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馮虹(1983~),女,漢族,貴州遵義人,貴州省遵義市第五中學,研究方向:高中歷史教學。
摘 要:高中歷史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它為學生打下了一定的基礎,并幫助他們對其所學知識進行了深入的理解和應用,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情況,并針對一些重要的歷史事件和內容進行及時有效的講解,以此來提升學生對知識理解和應用的能力。高中歷史教材是高中歷史教學的重要載體,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形成正確觀點不可或缺的要素。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該利用好統編高中歷史教材輔助欄目提供給學生學習參考材料,由此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相關歷史書籍來獲得更豐富的歷史知識。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材輔助欄目;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4-0126-04
與以往岳麓、人教等版本的歷史教材相比,統編版高中歷史的欄目設置更為豐富,除課文正文外,還設有單元導語、課前引言、學習聚焦、思考點、學習拓展等。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輔助的作用,提高課堂的實效性,培養學生的歷史詮釋、時空觀念等學科的核心素養。新課程標準和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為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指出:“加強初中和小學歷史學科的基礎作用,重視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好教材,注重課堂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相結合。
一、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輔助欄目在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歷史是民族文化的傳承,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潛移默化、刻骨銘心的影響。因此,在中學歷史教學中要重視輔助欄目的運用,以提高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歷史教材是傳授知識的載體,輔助欄目既有“點睛之筆”又有拓展空間和拓寬視野,在使用過程中必須注意其科學性和有效性,否則會嚴重影響歷史教學的效率。
(一)有利于優化教學設計,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
一堂好的歷史課,不是單純地講知識,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系統的歷史思維和方法體系。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分析教材輔助欄目的內容,幫助學生梳理知識點,建構正確的歷史概念,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比如:《中國古代史》“農業與社會”欄目中,可以讓學生以“一帶一路”為切入點梳理絲綢之路;以歐洲文藝復興為主要線索梳理歐洲歷史和文藝復興的發展;以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時間線介紹中國近代史。這樣引導學生理清知識結構、形成正確的觀念,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教材內容、掌握歷史規律、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有利于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輔助欄目的設置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知識的來龍去脈,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講到“封建君主專制”這一欄目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動畫、圖片等形式展示“君主專制”這個知識點。輔助欄目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從而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提升學生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三)有利于拓展歷史視野,激發學生興趣
在歷史學習中,學生要以自己的視角去觀察、思考問題,要有自己見解,這樣才能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例如:在講授《民族矛盾與民族問題》時,可以設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從以上這些內容可以看出,教師在設計教學輔助欄目時不是孤立地去設計一個欄目就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的,必須將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所以在設計和使用輔助欄目時必須注意選擇與學生生活貼近的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選擇的內容必須符合時代背景,注重科學性和有效性。
(四)有利于促進課堂教學效益與質量的提高
在傳統的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主要是以講授為主,學生只在課堂上完成歷史知識的學習與記憶。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而在新課標理念下的課堂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觀念,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可以利用輔助欄目對知識點進行補充、延伸與拓展,使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二、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輔助欄目在教學中應用的原則
(一)明確欄目功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世界古代史》教學中,欄目的作用是讓學生通過閱讀相關材料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他們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與審美能力。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結合欄目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在《世界現代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近代中國的民族危機”欄目引導學生學習從鴉片戰爭開始到新中國成立這一時期中華民族受到外族侵略、國家分裂、人民流離失所的悲慘歷史,使學生能夠深刻理解民族危機的嚴重性。
