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職業學校;黨建;雙融合
新媒體已經成為當下時代中重要的信息來源與傳輸工具,尤其是5G等技術的不斷成熟,各種移動終端的出現更是加快了新媒體的發展,也讓新媒體成為民眾獲得信息、溝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而黨建與業務的融合作為中職學校教育與發展的重要內容,站在新媒體時代的視角下,探討中職學校黨建與教育業務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新媒體的發展與應用是黨建工作開展的重大創新與突破,但是如果使用不當也會產生極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如何高效運用新媒體時代優勢,為中職學校黨建與業務工作的融合助力,成為未來中職學校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方向,能夠為中職學校黨建與業務的融合工作注入新的活力。
新媒體時代的特點
海量數據信息
新媒體時代的發展運用了多種先進的信息技術,尤其是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的運用,更是形成了大量的信息數據,并且隨著各種科技手段的運用,數據信息數量逐漸呈現指數級的增長。海量的數據中蘊藏著大量碎片化的信息,包括人文信息、地理信息、資源信息、經濟信息、社會信息等。因此海量數據信息便成為了新媒體重要的特征之一。
傳播開放性高
以往傳統的媒體傳播方式,例如廣播、電視、報紙等多是以國家等行政機構為主導的,且傳播的信息內容都會經過嚴格的審核,因此內容都比較單一且便于管理。而與傳統的媒體方式相比較,新媒體多是基于互聯網技術,諸如微信、抖音、微博等,不僅面向政府等行政事業部門,更多的是面向大眾、企業等組織或個體。因此在傳播空間上更加開放,并逐步形成一種基于網絡平臺的極高開放性的傳播媒介。由于新媒體傳播內容、方式的多元化,傳播的高開放性也是新媒體時代的特點。
交互性更強
新媒體時代下對于信息的傳遞與過去相比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已經不僅僅局限于過去單向的交流形式,受眾對象不需要主動的信息獲取或與媒介的關聯,就能夠獲得想要的信息。新媒體時代下信息的交流與溝通是時刻存在的,遍布于生活的各個角落。很多情況下受眾不需要主動獲取信息,也能夠被動地接收很多信息。因此新媒體時代具有極強的交互特性,能夠充分拉動傳播者與受眾之間的關聯,從而提高信息的傳遞效率。
專業性更高
新媒體充分運用了當前先進的信息技術,并重在運用平臺等系統媒介提供對用戶的服務。傳統媒體時代的信息傳遞更多的是面向社會大眾,且多以推式溝通為主,也就是媒體推送什么信息,用戶就會接收什么信息。而新媒體時代用戶自主性更強,拉式溝通方式應用日漸廣泛,用戶能夠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媒介傳送的信息內容。因此新媒體時代的專業性更強,通過更加專業的大眾服務的方式,為用戶提供更具有針對性的服務。
新媒體對職業學校黨建與業務融合工作的意義
調動職業學校黨建活動活力
以往傳統的黨建業務融合工作方式單一、場所固定,大多是通過集體線下學習或開會討論等方式,因此效果經常不夠理想,很難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而新媒體時代中,基于互聯網等新媒體技術的運用,拓寬了黨建與業務融合的方式,學習強國、黨員先鋒等各種黨建平臺的推廣,打破了以往線下單一且枯燥的黨建方式,通過跨地區、跨時域等新方式,形成了日漸豐富的中職學校黨建與業務融合的方式,使得黨建與教育工作的融合開展方式更加靈活多變。且新媒體中更多趣味性方式的運用,使中職學校面臨著日漸開放且充滿活力的環境。因此新媒體的運用對于職業學校來說,能夠充分調動黨建工作活動的活力,從而有效調動相關對象的積極性。黨建與業務融合中新媒體的運用,能夠通過對傳統時間、空間等資源的限制,讓黨建工作能夠隨時、隨地開展,不再是單純的推動式教育。時間、空間與地域上的靈活性,便于教師能夠及時、有效地進行黨建內容的學習,并且通過新媒體的運用,黨建與業務融合的質量也隨著信息技術的運用而不斷提高。由于新媒體等的運用,能夠不斷豐富與創新黨建教育方式,通過一些有趣或者互動性較強的方式,提升黨建傳輸信息內容的趣味性,從而提高受眾群體的信息接收度,進而激發對黨建工作與活動的參與性。
