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意恭 王鵬
摘要:在高校教育改革工作不斷推進的背景下,大學生職業規劃成為高校教學的重要方向。在職業生涯規劃過程中,大學生應樹立愛國、奉獻、上進的職業目標,而這樣的目標離不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樹立思政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推進教學實施,落實辦學理念,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供指導。文章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融合,以期為高校教育工作創新提供可行路徑。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1-0005-04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信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高職學生職業生涯教育體系探究”(項目編號:2022JY122)的研究成果
高等院校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務,正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能夠引導大學生走向為人民服務的正確道路。因此,高校在辦學中要始終堅持以大學生為本,運用先進的教育理念,幫助大學生制定職業規劃,這是教育工作的基本方向。而教師作為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參與者、設計者,不僅代表了高校教育工作的形象,也是教育工作發揮教育價值的關鍵。高校教師在具備專業教育能力的同時,應凸顯自身的職業道德,進行價值觀引領,將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職業規劃進行有效融合,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指明方向。本文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方向及其在大學生職業規劃中的作用和高校大學生職業規劃存在的問題,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路徑進行探究。
1.樹立“三個關鍵”發展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手段,能夠為大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提供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能否在立德樹人中發揮應有作用,關鍵看重視不重視、適應不適應、做得好不好”。習總書記的“三個關鍵”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因此高校思政教育要牢固樹立“三個關鍵”的發展理念。
2.重視思政教育體系建設
高校要重視思想政治教育,運用思想政治教育解決“培養什么樣的大學生、怎樣培養大學生、為誰培養大學生”的問題,這是發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主要渠道,也是搭建現代教育體系的主要路徑。高校要積極推動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嚴格落實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的主體責任,著力解決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建設中突出的問題,著重監督思想政治教育的建設成果。高校應運用“大思政課”建設理念,調動全校的教學資源,建立院、系、班三級“大思政課堂”,構建“大思政平臺”,建設“大思政師資”,整合優質教學資源,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品牌,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教育的融合。高校還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宣傳力度,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升級筑牢根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認識到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養中的價值,將思想政治教育放在中心位置,推進“大思政課”的落地與實施。高校要積極建設思想政治課程資源庫、VR迷你資料庫、短視頻庫、線下紅色場館等軟硬件設施,推進全覆蓋、長效化、講座式的思想政治實踐教育。還應將思政小課堂與社會大課堂充分融合,讓理論知識傳授能夠與社會實踐活動同頻共振,在各類課程中融入思政理念,使課程思政成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路徑之一。思政教育的專業隊伍要配齊、配全、配優,增加崗位編制,優化職稱評審,劃撥專項經費,配備科技設備,改善辦學條件。高校領導班子要帶頭參與思政教育,多聽課、多講課、多總結,解決專業教師在教學中遇到的難題。思政教師要肩負起培育新時代奮斗者的職責和使命,堅定政治信念,提升政治覺悟,強化政治思維,為新時代培養新型人才,牢固把握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向,圍繞立德樹人的目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自己,發揮鑄魂育人的主要作用,筑牢社會主義教育基礎,守住社會主義教育陣地,開拓社會主義教育渠道,發揮社會主義教育價值,創新社會主義教育形式。
3.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關系到立德樹人育人目標的實現,而適不適應社會發展需求是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為此,高校思政教育要遵循社會發展的規律,遵循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遵循教書育人的規律,遵循大學生個人發展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社會發展需求,就要適應教育改革的需求,必須同教育改革的基本目標同向同行。高校思政教育要適應時代特征和時代需求。時代在變化,世界在變化,社會需求在變化,高校思政教育也不能守舊,要有勇立潮頭的決心,要用高度的政治性、高度的思想性、高度的學術性、高度的專業性武裝起來,回答好“教育存在的問題”“教育工作怎么做”的教育難題,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時代特征,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思考時代發展的趨勢,回答時代發展的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適應大學生的個人發展需求,掌握大學生的成長特征和成長規律,將思政內容講透徹。大學生成長成才有著獨特的規律性,思政教師要運用現代技術,分析大學生的成長需求,將“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問題講清講活,幫助大學生理解時代發展趨勢,使大學生掌握成長過程中需要的關鍵知識,提高大學生的政治認同感,讓大學生的價值觀與民族復興目標同向而行,立個人的鴻鵠志,做時代的奮斗者。
4.夯實思政教育基礎
