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素梅
[摘 要]“一校一品”體育特色建設應該把立德樹人、品質發展和理念創新作為目標;應該和學校傳統、學校文化和課程建設相融合;應該用目標多維、主體多元、方式多樣的評價做支撐。通過幾年的實踐,江蘇省海安市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小學的“一校一品·鼓舞童心”體育特色建設已經初步形成了完整模式。
[關鍵詞]一校一品;鼓舞童心;實踐;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09-0090-03
世界迅猛發展,未來社會變得無法預知,如何讓我們的孩子適應無法確定的未來,這是對教育的挑戰。世界各國進行了教育改革,形成了一些戰略性的舉措。其中學校特色建設是策略之一,而“一校一品”體育特色建設又是學校特色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江蘇省海安市海師附小從建校開始,就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運動項目。在學??傮w發展規劃之下,依托硬件設施、教師配置以及地方文化等資源,確立了以海安花鼓為基礎的“一校一品·鼓舞童心”體育特色項目,試圖通過特色建設來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涵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提升學校辦學品位。
一、 “一校一品·鼓舞童心”特色建設的背景
1.基于新時代的國家要求
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強化學校體育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提出讓學生熟練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學模式。2020年8月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意見提出了“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模式。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要求弘揚中華體育精神,推廣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局面。2021年3月江蘇省體育局和江蘇省教育廳聯合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通知提出了到2025年“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學校體育發展新局面要基本形成。隨后,江蘇省南通市教育體育局和海安市教育體育局也提出了相關要求。各級主管部門要求以“一校一品”為抓手,借鑒和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和體育鍛煉的手段,提升體育教學和課外鍛煉的品質,培養學生參與鍛煉的興趣和習慣。
2.基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需要
2022年4月,教育部正式頒布了《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新課標強調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功能。體育既要著眼于學生的運動能力,又要著眼于學生的健康行為,還要著眼于學生的體育品德。學校通過論證研討,把以海安花鼓為基礎的“一校一品”項目命名為“鼓舞童心”,和學校“童心文化”勾連,使之具有張力和生命力。以鼓為載體,以舞為內容的花鼓舞教育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肮奈柰摹本褪枪奈枞诵?、鼓舞信心,就是鼓舞勇氣、鼓舞士氣。
3.基于地域傳統體育項目的傳承
“鼓舞童心”體育特色項目是有意栽花和無心插柳的結合。據考,花鼓在海安地區的流傳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明嘉靖年間,海安花鼓即流傳甚廣,有著鮮明的地域特色。2006年,海安花鼓作為民間舞蹈以零散、碎片化的形式從市井走向學校;2008年海安花鼓成功申報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海安花鼓進入體育課堂逐漸體系化。2012年,海安花鼓作為海安歷史以及地域文化的瑰寶和縮影,成為學校的體育特色創建項目。而后學校更是以海安花鼓為載體,創建體育特色品牌,提升地域文化的影響力,彰顯學校的辦學理念。2016年,學校編寫了《鼓舞童心》的特色課程。2021年確立“鼓舞童心”成為學?!耙恍R黄贰斌w育特色建設品牌。
二、“一校一品·鼓舞童心”特色建設的實踐途徑
根據學校具體情況和“鼓舞童心”的特點,我們特別關注了六個要素。
1.重視規劃引領
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分管負責人和年級部主任為副組長,體育和音樂教研組組長為組員的特色項目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制訂實施規劃與工作的指導與開展,積極貫徹“以人為本,重在發展”的校園文化建設理念。由于“鼓舞童心”是體育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所以全體體育教師、舞蹈教師、音樂教師為一線指導成員,而其他師生也需要全員參與。
2.確保課堂地位
“鼓舞童心”是我?!耙恍R黄贰斌w育特色建設的總稱,其建設途徑涵蓋了體育課、陽光體育活動、社團等。但是不同場所,目標與要求(主要體現在難度與組合上)也有所不同。實踐讓我們意識到課堂才是“一校一品”建設的核心陣地,每一個學生必須掌握的花鼓舞表演技術應該成為課堂教學內容的一部分,并把它分解到學年、學期和課時計劃中去,確保普及開展。在課堂教學中要有統一、明確、具體的要求,要讓學生掌握動作技能,在反復練習中達到熟能生巧。
3.發揮評價功能
在“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中,我們創新了評價的手段,拓展了評價的內容,建立了適合特色建設的考評與激勵機制,配套設計了適合各年段的評價操作體系,力求體現評價的豐富與多維。我們對“鼓舞童心”的過程性評價不僅僅著眼于運動能力,而且還關注學生的運動健康和體育品德,通過評價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于“一校一品”是全員性的活動,所以我們把建設情況和優秀年級的評選掛鉤,和文明班級的評選掛鉤,和班主任評先評優掛鉤,和素質優等學生評比掛鉤。
4.組織綜合實踐
“鼓舞童心”不僅僅是體育課程內容,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在關聯學科中都會滲透,如音樂學科、美術學科和語文學科。實施途徑不僅僅是課堂,更拓展到家庭和社會。體育教師精心設置了“鼓舞童心”的體育家庭作業,鼓勵學生走向社會,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多次參加校內外的大型展示活動,千人花鼓的表演震撼海陵大地;“省長杯”江蘇省青少年足球賽開幕式精彩亮相;江蘇省南通市第十一屆運動會暨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再展風采。
5.培訓優質師資
優質的師資是“一校一品”創建的第一要素,是特色項目建設的核心動力源。花鼓舞取自海安民間的花鼓舞蹈,學校大部分教師從來沒有接觸過?;谶@樣的現狀,我們融合社會力量,聘請校外的專家,加強校內以體育教師為主的相關教師的培訓,確保學校每個班都有一個能夠勝任“一校一品”建設的教師。另外,定期對全校教師進行培訓,做到教師人人會跳花鼓舞,這對“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創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進作用。