(二)注重歷史學科素養的培養
如在《從一盤散沙到高度統一》一課中,“文化認同”欄目主要體現在對我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即歷史文化對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對社會文明進步產生的重要作用。再如在《走向世界:中國古代對外交流》一課中主要體現在中國古代對外交流的成就?!拔幕J同”欄目,主要以介紹我國古代文化以及一些重要人物、事件為主。如在介紹到“鄭和下西洋”一課中,主要講鄭和在這一時期進行的七次遠航以及與各個國家、地區以及其他民族建立的海洋聯系。這些欄目對我國古代歷史和中外交流歷史中所體現的文明成果的認識,既能培養學生運用中國歷史和世界其他地區相互聯系、相互影響這一基本視角認識社會現象、評價世界局勢,又能培養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合理利用輔助欄目,突出其價值功能
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宗旨,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生活,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輔助欄目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不是為了追求面面俱到而把所有材料都展示給學生,而是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和補充材料。教師注重對材料信息進行篩選加工,避免簡單堆砌與過分強調。同時教師在選擇輔助欄目時應注意所選材料必須符合歷史知識體系和教學要求,并且材料所涉及內容必須有代表性,所設置的輔助欄目要有典型性,能夠為課堂教學服務。
三、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輔助欄目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教材輔助欄目在教學中的應用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調整教學策略,將其與教學內容緊密結合在一起。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們也有了更多更好的自主學習空間。歷史欄目也應與時俱進、合理地融入歷史課堂。同時,教師們也要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并進行自我改進,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發生。
(一)沒有全面、深入地了解輔助欄目
教師對教材的研究和理解不夠透徹,對歷史欄目內容缺少了解,在使用過程中沒有遵循歷史本身的發展規律。比如在《走向世界》教學設計中,筆者對欄目的作用和意義沒有進行充分挖掘,致使學生在理解欄目的過程中缺乏對教材內容的理解,不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思維。此外,教師對教材輔助欄目的研究不夠深入,不能將其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機結合,使教學更具層次性和豐富性。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教材來學習歷史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
(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
教師對教材輔助欄目的使用是對歷史課堂的輔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將課堂時間花在了其他事情上,沒有將時間留給歷史欄目的使用。另外有一些學生可能對歷史欄目不感興趣,對歷史欄目的學習熱情不高。此外,部分師生之間缺乏溝通與交流,師生間缺乏合作精神;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差等問題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低。教師在使用教材輔助欄目時應根據實際情況和班級學生特點進行合理的調整,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與課時,調動學生對歷史欄目學習的積極性。
(三)缺少對歷史欄目的合理評價
在教學實踐中,許多教師只注重對歷史欄目的使用,而忽視了對其本身的評價,認為將歷史欄目應用到教學中,就是發揮了其輔助作用。然而教學評價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教師將歷史欄目應用到課堂中后,不能只注重學生完成內容的情況,而忽略掉學生在完成過程中運用了哪些知識、學習到了什么程度。此外還需要注意到教學評價中一些錯誤觀點:如“學生對課文所涉及知識沒有深度思考”“如果將歷史材料運用在現實生活當中,效果會更好一些”“學生應該從不同角度分析教材內容”這些觀點其實是錯誤的。
(四)教學目標不明確,難以達到預期效果
教學目標是評價歷史課程的標準,是歷史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教材輔助欄目與教學目標之間的聯系,仍然將教材作為學習的主要工具,盲目地將其應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在具體實踐中,教師們也會發現這一點。例如:在講《民族融合》一課時,教師就會利用歷史學習資源中的民族融合板塊對《漢晉南北朝》做一個詳細講解,但具體怎樣使用這些欄目卻沒有進行明確指導。部分教師只會將知識點孤立地融入課堂當中,忽略了輔助欄目作為教學工具的重要性。
四、 統編高中歷史教材輔助欄目在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新課程標準提出“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學習、主動獲取知識,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問題—探究—解決”的方式開展歷史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學生需要設置多樣化的歷史欄目,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根據新課程標準,以及結合教學實踐,我在教學中主要采用了以下的策略:
(一)抓住課時標題,厘清歷史概念
如:《近代中國的對外關系》課時標題為“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最大外部威脅——外敵入侵”,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分析,要學習“通過侵略戰爭、瓜分殖民地等方式獲得國家主權”。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就可以明確地意識到學習內容:第一課是“鴉片戰爭以后的國際關系”,要進一步了解當時外敵入侵的情況,通過對鴉片戰爭時期中外關系的分析,進一步明晰中英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第二課是中國近代史開始以后的對外關系,通過了解外國資本主義列強對中國領土擴張的情況及其目的和策略分析,進一步了解到國際環境和國家主權在外方手上。
(二)緊扣“學習聚焦”,充分把握課時主旨
