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廷建 伍海華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慕課在各大高校得以迅速推廣。但是,慕課的交互性較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隨后,依托MOOC 教學資源發展而來的SPOC 教學模式受到了廣泛關注。SPOC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彌補慕課互動性不足的問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校培養“雙創”人才的主要課程,有必要對其進行混合教學模式改革,采用多種教學組織形式,提升教育教學效果。文章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為例,利用混合式教學資源,進行SPOC視域下混合教學模式改革,探究其改革后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SPOC;混合教學模式;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3)01-0139-04
中共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關于發展眾創空間推進大眾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等相關文件,從國家層面對創新創業教育做出全面部署。據教育部統計,2015年全國已有82%的高校開設了創新創業教育課,課程門數比2014年增加了14%,設立創新創業資金達到10.2億元,高校設立的創業基地數量也增加了18%,場地的面積增加了近20%,大學生參與創業創新活動的人次達到300余萬人次。
2015年以來在全球范圍內發展起來的MOOC 浪潮,無論是對大學教育改革,還是對課堂教學一線,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SPOC視域下的混合教學,是一種將線上教學和線下教學兩者優勢結合起來的教學模式,也是目前教學模式改革的主流。創新創業教育作為高校培養“雙創”人才的主要教育課程,應積極推動自身教育范式的轉換,依托MOOC 教學資源和由其發展而來的SPOC 教學模式,實現更好的教育效果。通過把兩種教學形式有機結合起來,能夠使學習者的學習向深度發展。在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進行混合教學模式改革是一種趨勢,也更加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
一、廣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
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廣西高校當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中混合教學的開展情況,項目組面向廣西高校隨機發放了調查問卷。結果顯示,當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開展情況、成果均與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呈正相關,領導重視,在政策和制度上給予支持和傾斜,學校在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業項目上的力度和效果就會明顯優于缺乏領導重視的學校。二是缺乏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的師資隊伍,部分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由行政人員和輔導員兼任,兼任教師本身缺乏創業經驗,課程實踐環節偏少。三是學校缺乏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組織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比賽,不同的創新創業比賽由不同的部門負責,比如有的學校由教務處組織“互聯網+”大賽,有的由學工處組織;有的學校由校團委負責組織創青春“挑戰杯”比賽,有的由招生就業指導辦公室負責,缺乏統一領導。四是教學方式單一,部分高校仍然采用傳統的講授式課堂教學,這種單一的方式嚴重影響了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教學效果,且創新創業實踐效果較差。
二、SPOC視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構建
SPOC視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混合教學模式主要涉及平臺的選擇、實施流程等,包括教學資源體系構建、具體實施步驟、教學評價方式修訂等。
(一)平臺的選擇
線上教學平臺主要有中國大學生慕課、清華大學發起的學堂在線、華文慕課、超星泛雅、雨課堂、網易云課堂等。不同平臺有著不同的特點,在對比各平臺后,項目組選擇了超星泛雅和中國大學生慕課作為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混合教學平臺。選擇這兩個平臺的原因在于:中國大學生慕課中有非常多的參考資料,特別是微課資源豐富;超星公司可以為高校建立線上課程提供支持,便于其在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得到及時解決。
(二)實施流程
1.構建教學資源體系
教學離不開教學資源的組建,進行混合教學改革必須要有一套完整的教學資源體系,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混合教學資源主要有教材、教學視頻、教學資源包(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測試題、思考題等)。基于此,項目組構建了便于開展混合教學的教學資源庫,主要由一本教材、兩個平臺、三類實踐形式、四種視頻資源、五合一教學資源包構成(見圖1)。教學教材選用由李偉、張世輝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創新創業教程》第二版,該教材是高校公共基礎課程的規劃教材,教材有豐富的創業人物故事、創業小故事,章節安排由淺入深,涵蓋了創業的基本過程和要素,最后形成創業項目計劃書,非常適合學生進行線上學習。課程主要基于超星泛雅和中國大學生慕課平臺進行,平臺視頻資源主要包括微課教學視頻、創業人物故事、導入案例視頻、學生分享等;教學視頻包括了由團隊教師錄制的或中國慕課平臺中已有的視頻;創業人物故事視頻主要來自學生的講解分享;案例故事主要來源于網絡。五合一教學資源包主要包括教學大綱、教案、教學課件、測試題、思考題等,由課題組團隊共同完成。
2.實施流程
