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昕夢
摘要:眾所周知,英語是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在此背景下,學生學好英語能夠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同時對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有積極作用。因此教育領域應重視英語學科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但是據不完全統計,初中英語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使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嚴重依賴教師的指導,造成學生缺乏學習自主性,學習效率也較低。因此,本文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為切入點,討論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從教師方面和學生方面分析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因素,探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希望對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效率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自主學習能力;因素;方法
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開始在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背景下探究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基于素質教育理念,當前英語教學的教學目標是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方法難以實現的,所以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創新成為首先需要解決的問題。新課改倡導轉換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主體關系,積極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利條件。
1?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意義
1.1有利于提升閱讀效果
在傳統英語閱讀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因英語基礎較弱,致使其在學習過程中無法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導致學生學習英語閱讀的興趣逐漸降低,甚至產生自暴自棄的想法,從而降低了課堂教學質量。反之,如果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堅持素質教育理念,把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作為重點,為學生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進行相互交流,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則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1.2有利于發展實用技能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自主學習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學習素養之一。如果學生擁有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其在學習英語時,會嚴格按照教師設定的學習計劃或自己制定的學習規劃進行自主學習,且整個自主學習的過程是由自身監督完成,有效提高了自身的自律性。當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不懂的問題時,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去解決,而非第一時間向教師請教,這是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能力后的實用技能,將對其日后的學習及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1.3有利于促進個體發展
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發揮是指學生不再受外界的影響被動地學習,而是主動地進入學習狀態。這種狀態表現在學生通過自身實踐活動來參與或者接受客觀的影響,以便促進自身的發展。學生有自己的主體意識、學習經驗、興趣愛好,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應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主學習能力能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也是保證其不斷發展的主要因素。當學生離開學校走進社會時,自主學習就會成為其學習的主要渠道,為其全面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假如學生不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則無法立足于社會,也難以適應時代的發展。
2? ?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養成的因素
2.1教師方面的影響因素
不少英語教師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閱讀教學中將教學的重點集中在詞匯、語法和口語表達上,忽略了閱讀教學的方法指導。加之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方法較為單調,往往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為了獲得較為理想的考試成績,部分學生不得不對重點知識進行死記硬背。雖然此種學習方式能幫助部分學生獲得較高的考試成績,但是無法拓展學生的知識范圍,將學生的思維束縛在課本中,從而降低了閱讀教學開展的效率。由此可見,教師的教學觀念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閱讀教學的質量,同時也會影響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2.2學生方面的影響因素
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習素養較低的學生學習英語,其學習效果也不會理想。也就是說,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不僅需要自身對英語閱讀有濃厚的學習興趣,還要保證其有端正的學習態度、明確的學習目標和正確的學習方法。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科教學中的主要內容,其中閱讀教學就包含了聽、讀、寫三方面的內容,由此可見,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對學生的英語學科素養具有一定的影響。但是大部分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并沒有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所以閱讀的興趣并不高,導致其在閱讀過程中只是單純地完成學習任務,沒有明確的閱讀目標。此外,一篇英語閱讀文章中包含了大量的單詞和語法知識,而部分學生對單詞和語法知識掌握得不牢固,進而增加了學生閱讀的難度,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3?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主要措施
3.1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
一般情況下,教師的教學活動主要有課前預習、課堂講解和課后復習環節。因此,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課前預習環節來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教師在閱讀教學正式授課之前,需要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目標提前制訂課前預習計劃,如利用信息技術制作短小且精悍的微課視頻,將微課視頻上傳到班級學習平臺,要求學生課前通過學習平臺觀看微課視頻,掌握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知識。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在線上與學生進行及時的溝通交流,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預習方法,鼓勵學生在遇到問題時自主查詢相關資料來解決,如在查詢相關資料后仍無法解決,可將其進行標記,作為課堂學習的重點。充分的課前預習,會調動學生探究閱讀知識的主動性,從而增強其自主閱讀學習的意識。
例如,教師在對“Lets play sports!”進行閱讀教學之前,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分析,然后結合教材中的內容制作微課視頻,在微課視頻中呈現本節課學習的重難點,如詞匯player,club,enjoy,dream,詞組free time,come true等,讓學生通過微課視頻自主預習課文知識,鼓勵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反復觀看微課視頻,如存在不理解的知識點及時進行標記,自主查閱學習資料如果仍未解決,帶著疑問在課堂中認真聽講。為了檢測學生課前自主預習的效果,教師會根據微課視頻中涉及的重難點進行提問,如What is Li Huas occupation?Player。當學生在不翻看課本的前提下回答出了教師的問題,則說明學生自主完成了課前預習任務。做好課前預習準備工作,對增強學生自主閱讀的意識有積極影響,能讓學生逐漸意識到自主閱讀的重要性。
