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平
摘 要:價格認定工作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而產生并發展起來的,它是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推進各項行政工作順利實施的有力保證。在實際工作中,價格認定風險多樣,涉及價格認定的各個環節。文章針對價格認定工作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探討,并在總結風險因素的基礎上提出了如何規避價格認定的風險措施。
關鍵詞:價格認定 風險 規避 措施
中圖分類號:F224.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4-022-02
筆者從事價格認定工作20多年來,越來越感覺到價格認定工作正發生著深刻變化,價格認定工作所涉及的涉案物品也越來越多樣性,越來越復雜化、個性化,遇到的難題也越來越多,在實際工作中存在著大量的風險及阻力。隨著《價格認定規定》《價格認定行為規范》《價格認定文書格式規范》的出臺及新刑事訴訟法的正式實施,使我們在價格認定工作中更加需要居安思危,謹慎前行。如何規避價格認定工作風險,增強防控意識,是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因為風險存在于認定工作的各個環節。
一、價格認定環節存在的風險
(一)價格認定受理環節的風險
從價格認定協助書受理程序開始,因為對認定標的認知不足,案件重視程度不夠,防風險意識不強等原因,存在辦案機關沒有按照要求填寫價格認定協助書及認定物品明細表、認定標的品名、數量、規格型號、價格定義、購置時間、價格認定基準日、未加蓋辦案機關公章等基本信息填寫不夠規范,沒有附上必要的質量技術鑒定報告,特別是滅失物所遺漏的重要信息更多,因為滅失物的物理形態已經不復存在,或者是處于下落不明的狀態,價格認定人員顯然無法對其開展實物查驗工作,而實物查驗環節又是價格認定程序的重要基礎性環節,不能開展實物查驗就意味著價格認定人員無法獲取實物查驗的數據,這將直接影響到后續聽取意見、實物查驗環節的準確性,并且價格認定工作只能完全依據提出機關的認定協助書和相關材料進行,從而給價格認定工作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放大了價格認定的風險。
(二)實物勘驗環節的風險
通常情況下,提出機關提供的價格認定協助書和相關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價格認定標的的基本情況是相符的、一致的,因為價格認定協助書和相關材料所記載的、所反映的內容是價格認定標的的基本情況。另一方面價格認定工作人員實物查驗過程,其實質就是了解價格認定標的基本情況的過程,實物勘驗環節中形成的實物查驗記錄,其主要內容是記載查驗的實際情況,也就是對價格認定標的的基本情況的真實反映。一般情況下,提出機關提供的價格認定協助書及相關材料內容與實物查驗結果是一致的,但是不排除在極少數情況下提出機關提供的價格認定協助書及相關材料內容與實物查驗結果不一致,比如毀財案件中受損范圍的確定,再比如基準日認定標的物使用功能是否正常,是否修改過,是否維修過,是否更換過零配件,新舊程度如何等情況,沒有作出必要說明,對此,沒有依據規定程序提出補充要求,該作出合理拒絕的也不拒絕,貿然受理認定等現象。
(三)價格信息采集市場調查中存在的風險
首先存在沒有按照認定標的參照物詢價至少應調查三家或三家以上價格的規定,往往只調查一家價格,對于缺少應調查的其他兩家價格,沒有合理說明,市場調查記錄只有一個人而非兩個人簽字等風險。其次,調查取證難,被調查人往往不協助、不配合,或者敷衍了事,造成采集信息失真,對價格認定結論產生不利影響的風險。
(四)價格認定結論測算中存在的風險
價格認定結論的核心是分析測算過程,分析測算是價格認定人員運用專業知識能力、專業工作經驗對收集到的所有價格認定依據進行分析判斷,并按照價格認定依據規定,選擇合理的技術路徑和方法,測算價格認定結論的環節。測算方法是價格認定技術路線的關鍵和核心,主要存在測算方法選用不科學、不正確,沒有理解和把握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專家咨詢法等選用的不同前提和約束條件。比如多數情況下,習慣于用年限法對涉案機動車標的進行直接認定,而較少結合對涉案機動車的運行里程、技術狀況、維修保養情況、使用性質(營運或非營運)、各種工況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技術修正,在認定標的二手車市場發育成熟,交易規范和可比實例充分的情況下,仍然優先選用成本法而不是市場法的現象還比較普遍。
二、如何規避價格認定工作的風險
(一)受理環節風險的規避
