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燕欣
摘 ? 要: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傳承幾千年的中華文明精髓。中學生是未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接班人,在對他們進行人文關懷的同時,也應重視他們的素質教育,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懷。探索中學書法教學,開設書法課程的培養模式,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及文化底蘊,針對高中書法藝考的教學改革,要以學生為本,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特長發展,從而構建新高考背景下中學書法教育教學新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書法教學;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23)06-0018-03
隨著《河北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考試招生工作實施方案》(下文簡稱《實施方案》)發布,從2024年起,河北省藝術類專業省級統考設置為美術與設計類、音樂類、舞蹈類、表(導)演類、播音與主持類、書法類6個科類,藝考發生很大的變化,對中學書法教育教學產生很大的影響。為此,構建新高考背景下中學書法教育教學策略尤為迫切,筆者結合自身教育教學經驗,展開以下論述:
一、書法教育的意義
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在我國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漢字以中國特有的筆、墨、紙、硯為書寫工具,承載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我國文字的發展史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的發展歷程,在文字發展的過程中,中國的書法藝術也漸漸地發展起來,伴隨著漢字字形的演變,漢字的書寫藝術表現力也越來越強,以多種字體為主要形式的書法作品凝聚、沉淀了無數藝術家的個人修養與民族文化,達到了洗滌心靈與陶冶情操的審美功效。中學生通過學習書法,可以進一步了解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在學習的過程中意志品質得到鍛煉,陶治情操的同時提高審美素養。
在互聯網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隨著世界文化的交融,我們的傳統書法藝術被疏遠。由于現代書寫工具的廣泛使用,越來越多年輕人對傳統書法工具的陌生,進而導致對傳統書法藝術的陌生。因此,書法這種特有的傳統文化形式需要我們重視并傳承。開展書法教育對于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意義,不僅僅是能寫好一筆一劃的規范漢字,更重要的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意識。
二、完善培養體系,提高學習興趣
書法作為美育課程得到國家的重視,2011 年,教育部發布《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2012 年教育部頒發新課標,將書法教育正式列入中小學校課程,要求在小學三年級以上的義務教育階段恢復書法課程。同時,學習書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審美認知,提高對中華文化底蘊的理解,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
培養書法人才不僅是進行書法的普及教育,而且要有針對性的培養體系,培養體系包括:完整的課外培訓計劃;可行的校本課程。筆者學校在書法專業培養過程中,主要以校本課程及社團的培養模式為主,開設校內書法課,組建書法社團等形式,開展書法校本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擴大學生的學習需求,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培養學生學習書法的習慣。
書法在我國是以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為發展過程。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我們的教學圍繞書法的線條美、結構美、章法美及形式美展開,學生感受線條的立體感、力量感和節奏感,體會漢字結構的參差變化、工整勻稱、自然和諧,掌握章法的行間布白、疏密適宜,了解書法形式的多樣性,使其體會到書法的藝術美感。其次,用文化熏陶,作品展示及活動等方法,讓學生體驗到書法創作的喜悅感,從而刺激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和鉆研書法。同時,我們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引導學生產生學習書法知識的愉悅情緒和美感體驗,從而提升學生對書法濃厚的興趣。
三、完善書法高考的教育教學
《實施方案》公布后,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都應該清楚我國的高等教育正在向幫助學生找到自己天賦所在的人才培養方向轉變,因此,高中書法的教育教學策略也要隨著新高考實施方案進行調整。
(一)以藝考之需,梳理書法學習的知識點
隨著藝術考試教育大綱的變化,專業考試越來越重視考生的專業基礎。另外《實施方案》中明確分值,創作和臨摹均為150分,分值在原來基礎上增加100分,考生需注意分值的變化,注意臨創的結合。
課題組成員通過對河北省2018~2022年河北大學、河北傳媒學院、河北美術學院三所高校的校考真題進行研究發現:考試為臨帖、創作兩種形式,在臨帖考試中楷隸是必考字體,楷書以唐楷為主;隸書以漢隸和清隸為主,漢隸居多;行書以宋四家為主,篆書沒考過。然而,在自由書體創作中,篆書創作也是要求之一。而且在2023年河北省聯考中要求臨摹楷、行、隸、篆四種字體,因此考生要重視篆書的學習。從八大美院的校考來看,其考試內容除書法外,還增加了篆刻、繪畫基礎內容,例如,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國美術學院考查篆刻、素描。這對于高中書法專業的考生來講難度更大了。
(二)夯實學習內容,完善專業學習計劃
《實施方案》要求,2024年實現省級統考全覆蓋,考生對此需要重視。但是《實施方案》中提到個別特色院校可申請組織校考,所以考生要根據不同目標院校的校考要求,制訂不同的訓練計劃。筆者以自身的教學經驗、自身的學書經驗、對高中開展書法教學情況的調查以及高校專業考試內容等進行分析,同時結合高中美術課程標準,制定了課程計劃(見下表)。
通過分析新高考背景下的藝考,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初中書法的培養模式做出明析的判斷——培養興趣+專業提升,對高中書法進行教學策略構建。從而對中學書法專業上的學習有了初步理論探析,希望對書法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工作中起到一定的幫助,從而推動我國書法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銘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藝術類專業招考標準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2,(01):140~142.
[2]蘇會婷.OBE 理念下的書法高考教育 ——以山東省青島第16中學書法特色教育為例[J].書法教育,2021,(03):55~61.
[3]王書峰,高運剛.甘肅隴南武都三所中學“書法高考”調研[J].中國書法,2022,(03):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