高校思政教育想要“做得好”,就要夯實思政教育基礎,“做得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根本目標,夯實教育基礎是這個目標的關鍵。在高校思政教育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將“用心教”作為思政教學的核心理念,把概念講深,把理念講透,把內容講活。思政教師要在教材方面下足功夫,運用先進的教學思維,從宏觀角度吃透教材,從微觀角度講授知識,掌握思政教材的編寫邏輯,捋順章節之間的關系,突出思政課程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位置。對重點理論,思政教師要進行鉆研,將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帶入到教學中,將時事熱點與教材理論相聯系,發揮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將信息化與思政教育進行深度融合,創建智慧思政課堂,拓展思政教學空間,延伸思政課堂鏈條。思政教師要創新思政語言表達方式,用貼近生活的語言表達思政概念,讓大學生愿意聽、聽得懂、學得進,提高思政教育的實踐性,還要在課堂上運用大學生喜歡的方式深入淺出地講解教材,真正發揮思政教育在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方面的作用。思政教師要充分發揮大學生的智慧,積極組織學生備課、學生講課、學生評課等教學活動,提高大學生對思政教材的理解力和把握力,還可以利用短視頻平臺組織大學生開展線上直播講課活動,每一章由一個學生進行直播,以專場活動的形式逐章講解教材,不斷夯實高校思政教育基礎。
1.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指明方向
大學生職業規劃要建立在自身發展能力、學校辦學水平等基礎上,而脫離正確的引導,容易造成職業規劃的方向發生錯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指明了基本方向,有效糾正了職業規劃中面臨的方向性問題,使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與自身理想相符合,提高了職業規劃的可行性。
2.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提供指導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解決了大學生規劃什么樣的職業問題,同時對如何規劃職業提供了指導。大學生職業規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分階段、分步驟地展開規劃。大學生作為自身職業規劃的主體,不僅要在規劃中明確自身的目標,也要在思想上體現自身的職業規劃內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論價值、實踐方針,均能夠在大學生職業規劃中發揮指導作用。大學生以正確思想為指導,能夠更好地根據自身的理想信念,積極規劃可行的職業道路。
3.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打下基礎
當前,部分大學生在個人職業規劃方面存在認識落后、理念落后、行動落后的問題,出現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高校職業規劃教育較為落后。高校的教學工作更強調教學結果,忽略了大學生職業規劃工作的開展,使得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與社會需求產生了較大的差異,阻礙了大學生更好地進行職業規劃。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先進性決定的。大學生可以從思想上武裝自己,以愛國主義精神為旗幟,規劃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職業道路。
1.職業規劃的短視性問題突出
大學生職業規劃不僅是大學生個人發展的基礎,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基礎,大學生有偉大的理想,國家才能強盛,大學生心懷夢想,民族才能復興,大學生要承擔起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使命。在享樂主義思潮的影響下,部分大學生職業規劃的短視性問題十分突出。隨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工作的不斷推進,大學生要更重視自身的職業規劃,以理想和信念為火炬,切實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道路。短視性問題的突出,根本原因在于大學生缺乏正確的職業規劃理念。
2.職業規劃方法較為落后
大學生職業規劃主要有兩部分內容,一是長期部分的規劃,二是短期部分的規劃。但無論是哪個方面的職業規劃,都存在職業規劃方法落后的問題。在職業規劃中,只有運用專業的職業規劃方法,才會形成系統的、專業的、全面的職業規劃方案。部分大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受到學習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往往依靠他人的建議進行職業規劃,在職業規劃設計、職業發展方面普遍缺乏系統性的方法,使得在規劃職業時只知短期的經濟目標,對長期的發展目標缺乏認識。高校在大學生職業規劃方面,對大學生的職業規劃缺乏全面性的評價,僅針對大學生的個人行為進行監督,缺乏對大學生職業規劃的正確引導,使得大學生職業規劃缺乏驅動力,造成長期性的職業規劃缺位。
1.以思政教育為引導,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理念
思政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內容。以思政教育為引導,糾正過去落后的職業規劃思維,樹立正確的職業規劃理念,是高校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大學生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的重要路徑。在實踐中,教師要認識到思政教育的核心價值,引導大學生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精神,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動態,建立有效的溝通渠道,使大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形成正確的職業觀。高校要注重愛國主義實踐教育,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帶領學生參加公益活動,將思政教育的主陣地放在農村工作的一線,培育大學生的愛國行動力,減少形式主義的教育作風,深化理論教育工作,以實際行動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提供指導,為學生規劃正確的職業方向打下基礎。
2.以思政理論為指導,創新大學生職業規劃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先進的思政理論,才能使高校教育永葆奮斗的活力。高校應以思政理論為指導,創新新時代大學生職業規劃模式,開創新時代大學生職業規劃新道路。發揮思政理論的指導作用,既是考驗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綜合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監督高校落實黨的十九大以來關于教育改革政策的重要方式。先進的思政理論具有正確的引導作用,教師要充分吸收先進的思政理論,用思政理論武裝自己的教學思維,在此基礎上實現大學生職業規劃模式的創新。事實上,思政理論并非一套單獨的理論內容,而是基于自身的歷史觀、社會觀、發展觀,結合先進的理論內容,形成的思想理論體系,這與大學生職業規劃方向是一致的。大學生職業規劃離不開高校的人文歷史、發展理念和社會形態,因此教師在塑造思政理論體系的過程中,也是在指導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職業規劃模式與新時代社會發展需求實現了同向而行。
