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衛華
【摘? 要】生活化教學策略是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方式。本文首先對生活化教學進行概述;其次對生活化教學的價值進行簡要闡述,生活化教學具有增加學生生活經驗、提高學生實踐能力、拓展教學的應用空間的價值;最后對高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了探究,從運用生活化導入、設置生活化問題、開展生活化探究、設計生活化作業四個角度進行了理論結合實踐的翔實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應尋求生活化的教學模式,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結合教學實踐,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進行了理論結合實踐的研究,希望文本的分析與探討能為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提供行之有效的經驗。
一、生活化教學概述
生活化教學是通過將教學活動放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學習的意愿,進而提高教學效率,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能熱愛生活。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認為生活含有教育的意義、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決定教育且教育改變生活。可以說,生活化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體現,是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徑。
二、生活化教學的價值
(一)增加學生的生活經驗
教育的本質是為了應用和發展,而不是為了單純知識的傳授。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豐富的生活經驗對學生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具備了豐富的生活經驗才可以更好地融入社會,并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然而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學生的學習往往以知識為主,學生缺乏生活經驗,導致了學生出現高智低能的現象。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模式可以讓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緊密相連,從而培養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學習中生活,在生活中學習,進而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成長。
(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隨著學生步入高中階段,課業壓力和考試強度直線上升,學生的學習也更加追求所謂的高效率和快節奏。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往往直接把知識和結論灌輸給學生,剝奪了學生思考、討論、探索的過程。看似學生的學習腳步加快了,但實際上沒有實踐的支持光靠理論的灌輸就好比單腳著地,學生是走不穩的。把生活化教學模式帶入課堂,可以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下開展自主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理論+實踐共同學習和進步,從而助力學生走得更穩、更遠。
(三)拓展教學的應用空間
在傳統的教學認知中,常常認為教室是學習的主要空間和場所。其實不然,生活處處皆學問,生活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僅靠在教室學習書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拓展教學的空間,讓學生走進自然、走進生活,從而獲得更加豐富的學習體驗。因此運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拓展教學的空間,通過讓學生參與生活化的實踐獲得拓展教學的場所,進而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豐富多元。
三、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
(一)運用生活化導入,迎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課堂導入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是十分重要的。成功的課堂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吸引學生的專注力,從而讓課堂教學更高效。采用生活化導入是十分有效的一種方式,生活化導入貼合學生的認知,可以讓抽象的知識變得具象,學生更容易理解,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因此,運用生活化導入是高效的課堂導入方式。例如在《人類遺傳病》的教學中,筆者嘗試運用生活化導入的方式開展本節課的教學。首先筆者為學生分享了一個科普文章,文章標題為《全球高達3.5億人攜帶有致病基因!這種遺傳病的危害超乎你想象》,這篇文章中講述了常見的地中海貧血遺傳病,全球有多達3.5億人帶有其致病基因。然后筆者讓學生想一想,生活中遇見過哪些關于貧血的類型。一提到貧血,學生們都七嘴八舌地結合自己身邊人的情況回答起來:“我知道缺鐵性貧血,我小時候就得過。”“我媽媽得過失血性貧血。”“我知道再生障礙性貧血,很可怕,需要骨髓移植!”看到學生們回答得這么積極,筆者及時鼓勵了學生,并講解了地中海貧血。地中海貧血簡稱“地貧”,流行于全世界,主要流行于熱帶、亞熱帶地區,是全球分布最廣、累及人群最多的一種單基因遺傳病,屬于溶血性疾病。由于之前已經講解了關于基因的內容,筆者向學生講解“地貧”為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疾病,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律。緊接著,筆者為學生播放了關于人類遺傳病的科普小視頻,告訴學生們遺傳病其實并不遙遠,它就潛伏在我們身邊。遺傳病看似很可怕,但是只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可以避免很多遺傳病的遺傳危害。當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導入后,學生對遺傳病有了正確的認知,也對今天的教學充滿興趣,從而高效地投入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二)設置生活化問題,增強學生的理解水平
課堂提問是課堂教學的關鍵環節,合理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層層深入進行學習,對教學起到了引導作用。如果問題設置不合理或者難度過大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反而不利于課堂教學的開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置生活化問題,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讓學生通過與自己密切相關和有共鳴的問題產生切身的感悟和思考,進而增強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水平,從而讓課堂教學更高效。
