展現出來。
(四)打造個性化的民宿
打造特色的民宿IP,挖掘對游客真正有吸引力的個性化標簽。霞浦依山傍海,海岸線全省最長,有著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要進一步挖掘臨海優勢。霞浦民宿應充分利用優勢將住宿與游玩有機結合,滿足現代游客“吃住行游購娛”一體化的體驗需求,在此基礎上,打造個性化的民宿。打造個性化的民宿,并不是設定高消費目標,個性化民宿要深耕鄉村的文化和旅游,要懂得現代人的審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斷提升審美。霞浦民宿的發展要從長遠出發,要“深耕細作”,深挖霞浦價值,除了要傳承傳統民俗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要打造適合霞浦民宿的獨立IP和文化符號,結合實際情況不斷優化和升級。
(五)提高服務水平
民宿行業的服務人員多數是附近居民,缺乏統一的培訓和管理。霞浦民宿高質量發展首先要保障民宿規范化、標準化的運營。但民宿有別于其他服務行業,不能有同質化傾向,服務上要保留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霞浦民宿可以聘用返鄉的高校畢業生,對服務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培訓服務人員掌握民宿體驗中的各類相關知識,如種植體驗、采摘體驗等。服務人員要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從業技能,滿足游客個性化、多元化、品質化的不同需求;加強對服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服務人員的職業素養。霞浦民宿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參與,離不開懂運營的管理人員經營和運作。只有高質量的服務才能吸引眾多的游客,才能促進霞浦民宿高質量發展。
民宿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需要地方政府、金融機構和投資企業等大力支持。民宿作為旅游的新載體,自身是文化的傳承,是一種風俗的遺留,因其獨有不可復制的特性才更具魅力。霞浦民宿應抓住機遇,加大規范管理力度,提高服務水平,健全市場化運營機制,加大傳播力度,發揮出自身的優勢,推動霞浦民宿高質量的發展,進而帶動整個地區經濟的發展。
[1] 李金.我國鄉村民宿的現狀及對策[J].居舍,2021(31): 31-33.
[2] 吳麗麗.鄉村振興視域下民宿產業發展創新路徑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21(10):62-68.
[3] 閔慶文,王博杰.守正創新:農業文化遺產地的鄉舍民宿及其發展路徑[J].世界建筑,2021(8):12-14.
[4] 孫天斌.鄉村民宿營銷模式探索[J].廣東蠶業,2020(9): 118-119.
[5] 魏燕妮.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北京鄉村民宿業可持續發展路徑研究[J].生態經濟,2020(9):135-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