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霄鵬 婁嘉萱
摘? 要:“赤子之心”是中國哲學史上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不論是孟子的“赤子之心”、羅汝芳的“赤子良心”、李贄與龔自珍的“童心”,皆寄托著對人、對社會教育的深意,而發展到今天則具體表述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飽含對中國人民與中華民族的使命感?!俺嘧又摹币蚱湓踔辽频奶匦浴⒇S富的時代內涵與實踐價值,啟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原則上堅持引導與反思,在方法上關注受教育者的體悟與實踐,在內容上重視歷史黨史與榜樣文化。
關鍵詞:赤子之心;初心;思想政治教育;啟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3-7164(2023)03-0101-04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發掘利用。“赤子之心”觀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各個時代都呈現出鮮明的特征和深刻的價值,特別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因此,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意義,尤其關注尚未挖掘的“赤子之心”觀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作用。
一、“赤子之心”的基本內涵
(一)何謂“赤子”
“赤子”一詞早在《尚書·康誥》“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中出現,《尚書·康誥》中“康乂”指百姓安樂、政治太平,“赤子”似乎被喻作民眾或百姓?!犊嫡a》此句有把臣民喻為“赤子”,要求為政者做“民之父母”之深意,帶有早期的政治倫理色彩。
(二)何謂“赤子之心”
“赤子之心”典出《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毕袷强紤]到“赤子”的雙重含義,趙歧注:“大人謂君,國君視民當如赤子,不失其民心之謂也。一說曰,赤子,嬰兒也。少小之心,專一未變化,人能不失其赤子時心,則為真正大人也?!睏畈庾x為:“有德行的人便是能保持那種嬰兒的天真純樸的心的人?!保?]綜之,孟子認為品德高尚、具有人生境界的人,就是還保持著如嬰孩般心靈的人。此句正式提出了“赤子之心”的觀念,并為觀念早期成型奠定了基礎,其原義即“如嬰兒般純正而天真無邪的心”。
二、“赤子之心” 的歷史脈絡及時代意蘊
(一)孟子的 “赤子之心” 觀
孟子的“赤子之心”觀與他的“大人”之說密不可分。孟子認為,“大人”是能夠保持純真自然的“赤子之心”的人。后來朱熹加以解讀:“大人之心,通達萬變;赤子之心,則純一無偽而已、然大人之所以為大人,正以其不為物誘,而有以全其純一無偽之本然。是以擴而充之,則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而極其大也?!保?]朱熹回到孟子本身,將“大人”與“赤子”視作兩種心靈狀態下的人格形象——“大人”之所以成為“大人”,正是在保有“赤子”本心基礎上作了擴充而成就其大。相較于老莊生活在宇宙中的“嬰兒”,孟子的“赤子”是在社會中的,生來就有“良心”“仁義之心”并由此發展為“不忍人之心”。
(二)羅汝芳的“赤子之心”觀
大量資料顯示,羅汝芳喜言“赤子之心”,其所言“赤子之心”,雖自孟子首倡,但與孟子的觀點并非完全一致。他繼承了孟子、王陽明的思想,又有所發展,非常強調赤子之心的“不學不慮”這一觀點。在他看來,赤子之心即性善之本心,赤子之心即良知良能。羅汝芳正是用“赤子之心”這一描述性說法,來指實孟子的本心。羅汝芳以“赤子良心、不學不慮”為宗旨的“赤子良心”說既是建立在孟子“不學而知、不慮而能”這一良知良能觀念的基礎之上,同時沿著陽明心學將天理由外在的他律規范轉移至個體的道德自覺的路徑,對道德踐履的功夫作了更加具體化的闡述,高揚了主體道德自覺與日常道德踐履的重要性。羅汝芳的“赤子良心”說為后來的儒家學者所繼承,李贄的“童心說”正是直接繼承了這一思想。
(三)李贄的“童心”說
李贄青年時受學于王艮的兒子王襞,又從羅汝芳問學,深受泰州之學的影響。他的中心觀念“童心說”,就得自泰州之學。在李贄看來,“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為不可,是以真心為不可也。夫童心者,絕假純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保?]李贄在這段論述中闡明了“童心”的兩個特點:一是“真”,二是“最初一念之本心”。二者都涵有使生命回到本真的自我期許。李贄的“童心說”是他在泰州之學尋求先天自我、尊己信己精神影響下,在自己超潔孤寂的生活中熔鑄成的學說,其特點是回歸現實當下,尋求本真自我。
(四)龔自珍的“童心”說
龔自珍的“童心”是李贄“童心”的延續。他在詩文創作中常提及“童心”,如“覓我童心廿六年”“六九童心尚未消”“童心來復夢中身”等。然二人相似卻不相同的時代背景,以及不同的人生經歷,使龔自珍的“童心”說還有別樣之處。
龔自珍的童心就是真情,即人的原始真心、純樸真情,就是人的生命歷程中未受矯飾的、腐朽的“文明”污染的最普遍的內在真實[4]。這種真情,一方面源自其童年母愛,從母愛生發出來的純摯之心使龔自珍渴望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能夠去偽存真,外祖父段玉裁的勉勵則給了他前行的汲取不斷的力量[5]。另一方面源自其少年“心力”,龔自珍在《猛憶》中講到:猛憶兒時心力異,一燈紅接混茫前。龔自珍強調了心力對于個人的作用,個人心力實則是個人生命力、意志力、創造力的一種體現。從“童心”中所孕育出來的“心力”,是龔自珍基于對自我生命本體的體驗所生發的一種個體的自我意識,其間蘊含著兩個富于時代意蘊、并被爾后的哲學家們反復強調的觀念:自我和創造[6],這與列寧“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造客觀世界”[7]有異曲同工之妙,二者都強調了人的意志的創造力。