筆者認為,價格認定機構在收到提出機關提供的價格認定協助書和相關材料后,應當根據《價格認定規范》第二條、第九條的受理規定,進行審查判斷。一是價格認定協助書內容符不符合要求,二是價格認定材料是否齊全,三是提出機關需不需要提供有效的檢測鑒定報告,四是提出機關對價格認定標的在基準日狀態的確定,特別是滅失物的受理,價格認定人員應當對提出機關提供的價格認定協助書和相關資料進行細致審查核對,要重點關注價格認定協助書是否詳細載明價格認定標的的品名、規格、型號、數量、產地、購置時間、價格認定目的、基準日、價格內涵等情況,并加蓋了提出機關公章,需要提供相關材料的,提出機關是否提供了價格認定標的權屬證明文件,標的狀況資料(包括品牌、規格、型號、新舊程度等)、財務報表資料、有關票據說明書、質量、等級和技術檢測或鑒定等相關報告,建筑施工的協議、圖紙、工程量等材料,最后,價格認定人員在受理滅失物價格認定時,必須要求提出機關在價格認定協助書上作如下聲明:“對于滅失物及基準日形態已發生重大改變的標的,請根據我們確定的情況進行價格認定”,以表明價格認定機構是按照提出機關確定的滅失物情況、狀態進行價格認定。
(二)實物勘驗環節的風險規避
一是受損范圍,被害人往往把之前已損壞的東西強加到本次認定中,告知辦案民警,是與否,需他們提出機關來定奪,也可以通過調查取證資料來確認,如車輛被損案最容易出現這種現象。二是全損與部分損壞,被害人普遍會有一種心態,損壞了就不要了,要換新的,然而修復與更換這兩種認定結果可能會產生較大的差異,導致罪與非罪的區別,告知辦案民警需慎重,除明顯不可修復的情況,必要時送往相關專業機構檢測,最終由提出機關確定。同時,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務必提醒提出機關辦案民警向相關當事人聲明,價格認定結論,作為辦案機關定罪量刑的訴訟證據,不作為民事賠償的價格依據,相關賠償事宜可以通過協商或提起民事訴訟解決。
(三)價格信息市場調查中風險的規避
價格認定市場調查,顧名思義,是指價格認定人員在“市場”上調查有關價格的行為,調查的市場不同,所獲取的有關價格也不同。由于不同市場上流通的商品存在價值或供求關系的方面的差異,產品的價格水平不盡相同,所以價格認定人員必須合理選擇調查的市場。
首先,合法實體市場是價格認定市場的首選“市場”,合法實體市場上的價格一般反映了正常供求關系下流通商品的價格。其次,合法網上市場是價格認定市場調查的次選“市場”,通常情況下合法網絡市場的價格只能作為認定標的成交價格的參考,在市場調查中要根據“當時當地”“同物同質”標準。“當時”是指價格認定基準日,當地“一般是指案發地”;“同物同質”優先選擇與標的相同的參照物,如無相同的參照物,在選擇近似的參照物時,要做出適當調整,合理確定標的的價格。如我們去年遇到的縣里一起認定復核案件,在聽取意見會上,嫌疑人律師對被盜物品的重置價格提出了質疑,我們在市場調查環節就遇到了難題,因被盜物品是專利產品,生產廠家不配合,說是商業秘密,購買方只提供招標文件,不提供真實的成交價格,我們在公安機關的協助下,去購買方財務處調取了結算憑證,獲取了被盜物品的真實成交價格,做出的復核認定結論嫌疑人律師表示認可。
(四)價格認定結論測算過程中風險的規避
價格認定測算的結果是價格,它涉及到起刑點,涉及到罪與非罪的問題。在我們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有盜竊、搶奪、詐騙、敲詐勒索、職務侵占、假冒偽劣、非法經營、尋釁滋事、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等案件。起刑點分別為盜竊案的起刑點2000元(有盜竊前科者500),搶奪案的起刑點1000元(有搶奪前科者500),詐騙案的起刑點5000元,敲詐勒索案的起刑點3000元,職務侵占案的起刑點60000元,生產假冒偽劣、非法經營案的起刑點50000元,尋釁滋事案的起刑點2000元(有尋釁滋事前科者1000元),故意損壞公私財物罪5000元。由此可見,規避起刑點就是規避風險,作為價格認定工作的一線人員,需要與提出機關多進行溝通,從提出機關提供詢問訊問筆錄中多了解案情案件性質及雙方當事人的相關信息,以便加以防范。
三、結語
價格認定的風險規避不僅貫穿在價格認定工作的各個環節,同樣體現在內部制度的建設上。作為價格認定人員應嚴格依據法定程序和科學方法,不斷提高價格認定工作質量,并通過不斷健全和完善制度機制,切實做到有章可循,消除價格認定存在的潛在風險。
參考文獻:
[1]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價格認證中心編著.價格認定工作手冊.中國市場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
(作者單位:晉中市價格認定中心 山西晉中 030600)
(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