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輝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互動;主持風格;轉型;播音主持
如今信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人們更加追求個性化和多維化的視聽體驗。2016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快廣播電視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2018年11月14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中指出,組建縣級融媒體中心,有利于整合縣級媒體資源、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堅持管建同步、管建并舉,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縣級電視臺作為縣級經濟信息傳播的中心,不僅需要肩負起社會信息高效傳播的責任,更要滿足社會不同群體對公共產業發展的期望,更好地引導群眾、服務群眾。因此,作為縣級融媒體中心的播音員主持人,應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其自身的主持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與應變能力,以此種方式,提高傳播資訊的影響力與價值,實現縣級臺建設與融媒體的深度融合與協同發展。可以將縣級電視臺播音主持作為文化資源延伸的載體,以主播、主持人為代表的信息傳播平臺主要承擔著信息宣傳、采集等職責。在此過程中,播音主持應充分發揮其自身優勢,在宣傳信息的同時,引領社會公共輿論的正向發展。為滿足行業發展需求,縣級電視臺播音主持必須順應融媒體發展趨勢與人民群眾心理需求,針對自身特色充分挖掘社會獨特的文化和產業資源,通過此種方式,使縣級電視臺有更強的競爭力與更為深遠的影響力。為促進融媒體時代的發展,實現新媒體與地方電視臺之間的融合,本文以縣級電視臺播音主持為例,將融媒體時代的驅動作為研究背景,對其轉型發展策略展開研究。
融媒體背景下播音主持的現狀
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每一名網絡用戶都可以成為網絡資訊與新聞信息的傳播者,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信息受眾群體成為了信息發布群體,加之新媒體的快速發展,導致播音主持人的話語權被削弱。同時,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主持行業的門檻降低,而縣級臺大部分播音員主持人的主持風格缺少特點,不僅在節目編排方面較為單一,語言表達方式也較刻板,缺乏創新,從而導致播音主持的節目沒有自身的特色,也不及新媒體節目具有豐富多彩的優勢。此種現象勢必會造成播音主持對受眾群體的吸引力下降。此外,由于此行業的競爭者越來越多,市場競爭也愈發激烈。綜上所述,現如今縣級臺播音主持相關工作的開展面臨諸多挑戰,要確保縣級臺播音主持工作的順利開展,應在現有工作的基礎上,要求播音主持人積極轉型,從而更好地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縣級臺播音主持具有職業性、專業性、受眾面廣等特點。在縣級臺,播音員主持入主要從事新聞資訊傳播、活動文案編導設計等方面的工作。工作過程中,播音員主持人不僅要注重其自身的發展,更要注重播音主持的社會影響力,因此,縣級臺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是一項持續提升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工作。主持人本身具有較強的專業性與知識性,如果在這些方面有所欠缺,那么其工作就很難能夠得到優化。尤其是在新媒體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需要掌握更多的資源和技術來完成其自身工作。互聯網時代,融媒體的建設,使得現在很多城市的縣級臺都有著多元化的傳播媒介和平臺,例如:兩微一端以及官方的視頻號、抖音號,縣級臺的宣傳也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通過網絡傳播走向全國各地。可以認為播音主持工作將在未來受到更廣泛的關注。
融媒體時代對縣級臺播音主持提出的要求
為滿足融媒體時代發展需要,縣級臺播音員主持人應根據行業的改革趨勢,順應行業發展需要,對行業的變化進行個人調整和角色轉化。
專業能力要求
進一步增強播音主持的渲染力。傳統節目的播音主持,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迎合觀眾的情緒。在網絡媒介的支撐下,新聞傳播和反饋更為迅速,播音主持人可以主動與受眾交流互動,了解受眾的喜好,了解受眾對播音主持的看法。在主持中,可以積極發揮互聯網技術優勢與受眾進行交流,獲得觀眾及時的反饋,并在主持過程中根據受眾喜好對其主持內容與方式做出相應調整,從而提高播音主持的質量。此種互動交流模式,既可以向受眾傳遞真實的信息,又可以擴展播音主持的功能。但要求播音主持人要將更多的情懷融入到節目中,使節目的感染力進一步提升,使受眾與主持人產生情感層面的共鳴,從而增強節目信息的接收程度。
要具備編輯前移的工作能力和意識。在工作中,播音員主持人要實現“多面”轉變,認識到新聞采編播一體化的重要性,培養并具備編輯前移的工作意識。通過此種方式,將整個播音主持流程壓縮到最小化,減少其中的不必要環節,使新聞傳播效率得到提升,從而提高播音主持節目的關注度。因此,在綜合分析融媒體時代的發展需求后,明確新時代播音員主持人應在具備專業性基礎上,要提高播音主持人主動學習的能力,能夠根據播音主持現場的實際情況,對相關工作的實施及時做出調整,實現播音主持傳播效果的全面深化。
應變能力要求
