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涌盛



摘 要:游泳課作為廈門X中最早開發(fā)的高中體育校本課程,開展以來取得了良好成績,深受學生的喜愛,與此同時也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本文選取廈門X中高一年200名學生為實驗班,進行體育校本課程教學;廈門Y中高一年200名學生為對照班,進行常規(guī)教學。通過對校本課程一年的開展過程以及最后學習效果的對比研究,并對開展現(xiàn)狀進行梳理,旨在探索解決校本課程實施中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及時總結和推廣教學研究成果和改革經(jīng)驗,推動本校各學科教學研究工作,為各校開展校本課程提供有益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體育校本課程;實效;現(xiàn)狀
廈門X中的體育校本課程自開展以來一直深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但是受到上課機制、人數(shù)眾多、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影響,開展質量不如預期理想,學生對課程的開展有著較高的要求。要如何改善才能滿足高中生的需求是當下面臨的新課題。因此本文從廈門X中開展體育校本課程的必要性、授課模式、考核模式、學生反饋的意見等方面進行研究,旨在探索建立適應性較強的教學新模式,為各個學校開展體育校本課程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研究目的
通過問卷調(diào)查、實地考察等形式來分析廈門X中體育校本課程的教學實效,梳理開展現(xiàn)狀,并對其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與分析,提出建議與意見。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廈門X中參加體育校本課程的200名學生(實驗班)及廈門Y中未參加體育校本課程的200名學生(對照班)。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
閱讀校本課程、游泳課等相關書籍、雜志等,為本文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2.問卷調(diào)查法
向實驗班200名學生和對照班200名學生發(fā)放問卷,回收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
3.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問卷調(diào)查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
4.專家訪談法
請教相關的體育教師和專家,為本研究提出專業(yè)的意見和建議,提供幫助。
三、結果與分析
(一)學校高中體育校本課程開展過程
1.學校培養(yǎng)目標
廈門X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能運動、會游泳、體能好、形體美”是校本體育課程的顯著特色,以該特色為導向的體育教學思路,學校把體育有機地融入學生各種素質培養(yǎng)之中。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納入教育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使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和需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各項體育成果均在全省、市及全國前列。多年來,經(jīng)過“校本延伸—學校特色—特色學校”三個階段的層層推進,已形成自己鮮明的學校體育特色,讓學生不僅在學校學到了知識,更能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往更全面的方向發(fā)展。
2.學生需求
在開展游泳校本課程之前,學校對所有學生進行了調(diào)查,了解學生對開設游泳校本課程的需求。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其中男生喜歡游泳的比例占86%,女生喜歡游泳的比例占71%(如表3-1所示)。通過調(diào)查,喜歡游泳的學生還是占大多數(shù)的,因此學校開展游泳校本課程是能夠滿足學生需求的。
3.場地設施條件
學校建有配備25米×50米、8個標準泳道、四季恒溫泳池的室內(nèi)游泳館,由專業(yè)的校外集團承包管理,配有10名以上的救生員,更衣室、衛(wèi)生間、淋浴房等配套齊全,為游泳校本課程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因此,廈門X中結合學校實際以及學生需求的情況,開設了游泳校本課程,既順應了體育課程改革的潮流,又能夠滿足學生的需求,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二)學校高中游泳校本課程開展實效
1.游泳校本課程對學生興趣的影響
本次研究實驗采用《高中生體育學習興趣水平評價量表》對學生實驗前后的體育學習興趣水平進行測量。該量表取自《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1]。該量表信度均在0.70以上,說明該量表內(nèi)部所有題間的一致性或同質性較好,信度較高。
該量表分為五個維度:體育學習積極興趣(第2、9、12、15、20、23、31、39題)、體育學習消極興趣(第6、10、18、21、24、26、29、30、32、34、37、40題)、自主與探究學習(第3、5、8、16、25、28、36、38題)、運動參與程度(第1、4、11、14、17、22、27、35題)和對體育的關注(第7、13、19、33、41題)。
該量表中第4、6、10、11、14、18、21、24、26、29、30、32、34、37、40題為反向計分,即選1得5分,選2得4分,選4得2分,選5得1分。其余各題均為正向計分,即選1得1分,以此類推。
(1)研究實驗前的同質性比較
為了保證研究實驗的準確性,在實驗前分別對實驗班與對照班的學生進行了體育學習興趣的測試,以檢驗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是否處于同一水平。
