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慧
摘要:現代教育技術在高中課堂中的融合運用可以為教師構建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提供良好的條件。高中各科教師可將信息化教育作為突破口,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束縛,構建更符合現代教學需求的教學模式。文章從現代教育技術對構建高中新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意義入手,分析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高中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發展問題,對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高中教學模式的構建策略進行探究,以期為高中教師構建適合學生高效學習的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代教育技術;高中教育;教學模式;教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01-0085-04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入現代教育技術,積極構建智慧課堂。其中,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的新型教學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教師的青睞和歡迎。高中課程知識點眾多,內容繁雜,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教師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要依托現代教育技術,積極為學生構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當今時代是具有現代化特征的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并滲透到了各行各業,教育行業也不例外,如今以信息技術為主的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教學產生的影響愈發深刻。可以說,現代教育技術已成為教師打造智慧課堂、構建新型教學模式的重要“鑰匙”,能夠幫助教師借助科學、理想的教學方法,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讓高中課堂呈現嶄新的面貌,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積極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教育教學過程中,構建滿足學生學習需要的新型教學模式,并將其廣泛應用到實際教學中,從而逐步實現高中課程教學的創新改革,讓學生在先進的教育環境下展開高質量的學習,并獲得最優化發展。
(1)從教學內容呈現方式來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只能將知識內容以文字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這不但難以讓學生高效地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還很容易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產生厭倦的學習情緒,導致學習效率低下,學習效果不理想。而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可以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其不僅可以讓學生直觀地看到知識的來源及形成過程,還支持學生隨時隨地下載教師提供的教學課件、微課視頻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對自己沒有及時掌握的課堂知識內容進行鞏固學習。
(2)從教師的教學方式來看,教師依托現代教育技術展開信息化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有效激活學生的思維,進而高效達成教學目標。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靈活地搜集信息化教育資源,靈活地調整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展開個性化的學習。這有利于教師靈活地把控課堂,讓課堂教學變得富有彈性,進而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
(3)從學生的學習方式來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習慣于被動地跟隨教師的步伐學習,較少主動進行思考和探究,導致課堂學習氛圍不濃烈,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而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支持學生自主學習,這有助于學生在主體意識的驅動下主動學習豐富的、有用的知識,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實現知識遷移。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這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趨勢,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高中教師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并力圖構建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已引發了高中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深刻變革。這意味著現代教育技術在現代高中教學中發揮著獨特的教學價值,可以幫助教師有效改善自身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然而,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高中教學模式的構建與發展還存在較多問題,亟須解決。
1.部分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研究
當前,大多數高中學校都能緊跟時代步伐,積極為教師配備各種現代信息化教學設備,以促進現代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構建與發展。然而,在實際教學中,仍有部分高中學校的現代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構建與發展不順利,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教師缺乏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深入研究,導致自身現代信息化教育能力不高,進而影響了高中現代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應用效果。例如,部分高中教師雖然采用了現代教育技術展開課堂教學,但沒有對現代教育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導致課堂中的現代信息教育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出其應有價值。還有部分高中教師只是簡單地引入了某些現代教育技術,缺乏創新探索的精神,這會讓高中課堂的現代信息化水平難以持續提升,進而不利于高中教學質量的持續提高。
2.現代教育技術的融合程度不高
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借助聲、光、電、磁等載體向學生傳遞重要的教學信息,以此豐富教學表現方式,讓課堂更具吸引力。然而,在當下的高中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沒能真正將現代教育技術融入課堂教學中,或者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程度不高,導致課堂缺乏吸引力,學生參與熱情不高,進而難以突破機械學習狀態,難以形成主體意識,難以主動汲取知識并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難以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價值。
3.部分教師對現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認識不全面
