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梅
摘要:英語的高效學習離不開閱讀,如何引導學生開展高效的英語閱讀活動是初中英語教師一直關心的問題。思維導圖的應用,能夠將閱讀文本的結構、內容直觀地展現出來,幫助學生從整體上理解閱讀內容,理解文本語言技巧及主旨,促進學生閱讀的深入。本文對思維導圖的理論和應用價值進行分析,并提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思維導圖;深度閱讀;閱讀教學
初中英語閱讀課程是學生獲得大量語言知識的重要途徑。但是,當前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中仍采用翻譯式的閱讀模式,將陌生詞匯、短語的記憶和理解作為閱讀重點,忽略了學生的閱讀技巧及策略的培養(yǎng)。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能夠體現文本的主要結構,串聯文本的內容與知識點,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感受閱讀文本的主旨和內涵,促進學生的深度閱讀,使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獲得語言知識和閱讀體驗,實現高效閱讀。
1? ?思維導圖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分析
思維導圖是一種直觀化的思維工具,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能夠促使學生高效學習。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可指導學生通過圖形、表格、色彩等形式,關聯相關閱讀內容,通過層次性分析,學習與掌握重點詞匯,使學生能夠找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Pre-reading activities環(huán)節(jié),英語教師可通過提問引出閱讀課文的主題,將主題作為中心,繪制形象直觀的思維導圖,并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充分調動學生腦海當中與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While-reading activities環(huán)節(jié),首先是粗讀,將閱讀文本的主題作為中心詞構建思維導圖,提取各個段落中的關鍵詞,對其進行分析。然后是略讀,通過問題提取有關信息,完成閱讀練習,以實現思維導圖的完善。最后是細讀,英語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文本細讀,挖掘主題信息,對于文本當中的難點分布進行探討,以促使學生通過自身的研究,解決問題。在Post-reading activities環(huán)節(jié),主要指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掌握與主題有關的表達,并指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進行報告與復述,依據相應的順序明確文本的內容。最后,實現閱讀內容的鞏固,經過研究與鞏固相關閱讀內容,引導學生對主題進行升華,充分關注主題的實際輸出及情感表達,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在Production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對文本結構進行復習。
2?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價值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通常具有廣泛的應用空間與價值,不僅能夠引導學生體會文本的主要內容,品味文本的細節(jié),逐步實現閱讀的深入,而且能夠發(fā)散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另外,將思維導圖運用于英語閱讀教學當中,還有利于學生鞏固相關知識,將單個英語知識點串聯起來,讓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英語知識。以往,英語教師通常會忽視思維導圖的作用,課堂教學更多的是機械化教學,即引導學生學習與背誦英語單詞,并讓學生將閱讀的單詞和文本相結合,對整篇文章進行翻譯。這種機械化的閱讀方式會影響學生對于文本內容的理解,并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要想使該問題得到解決,英語教師需要注重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思維導圖有如下優(yōu)點:
首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語言思維。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通常能夠將枯燥、乏味的閱讀內容轉變成生動、形象的圖示內容,促進文字和圖形的有效結合。通過思維導圖的展示,可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并促進學生依據思維導圖的內容和框架,探究閱讀內容。同時,思維導圖是輔助學生閱讀的重要工具,能充分拓展學生自身的閱讀思維,引導學生在不斷質疑中掌握知識。另外,思維導圖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展思維空間,啟迪學生的智慧。由此可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具有顯著優(yōu)勢。
其次,有助于學生明確閱讀文章的脈絡架構,以實現高效閱讀。對于思維導圖而言,其具有圖文結合、形象生動的特點,可充分滿足初中生自身的思維特點,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閱讀,能夠使學生對閱讀材料產生閱讀欲望與興趣。同時,思維導圖通過發(fā)散性結構的圖示呈現給學生整個閱讀語篇的脈絡,將閱讀文本的主體框架和細節(jié)內容逐一呈現出來,可助力學生深入閱讀。對于信息較為復雜、煩瑣的語篇而言,閱讀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無法厘清閱讀語篇的結構脈絡,這就凸顯了思維導圖的價值,學生順著思維導圖的內容就可以輕松實現順暢閱讀。
最后,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閱讀能夠拓寬學生視野,提升學生分析與解決英語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思維導圖運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不僅能夠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而且能夠使學生通過英語語言的應用,將其運用于課堂實踐。同時,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當中,思維導圖的運用還能使學生將學習的英語知識轉化成能力,學生能通過自我閱讀及信息整理,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學會英語知識的自主構建,經過語言結構闡釋,自主完成語言輸出。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可充分挖掘閱讀文本中的語言信息,提高自主閱讀效率,使學生有效地把握文本中的語言和文化,獲得豐富的英語知識。
3?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3.1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
思維導圖的顯著優(yōu)勢可體現在閱讀前的環(huán)節(jié)。閱讀前通常包含了兩個層面,即課前預習與閱讀前幾分鐘。思維導圖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掌握文本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課前學習,以消除閱讀障礙。