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P=0.629>0.05)、體育學習消極興趣(P=0.112>0.05)、自主與探究學習(P=0.649>0.05)、運動參與程度(P=0.834>0.05)和對體育的關注(P=0.641>0.05)五個維度,以及體育學習興趣總分數(shù)(P=0.865>0.05)的P值都大于0.05(如表3-2所示),不存在顯著差異,處于同一水平。
(2)研究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比較
研究實驗之后,方差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班和對照班在體育學習積極興趣(P=0.037<0.05)、體育學習消極興趣(P=0.044<0.05)、自主與探究學習(P=0.017<0.05)、運動參與程度(P=0.024<0.05)和對體育的關注(P=0.016<0.05)五個維度,以及體育學習興趣總分數(shù)(P=0.029<0.05)的P值都小于0.05(如表3-3所示),差異顯著。
通過研究實驗前后的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得出,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在體育學習興趣的各項分數(shù)以及總分都沒有存在顯著差異,處于同一個水平。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在體育學習興趣的各項分數(shù)以及總分都存在顯著差異,成績也是實驗班高于對照班??梢妼W校開展游泳校本課程對激發(fā)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具有良好的效果。
2.游泳校本課程對學生游泳技能的影響
在實驗研究之前,實驗班與對照班里的學生會游泳(此處會游泳的定義為:學生能采用蛙泳、自由泳、仰泳或蝶泳的泳姿,在不間斷的情況下能夠連續(xù)游100米。)的人數(shù)為25.6%以及22%,數(shù)目相差不大,通過實驗之后,實驗班里會游的學生比重已經(jīng)達到55.4%,增加明顯,而對照班里會游泳的學生比重僅增加到了25.8%(如表3-4)。因此,可以看出游泳校本課程對提高學生游泳技能有著明顯的效果。
通過以上實驗調(diào)查研究表明,學校開展游泳校本課程已經(jīng)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達到了較好的實驗成效,對學生掌握體育技能以及培養(yǎng)學習興趣都具有顯著的影響,因此開設游泳校本課程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三)學校高中游泳校本課程開展現(xiàn)狀
學校游泳校本課程開設以來,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但是由于眾多的上課人數(shù)、稍顯局促的場地配套設施、競賽的開展不足以及考核的內(nèi)容單一等因素,游泳校本課程開展的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學生對游泳校本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進一步改善游泳校本課程,才能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需求,是當下面臨的問題。
1.游泳校本課程上課機制
根據(jù)學校體育工作安排,每年6月份和9月份是游泳校本課程上課的時間,安排3到4周的教學進度。由于游泳校本課程面向整個初、高中5個年段(高三年段除外),班級眾多(初中共48個班,高中共40個班),且游泳課需要有更衣的時間,因此每次游泳校本課程需要安排5到6個班級的學生同時上課,2節(jié)課連堂,才能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每個學生就相當于每周上2節(jié)游泳校本課程,每學期上6節(jié)到8節(jié),每節(jié)課的上課人數(shù)都在300人左右。
2.實驗班學生對游泳校本課程的滿意程度
通過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對游泳校本課程感到滿意的學生有138人,占69%(如表3-5)。雖然感到滿意的學生占了大多數(shù),但是仍有三成的學生感到不滿意,說明游泳校本課程的開展沒有達到較高的效果。
通過對這62名感到不滿意的學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覺得上課人數(shù)太多是最大的原因,有22人,占35.5.%;之后是覺得上課要洗澡、換衣服等太麻煩,有20人,占32.3%(如表3-6)。這說明游泳校本課程除了需要更新教學模式的以外,也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況。
3.實驗班學生對上課人數(shù)的期許
通過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希望上課人數(shù)維持在20至40人的學生人數(shù)最多,有156人,占78%;希望上課人數(shù)維持在80人以上的學生人數(shù)只有3人,占1.5%(如表3-7)。由此可見,學生更加傾向于小班制教學,而目前上課人數(shù)都在300人左右,遠遠低于學生的期望值。
4.實驗班學生對場地設施的反映情況
通過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此調(diào)查選項可多選),認為淋浴設施不夠多的有165人,占82.5;認為更衣室空間不夠大的有178人,占89%;認為練習輔助器材太舊的有170人,占85%(如表3-8)。學校游泳館在用于平時的游泳選修課教學,以及課后對校外人員開放的情況下,場地設施都是完全可以應付的,只是由于游泳校本課程每節(jié)課的上課人數(shù)太多,場地設施便顯得尤為不足。
5.實驗班學生對游泳競賽的參與程度
每年6月份的游泳校本課程,都會組織以班級為單位的游泳競賽,并將成績歸入10月份的秋季田徑運動會中。競賽應當是最可以調(diào)動學生積極性的,但每次開展比賽,不管是學生參與的熱情,還是比賽氣氛的熱烈程度都未能達到預期的效果。通過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實驗班的200名學生里面有48人參加過游泳校本課程里的比賽,僅占了24%。
在沒有參加游泳競賽的學生里,認為沒有興趣參加的人數(shù)有81人,占53.3%;認為自身水平低的人數(shù)有66人,占43.4%(如表3-9)。這說明學生對比賽競技缺乏足夠的認識,游泳校本課程在注重技能教學的同時,還應當注重對學生競技精神和競爭意識的培養(yǎng)。
6.實驗班學生對游泳校本課程考核的評價
