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昆 黃旭日 唐洪
摘? 要: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校教育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在新形勢下,高等院校中學科建設日益豐富。其中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是一個具有較高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應用性較強,并具有成熟化和系統化,以及相對完整體系等特點為一體的教學型學校模式之一。該文從石油類院校資源勘探工程專業入手研究其發展歷程及重要性;同時對新生的心理狀態及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議,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專業知識。
關鍵詞:資源勘查工程專業;學業導師;指導方法;高等教育;石油類院校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college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iplin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s increasingly enriched. Among them,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is a major with high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strong application, and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ur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as well as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as one, one of the teaching school models.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mportance of the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major in petroleu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we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new students and the problems they encounter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help students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eywords: resource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major; academic tutor; guidance methods; higher education; petroleu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科技水平。該專業分為兩大類:固體礦產勘查和石油天然氣勘探。該專業涵蓋地質、技術、經濟和環境等領域,從勘查選區、勘查評價到整個礦業開發過程。資源勘查工程是一門以經濟、環境、法律、法規為一體的綜合性、應用性專業。
石油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要勘探對象,主要負責對油氣田地質條件進行勘察,為以后的油田開發及油藏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專業準備根據學校的地質、水文等情況,對新生進行詳細的調查和分析,明確新生所需知識、能力及興趣所在。在新入學教育階段中要做好前期宣傳工作。同時針對學生特點制定不同計劃。對于基礎薄弱或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可以采取一對一輔導的方式;而對于表現優秀并能與之交流溝通但不能解決實際問題而需要教師指導的同學則可采用“小組結”模式進行教學活動,并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
專業實習。在新入學教育階段,對新生進行現場指導。通過課堂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形式幫助剛進入學校的大學生了解相關知識及技能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針對一些有疑問但不清楚、不易理解之處要及時詢問老師或同學幫忙,解決困難時可以采取討論式學習法等方式,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與團隊協作精神為目的。同時在實習階段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制定專業指導方案,使新入學教育階段能及時了解到新生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
學校資源。通過對地質災害、石油勘探開發等相關學科進行研究分析。結合當地高校現有資源來確定相應的勘查項目及實施措施;通過專業實踐活動讓剛進入校門就感到自己在實習期間所學知識與理論課程有一定差距的學生,可以及時調離實驗室重新開始新技術學習,使理論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一? 石油行業的發展歷程
我國石油行業從改革開放發展至今已有40余年,經歷了漫長而艱難的發展歷程。1978年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經濟化進程加快推進,科學技術日新月異。20世紀70年代末至今是一個不斷成熟的過程;90年代后我國石油行業進入快速成長階段;21世紀初開始全面深化改革與創新,我國在這一歷史背景下迎來的新一輪石油開采高潮,對石油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極為重要而深刻影響;2014—2015年是能源危機爆發期,石油價格暴跌,在這期間油價跌幅一度觸及2004年4月以來的33.75美元一桶的底價。隨著世界人口急劇膨脹,我國也面臨著石油開采、運輸等一系列問題;2016年末石油行業開始復蘇,進入發展迅速的時期,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以應對這些不利因素。2020年,隨著國家科學統籌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國內的生產、生活秩序得到了較好的控制,國內的石油產量總體保持穩定,但是原油的加工速度卻出現了下降。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0年1—11月,全國原油產量達到17 862萬t,比上年同期增加了1.6%,比上年同期增加0.6個百分點;全年原油加工總量為61.14億t,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1%;2022年由于俄烏戰爭的影響,石油價格大幅度上漲,截至6月中旬我國95號原油已進入“10元時代”。
二? 新形勢下新生的心理狀態形成原因
(一)? 成長環境
