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以仰恩大學市場營銷系為例,基于“以賽促學”應用于《市場調查》課程建設的研究,在借鑒相關文獻的研究成果基礎上,構建了課程評價的綜合評價體系,最終確定了一級指標為教學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條件、教學手段、教學效果和二級指標共有18項。采用層次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確立了指標體系權重和學生滿意度調查問卷,最終結論為教學隊伍指標上有一定優勢,教學內容指標有待改進。
關鍵詞:以賽促學 市場調查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F2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3)04-175-02
《市場調查》課程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藝術性很強的學科。本課程的課程目標,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知識范疇及應該掌握的內容,具體內容吸收同《市場調查》相關的最新成果和最新案例,以突出系統性、新穎性、應用性[1]。以賽促學教學方法適用于課堂教學中,課下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課上的學習延展,這就是“第二課堂”。市場營銷專業教師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課題式教學使學生有了更多接觸社會、接觸實踐的機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訓練。
一、文獻綜述
曹揚從教學目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設計《市場調查》課程建設,指出課程的設計必須體現在課程的應用特色,切實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精
神[2]。周惠娟認為《市場調查》課程建設在教育和人才培養的規律下,對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調整,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使課程貼近社會和學生,達到會干、能干和干好的綜合能力[3]。陳潔玲把思政理念融入到教學的全過程,指出《市場調查》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思政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4]。《市場調查》課程通過大賽的方式,如“正大杯”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大賽等,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真正達到以賽促教和以賽促學的教學目的。
本文通過以賽促學應用于《市場調查》課程的建設體現在對教育思想、教學目的、教育內容、教學方法的驗證和教學檢測環節的設計,體現課程的應用特色。通過對其研究內容的梳理,以賽促學課程建設的研究主要集中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師技能水平,教學方法,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二是學生接觸競賽項目,激發學生對專業課程學習的興趣;三是通過競賽與人才培養、教學改革相結合,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
二、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1.指標的選取。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文件精神,以賽促學的課程建設要體現現代教育思想,并能恰當運用現代教學技術、方法與手段,教學效果顯著。朱婷通過精品課程中的指標鼓勵教育教學改革,引導教師創新,促進教學為指導思想[5]。所以,本文從以下方面選取指標:在教學內容與隊伍方面,課程在組織安排上切實加強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課程團隊有意識地總結教學、教研、教改過程中的經驗,形成固化成果;在教學條件和手段方面,能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對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進行設計,鼓勵教師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開展教學活動,引導教師學生拓展課堂外的時間空間,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和“學”,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參與性為目的;在教學效果方面,強調理論與實踐教學并重,通過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重視學生的滿意度反映和學生畢業后的起點薪資待遇。
2.建立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結構中的一級指標即目標層:以賽促學課程建設。主準則層包括5個方面的內容:即教學隊伍、內容、條件、手段和效果。分準則層是主準則層的進一步細分化,共有18項。指標對應權重為:
B=[B1,B2,B3,B4,B5],B1=[C1,C2,C3,C4],B2=[C5,C6,C7],B3=[C8,C9,C10,C11],B4=[C12,C13,C14],B5=[C15,C16,C17,C18]。
3.運用AHP法確定權重。先設指標層的因素有n個,兩兩進行比較,然后通過公式確定權重。計算公式:
M=rjg(j=1,2,…,n),=,wj=)
4.對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判斷矩陣的一致性檢驗,指標為CI和RI,CI是判斷矩陣的一般一致性指標;RI是平均數一致性檢驗指標,是固定常數;當CR小于0.1,判斷矩陣可以接受,CR大于0.1,判斷矩陣不可以接受。
三、數據應用和分析
1.指標體系權重數據分析。調查通過層次分析法,專家咨詢,采用1-9的比較標尺,對調查問卷中的一級和二級指標的重要程度,進行兩兩比較,構造了課程評價的綜合評價體系判斷矩陣。CR值小于0.1,有良好一致性檢驗。從計算結果來看,一級指標中的教學隊伍權重值為0.2018和教學條件權重值為0.2011的權重比重值較高。二級指標計算結果看,教學內容中的課內和課外的結合權重占到0.3355,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占到0.3346。得到的各層次權重數據如下:W=[B1,B2,B3,B4,B5]=[0.2018,0.1991,0.2011,0.1997,0.1983];B1=[C1,C2,C3,C4]=[0.2490,0.2510,0.2497,0.2503];B2=[C5,C6,C7]=[0.33
