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巖
摘 要:動畫劇的設計和制作過程是虛擬的,其情節和現實生活也有著一定的差距。因此,要想拉近動畫劇和觀眾之間的距離,則需要對其制作流程和鏡頭拍攝手法等進行改善,而且要善于運用電影拍攝手法,使動畫劇和人們的現實生活更加貼近。在動畫劇中,角色是非常關鍵的要素,并且一部優秀的動畫劇對角色的刻畫十分細膩,角色體現出的情感和動作非常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基于此,闡述動畫劇角色設計的概念,分析動畫劇角色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動畫劇角色設計進行分類,分析不同類型的角色設計風格,提出增強動畫劇角色感染力的措施,以使動畫劇獲得更多的受眾,促進動畫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動畫劇;動畫角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平臺顯現出較大優勢,以豐富的信息化數據對多個領域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對我國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交流十分有利,也促進了動畫劇在網絡上的傳播,使動畫劇受到了廣大群眾,尤其是青年群體的喜愛。動畫劇中的情感和主旨主要通過角色來表達,并且優秀動畫劇中的角色憑借奇特、新穎的外貌和造型設計,以及幽默、惹人愛的性格獲得了多個年齡段觀眾的喜愛,蘊含豐富的內涵和積極的生活態度,有著較大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價值[1]。同時,對動畫劇角色外形、性格特征等進行設計和塑造,可使角色形象更加立體,極大地增強動畫劇角色的感染力。
一、動畫劇角色設計概述
(一)動畫劇角色設計概念
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不斷發展,我國動畫劇也在不斷地推陳出新,動畫行業從業人員的創作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在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各民族的文化通過多種多樣的媒介進入人們的生活,各類動畫劇以不同的創作風格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在動畫劇中,角色設計是指以繪畫的藝術形式來表現形象及空間造型,進而凸顯角色和動畫劇的主旨,并且會運用較多的夸張和變形手法,以讓觀眾感受到一定的美感[2]。此外,動畫劇角色設計人員還會運用豐富的設計手法來表達情感,在角色造型上有著獨特的風格,以給觀眾留下充足的想象空間,引發觀眾共鳴,加深觀眾對動畫劇角色的印象。
(二)動畫劇角色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有些動畫劇制作和設計比較機械化,作者情感融入較少,同質化現象嚴重。這些動畫劇雖然可以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觀看需求,但是難以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需求。我國的社會節奏變得越來越快,人們的身邊存在較多不確定因素,并且對精神層面的需求不斷增加,所以慢慢地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到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而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動畫劇角色設計的形式變得越來越常見,也越來越具有必要性,可使人們在觀看動畫劇時感受濃厚的傳統文化氣息,這對于人們來說非常具有吸引力。
動畫劇設計者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設計靈感,將其融入動畫劇創作,豐富傳統文化元素表現形式,促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培養更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隨著科技發展不斷加快,動畫劇創作更加方便,但有些作品的“人情味”不夠濃厚,具有一定的工業氣息[3]。而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動畫劇創作,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既有利于豐富動畫劇的內涵,也可使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觀看動畫劇來滿足精神需求,給人們帶來一定的視覺沖擊。
二、動畫劇角色設計分類
(一)寫實類
動畫劇角色設計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型,應用較為廣泛的便是寫實類角色設計。寫實類角色設計主要是還原觀眾心目中的傳統角色形象,貼合實際生活情況和觀眾印象,從角色的身材比例到色彩構造,都較為符合傳統的大眾審美,可讓觀眾倍感親切。寫實類的人物形象既可以讓觀眾更加容易地接受角色的設定和性格的塑造,也可讓觀眾在觀看動畫劇的同時產生情感共鳴。例如,日本的《灌籃高手》受到廣大青少年和兒童的喜愛,在校內和校外得到了廣泛傳播。這部動畫劇中的角色塑造得十分細膩,無論是在角色的表情、動作方面,還是整體的造型和性格方面,都可以說是寫實類動畫劇的典范。