3.1.1基于思維導圖的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中,英語教師可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引導學生抓住語篇的相關信息,對英語語篇的脈絡進行梳理,促使學生充分掌握閱讀文本的整體結構與內容。對于初中生而言,其接觸到的英語文本通常比較簡單,體裁也較為常見,如說明文、記敘文、議論文等。英語閱讀教學當中,英語教師可依據語篇體裁,繪制相應的思維導圖。如果閱讀的文本為記敘文,英語教師可根據記敘文六要素,也就是“5W1H”,將fact作為中心詞,進行放射狀展示,即when,where,what,who,why,how,引導學生依據“5W1H”進行課前預習及思考。英語教師在完成思維導圖的繪制后,可提出相關問題,以促使學生依據思維導圖,實現深入探索。
3.1.2基于思維導圖的閱讀導入
良好的閱讀導入往往能夠起到激趣勵學的作用,教師可依據思維導圖指導學生開展“頭腦風暴”,讓學生了解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清除閱讀障礙。例如,對牛津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下 Unit 5 Amazing things Reading “The ghost in the park”開展教學時,英語教師可將“park”作為主題詞,引導學生實施“頭腦風暴”,將所有與“公園”相關的信息作為思維導圖的主干進行繪制,然后依據各個子主題的內容進行細節(jié)的補充,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維,實現順暢閱讀。
3.2借助思維導圖開展課堂教學
3.2.1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效率呈高度的正相關,借助思維導圖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需要依據新課改的相關要求,轉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在閱讀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態(tài)度和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地融入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全方位進行自我表達,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當中實現閱讀能力的提升。在閱讀過程中,教師需注重思維導圖的運用,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導圖的運用既能使學生通過直觀的方式了解閱讀文本的框架,也能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實現思維導圖的框架優(yōu)化,以實現自身閱讀水平的提高。學生通過英語文本的閱讀,提取到相關信息,明確完成順序,通常能夠使學生自身的理解能力、閱讀能力、總結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與訓練。例如,對牛津譯林版七年級下Unit 8 Pets “Reading Poems about pets”開展教學時,英語教師需要轉變傳統(tǒng)教學方式,根據課文描述的重點,引導學生搜集與寵物有關的詩歌,并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通過多種手段,增強閱讀的樂趣,提升學生對文本知識的理解能力。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僅能夠使學生迅速找到閱讀方向,而且能使學生的閱讀效率顯著提高。
3.2.2思維導圖促進學習效率提高
在以往的英語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的每段內容,并對每個段落表達的意思進行理解,最后對文本內容表達的意義加以總結。這種閱讀教學的方法過于低效,想要通過整節(jié)課完成整篇課文內容的講解,通常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分成兩節(jié)課講解,學生就會忘記上節(jié)課所講的內容,知識點也無法實現有效連接,更無法充分理解閱讀語篇的大意。因此,英語教師需要有效運用思維導圖開展閱讀教學,對英語課文中的重點知識進行提煉。第一層是與閱讀語篇主題有關的關鍵詞,需要學生在英語語篇的閱讀中重點關注;第二層是呈現閱讀語篇各個段落的提示語,將每個段落所表達的意思寫出來,促使學生迅速理解相關內容;第三層是對全文的內容進行總結,闡述閱讀語篇的大意,并簡單地概括全文,促使學生立足于整體,真正地理解閱讀語篇所表達的意思與思想情感。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僅能促進整篇文章內容的有效聯系,而且能使學生通過文本閱讀,對思維導圖進行梳理,找出各部分的聯系,促進學生自身的思維發(fā)散。除此之外,通過思維導圖引導學生閱讀,不僅能使學生分清主次,細讀重要的內容,粗略閱讀不重要內容,而且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與學習效率。例如,對牛津譯林版七年級英語下 Unit 6 Outdoor fun Reading “Down the rabbit hole”開展教學時,首先,學生通過速讀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和結構層次,找出關鍵信息;其次,順著文本的主干結構進行深入閱讀,細細品讀文本的細節(jié),提升文本信息的獲取能力;再次,開展閱讀活動,根據動作猜測文本中的人物,將有關故事發(fā)展的動詞短語勾勒出來;最后,繪制思維導圖,將整個文本的框架層次展示出來,鍛煉學生的語言思維,提高閱讀效率。
3.3借助思維導圖進行課后復習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助于學生對相關英語內容進行分類,即將英語課文分成基礎內容、重難點內容、拓展內容等,以幫助學生在面對不同學習內容的時候,能采取針對性的方式進行處理,該學習方式通常也適合學生進行課后復習。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學生能夠更好地梳理閱讀內容,串聯文本中的重要知識點,形成豐富、完善的知識體系,深化對文本知識的理解,提升復習效果。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合理地運用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不是簡單停留在閱讀文本結構和閱讀內容中,而是深入挖掘文本中的語言知識和語法知識,發(fā)現自身學習中的缺陷,并通過復習實現自身能力的提升。比如,英語教師在引導學生對文化類英語課文進行復習的時候,可先對閱讀內容進行匯總,將學生學習的重點整合成英語單詞、語法、語句等關鍵內容,并引導學生在課后復習的時候,根據敘述的知識點繪制思維導圖,通過思維導圖將閱讀知識直觀地呈現出來,既能實現知識的查漏補缺,又能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4? ?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通過形式多樣、圖文并用的特點,記錄與表達學生的思維過程,讓學生將零散的內容加以匯總,形成相應的知識框架,并通過主題內容發(fā)散,實現閱讀內容的拓展與延伸。因此,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時,需要注重思維導圖的運用,助力學生的閱讀活動,提升閱讀效果,使學生形成相應的閱讀能力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黎民婷.圖文結合趣味多 文本解讀效果好:淺談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8):296-297.
[2]黃芳.思維導圖 高效課堂:試析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18(11):132-134.
[3]黎銀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 2018(28):86-87.
[4]劉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 2015(24):122.
[5]方愛萍.基于思維導圖的初中英語深層次閱讀教學研究[J].校園英語,2019(4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