SPOC視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混合教學模式是一種以線下教學活動為主的教學模式,學生和教師在線上線下不同階段分別有著不同的學習和教學任務。為了更好地進行創新創業課程教育混合教學改革,項目組按照課前、課中、課后的模塊建立混合教學模式實施流程(見圖2)。(1)課前主要在線上完成。教師在平臺上設置好線上教學資源開通時間,在指定時間內向選課學生開放,同時發布教學導入案例、學習任務清單、測試題等資源,便于學生線上學習;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完成線上教學案例學習和其他學習任務。(2)課中主要在線下完成。學生通過組建學習互助小組,討論在課前線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和分享,鍛煉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團隊意識。教師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解析,回答學習互助小組提出的問題,布置測試題和作業,對課前學習和課中學習進行總結。(3)課后主要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作業或者測試題進行自評和小組互評,完成創新創業項目中對應的已學章節內容,教師對學生測試結果進行反饋評價,同時對學生進行輔導,便于學生在課程完成后能夠提交一個完整的創新創業項目計劃書。如果學生在經過教師線下輔導后還有疑問,則可以通過在平臺留言、討論的方式提出疑問,教師在線解答,實現線上線下的良性互動。課程結束后,小組提交創新創業項目計劃書。教師鼓勵學生積極參加“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等比賽,切實做到“以學備賽,以賽促學”。
3.更新課程評價方式
根據教學方式的改變,項目組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的評價方式進行了更新,在實施混合教學以前,課程考核內容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平時成績(占30%),另一部分是期末考核成績(占70%)。實施混合教學后,項目組把課程考核分為線上和線下兩個部分,用制作創業項目計劃書代替傳統的期末紙筆考試,具體構成如下:線上考評占40%,其中課程課件、視頻資源學習占20%,線上測試占10%,作業占10%;線下考評占60%,其中學習互助小組討論占10%,自評占10%,線下作業占10%,創業項目書占30%。混合教學更注重過程性評價,評價內容較傳統評價更細致全面,也更符合創新創業教育課程考核需求。
三、SPOC視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混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成效
(一)課程問卷調查情況反饋
項目組在課程結束時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見表1),從問卷結果來看,97%的學生對混合教學模式感到滿意;98%的學生認為課程目標能夠指導自己進行學習;99%的學生認為課程實踐環節貼合實際,較好地達到了實踐目的,學生對教師能及時回答線上、線下問題給予了充分認可;94%的學生對課程作業的數量和難度表示滿意;參與問卷調查的學生都認為課程教學有效地指導了創新創業比賽。從學生反饋來看,SPOC視域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混合教學模式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非常喜歡這種教學模式。
(二)課程評價方式和教學模式結果分析
實施混合教學后,課程評價方式由傳統的課堂考勤和期末考試兩個部分改為線上和線下兩大塊,其中線上占40%,線下占60%。學生對新的課程評價方式和教學模式的反饋如表2所示。對于改革后的教學模式比傳統教學模式能對教學起到更好的效果,有35.2%的學生選擇了完全同意,36.3%的學生基本同意,也就是說71.5%的學生認可混合教學模式;對于改革后的課程評價方式能夠更好地體現課程實際問題,有45.6%的學生選擇完全同意,33.2%的學生選擇基本同意,即78.8%的學生認為更新后的課程評價方式能夠更好地體現課程教學實際。這說明改革后的課程評價方式和教學模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三)參加“互聯網+”等創新創業比賽成績有所突破
在進行混合教學改革之前,筆者所在的學校沒有組織學生參與過創新創業類大賽,更沒有樹立“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工作理念。實施混合教學模式后,以制作創業項目計劃書代替傳統的期末紙筆試卷,將制作創業項目計劃書列為課程考核的重要內容,這為學生參加創新創業比賽奠定了基礎。教學改革實施后,筆者所在的學校近三年參加“互聯網+”大賽的項目數量及獲獎情況如表3所示。2020年參賽項目達到42項,有2項獲得校級優秀獎,2021年參賽項目比2020年增多了20項,項目總數達到62項,有3項獲得校級比賽一等獎,1項獲得自治區級比賽三等獎,在區賽和校賽獲獎數量上均有所突破;2022年參賽項目比2021年增多了12項,項目總數達到74項,校級比賽一等獎獲獎數量達到4項,2項獲得自治區級三等獎。學生參加中華職業教育創新創業大賽(廣西區賽)、南寧市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大賽均獲得好成績,可以看出進行混合教學改革后,學校創新創業項目迅速增加,在獲獎級別和數量方面呈增長趨勢,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混合教學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結語
在SPOC視域下,項目組對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進行了混合教學模式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提升了課程教學效果,改變了傳統的課程評價模式,助力了“雙創”教育。誠然,其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課程資源需要進一步完善和豐富;考核方式需要隨著實際情況進一步調整及更新;增加學生到企業實踐基地參觀學習的機會,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創新創業的氛圍。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我國超八成高校已開設創新創業課[EB/OL].(2015-10-29)[2021-09-29].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319/zb_2015n/2015_zb09/15zb09_
xgbd/201511/t20151102_216939.html.
[2] 張蘇婷,潘玥.基于SPOC的高校就業創業教育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9(10):63-67.
[3] 遲明路,錢曉艷,張建霞,等.MOOC+SPOC混合式教學在《大學生創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J].南方農機,2019,50(23):137-139.
[4] 劉晶晶,王艷波,王瑩.“新經管”戰略下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以創業基礎課程為例[J].黑龍江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2020,20(3):64-67.
[5] 謝廷建,伍海華.高職院校學生雙創能力培養體系構建[J].人才資源開發,2020(8):52-54.
[6] 謝明明,李琴英.SPOC教學模式下保險學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研究:以鄭州大學為例[J].河南財政稅務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21,35(1):76-83.
[7] 何旭娜.基于SPOC的職教師資型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究[J].教育觀察,2020,9(38):110-113.
[責任編輯:蘇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