“00后”和“05后”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在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陪伴下成長,一家人對他們有求必應,有什么需要,都會盡力滿足,被一家人寵著長大。部分“00后”因為受到父母的重視和寵愛,導致部分個性要比其他的同齡人強,在與人交往時更容易產生沖突,不知道如何寬容對方。部分“00后”“05后”存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對問題有自己的看法,遇到問題時,存在強烈的依賴性,這是一種既有獨立性又有依賴性的矛盾。
(二)? 教育制度
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父母、教師把學習的重心放在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上。近幾年,我國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同時,傳統的教育體制、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也隨之發生了質變,素質教育理念逐漸普及,從而推動了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與完善?!?5后”在新、舊教育體制的變遷中,一方面要承擔父母固有的應試教育思想,忽視了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又要進行素質教育,這使得“05后”的學生產生了對心理厭學心理,在心理上不善于和人交流,對心理造成了負面影響,久而久之,就會產生適應障礙、人際關系障礙等心理問題。
(三)? 社會歷史大背景的影響
“00后”是在互聯網時代長大的,過早地接觸不屬于其年齡段的信息。因為年紀太輕,很難分清是非,用大人的眼光去看事情,也無法正確區分對錯。這就造成了部分“00后”和“05后”的“偽成人感”,他們似乎表現出了一種既成熟又聰明的感覺,能夠應付所有的問題,表現出獨立性和自我性。事實上,“05后”因為從小受到家長的寵愛,對父母的依賴程度很高,因此抗打擊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都比較弱。受到大環境的影響,部分“05后”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種消極的心態。
三? 新生學業導師指導策略
(一)? 突出石油天然氣行業的重要性
石油天然氣行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作用,是能源工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從20世紀末,國家就開始重視對石油類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新生進行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10月21日考察調研中石化勝利油田時強調,能源的飯碗必須端在自己手里。近幾年來隨著社會各方面條件得到不斷改善之后,人們對于環境、氣候等問題都有了越來越高層次要求與關注度;與此同時人們也更加注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由此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及科技進步;因此作為新興產業的高校學科建設更需要引起學校領導的重視并予以大力支持,為新生的教育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
(二)? 高新技術在石油行業的應用及教學改革與實施
1? 高新技術在石油行業的應用
1)信息技術的應用。在石油開采領域,信息技術已經被運用了很長一段時間,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技術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其在石油開采領域的應用還存在很大的發展空間。信息技術的高效率、輕便性、功能的豐富性、可靠性等特性,為石油工業的信息化和現代化建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石油開采項目的專業性、綜合性和復雜性都很高,開采過程中的資源勘探、儲層分析、開采設備的操作和控制、開采過程的監控和管理,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持。
2)熱超導技術的應用。熱超導技術是將材料在一定條件下的熱阻值降至零或接近于零的技術。其基本原理是將一種特殊結構的化學混合物添加到密閉管內,當一端受熱或兩端受熱不均勻時,該介質就會發生快速的轉變,使氣體分子被激活、碰撞,并攜帶大量的蒸發潛熱,以音速傳播熱量。經實踐證明,熱超導技術在除蠟、減少粘度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是基于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編程技術及與之配套的硬件技術,采用人工智能技術,能有效地解決煤礦井下人員不能到達的地區和危險地區的工作要求,采用智能編程和遠程計算機控制技術,將傳感器和無線信號傳輸裝置相結合,可以有效地實現遠程、智能化的作業,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保證了生產安全。
4)微生物技術的應用。微生物技術作為當今高科技領域的一個主要研究方向,其具有清潔、無污染、不影響地質環境、低投入、高效率、易于操作和可循環利用等優點,在油田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油田綜合含水量的增加,油田廢水的治理問題日益凸顯,必須大力發展生物技術,為油田廢水治理提供新的技術保障。但就當前而言,受優質菌種培育困難等制約,普及和推廣的范圍仍然有限,尚需深入探討。
5)納米技術的應用。納米技術是目前國內油氣開發的最重要的技術,將納米材料制成一種特殊的驅油薄膜,這種薄膜的驅油性能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而且只需要以水為媒介,就可以消除油與巖之間的粘附力,從而提高采油的效率。
2? 建設方案
1)確立建設目標:①開設“資源勘查特色”專業,構建科學的認識系統;資源勘查工程專業主要是為了使學生具備較強的油氣地質知識,對其形成機理、分布規律、控制因素等進行深入研究,為以后的油氣勘探和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②整合、優化教學內容,以適應改革的需要。加強課程的內涵建設,不斷豐富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
2)改進教學理念,改革教學方式:首先,編寫與石油地質有關的科學研究事例,精心編制多媒體教案,建立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的教學模式,使教學與科研工作有機結合。其次,針對教學內容,特別設置了討論課、專題報告課等。
3)石油資源勘查工程是一門實踐性強、綜合性強的學科。在教學中注重“實踐-認知-再練習”的教學理念。在實踐活動中,要重視野外實踐,不僅要掌握常規的識圖、繪圖等野外作業方法與技巧,還要重視實踐活動的訓練。根據行業規范,補充了與石油勘查有關的知識,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回顧和鞏固課堂與實驗的教學成果。
3? 培養要求
資源勘查工程是一個集地質理論、勘查技術、經濟與環境、礦業政策和法規于一體的綜合性應用性工科專業。為適應市場經濟條件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的需要,必須培養高層次的地質勘探專業技術人員。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除需要畢業生必須具備的愛黨愛國、遵紀守法、誠實守信等基本思想政治品德和個人素質外,還制定了9項基本業務要求。