三、“赤子之心”的當代呈現: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保?]“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9]“初心”一詞始終為中國共產黨人所強調。何謂“初心”?初,有原初、本來的含義,意謂事物的開始、開端或者本然;心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張立文認為:心的內涵為主體意識、天地萬物的本原或本體、心理活動或心理狀態、道德倫理觀念;葛榮晉認為:心的內涵為心臟、意識之心、思慮器官、道德之心、本體之心。這是當代學者梳理總結得出的“心”的釋義?;氐健靶摹钡臍v史起點,張岱年先生曾經指出:“第一個注重心的哲學家當說是孟子?!保?0]孟子認為,“仁”是人初生即有、是為生之本,而“心”主要指人之為人的道德本質。孟子把這種先天即有、人人皆有的仁義之心稱為“赤子之心”。職是,“赤子之心”即一種初心?!俺嘧又摹庇^發展到今天則具體表述為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
中國共產黨人“初心”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具體來講,一方面,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轉化為具體實踐,指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有序開展并取得顯著成績;另一方面,在具體實踐中豐富初心的結構內涵和意義空間。在黨內維度,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保?1];在國內維度,習近平總書記用“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宗旨”[12]這一通俗易懂的語言作了大眾化的闡釋;在國際維度,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為人類進步事業而奮斗”[13],是“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為世界謀大同”[14]。
四、“赤子之心” 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發掘利用。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強調,在新的征程上“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9]。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在歷史發展中占據著最主要的行為規范體系與價值體系。中華兒女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涵養中成長,必然無法擺脫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其產生影響。因此,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重視傳承并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赤子之心”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在各個時代都呈現出鮮明的特征和深刻的價值,但因其學術史地位不如孔孟等大家思想,且多散落于其他思想的論述之中而不成系統,需要挖掘、梳理、總結,故其歷史影響力以及世人關注度不足。因此,“赤子之心”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作用是豐富且極具潛力的。
(一)“赤子之心”對思想政治教育原則的啟示
盡管“赤子之心”的表述不同,卻都指向一種原初、至善的思想動機。在這種思想動機指引下,孟子志于讓世人成為“大人”,于是提出“盡心”“存心”“養性”等后天道德修養方法,效法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希望“得君行道”;羅汝芳一心啟發民德,志于“教人學做好人”,于是繼承王陽明“覺民行道”的新的下行路線,希望通過教化民眾將“內圣”的主體轉移到普通百姓身上;李贄為恢復儒學的真精神和探究性命下落,將性善論的“赤子之心”置換為自然之性的“童心”,在心學范式下維護儒學道統的同時,開啟了前近代的思想啟蒙運動;龔自珍出于對程朱理學“存天理、滅人欲”的批判,極力提倡個性解放和個人創造力,開創了一代風氣;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其初心使命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百年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著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歷史與實踐證明,“赤子之心”作為一種正確的思想動機始終指引人們自覺朝著人生之志堅定前行。
思想動機在每個人的成長成才過程中具有巨大的價值力量與重要意義,要想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思想動機至關重要,沒有正確的動機指引,便沒有堅定信念和精神力量的支撐。這啟示,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則方面,應堅持引導與反思的原則。這要求,其一,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應該時時在實踐活動中檢查、反思思想動機,時時反問自己是否偏離“赤子之心”應指之方向,不斷糾正自我行為偏差;其二,教育者要時刻關注受教育者的思想動機,引導幫助喪失者找回“赤子之心”,存有者堅守“赤子之心”,讓受教育者在正確的思想動機指引下成長成才,讓“赤子之心”在具體實踐中體現價值力量。
(二)“赤子之心” 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啟示
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經驗,包含優秀傳統道德教育的內容,值得當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闡發與開掘。其中,古代道德教育的途徑與方法,對于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具有借鑒意義。值得注意的是,從先秦孟子到晚清龔自珍,在方法論層面越來越關注主體的道德自覺性與具體的道德實踐。這說明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方面,應重視主觀能動性作用,落實具體的道德實踐。