3.2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
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英語閱讀的前提條件。但是因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相對枯燥,加之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導致大部分學生無法對英語閱讀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而降低了學習效率。反之,如果學生對英語閱讀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那么其在閱讀學習中會更加地主動。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學習興趣,成為當前英語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為此,英語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學習其他英語教師成功的閱讀教學經驗,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如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呈現與閱讀教學知識相關的視頻內容,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受到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或者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自由分組進行閱讀知識的討論與交流,使其感受探索知識的樂趣和成就感,進而達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目的,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供有利條件。
例如,英語教師在教學“Friends”一課時,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將提前制作好的課件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在學生面前。多姿多彩的視頻畫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此時教師需要提醒學生,在觀看視頻時要注意細節。當視頻內容播放完畢后,教師會根據視頻內容向學生提問,比如,What do the people in the video look like?學生的回答各種各樣,有回答身體形態的,tall and thin,有回答五官的,the eyes are big and round……此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適當的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認真學習的成就感。然后,教師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課本知識中,結合之前調查的學生課前自主預習情況,重點講解本節課的重難點知識,同時解答學生課前自主預習中遇到的問題。
3.3制訂個性化的閱讀計劃
每個階段的學生都具有個性化的差異,因此教師要想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首先需要了解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然后結合英語閱讀知識,為學生制定個性化的閱讀目標和合理的閱讀計劃。為了實現以上目標,教師需要結合閱讀教學內容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即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然后在此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開展一系列的教學活動,讓學生的閱讀目標及計劃能夠適應學習需求,達到制訂個性化閱讀計劃的目的。基于此,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可以根據閱讀計劃進行自主學習,提升自主學習能力。
全球經濟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各教育階段在教學過程中開始重視英語學科的教學。雖然部分初中學生對英語理論知識掌握得十分熟練,但是其應用水平并不高,究其原因,是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較為合理的學習計劃和目標,往往只是按照教師傳統的教學思路進行學習。針對這種情況,在閱讀教學開展過程中,要想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教師就要幫助學生制訂自主閱讀計劃,結合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和個性化差異,制訂促進學生發展的個性化自主閱讀計劃。
3.4引導學生優化自主學習的方法
大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因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忽略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使部分學生雖然在考試中獲得較高的分數,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大部分英語知識卻沒有得到合理的應用,從而降低了英語閱讀教學效果。出現此種現象與學生的學習方法有一定的關系。為此,要想在閱讀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自主學習方法。
3.5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前提條件之一,就是學生擁有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后,學生就能有條不紊地完成自主閱讀學習,同時還能確保自主閱讀學習的效率。但是,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缺乏統籌規劃,將教學的大部分時間集中在課本知識的理論教學上,僅留小部分時間讓學生對閱讀材料進行自主閱讀。長期使用此種教學方法,會讓學生產生自主閱讀只是為了完成學習任務的錯覺,使其在閱讀過程中無法集中精力對閱讀材料進行深入的理解,從而不利于學生養成自主閱讀的習慣。首先,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需要讓學生認識到英語閱讀的重要性,如豐富學生的單詞量、鞏固學生的語法知識,提升其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等。其次,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自主閱讀的環境,在完成英語教學任務的前提下,每周開設幾節自主閱讀課,鼓勵學生將自己課后閱讀的英語材料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換閱讀,豐富閱讀資源。最后,教師要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學會獨立思考,利用現有的學習工具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困難,感受自主學習帶來的快樂,加深對重點詞匯的理解。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整個學科的教學效果。因此,英語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提高對閱讀教學的重視程度,在素質教育理念下創新教學方法,增強學生自主閱讀意識,使其認識到在閱讀學習中自主閱讀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其學好閱讀知識提供學習動力,根據具體學情,針對性地制訂自主閱讀計劃,積極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閱讀習慣。以上措施的提出,均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凸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旨在提升其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盧英.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覺學習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0(96):85-86.
[2]費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之我見[J].英語畫刊(高級版),2020(25):91.
[3]陳鎰楊.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J].智力,2020(5):5-6.
[4]徐杰年.淺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與提升策略[J].中學生英語,2019(32):122.
[5]黃惠君.試論基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J].校園英語,2019(9):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