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時代背景下,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而教學理念和模式的改變勢必會引起教師發展方向的轉變。在不同的社會背景下,教師的培養方針也不同,但是就目前來看,還是存在一些難點制約著小學教師整體水平的提高。為了實現新時代的教育目標,教師專業化能力培養與提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文章結合具體的實踐對比進行了綜合性研究。
關鍵詞:小學教師;專業化;整體提升;小學數學
基金項目:本文系玉林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小學同科組教師專業化整體提升的研究——以東環小學為例”(課題編號:2022C138)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蘇雁燕(1977—),女,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玉州區東環小學。
專業化教學是一名合格教師必備的素養,尤其是對于基礎教育起始階段的小學教師來說,而小學數學又是小學教育階段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重要學科,所以其對教師的專業化素養要求也就更高。另外,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教師素養提升成了必不可少的要求。所以,本文就小學同科組教師專業化整體提升策略展開論述。
一、小學教師必備的基本素養
(一)師德為先
小學教師的教學對象是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學生,他們對世界的認知大部分會受到教師的影響,所以,擁有良好師德是成為一名合格小學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學校是學生成長的主要環境,所以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要主動發揮榜樣帶頭作用,讓學生成為品德良好的人。
(二)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展開教學
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且有個性的個體,因此,教師要學會結合具體的情況,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展開教學,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這更成了教師專業素養提升的重要標準[1]。另外,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智力發展規律展開具體的教學,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
(三)重視教學能力提升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更應該重視自身教學技巧的更新與教學能力的提升,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僅人才培養的標準不同,教材的側重點也會發展變化,所以對于教師來說,花費時間在自己專業能力提升上是極為重要的。況且,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身的思維,才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加多樣化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
(四)樹立終身學習觀念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還是知識的更新者。教師只有堅持終身學習,豐富自己的教學方式與方法,才能夠給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體驗。教師這個職位會根據時代發展來調節具體的工作標準,因此,終身學習觀念是每一位小學教師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二、當前小學數學課程教學存在的不足
(一)實踐教學相對缺乏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模仿能力較強,能比較快地接受新事物。但是在上數學課時,部分教師會忽視對學生更高層面能力的培養,只是單純地進行理論知識與習題的講解,這種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也不利于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提高[2]。而且,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教師需要更多的機會、更加廣闊的舞臺來鍛煉自己的實力,但是實際情況不容樂觀,部分教師并沒有機會走上更加廣闊的舞臺,帶給學生的反饋相對較少,教學模式也相對固化。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培養的是學生的具體思維與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嘗試在班級中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這不僅有助于自己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是幫助學生豐富學習模式的有益探索。
(二)課時安排不恰當
從目前小學數學教學現狀來看,其總體呈現分化趨勢,一些教師在上課的時候會安排過多的教學內容,導致學生難以接受;而一些教師則過于放松,因前期教學任務過于輕松,導致后期產生積壓,出現趕課時的情況。這兩種現象都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也從側面反映了一些教師課前準備工作的欠缺。所以,在教師專業化提升方面,課時安排就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數據。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學會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具體的教學難度,適當地安排教學內容,不能給學生帶來一些不必要的負面學習體驗。
(三)學校缺乏統一的數學教學參考