提高職業學校黨建質量效率
單純的指導或者講授的黨建內容教育方式,使得黨建與職業學校教育工作的融合不夠貼切,說教的方式很容易引發人們的反感。尤其是對很多文字性內容的灌輸,很難發揮良好的黨建教育效果。而新媒體環境下,運用新媒體能夠讓受眾處于高度放松且愉悅的環境中,因此很容易調動受眾的興趣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黨建工作的質量與效率。特別是新媒體時代中各種信息網絡技術與多媒體工具的運用,為黨建與業務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更多、更為寬廣的平臺。基于互聯網中海量的數據,為職業學校黨建與業務融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不僅能夠借助新技術、新手段進行海量黨建與教育資源的融合分析,還能夠通過預測方式,構建更為健全的黨建教育機制。通過黨建與教育內容的實時融合與更新,對全體受眾對象的生活、學習等形成更深入與有效的分析,從而更進一步指導黨建與業務融合工作的發展。而且通過對一些關鍵數據信息的分析,還能夠逐步構建更加個性化與針對性的融合教育方式。結合不同受眾的特點,推動更具有針對性的黨建內容,從而拓寬教師等的黨建知識接收范圍,真正達到全面、全方位、多角度的黨建與業務的融合,提高職業學校黨建的質量與效率。
豐富職業學校黨建方式內容
與以往黨建工作開展面對面方式不同的是,新媒體時代的黨建與業務的融合能夠呈現更為多樣化的內容與方式,使得職業學校的黨建方式與內容不斷豐富。通過新媒體方式,能夠為黨建與業務的融合提供更加多樣化的平臺與形式,例如微信、微博、視頻等更加多元化新媒體方式的運用,能夠借助線上的遠程方式,實現更廣泛群體信息的接收。作為線下黨建工作開展方式的補充與延伸,新媒體提供了更多的方式與更具創新性的內容,并逐漸成為了職業學校開展黨建與教育業務融合的重要渠道。通過線上與線下、新媒體與黨建的融合,不斷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將以往單一、被動的教育方式,逐漸轉變為更加多元化、更豐富、更具吸引力的方式,從而充分調動教師目標群體的接受度,充分形成對黨建工作的興趣,切實強化廣大職業學校教師的黨建素養。并且新媒體時代更加多元化的黨建與業務融合方式,在提供了更加豐富方式內容的同時,能夠有效提高黨建工作的吸引力與影響力。
提升職業學校教育效果
基于新媒體的方式進行職業學校黨建與教育業務工作的融合,對于切實提高教師們的黨建素養與綜合能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通過更加多元化與更具有感染力的黨建工作方式的開展,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們對黨建內容學習的積極性。而通過對廣大教師黨建內容的輸入與理解,能夠切實提高教師們的綜合素養,切實理解新形勢下國家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從而形成對學習任務的深度理解,進而提高對其他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因此通過新媒體時代職業學校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開展,能夠切實提升職業學校的教育成效。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通過新媒體方式的運用,能夠為職業學校黨建與教育業務工作的融合提供更多的載體和平臺,通過更加多元化與更有趣的方式全面提升黨建工作與教育融合的深度。通過對教師們黨建思維的不斷滲透,使得教師們更深入地理解黨建工作開展的內涵,從而不斷深化黨建與教育工作融合的影響范圍。
新媒體時代職業學校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優化策略
創新融合理念,注重對新媒體運用