以龔自珍為例,龔自珍深惡痛絕清朝“衰世”,積極倡導社會改革,“心力”便是他向傳統發出挑戰和進行社會變革有力的精神武器。龔自珍認為“童心”之所以可貴,正在于它有特異的少年心力,換言之,即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他一方面指出世界的最終動力是意志而非天命,破除了天命崇拜的思想傳統;另一方面指出個人心力在歷史創造中的重要作用。龔自珍的“心力”說還暗示了道德理想的新方向——道德自律。他認為只有在自我意志的認可下才能夠真正踐行道德,這是一種真正的道德自律,因為這種行為完全是發自行動者本身的,不是由于外在的權威壓迫。因此,教育者要跳出思想桎梏,更多考慮受教育者的存在感與參與度,豐富教學形式,引導受教育者通過自覺學習、自覺實踐、自我批評,增強對自身行為的約束力,堅定追尋人生理想的決心。
(三)“赤子之心” 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啟示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對于思想政治教育極具切近性和啟示意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一是具有崇高性、先進性。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二是具有實踐性、堅定性。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書寫了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上最恢宏的史詩。其中涌現出一大批榜樣模范和先鋒事跡,背后蘊藏著無數中國共產黨人所堅守的“初心”。
思想政治教育應以史為鑒、以人為鏡,高度重視黨史學習、實踐教育與榜樣文化的價值導向作用,通過典型教育、感染教育等方法,讓受教育者在影響、熏陶、感化中真正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從根本上把握“初心”的特征,激發自身初心的萌動與回歸,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
五、結語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有其特定的時代性,但從具體現實中抽象出的根本法則是超越時代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終是要服務于現實發展的,最佳落腳點就是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資源。而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是一個繼承傳統、面向未來,著眼理論、觀照現實,立足中國、放眼世界的開放性的過程,需要不斷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借鑒和吸納優秀人類文明成果,立足根本開展理論與實踐創新。這就要求教師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懂悟透,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既不拘泥于過去,又關注中國具體實際,把握歷史與時代的高度統一。
參考文獻:
[1] 楊伯峻. 孟子譯注[M]. 北京:中華書局,1988:189.
[2] 朱熹. 朱子全書:第六冊[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56.
[3] 李贄. 李贄文集:第一卷[M].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92.
[4] 陳銘. 劍氣簫心——龔自珍傳[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249.
[5] 楊柏嶺. 龔自珍筆下的女性世界[J]. 學術界,2006(03):130-136.
[6] 高瑞泉. 天命的沒落——中國近代唯意志論思潮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1.
[7] 列寧. 哲學筆記[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228.
[8] 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 [2016-07-01]. 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2016-07/01/ c_1119150660.htm.
[9] 習近平. 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EB/OL]. [2021-07-01]. http://www.xinhuanet. com/politics/leaders/2021- 07/01/c_1127615334.htm.
[10] 張岱年. 中國哲學大綱[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233.
[11] 習近平.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26.
[12] 鞠鵬.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祝福全國各族人民新春吉祥祝愿偉大祖國更加繁榮昌盛[N]. 人民日報, 2018-02-14(01).
[13] 習近平.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OL]. [2017-10-27]. http://www.xinhuanet. 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14] 楊曄. 習近平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N]. 人民日報,2018-04-09(01).
(薦稿人:柴可輔,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與哲學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羅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