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盈汐
摘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通過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能夠拓寬思政教育途徑,提高藝術教育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社會培養德才兼備的技術性人才。但在實際融合過程中,仍然存在教育理念不夠先進、專業力量較為分散、教學活動缺乏創造性等問題,需要高職院校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及文化修養,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思政教育;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71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0-0029-04
藝術教育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陶冶學生的性情,使學生學會了解美、創造美,而思政教育能夠促進學生思想品德和政治素養的提高,使學生主動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中。二者的核心價值和育人目標相契合,二者的相互融合,能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形成協同育人機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將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的人才。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應緊抓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利用藝術教育拓寬思政教育途徑,利用思政教育提高藝術教育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實現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本文基于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意義和存在的問題,對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的路徑進行探討。
藝術教育能夠作為思政教育的重要抓手,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而思政教育能夠為藝術教育指引方向,提高藝術教育的思想性,二者相互融合,能夠促進學生藝術素養、思想道德修養的提高,陶冶學生的心靈,改善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使學生成長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1.拓寬思政教育途徑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高素養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與日俱增。高職院校必須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使學生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潮流,與社會需求相匹配。藝術教育著重強調培養學生的領悟能力和情感抒發能力,開展藝術教育既能夠讓學生在學習藝術知識的過程中獲取追求美的靈感,又可以提升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素養。藝術是思想的展現,將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相結合,能夠為思政教育提供多樣化的形式,豐富思政教育的內容,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使思政教育深入學生內心,讓學生在受到熏陶和感染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相較于枯燥、乏味的思政理論學習,富有美感、充滿趣味的藝術學習更貼近學生的情感和內心,能對學生的精神、心理產生深層次的影響,從而有效提高思政育人效果。
2.提高藝術教育水平
高職院校的藝術教育涉及很多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而思政教育也涉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容,將二者充分融合,能使學生在鑒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培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及民族自豪感,從而自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吸收優秀外國文化,提高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另外,將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有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開闊學生視野和胸襟,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從而使學生在藝術創作中能夠體現自身的知識積累和綜合素養。因此,教師在藝術教育中靈活地開展思政教育,能轉變藝術教育的技能化、功利化思想,有效提高藝術教育水平,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修養、藝術品質,塑造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學生成長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
3.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現階段,高職院校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面臨的最為棘手的問題就是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學生與普通高等院校學生相較而言在學習方面的主動性較差,也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面對高考的失利、新的學習環境和就業壓力時,很容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如焦慮、厭學等。相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很多學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心理問題,部分是來自學習壓力,部分則來自人際交往等方面。而藝術教育能夠通過一定的情緒感染和氛圍烘托,給學生帶來美好的體驗,減輕學生的壓力,幫助學生擺脫消極、低落情緒。加之在藝術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正向的思想引導,能夠使學生正視挫折和消極情緒,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學習中的困難,使學生正確處理消極情緒,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學生的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相結合,能夠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擺脫不健康的心理影響,形成樂觀的、積極的、自信的心理。
盡管將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融合有諸多優勢,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教育理念不夠先進、專業力量較為分散、教學活動缺乏創造性等問題,阻礙了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工作的順利開展,使得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仍然“各自為政”,不能發揮相互補充和相互促進的作用。
1.教育理念不夠先進
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和高職院校教育理念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受限于各種主客觀因素,部分高職院校的教育理念較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二者的有機融合。一些高職院校沒有正確認識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通性,缺乏融通教育思想理念,這就很容易在實際教育中忽視二者的有機融合。另外,從藝術教育理念現狀來看,部分高職院校往往將藝術技能學習作為藝術教育的核心工作,而對藝術修養、藝術品質等的培養工作重視程度不高,致使藝術教育出現功利化、技能化等錯誤思想,不利于我國藝術教育和藝術人才的良好發展。從兩種教育的融通理念來看,不同高職院校對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合模式持有不同看法,還處于初期摸索階段,不利于融通工作的順利開展。
2.專業力量較為分散
高職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課程教學側重點不相同,使得不同學科教育的專業教師往往精通于自身學科教育內容,不兼具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綜合能力。同時,高職院校藝術教師和思想政治教師都是來自不同的教研室,因此在實際融合過程中缺乏一個能夠相互溝通、交流的平臺,很難集中開展主題教研活動。例如,一些高職院校組織具有較高藝術水平的大型晚會時教育性并不突出,在開展一些思政宣傳教育活動時藝術方面的表達又有所欠缺。由此可見,不同專業教學的力量較為分散也是阻礙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藝術教育進行有效融合的因素。
3.教學活動缺乏創造性
部分高職院校對教學活動的創造性問題不夠重視,因此在課程的開展和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方面都較為有限,也缺乏較為全面的指導和引導,在創新性評估上投入的精力不夠,導致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難以有效提升,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也會受到一定阻礙。盡管部分高職院校在這兩類課程的教學方面給予了一定的重視,然而僅僅停留在教學的表面層次上,沒有觸及教學的核心方面,使得一些教師只注重學生的考勤管理,卻忽視了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問題。還有部分高職院校過分注重學校的藝術團體建設,而忽視了學校公共教育方面的重要性。部分高職院校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仍然還停留在傳統方法上,缺乏創造性和多樣性。個別高職院校在開展相關教學活動時不能夠結合新時代的發展趨勢,跟不上社會發展潮流,不能夠有效地把控學生的喜好。例如,在舉辦“歌唱祖國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活動”時,一些高職院校通過網絡途徑進行活動的宣傳、組織和開展,成為開展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典范。但在活動組織方面都是外包團隊處理,沒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完成學校宣傳片以及晚會視頻制作,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創造力,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基于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融合存在的問題,高職院校應積極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校園文化建設,培養學生良好的藝術修養和藝術品質,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形成積極健康的心態,以更好地適應社會。
1.更新教育理念