(二)寫意類
寫意類角色設計重在凸顯角色的神情和一舉一動、一顰一笑,因此設計人員在設計和塑造角色的過程中,追求的主要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寫意類動畫劇角色大多比較抽象,造型設計也比較抽象化,而且寫意類角色造型一般會出現在藝術片或探索片中,對角色造型的處理處在似與不似之間,而且往往會通過形象變形、轉換、移動等方式給觀眾帶來無盡的聯想、視覺上的美感體驗及較大的想象空間。在中國,寫意類角色多出現在水墨畫中,例如清代朱耷的水墨畫《古木雙禽》,這幅作品中運用了大量的寫意手法設計和塑造畫面,藝術表現力極強。此外,還有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作品《長江萬里圖》,在這幅作品中,作者主要運用簡單的線條進行勾勒,內涵豐富,給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意境深遠。
(三)抽象類
抽象類的動畫劇角色設計和塑造主要是對角色的自然形態進行夸大和細節描繪,并且還會對角色的自然形態進行藝術化的加工和處理。觀眾在觀看時,既可以看到動畫劇中的角色有明顯區別于自然的形態,也能夠看到角色身上帶有自然形態的影子。抽象類符號在動畫角色設計中運用得比較多,例如國產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動畫片中的角色就運用了抽象類符號設計,設計人員將動物的形象進行了擬人化處理,將動物的身體比例設計得較為夸張,把動物的頭設計得較大,同時將動物的走路方式設計成了直立行走,還給動物們設計了發型,在夸張的同時能讓小朋友認出動物類別,運用抽象類符號及角色設計方法使得動物變得既可愛又不失本身特色,受到了眾多小朋友的喜愛。
三、不同類型的角色設計風格
(一)簡潔、簡化和明確的角色設計風格
在信息化時代,人們每天都會接收較多信息,多種多樣的信息讓人眼花繚亂。在這種情況下,現代動畫劇要想脫穎而出,則需要有自身的特色。而要想更好地提升經濟效益,則動畫劇設計人員需要在開展動畫劇角色設計時,堅持設計線條簡潔的原則,把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元素提取出來,然后充分地傳達給消費者,以更好地吸引消費者進行觀看和消費,達到較好的宣傳效果。除此之外,一部擁有豐富內涵的動畫劇本身就有很大意義,可讓消費者被動畫劇中的文化內涵吸引,在觀看完動畫劇之后還能夠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文化價值、教育意義[4]。同時,設計人員還應注意動畫元素之間的顏色搭配,掌握色彩搭配原則,合理使用色彩,不能過于繁雜和臟亂,要讓人有舒適的視覺體驗,并使用多種方法,在動畫劇中直觀、簡潔地體現出角色的特征。在此基礎上,設計人員還要滿足當代人的審美需求,把動畫劇中的角色設計得更加吸引人,使動畫劇具備正確、積極的價值導向,以更好地發揮現代動畫和傳統文化的價值。
(二)創新元素逐漸增多的設計風格
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動畫劇角色設計正朝著精細化方向發展。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觀看動畫劇時,對其質量、聲音、臺詞等越來越重視,對動畫劇角色造型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判斷一部動畫劇好看與否的標準也有所改變。原來人們覺得動畫劇制作得不好可能是因為情節比較俗套、畫面不夠流暢、配音與人物活動不匹配等等,而現在人們評價一部動畫劇質量的標準也有了提高,主要有以下四點:第一,動畫劇是否有內涵,能否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第二,動畫劇是否有審美價值、傳播價值;第三,動畫劇是否有積極的價值導向,能否使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第四,動畫劇能否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可見,人們對動畫劇的要求由要有簡單的觀看價值轉變成了要有審美價值。動畫劇中的角色設計類型包括很多種,而且各具特色。因此,設計人員要充分地了解動畫劇角色的性格特點和外貌特點,然后在設計過程中對這些特點進行分析,把不符合生活實際和當代人審美的部分剔除,以更好地豐富角色形象,提升動畫劇質量,吸引更多的觀眾。
在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人們開始愈發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且對其有了新的認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動畫劇角色設計,可讓人們在觀看動畫劇、享受休閑生活的過程中得到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受濃厚的文化氣息,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對其進行創新并將其應用于動畫劇角色設計,可極大地豐富動畫劇內涵,突出動畫劇的特色,為動畫劇設計人員提供源源不斷的靈感,進而創作出更多優秀的動畫劇[5]。在對動畫劇角色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設計人員既要運用多種方法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創新,又要結合現代人們的審美及精神需求,從而設計出既有豐富內涵,又能引人注目的動畫劇,通過作品傳遞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為觀眾的生活增添色彩和活力。
