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龍 張海義
目前,資訊科技產業的飛速發展,對于每個剛踏入社會的職場人都有了新的要求。從中等職業學校的授課理念出發,實踐性教學是當今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保證學生掌握充足的技能的前提下,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目的地把思政因素引入教學之中,努力把中職學校的學生培育成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本文從課程思政與計算機專業教學融合必要性、中職學校課程思政與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路徑和實踐兩個角度簡單闡述了中職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和課程思政的融合,助力提升教學質量,發展學生的專業和思政綜合素養。
一、融合必要性
多數中等職業學校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基本上將教師分成專業課教師和文化課教師。然而,在課程思政的大環境下,對學生整體素質的要求日益提高,就需要教師在專業課的教學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合理的、有效的滲透。
(一)促進思政教育改革
目前,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課程未受到應有的關注,一些學校的培養觀念與國家的根本教育理念存在著一定的偏離。與計算機專業的教學相比,思政課程缺少實用性和操作性,主要集中在理論方面,并且與計算機專業的教學內容缺少聯系。這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以科技應用為主導的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從而上課不專心、不認真。在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和融入課程思政,能夠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政教育改革。這是因為:第一,我們國家實行教育強國的戰略,重視各層次的教育,尤其是專業技術人才。新時代對人才的要求是德才兼備。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要改變傳統的重專業、輕思政的觀念,并對其進行深度探討與調整,以踐行教育強國的理念,培養出高素質的人才,真正適應中等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需要。第二,中等職業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也堅持“德育”“智育”并重、雙向培養的辦學理念,以培養職業技術人才為目標,以思想政治為核心,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為目標。
(二)實現立德樹人目標
現階段,“立德樹人”是我國教育的根本宗旨,也是各級各類院校必須貫徹的一項重要教育思想。從現實狀況來看,中等職業學校的計算機專業教師大多數都比較重視專業課的講授,而忽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滲透。與此同時,在一些院校也存在著課程思政教育教學能力欠缺的問題。盡管受課程思政大環境的作用,中職計算機專業的教師也一直致力于將課程思政的內容與觀念融入教學之中,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在專業教學中,對道德教育的發掘還不夠深,與之相融的程度也不高。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在教育與教學工作中,必須始終貫徹“立德樹人”的宗旨,在夯實計算機專業的基礎知識與技術的同時,持續地協助與指導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學生的道德意識與素質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將中職計算機教育與學科思政相結合,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二、融合的路徑與實踐
(一)增強教師思政素養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所以,教師保證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過硬,非常關鍵。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必須要有先進的教育思想,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輸出”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真正地教書育人。例如,可以組織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為主講人,各年級的思政教師、學科專業課教師為主要聽眾的專題教育,以交流會的方式進行探討,在探討的過程中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這種方法能較大限度地激發教師的參與熱情,增強他們之間的溝通,加深他們對思政的理解,從而為下一步建設專業化的思想政治課堂做好鋪墊。身為職業教育的教師,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地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思政教育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為目標,以培育愛國情懷與崇高品德為目標,在計算機課堂上,教師要使學生明白什么是人文素質,明白人文科學的特點,意識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意義,從而促進學生各方面素養的提升。
(二)努力挖掘思政元素
要想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教學中建立一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就必須充分發掘其中的思政內涵。為了更好地達到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融合的目的,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方法進行深入剖析,對所學內容進行適當整合,使其成為一個有效的思政教育平臺;并把思政教育內容與計算機課程的每一章進行合理融合,使學生既能掌握專業知識,又能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中等職業學校要規范專業課的思政教學,把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技術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使各專業課的教學真正發揮其思政作用。比如,在“網絡安全”課程的思政內容設計中,教師可以恰當地結合一些典型的網絡欺詐案件來幫助學生學習如何有效地維護自己的隱私。特別是在面臨各種類型的網絡違法問題時,要堅定地抵御各種有害信息的引誘,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凸顯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價值。
(三)不斷創新教學模式
在目前的新媒介信息環境中,教師和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很多,并且網絡上也充滿了各種信息,在某種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與行為產生了一些影響。為此,中等職業學校教師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專業課的教學模式進行不斷調整與更新。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師可以借助網絡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另外,中職學校還可以搭建網上信息平臺,搭建教師與學生多方面交流與學習的平臺。在多媒體環境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專業的特長,采取“線上+線下”的新的教育方式,運用學生喜歡的信息技術來增強課堂的連貫性,以此來增強他們的思政學習熱情。
對于職業中專的學生而言,德育是需要滲透在日常教學中的,而不是教師枯燥乏味的“語言刻板性教學”。職業中專的學生學業能力水平較一般,當前正處在心智不穩定的“動態階段”,對于課堂教學缺乏基本的持久專注度,因此,教師更應該注意教學原則,把握“因材施教”的基礎原則。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所制訂的教學內容計劃必須切實符合學生的心理發展以及學習需求,強調適宜性。同時建立起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內容與方法能夠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可以為教師的日常教學以及德育工作打下良好基礎?!皬埑谟卸取睂τ谌粘=虒W而言也是極為重要的。教師應該切實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注意教育的“適度性”原則,即注意教育內容以及措施的適度性,不管是內容還是教學手段,都要合理安排,從而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要注重將計算機課程教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提高他們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繼續完善評價方式
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思政教學評估既要對教師的“教”進行考評,又要對學生“學”進行考評。對教師進行考評,重點在于對教師“教”的考評。中職學校應從各個層面對教師進行教學評估,特別是要注意將課程思政和計算機學科結合起來進行教學評估。對學生進行評估時,主要關注的是“學”取得的學習效果,所以,要從他們所學的專業知識、綜合素質、道德品行等多個角度進行評價。因為這都與課程思政能否得到有效的整合和滲透有著緊密的關系。另外,不管是對教師“教”的評估,還是對學生的“學”的評估,都不能僅僅停留在學校或課本上,而是要深刻地認識到“課程思政”對于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教學的價值與意義。
綜上所述,將思想品德教育滲透到計算機課程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中等職業學校需要培養學生技能,而且有些教師會忽略對學生的人文教育,所以必須充分意識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意義,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融入思政元素,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使他們成為全面發展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