在教學理念不斷更新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必須將素質教育作為開展相關教學活動的主要教學理念,不斷發展與優化教學工作。同時,教師也應該始終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德育與美育都是“五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且藝術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實施方式之一,將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既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職院校應重視在藝術教育中開展思政教育,指導教師將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進行充分融合,形成能夠體現藝術教育獨特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的課程體系,使學生在接受藝術教育的同時提高思想道德素養。而教師在藝術教育中應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利用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愛國主義精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利用藝術作品的熏陶和引導作用緩解學生的學習和就業壓力,使學生以樂觀的心態面對學習和生活。教師還應圍繞藝術理論知識及相關藝術技能,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或結合時事熱點,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在學習藝術技能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堅定理想信念。具體而言,教師在實踐活動中要構建以藝術實踐為主、以思政教育為引導的雙融合性課堂,進而提高藝術課堂的實踐性,對相關教學活動進行創新和優化,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
2.創新教學方法
生動、富有趣味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產生積極的學習心理,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藝術教育過程中應結合學生的學習特征、心理特征以及性格特征等多種因素,借助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挖掘學生的潛能,為學生營造輕松、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藝術學習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在實際教學中借助多媒體教學法、情境教學法以及翻轉課堂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地體會藝術作品中蘊含的思想和情感,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思想的升華。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教師可以在課前利用網絡平臺布置融合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理論學習任務,使學生在賞析藝術作品和探究藝術理論的同時挖掘其蘊含的思想情感。課外,教師可以組織校內實踐交流活動,利用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興趣,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情感,形成文化自信。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的言傳身教對學生的日后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會影響到立德樹人教育根本目標的達成。同時,教師的專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對學校教學的發展也起著至關重要的引領作用。因此,高職院校藝術教育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思想政治素養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們對藝術的理解,也影響著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如果教師本身就對藝術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則很難在教學活動中有效地滿足學生們對藝術的渴求。只有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和思想政治素養,才能夠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啟迪學生,引導學生提高藝術鑒賞和創作水平,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提高學生的文化修養,給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提供助力。為此,高職院校在選擇藝術教育教師時,除了要考查其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還應對其思政素養和思政教育能力進行考查。高職院校還應對教師進行集中培訓或開展教育競賽,為教師提供更加廣闊的交互性教學平臺,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養和在藝術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能力,使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地進行思政教育,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4.強化校園文化建設
藝術教育對思政教育工作的影響十分深刻,深入分析目前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趨勢,可以看出藝術教育的思政教育作用尤為突出。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認為,藝術教育具有“輔德性”,可以起到以美啟真、以美導善的作用。這主要是藝術自身特性決定的,藝術本身具有濃厚的思想性、感染性,是開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抓手。具體而言,高職院??梢詮男@環境創設上入手,通過在校園內道路、墻壁、宣傳欄上張貼、擺放一些具有藝術氣息的物品營造健康、積極、自由、公平、向上的校園環境,也可以在校園內結合學?,F有條件和相關資源建設美術館以及其他類型的藝術活動區域。高職院校也可以組織學生共同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讓學生參與圖書館、閱覽室、校報、校園廣播站、學校網站、公眾號的建設,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專業技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高修養。此外,高職院??梢越M織一些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主題的藝術活動,既可以帶領學生參觀烈士紀念館、革命紀念館等,讓學生接受紅色教育,也可以組織藝術展示活動,讓學生在創作中接受思政教育。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網站、公眾號等給學生搭建交流平臺,讓學生可以多角度、多層次地認識校園文化、感受校園文化,并在參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形成積極向上的心態,樹立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這樣具有人文關懷和藝術氣息的校園文化,不僅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而且有利于促進高職院校發展,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綜上所述,將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合,有利于拓寬思政教育途徑,提高藝術教育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融合的重要性,借助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以及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藝術教育和思政教育。除此之外,高職院校還應該從校園文化的角度著手改善藝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效果,加強校園管理,創新藝術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路徑,促進高職院校學生綜合素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慧奇.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通性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22).
[2]崔曉曉.高職院校藝術類專業課程與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J].工業技術與職業教育,2022(02).
[3]鄭勇.論高職藝術院校思政教育與藝術教育的融合探索———以安徽藝術職業學院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2(15).
[4]周永啟.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以圖形創意課程為例[J].新疆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04).
[5]周心怡.高校思政教育與大學生藝術教育的協同和共生[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08).
[6]藍益平,劉春霞.美育視角下課程思政與藝術教育的融合發展[J].現代職業教育,2021(34).
[7]李靜妤.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2021(22).
[8]王慧奇.高職藝術教育與思政教育的融通性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9(22).
[9]稅衛華.談思政教育如何在藝術教育中細微化、日?;痆J].藝術教育,2019(05).
Exploration of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Art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an Yingxi
(Fujian Art Vocational College, Fuzhou 350108, China)
Abstract: In the new era, through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art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broaden the wa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art education,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body and mind, and cultivate technical talents with both ability and moral integrity for the socie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actual integration,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advanced education concepts, scattered professional strength, and lack of creativity in teaching activitie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update education concepts,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mprov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and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quali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colleges; arteducation; 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