四、動畫劇中增強角色感染力的措施
(一)增加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的設計
目前,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設計的動畫劇越來越多,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動畫產業的轉型和升級。在對動畫劇角色進行制作和設計時,可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充分地引發觀眾和角色之間的共鳴,以獲得觀眾對動畫劇的好評,并且要讓觀眾以輕松且有趣的方式感受動畫劇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加深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在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載體的動畫劇角色設計中,設計理念和表現形式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設計人員在開展設計的過程中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充分挖掘其文化內涵,并提取傳統元素,經過整合與處理后將其融入動畫劇制作,以提升動畫劇角色設計的針對性,豐富動畫劇的文化內涵,提升其文化和傳播價值[6]。此外,設計人員在設計動畫劇角色時,還要確保融入的文化導向正確,創作出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群眾,并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于一體的動畫劇,讓觀眾在觀看動畫劇的過程中充分地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濃厚的文化氣息,并形成正確的價值導向,積極傳播正能量。
(二)促進多種元素的轉換和融合
在動畫劇創作中,可以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動畫劇角色設計手法的結合作為切入點,豐富角色造型,增強角色的感染力。但如果僅單一、機械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動畫劇角色設計中,則既可能難以完全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也難以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因此,設計人員需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進行轉換和融合,運用恰當的動畫劇角色設計手法設計出符合當代人審美的動畫劇。具體而言,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元素和動畫劇角色設計手法放到一個新的環境中進行綜合運用,即設計人員需要主動適應新的環境,探索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動畫劇角色設計有機結合的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對多種元素進行轉換和融合[7]。此外,由于當代觀眾的觀看習慣和觀看環境與之前有較大的不同,因此當代動畫劇設計人員也應緊跟時代發展,設計出受當代觀眾喜歡的動畫劇,使其具備大眾化的特點,貼合觀眾的生活,更好地滿足觀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從而使設計出來的動畫劇具有較多的受眾,贏得更多的好評。
五、結語
在各種各樣的動畫劇中,可能會有多種角色設計風格。當前,在競爭激烈的動畫市場中,要想提升動畫劇角色的感染力,使動畫劇贏得更多觀眾的喜愛,則設計人員在進行角色設計和塑造時,應采用合理的設計手法和理念,并在動畫劇中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大限度地豐富動畫劇的內涵及表現形式。同時,設計人員還應通過繪畫和電腦技術讓畫面更具美感和藝術氣息,將歷史觀點、美學因素、故事教育性融合在一起,為每一個角色賦予感染力和生命力,使人們可以展開無限的想象,增強人們的視覺體驗。
參考文獻:
[1]伍婷,楊曉林.中國動畫四個敘事構成要素蝶變論略[J].當代動畫,2022(1):92-99.
[2]劉斌.論藝術表現力和藝術感染力[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8):6.
[3]楊曉林,王奕.全媒體語境中“新動畫中國學派”之本體重建[J].民族藝術研究,2021(1):31-39.
[4]邵楊.國產動畫的文化傳統重構[D].杭州:浙江大學,2012.
[5]梁燕.準確運用演唱技巧使演唱充滿藝術感染力[J].資治文摘(管理版),2009(2):176-177.
[6]張馨月.新媒體動畫的扁平化設計及轉型[J].四川戲劇,2017(3):82-85.
[7]鄧玉霞.中國動畫新時代的到來[J].藝海,2020(4):100-102.
作者單位: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