游泳校本課程考核標準是學生能采用蛙泳、自由泳、仰泳或蝶泳的泳姿,在不間斷的情況下能夠連續(xù)游100米(每個年段的學生在泳姿或者距離會做不同的要求)。通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學生認為考核合理的有146人,占73%;認為不合理的有4人,占2%;認為無所謂的有50人,占25%(如表3-10)。
這樣的考核內(nèi)容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以及自身能力提高狀況的考查,形式過于單一,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且該考核項目對學生來說難度較低,很容易造成學生對自身的要求降低,自身技術水平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
但是通過數(shù)據(jù)反映,仍有一部分人覺得合理或者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恰好說明學生對游泳校本課程的上課內(nèi)容并不是特別在意,認為考核項目越容易通過越好,在課上就不需要花太多時間去學習和練習,就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與課堂無關的事,甚至選擇請假不下水。這樣對游泳校本課程的開展效果會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學校開設游泳校本課程具有較大意義
學校開展游泳校本課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也達到了較好的實驗成效,對學生掌握技能以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都具有顯著的影響,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
2.學校開展游泳校本課程中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游泳校本課程的上課人數(shù)眾多、場地配套設施稍顯局促、競賽的開展不足以及考核的內(nèi)容單一等,對游泳校本課程開展的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使學生的需求無法得到充分的滿足,出現(xiàn)了對游泳校本課程的滿意度不高的問題。
(二)建議
1.開展健身課程,建立學生自信心
健身不僅能夠強健體魄,塑造優(yōu)美的身體曲線,還能建立自信心,使學生能夠勇敢地在課上正常展現(xiàn)自己的身材,提高自信心,更加有活力地走進游泳課堂。
2.上課期間,盡量拉開男、女生的相互間隔
上課時,盡量將男、女生分別安排在最靠游泳池兩個邊上的泳道里,男、女生之間能夠有兩到三個泳道的間隔;同時,可以對男、女生更衣室的位置和布局進行調(diào)整,避免在進入或離開泳池的時候,男、女生必須走同一個通道。
3.安排更多的教師下水教學,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
盡量安排更多的教師下水,近距離手把手教導學生,這樣上課效果不但可以提高,還能給予學生足夠的安全感;同時安排心理教師,對覺得害羞、怕水的同學,做心理建設,進行心理輔導,在心理層面對學生進行關懷與促進[2]。
4.分時段采取小班制教學
在特定的時間點,先選取個別年段進行小班制教學,尋求有益的結合點,探索新的上課模式,最大程度上解決上課人數(shù)過多的問題[3]。
5.增加設施配套的投入
學校應當增加對設施配套的投入,結合游泳館自身狀況,科學合理地規(guī)劃、調(diào)整原有的場地布局,爭取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更大、更安全的上課空間[4]。
6.分層次進行比賽
根據(jù)學生自身能力的不同,分層組織進行比賽,給不同水平的學生創(chuàng)造不同的競技平臺,從而更多地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比賽,充分展現(xiàn)自我,營造更加熱烈的比賽氛圍[5]。
7.完善考核制度
校本課程考核要考慮到整個教學過程的連續(xù)性,更加注重日常教學中的過程評價,對學生上課次數(shù)、平時表現(xiàn)、進步程度等方面進行綜合的評價,避免用同一種評價方式來考核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滿足學生對自我能力提高的追求[6]。
結束語
作為地處海邊城市的學校,游泳課作為廈門X中最早開發(fā)的高中體育校本課程,開展以來取得的效果良好,也深受學生的喜愛,對學生掌握技能以及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都具有顯著的影響,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但是通過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受到上課機制、人數(shù)眾多、場地器材等因素的影響,開展質量不如預期理想,學生對課程的開展有著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探索解決校本課程實施中教學問題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及時總結和推廣教學研究成果和改革經(jīng)驗,推動本校各學科教學研究工作,探索建立適應性比較強的教學新模式,為各校開展校本課程提供有益的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汪曉贊.我國中小學體育學習評價改革的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5.
[2]鄭和鈞,鄧京華.高中生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3]陳茂林.普通高?;@球選項課教學的探討[J].四川體育科學,2004(4):68-70.
[4]陳融.體育設施與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季瀏.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解讀[J].教育研究與評論(中學教育教學),2018(6):96.
[6]吳昊.芻議高中體育與健康校本課程開發(fā)目標取向[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7(1):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