1)掌握油氣勘探的數學、物理、化學基礎知識,能夠運用數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對油氣勘探中的復雜問題進行識別、表達、分析和解決。
2)掌握基本的地質、石油地質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并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
3)掌握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的基礎知識,具備數據的解釋與綜合運用。
4)具備全面分析油氣成藏規律的能力,具備綜合勘探、儲層工程設計等基礎知識。
5)掌握基本的實驗、測試方法和分析技術,并具有利用現代勘探方法進行石油地質信息采集、處理、解釋和應用的初步能力。
6)有一定的經濟管理基礎,初步掌握地質工程的評估能力、工程意識、環境意識、組織管理技術工作,以及溝通能力。
7)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的體質,能了解和遵守資源勘探工作的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
8)掌握文獻檢索及其他信息獲取方式,了解學科發展的最新動態,能夠終生獲得和跟蹤新的知識,能夠獨立地進行學習和發展。
9)具有國際化的眼界,熟練使用一門外語,能讀懂本專業的外文書籍,具備聽、說、寫、譯及開展國際交往的基本技能。
4? 具體措施
1)加強理論教學和評估,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理論。理論教學主要是傳授理論知識,是老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消化吸收的過程。資源勘查工程在石油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石油勘探的實踐具有理論指導意義,因此,在教學中,首先要重視對該學科理論知識的教學和考核,使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
安排大量的文獻閱讀訓練、習題計算、課后講授、解題等課程,使學生能夠將油氣的實際賦存狀態用圖件表示,從而在實踐鍛煉中提高學生編圖、作圖、閱讀文獻的實際能力。
在課程評估環節,則是以百分制的形式進行的,包括專業理論知識的閉卷考試,平時的作業和閱讀的討論,分別占70%和30%。凡不及格者,一律進行補考,再次不及格者,應安排重修該門課程。
2)緊密結合學科前沿,注重學生的創造性思考。資源勘查工程是一門迅速發展的學科,隨著勘探工作的深入,現代石油地理學的研究成果不斷豐富和擴展,而這些新的研究成果對我國石油勘探領域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高校的科學研究對教學起到了推動作用。對于某些具有突破常規的石油天然氣專業理論,要求學生能夠結合以往所學到的專業理論知識,對這一問題進行反思,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3)強化實習技能培訓,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通過對中國和美國大學地學教材編著地學專業的本科課程體系進行比較,可以看出,以學科課程體系為中心,以實踐教學改革為重點。實踐教學的改革也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實地實習、技能培訓后,及時組織學員開展體驗交流活動,針對學員學習中的問題和缺陷,改進教學方式。通過對野外實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細致的解釋,讓每一名同學都能夠對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有一個客觀的認識。
4)多學科的整合,使學生的專業能力得到全面發展。石油天然氣地質學是經過多年的勘探實踐而形成的一門地質學,其形成與發展與油氣勘探密切相關。隨著世界范圍內油氣勘探的不斷發展,油氣勘探理論逐漸成熟,已形成了從單一學科到多學科的綜合性勘探指導思想,例如:原油滲流力學、成藏動力學、高分辨率儲層4 D勘探等。
在教學中,結合石油地質的基本原理,結合最新的勘探和研究成果,將多學科知識綜合運用到實際教學中。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相關的教學之外,還要讓同學們多讀一些相關的雜志,并關注石油地質學的微信公眾號,以了解石油地質學的最新發展。
(三)? 培養學生認真學習的習慣
大一期間是學生學習習慣向大學轉變的重要時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是由學校和家長“要我學”變為學生“主動去學”的過程,引導學生按時上晚自習,按時早讀,上課積極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其主動去圖書館查閱資料,去網上查閱文獻。學業導師主動去學生寢室,多與學生溝通談心,增加老師與同學的互動交流,增進彼此的感情。
(四)? 舉辦大學生自由學術報告會
中國石油高等教育的目標就是要培養能夠適應行業發展、符合現代化能源需求的高級專門人才。在日常工作和教學的過程中,一些同學學習能力和科研能力很強,但在進行學術交流和科研匯報中不能夠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或者講的過程讓聽眾感覺乏味,從而抹煞其實際的研究成果。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才是真把式”。老師平時工作也是這樣,既要能夠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務,又要完美地展示研究成果,因此,定期舉行自由學術報告會意義重大。學術報告本身包括提出向題、分析向題、解決向題、得出結論四個部分,在報告的過程中要合理安排各部分內容,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講述過程中要充滿自信、有激情,與觀眾有交流、有互動,形成完整的學術報告體系。
四? 結束語
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是一個重要的專業,在探索和嘗試中前進。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不斷激勵、自我完善和自我發展的重要階段,而在這個階段內,學校老師不僅要為每一位新生做好心理輔導,更應該關注其對自己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情況,為其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 聶仁仕.跨專業性質的滲流物理基礎課程建設與改革——以西南石油大學資源勘查工程專業為例[J].大學教育,2018(1):80-82.
[2] 吳欣松,劉成林,龐宏.工學類綜合性專業課的教學創新設計——以資源勘查工程專業“油氣田勘探”課程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1(33):61-64.
[3] 王威,陳國民,劉大偉,等.新工科背景下資源勘查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的探討[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4(1):88-90.
[4] 李文姝,靳周.大一新生“小導師微課堂”學業輔導模式探析[J].速讀(下旬),2019(8):129-130.
[5] 王懿,楊銘宇,袁超穎,等.需求側視角下研究型高校本科新生學業指導——基于復旦大學的實證調研與思考[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22(1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