部分教師對現代信息化教學模式的認識不全面,甚至片面地認為只要將不斷涌現的現代教育技術引進課堂教學中,就能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作用,就能推進現代信息化教學的健康發展。這樣的教學認知會讓教師構建的現代信息化教學模式呈現單一狀態,難以體現出其特有的教學價值,導致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得不到滿足,進而影響現代信息化教育的順利開展。
4.“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
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部分高中教師的教育理念陳舊,他們不重視借助現代教育技術構建新型教學模式,習慣于利用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教學活動,導致自身的教學行為受限,并使學生的學習向著單一方向發展。這不僅會抑制課堂教學的創新發展,還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導致課堂教學時效性不高。
為了改善傳統高中課堂呈現出的僵化、單調的教學狀態,高中教師要積極引入現代教育技術,構建新型高中教學模式。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構建高中課堂新型教學模式。
1.構建課前預習指導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教師不重視課前預習環節,不注重在課前引導學生通過預習的方式初步了解新課的重難點,導致學生難以在課堂學習中高效完成學習任務,達成學習目標。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對學生進行課前預習指導。尤其是高中階段,各科的知識內容不僅繁多,而且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教師更有必要依托現代教育技術指導學生科學地開展課前預習。
(1)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法進行課前預習指導。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法,構建具有信息化特征的課前預習指導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在學習新課程之前了解新課程的重難點,從而為正式課程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教師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法既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流程的缺陷,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督促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鞏固舊知識,并展開拓展性、有深度的學習,以此建構具有深度和廣度的知識體系,從而為正式課程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2)通過前置性作業學習法進行課前預習指導。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引入前置性作業學習法,在新課開始前為學生布置課前作業,讓學生通過完成課前作業,對新課的知識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從而為正式課程學習做好準備。教師可以借助作業設計軟件為學生布置前置性作業,前置性作業內容要能夠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因此,教師必須正確認識信息技術在前置性作業設計中的作用,并結合教學內容盡可能多地搜集相關教學資源,然后借助這些教學資源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前置性作業。另外,教師所布置的前置性作業必須要有助于學生學習新知識,以加快學生掌握新知識的速度。
(3)借助導學案教學法進行課前預習指導。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引入導學案教學法,事先為學生設計好導學方案,然后引導學生圍繞導學案展開自主課前預習。導學案一般包括自主學習目標、自主學習內容、自主學習方法等。教師向學生提供導學案,可以指導學生展開一系列的自主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促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習慣。
(4)通過線上作業檢測學生預習效果。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還可以通過設計線上作業,讓學生自主測試個人的課前預習效果,這不但可以促使學生更精準地發現自己在自主預習階段存在的不足,還可以為教師在課堂上實施針對性的指導教學提供依據。
2.構建研究型教學模式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高中教師習慣于依托課本或者課外輔導資料引導學生展開學習,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養成依靠機械記憶記住知識點,并通過刷題鞏固知識點、提高解題技能的習慣。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通常只能獲得表層的知識,難以深入到知識內部探究更深層次的知識內涵。另外,學生還可能會因為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進而影響學習效果。為了改變這種狀況,高中教師可在現代教育技術的支持下,構建研究型教學模式。
(1)利用問題驅動法構建研究型教學模式。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呈現重要的學習資料,如文字、圖片、視頻類學習資料。這些學習資料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主動提出有效問題,并圍繞具體的問題展開有深度的研究型學習。尤其是對于那些原本就具有抽象性的知識內容,教師如果只通過口頭講述的方式提出問題,學生很難快速捕捉到有效信息,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學生展開深度學習。因此,在實際教學中,高中教師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以直觀的形式向學生傳遞抽象的學習資料,如數學學科的函數圖像、物理學科的示意圖等,從而幫助學生一步步深入到問題中心,攻克學習難點,并尋找到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
(2)利用任務型驅動法構建研究型教學模式。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通過引入任務型驅動法,讓學生圍繞具體的學習任務展開研究型學習。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為學生布置適宜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下載學習資料,了解學習任務,并展開信息化的任務驅動學習。這種以現代教育技術為支撐的研究型學習模式可以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促使學生積極地調動自身的思維深入思考問題,進而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3.構建多元情境教學模式
情境創設教學法屬于一種能夠創設生動教學情境的新型教學方法,教師可借助情境創設教學法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學習情境,如生活情境、問題情境、音樂情境等,從而促使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高中階段的學生普遍感到學習壓力較大,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容易對繁雜的知識產生厭倦情緒,進而導致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下降,學習效果不理想。情境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氛圍中更好地感知知識內容,理解知識內涵,從而有效達成學習目標,提升學習效果。
(1)借助教材中的情境圖創設教學情境。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情境圖,讓學生通過瀏覽情境圖進入到相應的情境中展開學習。例如,高中數學教材中有較多的情境圖,大多數情境圖中都蘊藏著一些重要的數學信息。高中數學教師就可以借助這些情境圖為學生創設數學學習情境,引導學生找出情境圖中涉及的數學問題,并主動展開對數學問題的思考,這可以幫助學生高效理解和內化相應數學知識。