6.加大宣傳力度
利用校內外各類媒體加大對本?!耙恍R黄贰斌w育特色項目“鼓舞童心”的校外宣傳力度。讓更多的社會人士了解本校“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的建設,擴大學校的知名度。我們以學?!肮奈柰摹斌w育特色文化活動開展為契機,通過學校微信公眾號推送,邀請新聞媒體來校采訪,利用第三方的有效傳播渠道達到宣傳效果。另外,加強校園“鼓舞童心”文化的打造,通過學術論壇和主題沙龍活動,提升對“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的科學討論,并利用黑板報、宣傳欄、校園廣播站等渠道,加大傳播力度,形成良好的文化浸潤氛圍。
三、 “一校一品·鼓舞童心”特色建設的理性思考
1.讓“三個堅持”成為建設的目標
(1)堅持立德樹人
學校教育要鮮明地凸顯立德樹人的根本宗旨,要積極尋找實現立德樹人根本宗旨的途徑,為未來社會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毫無疑問,“一校一品”建設應將體育與健康置于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和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培養目標的總體育人價值中?!耙恍R黄贰苯ㄔO過程中的品德培養需要教師認真分析體育特色項目中的德育元素,挖掘體育特色項目中的德育內涵。
(2)堅持品質發展
學校“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建設應該通過外在表象來體現內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認識,凸顯體育特色?!耙恍R黄贰斌w育特色項目的創建應具備鮮明的實踐特色、理論特色、學校特色和價值特色。
(3)堅持理念創新
創新是“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建設的一條基本途徑。體育特色建設外顯的是一種實踐行為,內隱的是教育的創造性。創建的過程中需要從廣度和深度來思考,突破常規,突破思維定式,科學組織創建要素。“一校一品”沒有統一范本, “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創建需要在實踐中探索與完善,在實踐中總結出創新理念,同時又用理念來指導實踐。
2.讓“三個融合”成為建設的基礎
(1)和學校傳統融合
“一校一品”體育特色建設是有淵源的,它和學校的環境、設施、文化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的“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具有獨特的優勢。這些年來,海師附小一是形成了豐富的特色項目創建的有效經驗,二是具備了相應的特色項目創建的硬件設施,三是擁有了相關的特色項目創建的理論體系。
(2)和課程建設融合
“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建設需要和課程建設融合在一起,從特色項目的教育目標、教育功能和教育價值等方面綜合考慮,著力構建一套梯形普及體系。具體表現在:一是要融入國家課程(科學剖析國標對體育特色教學的要求)。二是要彰顯地方課程(讓地方文化和體育傳統項目融合)。三是要建設校本課程(成為學生深度學習的載體,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的形成)。
(3)和學校文化融合
學校文化是對辦學使命、愿景、核心價值取向等的明晰表達,它引領著“一校一品”特色課程的發展方向?!耙恍R黄贰苯ㄔO只有充分體現學校文化,才能充分發揮學校特有的育人功能。因此,學校應從學生實際出發,通過“一校一品”建設,促進學生體育特長的發展,形成濃厚的體育特色文化氛圍,達到全校的文化自覺。
3.讓“三個評價”成為建設的保障
(1) 評價目標走向多維
隨著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核心素養(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的培養已經置于體育育人目標的首要位置。評價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明白,“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建設的評價目標同樣是以“旨在育人的評價”為導向,切實體現評價育人的觀念。過往的體育特色建設評價往往是單一的指向技能的評價,通過碎片化的檢測來考察目標的達成情況。據此我們應該把“一校一品”體育特色項目建設的目標聚焦到“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上來。
(2) 評價主體走向多元
“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改變通常單一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個體、學習伙伴、學生家長和社會等共同參與到評價的過程中。學生不能僅是評價的對象,還要成為評價的主體之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參與到課程評價中。多元評價主體之間的關系應該是對話與協商,這種關系體現了學校的價值追求和教育定位,有利于提高教師、家長與學生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產生深層意義的價值認同。
(3) 評價方式走向多樣
評價應該是基于人文的評價,必須把“讓學生受益”的教育理念貫穿始終,要指向學生的未來,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促進學生的終生發展。例如,本案“鼓舞童心”體育特色項目的建設中,我們在選材上摒棄了海安花鼓對身材的嚴苛要求,必須人人參加。我們的評價首先是基于增值的評價,即評價學生“群體的變化”和“差異個體的獨立變化”。因為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目標不同,所以學生只有看到自己實際發生的進步,才能感受到自己學習的價值。其次,評價是基于實據的評價。客觀上,花鼓和一般的體育項目不一樣,很難用分數和等級來評價。實據是評價的支撐性信息,那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觀察記錄學生的行為表現,并及時擬定個性化的支持方案或策略。
通過幾年的實踐,我?!耙恍R黄贰斌w育特色項目“鼓舞童心”已經初步形成了體育特色建設的完整模式。編寫了體系化的教材,總結出了有效的教學方法,建立了可行的評價機制,實現了全面普及和競技表演的雙突破。學生逐漸成為健康的、有獨特個性的、有內涵的孩子;教師獲得了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的提升;學校形成了有影響力的特色品牌。
學校的“一校一品”特色項目建設任重道遠,絕非一日之功。我們始終在趕考的路上,需要與時俱進、更新理念、大膽實踐、創新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甘瓊,楊威.深刻領會新課標的核心要求 聚焦核心素養的教學實踐:《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向性分析與思考[J].體育教學,2022(6):8-11.
[2] 崔允漷,王濤,雷浩.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責編 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