例如在進行《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的教學時,在課堂伊始,筆者提出了幾個問題:“你們有過咽喉痛的經歷嗎?咽喉痛時你們有什么癥狀?這些癥狀和反應對我們的身體是有利還是有害的?”這幾個問題學生們都在生活中經歷過,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學生們有的講述了自己咽炎的癥狀,有的講述了自己扁桃體腫大的情況,不過學生們都表示,咽喉痛說明有炎癥,身體遭到了病菌感染。學生們表示人體具有免疫功能,這些癥狀對人體是有益的,可以提醒我們被感染了,進而讓我們采取措施。在學生學習完人體的三道防線后,筆者沒有直接讓學生復述三道防線的具體內容,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并提問:“同學們,我們剛剛學習的三道防線是否和實際生活中生病的情況相吻合。如果吻合,請大家結合生活經驗,在腦海中復盤這三道防線。如果有誰復盤好了,那么請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三道防線的知識點與大家分享一下。”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將自己直觀的生活經驗與課堂教學內容緊密相連,通過教師生活化的問題可以讓學生憑借生活經驗進一步掌握本節課的知識點,加強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
(三)開展生活化探究,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生物學是探索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因此,生物學科不是簡單的知識教授,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和探究。對于高中生而言,如果為學生布置研究型探究任務具有一定的難度和挑戰,因此教師可以基于課本內容,結合學生生活布置生活化探究任務,進而讓學生在探究中提升實踐能力,助力學生全面發展。
例如在進行《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的教學中,筆者沒有采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而是以探究課的形式開展。在上課前的半個月,筆者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成生態環境探究小組,調查當地的環境狀況和影響環境的主要因素,并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書寫調查探究報告。有的小組通過查閱近兩年的天氣情況和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的氣候進行對比,進而結合全球氣候變化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有的小組對本地水資源進行調查,并對污水排放問題進行探究;還有的小組對當地生物的種群和數量變化進行了探究,發現當地存在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問題……當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開展生活化的探究得到了關于生態環境的研究報告后,筆者對學生的研究進行了點評和補充,并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簡要的概述性講解,把全球氣候變化、水資源短缺、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污染六大問題分享給學生。這樣的方式是將生活化探究與翻轉課堂的模式相結合,通過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自主探究之后再在課堂梳理探究中的問題,進而將本節課的內容落到實處。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掌握了關于生態環境的知識,還在小組探究中提升了實踐能力,彰顯了素質教育的本質。
(四)設計生活化作業,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作業是夯實課堂知識、檢驗學習效果、促進拓展應用的有效途徑。然而當教師布置作業后,部分學生的完成效果并不盡如意。究其原因是學生覺得作業枯燥無趣或者具有一定的畏難情緒。因此,教師可以改變傳統的作業設計理念,采用生活化的方式設計作業,通過多元的作業形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進行《免疫學的應用》這節課的教學時,這節課的教學目標主要是了解疫苗的原理和特點以及器官移植的原理和面臨的問題。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主要涉及以下幾個知識點:①免疫預防和免疫治療。免疫預防是指在患病以前將疫苗接種到身體里,使身體獲得對傳染病的抵抗能力;免疫治療是患病后通過輸入抗體等調整人的免疫功能,使人體的抵抗力增強。②器官移植需要供者和受者之間的HLA一致或相近。③疾病的檢測,即利用抗原、抗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檢測疾病的存在。針對上述三方面的內容,筆者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了作業的設計,作業的主題是“新冠大作戰”,整體的作業情境圍繞“新冠”展開。在練習題部分,圍繞疫苗注射的情境布置了關于免疫預防的題目,在“確診后”的治療環節布置了關于免疫治療的練習題,在日常核酸檢測方面布置了疾病的檢測方向的題目……除了書面練習題,筆者還布置了一項交流作業,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給家庭成員講講如何預防疫情,如果不幸感染應該如何做,學生結合自己之前的生物學知識和本節課的免疫學知識為家庭成員上了一節豐富的公開課。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作業內容緊貼生活,有利于學生夯實知識和對知識的生活化應用,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高中生物課堂的生活化教學進行了探究。開展生活化教學迎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增強了學生的理解水平,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符合新時代教育的要求,是素質教育的具體體現。希望本文可以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通過理論結合實際的分析方式為高中生物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貢獻一份經驗,進而讓生活化教育理念助推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華君.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以《遺傳與進化》教學為例[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12):827.
[2]賈洪志.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119-120.
[3]丁美華.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施探索與研究[J].新課程,2016(11):25-25.
[4]羅合根.例談生活化教學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界:綜合教育,2016(6):159-159.
[5]陳發明.高中生物教學中利用生活化教學發展學生創造性的策略研究[J].高考,2014(1):2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