(2)借助音頻或視頻創設動態教學情境。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音頻或視頻,讓學生進入動態化的教學情境中展開學習。一般而言,在高中語文、英語等學科的課堂教學中,教師都可以借助音頻、視頻等為學生創設動態學習情境,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身臨其境體驗知識,從而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3)借助藝術元素創設藝術教學情境。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借助音樂、美術等藝術元素為學生創設藝術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獲得藝術熏陶的同時,可以快速走進情境,對其中蘊藏的知識進行探究學習。例如,在高中美術、音樂等藝術課程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藝術元素創設教學情境,促使學生在相應的藝術氛圍中放松身心,提高審美能力。
(4)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問題情境或生活化情境。在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對于難度較大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或生活化情境的方式展開教學。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呈現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不同形式的教學材料,引導學生展開思考,提出問題,并進入相應情境展開探究學習。教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將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呈現在學生面前,幫助學生從自身的生活經驗出發理解知識、消化知識,并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
4.構建交互式信息化互動模式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教師的教學觀念、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都發生了變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方式也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在此背景下,傳統的互動教學模式已不能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學習需要,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互動教學模式。
(1)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優化互動教學模式。交互式電子白板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技術工具,越來越受到廣大教師的歡迎。交互式電子白板擁有超大的信息量,可以滿足各學科的教學要求,它不僅能夠將重要的教學信息轉化成文字、聲音、圖像等,還支持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在交互界面上進行在線互動,讓教師和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教學材料或學習材料,從而推進互動教學的開展。
(2)借助交互式教學平臺優化互動教學模式。現代教育技術支持下的交互式教學平臺不僅可以滿足教師在線編輯不同格式文件的需求,還可以滿足教師根據教學需要隨時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展開即時、高效的互動交流學習的需求。另外,教師還可以在交互式教學平臺上創設有深度的教育專題,讓學生圍繞專題內容展開線上、線下的討論和交流。這樣的互動模式既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可以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中掌握更多的知識,獲得理想的學習成效。
總而言之,現代教育技術能為教師構建新型教學模式提供良好條件,因此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應依托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構建科學、高效的教學模式,助力高中教學質量的提高。在實際教學中,高中教師可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積極為學生構建課前預習指導教學模式、研究型學習模式、多元情境創設教學模式、信息化交互教學模式等,并在這些教學模式的引領下,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王芳麗.鎮原縣高中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現狀調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8.
[2]何飛.普通高中教育現代化推進策略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20(27).
[3]李干.信息化2.0環境下信息化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驗[J].安徽教育科研,2021(27).
[4]仝毅.高中信息化教學改革路徑探討[J].中小學電教,2021(05).
[5]宋瑞紅.主題式教學模式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應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7(02).
[6]芮加銀.淺談信息技術教學模式[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21).
[7]王雨清,吳立寶,郭衎.新世紀以來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融合的進展與趨勢[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20(03).
[8]林溫陽.國內高中信息技術極簡教學范式研究綜述[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20(02).
Explo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od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Liu Huihui
(Zhuanglang County Education Bureau, Pingliang City, Gansu Province, Pingliang 7446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ed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senior middle school classroom can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for teacher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and efficient teaching model. Teachers of all subjects in senior middle schools can take information education as a breakthrough, break through the shackles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s, and build a teaching model that is more in line with modern teaching needs. This article starts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e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odel,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teaching model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e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s to build a teaching model suitable for students efficient learning.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altechnology; senior middleschooleducation;teachingmode;teachingide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