3.以思政教育為指南,促進大學生職業規劃轉型
大學生職業規劃需要有制度支撐、體系支撐、社會支撐,缺乏任何一個支撐點,大學生職業規劃都會產生虛無化的問題。職業規劃轉型是大學生職業規劃與現實更為貼近的基礎。高校應以思政教育為指南,促進大學生職業規劃的轉型,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針對性,讓大學生立足現有資源,整合社會資源和人才資源,鼓勵學生參與社團建設,融合校團委、學生會、社團的力量,形成較為完善的資源體系、發展體系和創業體系,為學生職業規劃更貼近現實打下良好的基礎。
4.以思政教育為紐帶,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崇高的理想能推動大學生樹立人生目標,使大學生明白自己為什么讀書。因此,幫助大學生樹立崇高的理想,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標。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生要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才能真正理解自身成長的價值,才能將身心全部投入到職業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播專業理論,提高專業技能,在實現理想的同時實現自我發展。高校應以思政教育為紐帶,為大學生指明職業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發展方向,使大學生樹立崇高的職業理想。
5.以思政教育為手段,提升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水平
思政教育是指導大學生展開職業規劃的基礎。提升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水平,要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價值觀引領作用,將思政教育中的德育理念融入到大學生職業規劃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職業規劃進行融合。高校應在思政教育中弘揚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將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作為思政教育的集中展現,引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針對大學生職業規劃做出指示,為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指明了方向。在新時代,大學生要認清就業形勢的復雜性、職業發展的艱巨性、職業創新的必要性,運用思想政治理論武裝自己,提升自身的職業規劃水平,將思想政治貫穿到職業規劃各個階段,實現全面規劃、合理規劃、科學規劃的職業規劃目標。
大學生是社會保持發展活力的主體,建設和諧文明、開放包容的社會環境,離不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大學生在職業規劃過程中,應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社會發展與理想目標進行充分融合,為自己規劃可行的職業道路。高校思政教育為大學生職業規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指導、奠定了基礎。高校思政教育要充分發揮思政教育的主導作用、指導作用、指南作用、紐帶作用以及手段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創業觀和發展觀,以社會需求為標桿,提升大學生的職業規劃能力,實現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用思政教育引領大學生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崔艷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結合的途徑[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20(07).
[2]董曉舫.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中有效運用[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21(01).
[3]李源泉.基于協同理論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的融合研究[J].大學教育,2021(01).
[4]鄭驕陽,范叢慧,葉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育人合力探究[J].高校輔導員學刊,2020(06).
[5]劉金峰.高校職業生涯規劃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性及其實施路徑探析[J].高教論壇,2020(10).
[6]狄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融合發展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07).
Exploration of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Zhang Yigong, Wang Peng
(Xinyang Aviation Vocational College, Henan Province, Xinyang 464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college teaching. In the process of career planning,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set up a career goal of patriotism, dedication and progress, which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guida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educators should firmly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promote teaching implementation, implement the concept of running a school,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in order to provide a feasible path for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
Key words: collegeand universities;ideologicaland politicaleducation;collegestudent; career pla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