對新媒體的運用程度直接影響到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深度,因此是否關注對新媒體方式的運用,是否真正關注新媒體的重要作用與影響力,是新媒體時代職業學校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優化的重要方面。新媒體發展背景下應當注重對創新融合理念的發展,通過提高對新媒體方式的理解與關注,逐漸注重新媒體方式在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中的應用。一方面要注重思想方面的重視,充分學習并了解新媒體時代的特點與作用,了解新媒體方式運用對黨建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從而帶動教師們形成高度的新媒體意識。此外在充分理解并學習了新媒體方式的重要作用之后,還要逐步轉變對新媒體方式的運用程度,逐漸改變以往線下課堂或會議等黨建與業務融合的方式,通過與新媒體方式的結合,借助視頻、動畫或抖音等方式,傳播黨建與業務融合的理念。也就是盡可能借助更先進的方式,增加教師對黨建信息的接收渠道,通過對教師們日常行為的影響與信息的滲透,逐步形成對教師們良好黨建理念的引導,進而提升職業學校教師的綜合素養。
改變黨建方式,營造良好黨建環境
基于新媒體時代交互性強、信息量大等特點,要逐步改變黨建的教育教學方式,從而營造良好的黨建與業務融合環境。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新媒體的優勢,形成對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的深遠影響。通過新媒體與傳統方式相結合的形式,在以往線下課堂高權威性的基礎上,逐步發揮新媒體方式的優勢。例如可以在線下課堂中加入新媒體的方式,實現兩者的充分結合,進而在提高黨建效果的同時,還能夠借助新媒體的方式提高黨建與業務融合的深度。另外還可以通過黨建與業務融合的內容,構建值得關注的話題,發布在微信小程序、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上,提高信息溝通效率的同時,提高教師們對黨建知識更進一步的了解與內容的補充。因此在新媒體時代,職業學校黨建與業務工作融合,應當逐步深化微課堂、微視頻等新媒體的運用,通過黨建方式的改變,逐步營造良好的黨建教育與業務工作融合的發展環境。借助新媒體的創新教育與活動開展方式,引導職業學校更為信息化、智能化的黨建與業務融合的發展,形成對教師更多角度、更及時與更全面的黨建知識的熏陶和滲透。
拓寬黨建廣度,優化黨建教育內容
職業學校要想做好黨建與業務工作的有效融合,形成共同促進的作用,就應當切實提高對新媒體的運用。通過新媒體的方式不斷拓寬黨建內容的廣度,從而形成對黨建教育內容的創新與發展。對于職業學校其教育的本質,就是培養對社會與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而這也正是黨建工作的本質。因此在職業學校教育過程中,要不斷創新并優化黨建教育的內涵以及完善教育業務工作的融合內容,充分滿足教育的需求。要注重結合新媒體的發展,基于多角度、多形式進行多種黨建資源的搜集、整合與分析,形成與教育內容更貼近的黨建內容。同時通過黨建與校園文化、學科內容等的充分結合,形成傳統媒體方式下單一內容傳輸轉變為新媒體形勢下的雙向信息交互,提升黨建工作的凝聚力。
依托信息技術,構建網絡教育平臺
新媒體時代下,結合快速發展的信息技術手段,逐步構建并形成完善的網絡黨建教育平臺,充分借助新媒體中網絡的力量提高黨建與業務工作的融合,從而形成職業學校更高質量的黨建工作。充分利用新媒體時代中強大的數據支撐,通過利用教育平臺的方式,一方面加強教師與黨建教育的關聯,讓教師能夠隨時隨地接受黨建教育,避免由于時間、空間的限制,造成教師對黨建工作學習不到位;另一方面要充分基于大數據強大的分析功能,形成對教師偏好的分析,通過充分把控教師的興趣偏好,及時且有針對性地推送黨建內容,從而形成真正符合職業學校教師的黨建網絡教育平臺,充分滿足黨建教育開展的需要。例如通過教師們日常瀏覽信息內容偏好或網頁收藏偏好等,形成對教師偏好的針對性分析,從而在平臺中及時推送相關的感興趣的內容,真正達到黨建與教育業務的充分且高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