以輔助欄目為載體,引導學生關注學習內容,關注歷史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和影響,以達到了解一個知識點,掌握一個知識點的目的。如:《中國古代農業發展》中“一帶一路”部分。一句話歸納:“一帶一路”是中國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偉大工程,把我國同沿線國家和地區人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緊密聯系起來的合作平臺。一幅圖呈現:“一帶一路”地圖中把沿途國家和地區用藍色加粗字表示與其他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發展不平衡情況。這是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需要教師進行指導和點撥。
(三)運用歷史圖片,承上啟下建構知識間的聯系
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了教材中的圖片資料。在講“英國殖民統治”時,教師先出示英國殖民統治的圖片資料。例如,我們可以看到英國殖民者強迫我國百姓充當奴隸的畫面;還可以通過英國殖民者對我國百姓和人民進行的迫害,從而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英國在中國對人民進行奴役的實質是帝國主義剝削和壓迫,以及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性質。教師結合圖片史料,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加強學生記憶。教師幫助學生對輔助欄目中的資料進行歸納總結,既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又能鍛煉學生的歸納能力。如在講到“世界歷史”一課的時候,通過結合史料圖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總結,加深對各階段政治經濟發展狀況的認識。
(四)充分利用教科書多個輔助資源,設計“思考點”
教師教學中,充分利用教科書中的輔助欄目,設計一些“思考點”。如:教材中的“探究與發現”欄目,以專題形式來介紹人類歷史上的發明創造及它們在社會生產生活過程中的作用。這些欄目有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再如,教材中“科技發展史”欄目,以專題形式介紹了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及其貢獻。其中就有“火藥”“印刷術”等專題,這些欄目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五)立足教材,培養能力
在教學中,要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講解《走向世界:一個中國人在西方》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先通過播放視頻資料,展示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面臨民族危亡時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奮起反抗外來侵略、最終實現民族獨立等視頻片段。
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學視頻資料中相關歷史人物事跡,結合課后習題“了解我國的近代對外戰爭歷史,學習相關策略”展開自主探究,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交流。在此基礎上,將自主探究過程以表格、示意圖、圖表等形式呈現在課堂上,并對重點內容進行討論式探究。教師在課前精心設計了“自主學習手冊”欄目,內容包括《課程標準》中要求掌握的知識要點、學習方法和學習策略等,這樣的設計既可以提高課堂效率又可以提升學生能力。
(六)總結反思,提升素養
教師可以利用歷史教材輔助欄目的形式對學生所學知識進行檢測,并對學習成果進行總結反思,可以讓學生在回顧歷史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講到《洋務運動》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大量的文獻資料與圖片,并要求學生對圖片和史料進行分析總結,找出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在課堂總結環節,通過小組討論、交流以及課堂展示等形式完成總結。對本課中重點內容如學習洋務運動的原因、影響、作用等內容可以利用“洋務運動”欄目來呈現。通過總結反思,讓學生學會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學目標設置學習目標。教師在歷史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合理利用歷史教材輔助欄目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教師要不斷探索適合新時代背景下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創新舉措,積極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輔助欄目資源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進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 結語
高中歷史是一門比較重要的課程,學生學習歷史先要掌握相關的知識。但是如果歷史教科書上的知識枯燥乏味,學生對所學課程沒有興趣的話,那就會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和學習效果不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輔助欄目來引導,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歷史教材中有許多欄目可以為教學服務,這也是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的一個重要手段??傊抡n標下,高中歷史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對教材輔助欄目使用方法和技巧的掌握程度;積極引導學生學習使用輔助欄目;善于把輔助欄目運用到課堂中去;并通過恰當地運用輔助欄目來啟發、引導學生思考學習過程。
參考文獻:
[1]海鵬.統編高中歷史教科書的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適應和掌握統編高中歷史教材《中外歷中綱要》(上)的意見[J].課程·教材·教法,2019(9):21-32,11.
[2]劉芳芳,張帆.歷史學家談高中歷史教材——張帆先生訪談錄[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9(9):3-7.
[3]於以傳.統編高中歷史教材《中外歷史綱要》的教研實施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9(11):17-22.
[4]郭井生,趙艷兵.主線·結構·問題·史料——統編高中歷史教材教學中的點滴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12):65-68.
[5]邵佳琦.核心素養視角下“史料閱讀”欄目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