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英語學習環境不夠好的社會大環境下,學校要想高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一方面要做好區域教研工作,探尋優質高效的英語課堂教學方案,另一方面要提升校內英語學科教師的素質,促使科任教師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英語認知能力,構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文章從構建英語學科區域教研聯合體的必要性出發,對初中英語區域教研聯合體的有效建設策略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英語學科;區域教研聯合體;實踐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定西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英語學科區域教研聯合體建設與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DX[2022]GHB0099)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睿(1981—),女,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通和初級中學。
目前,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將學生的學業成績提升作為主要教學目標,喜歡依據教材的編輯次序機械地進行授課,忽視了單元內部的結構和具體內容之間的聯系。這種課堂教學策略看似規矩認真,但既不利于學生構建系統的知識結構,也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在施教過程中,部分教師只側重英語基礎知識的機械傳輸,對情境化、游戲化、生活化和互動式等新課標理念下的教學策略不能進行靈活運用,這樣的教學模式已難以滿足新時代的課堂教學要求,難以提升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由于教師的教學方案更注重對英語知識的背誦和記寫,使得課堂上的分析總結、交流探討和課后的實踐應用被“打包封存”。構建英語學科區域教研聯合體,探尋構建高效的樂學英語課堂的策略,有效減輕廣大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壓力,已成為相關人員需要認真探究的問題[1]。
一、構建英語學科區域教研聯合體的必要性
(一)著眼教研現狀,尋求教研新突破
學校的學科教研組活動是教師提升教學能力的重要途經。但是,部分學校內部的教研組活動程式固定無新意,探究內容傳統,教研效果不明顯,使得相關教師參與教研活動費時費力,常常還會被經驗主義所限制,無法接收到新的教學理念,課堂教學總是原地踏步。而一些縣教研室組織的教學質量提升研討會,每個學期至多舉行兩次,難以覆蓋所有教師,并且其研討內容也大多圍繞學生成績的提升這一比較傳統的話題進行。每年研討會的研討形式和研討主題沒有大的變化,與會人員只是被動地參與活動,難以真正達到“研討促教改,教改促質量”的教研目的。因此,著眼于縣級和校級的教研活動現狀,改變并提升教研活動質量,讓每一名教師變成真正的教研獲益者是值得教育管理者和教研工作者認真探討的問題。一線教師對課堂教學有著切身體驗,對學校的教研工作開展情況較為了解,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比較明確,因此,學校及縣級教研工作應多考慮一線教師的意見。在新時代的教育環境下,結合學校和縣級教研情況,在一定的區域內構建教研聯合體是資源共享的有效手段,也是提升廣大英語教師專業素養的有力舉措。通過教育專家的示范引領、一線教師的建言獻策、骨干教師的經驗分享,初中英語課堂教學將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搭建互動平臺,創設教師成長環境
區域教研活動可圍繞各學校的校園文化特色,結合區域內學校的教研活動特點,依據學科教師的教學優勢,構建適合教師持續發展的學習和成長環境,努力提高薄弱學校的英語學科教學質量和教研水平,為學生的學業進步與學校的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因此,做好常態化的區域聯合教研工作是各個學校教師共同探究、共同提升和發展的前提。從英語學科區域教研聯合體構建的實踐探索來看,教研活動的主辦方一定要創新教研活動方式,找到校內教研活動的盲區,從補齊各校教研活動的短板這一教研目標出發,為區域內的英語教師提供優秀的探究平臺,從而實現區域內英語學科教育的均衡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區域教研聯合體的構建并不是將區域內的學科教師集中到一起,讓其聽一聽講座、談一談后進生的轉化或交流一下獲得縣級獎勵的策略等,這些與構建區域教研聯合體的初衷是相背離的[2]。
二、初中英語學科區域教研活動的原則
(一)教研活動的主題確定原則
英語學科區域教研聯合體的建設不是區域內教育管理者的心血來潮,其是一種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常態化教研交流方式。區域教研活動的常態化必須有三個保障,一是參與活動的全體教師的教研意識達成一致,二是教研活動的目標具體清晰,三是教研活動的安排及時恰當。由于所屬區域的教師在教學觀念、教學策略和學術思想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因此區域教研活動的組織者要先建立好交流互動平臺,如微信群、釘釘群等,讓每一名參加教研活動的教師有明確的活動主題認識和目標意識。這樣,在確定活動方案時,活動成員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使區域教研活動的主題既有時代氣息,又能緊貼教學實際。如課題研究之申請書撰寫、教師專業成長之寫作水平提升、中考備考之過程管理等,這樣的教研主題有針對性,且主題非常明確具體,也是教師在教學研究中經常感到困惑的問題,有利于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
區域教研聯合體建設的初衷是開闊教師的教育視野,促進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教師能夠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從而促進各校的教育教學水平快速提升。因此,在組織與安排教研活動時,相關人員要精心策劃,既要滿足教師、學生的實際需求,又要保證教研活動成效;既要考慮教研活動的時間節點,又要規劃教研活動的流程;既要聚焦課堂教學的質量,又要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既要有一線教師的教學經驗分享,也不能忽視教育專家的專題培訓??傊?,區域教研聯合體這一教研服務平臺要讓教師真正感受到教研來自教師,也服務于教師。
(二)教研活動的開誠布公原則
