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寶衡
關鍵詞:立德樹人 中小學 體育教學
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領域一直貫徹的教育思想。在新時代更需要以德育人、以德立人的教育理念,來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 要實施與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健全德、育結合的教育機制。學校教育就是在求得真才實學的同時,塑造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和高尚的精神人格,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所以說,中小學教育作為基礎性教育,將立德樹人思想融入其中,是實現新時代現代化教育的必然趨勢與要求。在體育教育教學時滲透立德樹人教育思想,使學生通過體育教學這樣的基礎課程獲得思想道德的進一步提高。
一、“立德樹人”滲透體育教學,著眼情境創設的真實性
合理的教學情境,對提高學生掌握體育教學內容的效率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讓學生在掌握體育教學的內涵、本質、方法以及相關理論知識,體悟體育教學從具體到抽象的思想和經驗。中小學階段是基礎教育和學生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重要時期,如果教師沒有抓住這一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就無法使體育教學達到理想效果。所以,體育教學中要滲透立德樹人思想就必須從頭開始,在教學中創設情境,增加真實性,盡可能地讓學生感受體育、體悟體育。要將立德樹人滲透到體育教學中,首先,要符合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教師將已獲得的經驗和知識,通過引導讓學生了解體育項目文化、體育精神,譬如通過女排精神,讓學生懂得合作與競爭的意識,結合比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合作精神,結合平時的訓練,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頑強競爭的品質,最終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德育與體育共同發展,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奠定基礎。
二、“立德樹人”滲透體育教學,著眼活動探究的可行性
體育的教學活動是根據項目特點、動作結構通過身體活動進行的實踐性非常強的活動,該教學活動是目前學校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在教學中,良好的教學活動(人、物、環境)對學生掌握知識是至關重要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可行性。體育教學不應僅限于簡單的身體活動,要將體育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興趣。立德樹人思想倡導體育教學多邊互動,從學生內心思想出發,把學生身體素質、思想品德的培養融入體育教學中。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進入課堂之后,教師可以運用AR技術增加體育活動的趣味性,讓學生能夠直接感知體育活動帶來的影響。所以說,體育教學滲透立德樹人思想,關注體育教學活動的可行性,讓中小學學生充分意識到體育活動在生活、學習中的作用,并積極參與其中。
三、“立德樹人”滲透體育教學,著眼于興趣提高目標性
體育教學出來傳授運動技術和知識外,還包含了其他方面的內容,使學校體育教學呈現出多元化,也促使教學目標凸顯出了多樣性。每一個學科都有各自的教學目標,體育教學要想達到學科目標,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課堂的導入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導入是每一節課的開端,教師做好導入工作,能夠非常好地促進后面課程的順利開展。為了能夠使體育教學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和信息技術相結合,打造高效的中小學課堂,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教師一定要重視體育課堂的導入,要將體育學習的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踐相關聯,通過學生熟悉的事物,提升學生的親切感,從而給學生帶來生動的課堂體驗。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實現導入,使課堂更有時代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立德樹人”滲透體育教學,著眼課程設置的層次性
課程設置是各個學科必有的教學要素,不同的學科會依據不同特點設置不同的課程,而不同教育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課程內容設置。立德樹人滲透體育教學也勢必離不開課程設置層次性問題。首先,立德樹人是以德育為核心,以樹人為目標的思想。在中小學體育教學要在課程設置層次中滲透立德樹人思想,就要掌握不同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身體特點,遞增式提高學生技術動作,提高學生思想品德。其次,中小學體育教學是從教材出發的,不同水平階段都有不同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要依據教學內容特點融入德育,實現課程設置的層次性。
五、結語
德智體美勞是對人的素質定位的基本準則,也是人類社會教育的趨向目標,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在立德樹人的背景下,體育教育擁有獨特的優勢和內容,是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因此,從體育教學著眼,立足于立德樹人,在課程上滲透立德樹人思想,要著眼于體育情境創設、體育活動探究、體育問題解決以及體育作業設置中,更要體現其真實性、可行性、目標性、層次性,從而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納性教育目標,這是培養新時代、新時期國家與社會發展接班人和建設者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