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縣級臺播音主持人應具備較強的應變意識和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由于縣級基層臺的規模限制,同一播音員主持人往往承擔著不同類型節目的播音主持工作,如新聞、社教宣傳片等,甚至需要承擔突發新聞事件和大型重要活動的現場出鏡報道工作。那么,就更加需要播音員主持人在參與受眾群體的互動中,能有效應對多種突發狀況和現場問題。為滿足此方面需求,播音主持應具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更要具備敏銳的觀察力和情緒把控力,在報道和主持過程中可以隨機應變,通過調節語速、語調等靈活處理不同狀況,為大眾呈現更好的節目效果。
融媒體時代下縣級臺播音主持的轉型策略
轉變傳統的播音主持工作理念
為滿足融媒體時代背景下行業發展對播音主持轉型提出的要求,應轉變傳統的工作理念,將互聯網思維作為引導與支撐,在實踐中摸索播音主持轉型的規律。在此過程中,播音主持應快速適應網絡主持環境,在明確傳統媒介優勢的基礎上,加大對融媒體時代背景下行業發展趨勢的感知,通過此種方式,使縣級臺播音主持的轉型順利推進。
播音員主持人應在工作實踐中,持續提升其個人的能力,及時、有效地應對智能時代給產業發展帶來的沖擊,保證其個人的發展。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要根據現實情況,推進播音主持工作的轉型,明確全方位發展的播音員主持人將是未來行業發展的主流,適應從大屏到小屏、大屏小屏結合、再到臺前幕后的結合,正確認知自身發展的優勢與不足,彌補能力短板。
建立播音主持與受眾雙方互動模式
在上述提出內容的基礎上,還應注重融媒體的傳播效率,以及播音主持資訊與受眾需求的匹配。基于受眾群體層面分析,用戶不僅是社會新聞的主動獲取方,也是信息的被動接收者,在獲取信息這一過程中,部分用戶是處于被動狀態的,而雙方的此種狀態勢必會影響播音主持的效果。為深化行業的發展,發揮播音主持更高的效能,應建立播音主持過程中的雙方互動,在此過程中,可以建立雙方“點與面”或“點與點”的雙向交流方式,從而調動受眾群體主動搜索信息的積極性,進一步提高受眾群體對播音主持的忠誠度。為避免雙方互動過程中出現突發情況,播音主持工作者應具備良好的現場氣氛調節能力與控制協調能力,注重對話題的正向引導,避免現場互動出現尷尬場面。為了在海量信息中篩選出符合受眾的信息,播音主持應具備較強的交流能力,能夠通過與受眾群體的交流,掌握不同群體對新聞熱點事件的傾向,及時為觀眾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同時,播音主持還可以利用融媒體背景下的其他傳媒平臺,包括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線上論壇等,建立節目播出后與用戶之間的交流。通過此種方式,建立與受眾群體的多渠道溝通,拉近受眾群體與播音主持的心理距離,深化播音主持的社會影響力。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個性化播音主持風格
為進一步促進播音主持的轉型,在縣級臺播音主持的發展中,應根據受眾需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個性化播音主持風格。在網絡迅速發展的時代下,播音主持行業人才層出不窮,要想獲取用戶的關注,應在播音主持工作中,提高其自身語言的親和力,控制播音主持的語速、語調、語氣,面對不同類型的用戶,使用不同的語言。通過此種方式,使播音主持具有較強的權威性,進一步吸引用戶群體的關注。此外,在播音主持過程中,主持人應對熱點事件或新聞保持自身的正向認知,使受眾群體感知到播音主持深厚的文化底蘊,從而起到提高播音主持的品位、影響力的目的。
拓寬縣級臺播音主持信息傳播渠道
在融媒體時代背景下,為滿足播音員主持人的轉型發展需求,應拓展縣級臺播音主持信息的傳播渠道,使傳播渠道更加豐富化與多樣化。2022年4月18日至5月8日,石獅市舉辦的第三屆中國(石獅)網上直播交易會暨“五在石獅”直播節活動。在本次活動中,石獅市融媒體中心首次推出了項目化“小隊長負責制”,8位廣播電視主持人全部參與其中。各小隊中的主持人與項目執行編導、攝像一同,在中心綜合協調組的調度下,分別推進、分頭作戰、細化方案,從品牌挑選、商家邀請、嘉賓聯系到直播場地定點、人員彩排、確認流程等方面,全程參與,精雕細琢,最終圓滿完成任務,改變了以往主持人在活動最終端的參與模式,充分展現了互聯網模式下主持人的互動性、親和力。完成的8場直播,不僅在看石獅APP、石獅融媒等本地媒體播出,還在新華社現場云、央視頻移動網、中國網等平臺同步直播,累計吸引2300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銷售額達2.3億元,取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由此可見,互聯網作為一種全新媒體載體,為播音主持提供了更加便利和快捷的傳播方式,利用網絡發布信息,可以讓受眾隨時隨地查詢來自縣級臺播音主持發布的信息。針對一些突發事件或重要節點事件,在縣級臺播音主持發布的信息就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播音主持應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提高播音主持新聞發布水平,輔助實時直播、錄播等方式,適應新型傳播渠道對播音主持提出的要求。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縣級臺應發揮自身的優勢,提升其影響力和傳播力,以適應行業的融合發展需求。現階段,融媒體建設已經成為各個領域發展的“標配”。縣級臺要充分利用融媒體平臺的優勢,實現“內容融合、受眾融合”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發展。為全面落實并推進此項工作,本文對轉變傳統的播音主持工作理念、建立播音主持過程中的雙方互動、拓寬縣級臺播音員主持人信息傳播渠道等方面進行了探討,明確了縣級臺要滿足其自身的持續化發展需求,應不斷進行自我變革與創新,形成自身所在地區鮮明的特色與獨特的優勢。但是,“創新”絕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需要長期、反復實踐的。因此,在后續的工作中,還應基于融媒體時代下公共群體對資訊獲取的需求,設定不同層面與多維度的融合發展目標,實現縣級臺播音主持的轉型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