開展區域教研活動的真正目的是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校的發展,把學生培養成品德高尚、學業精進、朝氣蓬勃、健康向上的新一代接班人。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不應閉門造車、孤軍奮戰,而應團結協作、互利共贏。因此,學校要充分掌握每一名教師在學科教學中的長項,精準分析教師在課堂教學或課后輔導中存在的不足,運用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完成區域教研資源的整合。例如,區域教研活動的主辦方確定了“基于英語繪本故事的教學實踐與思考”這一研討主題,而對于老教師和剛入職的教師來說,他們對這一主題比較陌生,如果讓他們在活動中發表意見或提教學建議,他們會無話可談。針對教師的從教情況,學校教研組可以先開展專題討論和公開教學活動,讓教研有困難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獲得專業發展。在區域的教研活動中,教師在各種各樣的討論交流中應不遺余力,無私地把最新的研討成果分享出來,從而推動區域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
(三)教研活動的長效機制原則
為了使英語學科區域聯合教研這一形式為基層學校的教研工作注入活力,激活區域內教師的教學工作熱情,不斷提升教研活動的質量,相關人員應制定相應的規則和制度來保證活動的正常、高效開展[3]。首先,相關人員要研討制定《英語學科區域聯合教研的實施方案》《英語學科區域聯合教研規程》《英語學科區域聯合教研制度》等文件,用制度來保障教研活動的正常有效開展。在策劃活動方案或制定研討制度時,區域內的教育管理人員和教師要達成一致,在實施過程中,不能隨意違反相應規定。其次,相關人員要創設網絡服務平臺,讓教研信息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服務。對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情況及取得的成果,相關人員要及時與區域內學校教師分享,讓更多教師學習。再次,相關人員要創設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研模式,進一步落實區域教研活動,使英語學科區域聯合教研活動不停止、不落空、不褪色。最后,相關人員要形成“活動促反思,反思促教學”的教研格局。每一次教研活動結束之后,教師要通過探討和交流,并結合自身的課堂教學情況,積極撰寫學習心得或教研體會,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提升。
三、初中英語區域教研聯合體建設策略
(一)基于網絡環境構建教研聯合體
伴隨著網絡科技的迅速發展,各種信息化工具的運用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這也使得學校教研活動的開展方式有了更多的選擇。而區域教研聯合體的建設工作也應與新時代網絡科技緊密結合,全方位探究網絡環境下的教研活動策略。
首先,倡導教師使用博客,分享教學觀點。教師通過博客能夠記錄自己的成長歷程,發布自己的教研成果,分享學校或區域教研的實施情況。通過開放自己的博客,教師能及時與教育專家或同行取得聯系,并與他們進行合作交流,從而獲得進步。
其次,借助名師工作室,發揮輻射帶動作用?,F階段,很多區域都建有名師工作室,其能發揮引領帶頭作用。因此,相關人員可以憑借這一助力,建設初中英語區域教研聯合體。學校教師可以通過與名師交流取得英語課堂教學“真經”,從而有效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最后,運用好評價機制,鼓勵教師參與教研。區域教研的管理人員要重視教師參與教研的情況,對積極發言或諫言獻策的教師給予獎賞。區域教研的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建立積分制或過程參與互評制來為教研員助力。
(二)基于分享互助構建教研聯合體
第一,要建立互助分享平臺[4]。個人的能量是非常有限的,而基于互助分享平臺的區域教研活動能把教學能力出色的教師聚集在一起進行有組織的備課、說課或討論,這樣的教研策略能使大部分教師獲得進步。同時,教研負責人員可以在互助分享平臺上分享課件、教學案例和教學心得,或上傳專家的講評、示范課等有助于提升教師素養的材料,讓教師下載學習。分享互助的教研理念能改變傳統的教研活動形式,避免僵硬化、無效化教研活動的開展。
第二,要細化教研組別。區域教研聯合體可以根據不同性質的教學任務,將教師劃分為相應的小組,如教材分析組、教學方法研究組、問題分析處理組等。在每個研究小組之下,還可以分出幾個備課組。這種有針對性的教研組劃分,既能夠幫助教師尋找適合自身需要的教學策略,又能夠促使教育研究小組充分發揮作用。
(三)基于專業引導構建教研聯合體
在區域教研聯合體的構建上,縣級管理人員和各學校領導要重視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全方位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素質。首先,參研人員要精心設計教學方案,確保區域聯合教研活動的高效開展。每一位教研人員每學年必須到主辦方學校授課,并在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校發展等方面與同行交流。其次,每一個教研組要全面分享自己的專題研究成果,讓每一位教師和教研人員在教研活動中學習到更多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切實感受到教研給自己帶來的提升,從而推動區域教研活動的發展[5]。最后,相關人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專業引領工作。初中英語教師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有些英語教師的課堂組織能力有待提升,有些英語教師管理學生的能力不足……因此,相關人員要理清每位教師的專業需求,并進行精準引導,讓其得到更多實質性的收獲。
結語
總之,初中英語區域教研聯合體的建設是一個大型工程,需要初中英語教師一起努力。在初中英語區域教研活動中,教師應樹立良好的協作互助意識,完成組織分配的每一個工作任務。同時,教師還要轉變自身角色,學會以一名學生的身份來學習、思考與交流。在每一位成員的辛勤工作和全力奉獻下,初中英語區域教研聯合體一定會真正發揮引領帶頭作用,最終促進區域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陶茜,史曼.跨區域教研下英語教學單元整體設計的實踐與探索:以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 5為例[J].云南教育(中學教師),2022(Z2):28-31.
王燕芳.區域教研中提升英語教學水平的策略研究:以邯鄲市叢臺區為例[J].河北教育(教學版),2021,59(12):10-12.
李燕.立足生態視閾談英語區域教研活動策略[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7):103-104.
何潤青.基于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區域教研共同體的構建與實踐[J].英語教師,2020,20(19):162-167.
孫耿珍.構建區域教研共同體:探究區域性初中英語適切教研模式[J].教師,2020(10):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