18,0.3355,0.3327];B3=[C8,C9,C10,C11]=[0.2498,0.2498,0.2505,
0.2498];B4=[C12,C13,C14]=[0.3336,0.3318,0.3346];B5=[C15,C1
6,C17,C18]=[0.2505,0.2491,0.2491,0.2512]。
2.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分析。以仰恩大學為例,“以賽促學”促進《市場調查》課程學生滿意度的調查問卷,希望能夠幫助同學們掌握課程的學習,問卷通過五點量表的設計:1—5為非常不滿意、比較不滿意、中立、比較滿意和非常滿意。調查問卷主要調查上過《市場調查》和《應用統計》課程的在校大學生四個班集體,通過分層抽樣,每個班抽取20名同學,最終收集調查數據80份。調查通過信度和效度檢驗。調查有參加過第十二屆正大杯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的有20.99%,獲得第十二屆正大杯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省級獎狀的同學占到11.11%。有參加過第一屆CMAU市場研究與商業策劃比賽的同學占到38.27%,獲得第一屆CMAU市場研究與商業策劃大賽市場分析研究員電子證書占到44.44%,獲得第一屆CMAU市場研究與商業策劃福建省省賽以上獎狀的同學占到3.7%。
通過表2調查數據得到,學生對調查問卷中的教學效果分數值為4.5152,滿意度最高;其次是教學隊伍的分數為4.5125,對教師隊伍的滿意度較好;分數值最低的是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新穎性需要提高;教學手段中,和學生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需要提高。
3.結果分析。由指標體系權重數據和學生滿意度調查結果數據分析,以仰恩大學為例,“以賽促學”促進《市場調查》課程的建設,主要優勢在教學隊伍的優勢上面,教師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教學改革有創意和教學成效顯著對于學生積極參加比賽有積極的吸引力。教學內容中指標體系權重數據和學生滿意度調查合計值最低,不足之處在于課程中加強課內和課外的結合,教學內容新穎性需要豐富,實踐教學部分加強學生能力的培養。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1)教學隊伍和教學內容。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市場營銷專業開設于1995年,教師隊伍和教學內容主要以服務海西經濟建設應用型創新人才的需求為導向,培養具備扎實的有實戰經驗的高素質人才。教師通過以賽促學課程的結合,全面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在教學改革中,同學們積極參與相關各項比賽活動,對課程相關理論和實踐,有較好的了解。 (2)教學方法和手段。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進行許多改革和嘗試。以各類競賽中的知識賽考核為根基,運用“學習通”移動學習,全面訓練學生對《市場調查》的理論知識的掌握,“學習通”移動教學,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像的不斷沖擊,形、聲、情并茂,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社會問題、熱點等進行調查研究,并完成數據收集、整理、分析作為考評依據。同時以經典案例引導教學,引導學生進行實際資料的搜集,培養學生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3)教學效果。《市場調查》課程與“正大杯”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以及其它類市場調查類比賽做到有機結合。全國大學生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是全國高校學科競賽排行榜中的優秀競賽項目。2022年4月30月,指導學生參加“正大杯”第十二屆市場調查與分析大賽福建省省賽,2支隊伍榮獲福建省省賽二等獎,1支榮獲福建省省賽三等獎,21位同學順利拿到由中國商業統計學會頒發的全國市場調查與分析專業技能紙質證書。同時同學們參加2022年首屆CMAU市場調查和商業策劃大賽,86位同學拿到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頒發的市場分析研究員證書,1支隊伍榮獲東部分賽區三等獎,2支隊伍分別榮獲福建省省賽一等獎和二等獎。《市場調查》課程結合以賽促學的方式,各方面的成就顯著。
2.建議。(1)教學團隊的構建。目前,《市場調查》課程,從本校參賽經驗,學生的規模和取得的成績來看,效果顯著。為了更好的全面發展高素質人才,學校應該在領導機制、項目經費、隊伍建設和評價機制上面不斷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激勵措施。一是從課程思政和教學內容方面,加強青年教師培養,提高整體教師的教學、科研水平,達到省內先進水平。二是重點支持師資隊伍、教學改革、實驗室軟硬件等教學基本建設,創建良好的教學環境,豐富相關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學服務。(2)挖掘課程特色,建立課程資源庫。與相關大賽相結合,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參賽的熱情。在保證課程和比賽體系相對完整情況下,突出特色與重點。依據從事《市場調查》的教學經驗和科研體會,圍繞《市場調查》課程進行課程資源的整合和建設。目前課程資源建設的整理有:基礎層內容有課件、文本、視頻和相關理論作業庫;拓展層內容有數據資源,軟件安裝包spss等;外延層內容有主題討論的論文集,以及參賽學生獲獎的優秀案例。同時利用學習通平臺課程的建設,運用現代化手段組織教學的能力,具有促進作用。
[基金項目:2022年仰恩大學教育教學研究課題項目(項目編號:JY202207)]
參考文獻:
[1] 陳凱.市場調研與分析[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21.
[2] 曹揚.市場調查與預測課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教育科學,2004(05):66-68.
[3] 周惠娟.市場調查與分析課程建設[J].科技經濟市場,2015(07):201-202.
[4] 陳潔玲.“大思政”視域下專業課的課程思政建設研究——以“市場調查”課程為例[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2(01):162-164.
[5] 朱婷,戴光麟.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及申報策略研究[J].浙江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02):143-147.
(作者單位:仰恩大學 福建泉州 362014)
[作者簡介:張迎華,仰恩大學市場營銷系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零售管理、營銷調研。]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