整體性是教學中最重要的一點,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部分小學存在教學整體性較差的問題,反映到數學這一具體科目上就是年級與年級之間的銜接度不夠,學生從一個年級向另一個年級過渡的過程很困難,其很難適應這一變化,這不利于接下來的教學。在新的教學背景與教學要求下,學校可以給整個數學組教師制定統一的教學銜接制度,讓他們幫助學生實現從一個階段向另一個階段的完整跨越,減少學生在學習中的不適,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動力。
三、小學數學教師專業化發展存在的困難
(一)專業化發展的途徑單一
就目前小學教師的具體培訓狀況來看,內容上大多數還是以專家的講座為主,時間上大多數都是入職培訓或者定期的集體培訓,這忽視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不利于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也不利于教師自身糾正缺點,導致教師發展空間較小。另外,小學數學教學主要教授學生基礎的數學知識,需要教師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展開教學,但是教師往往缺乏多次實踐的機會,導致教師的教學就是試錯的過程,這樣的“培訓方式”代價相對大,教師自身專業技能掌握與成長也會受到更大的阻礙。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最重要的就是實踐,而不只是依靠講座[3]。另外,當前不僅存在教師培訓方式單一的問題,而且教師的培訓機會也不是均衡的,一些教師只能局限于課堂,沒有走出課堂進行實踐的機會,長此以往,專業化的培養就會變得形式化,這并不利于整個教師隊伍的成長與進一步發展,更不利于學生的學習。
(二)部分教師專業理論不足
小學數學雖然重視的是方法教學,但是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并不能只關注教材上的知識,還要具備更多的理論來支撐自己的教學。但是,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中,一些教師往往不能夠用更加合理的方式來闡述自己的教學行為,表面上看學生的學習并沒有受到影響,但是長此以往,教師理論知識存在欠缺的弊端就會逐漸暴露出來。學生的數學水平得到一定發展之后,就會渴求更進一步的數學學習,而教師理論知識欠缺就難以支撐學生數學思維的成長。所以,學校不僅要重視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還要重視對教師掌握知識理論的能力的培養,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知識上的幫助,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另外,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掌握數學的相關理論,還要掌握教育心理學的一些內容,這些內容是教師的必修課,能夠幫助教師更加順利地完成教學任務,促進下一步教學的順利展開。最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學會在教學的過程中進行反思,這樣才能夠使教學成長與專業化成長同行。
四、小學同科組教師專業化整體提升的具體措施
(一)促進高校與小學的合作,開展對接培訓工作
教師對教學技能的掌握十分重要,但是教師如果只在學校給學生上課,就會大大減少鍛煉的機會,尤其是對于那些年輕的教師來說。為了打破這種局面,學校應促進高校與小學對接,進一步加強教師進修工作,這有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逐步推進。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如果照本宣科,學生可能會覺得無聊或者沒有興趣參與教師的教學互動。但是教師接受專業化的培訓之后,就會明白與學生建立共同話語的重要性,進而改變教學方式,給學生帶來更多的驚喜。比如教師可以提問:“大家都愛看動漫,有的人喜歡看搞笑的動漫,有的人喜歡看治愈的動漫,假設有一百個人,喜歡看搞笑動漫的有45人,那么誰做分母,誰做分子呢?”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與學生溝通,不僅可以拉近與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還有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促進下一步教學的順利展開。
(二)倡導全體教師參與研討活動
小學數學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在進行具體的數學教學研討活動時,學校應該讓全體數學教師都參與進來,而不是以年級為單位。若各個年級之間有不同的標準、不同的要求,會給學生的適應帶來巨大的困難,不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師隊伍專業化的整體提升。
例如,“多位數乘一位數”“兩位數乘兩位數”“三位數乘兩位數”“因數與倍數”這幾節課的知識點相互聯系,因此需要全體數學教師制訂一個統一的教學標準,幫助學生順利完成相關知識點的學習。開展整體教研活動不僅是教師專業化提升的有效措施,也是幫助學生順利學習相關知識的重要途徑。
(三)開展提升專業技能的教學比賽
小學數學教學對學生思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數學教師的專業技能也越來越受到家長和學校的關注。但是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產生了職業疲倦,這不利于接下來教學的順利展開。所以,為了提升教師專業化的持久性,舉行教學比賽是很有必要的。
舉行教師教學比賽,是對教師專業技能與專業化素養的考查,這不僅是一場比賽,也是一次教師查漏補缺的機會,使教師能夠發現自身存在的一些教學問題并進行調整,從而提升整體教學質量。例如,在進行“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節課的教學比賽時,有的教師會側重加減法的技巧教學,如一些通分的技巧等;有的教師則會側重對分數加減法概念的滲透,不會過分看重分數技巧的教學,這兩種教學方式各有優勢。評價教師專業化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教師能否將更高層次的教學理論融入教學細節中,這節課教師上得是否面面俱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師有沒有將專業復雜的知識融入其中,能否促進下一步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強化教師團隊的合作精神
在共同培訓的時候,可能會因為教師之間意見不同導致教學研討活動無法繼續進行,要想促進教師教學的專業化,培養教師的團隊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要培養教師在教學方面的認同感。
例如,小學數學教師團隊可以根據各個年級的教學狀況,開展互相評價的評教活動,給每一位教師都提供查漏補缺的機會,使其找到自己教學的不足。比如可以請三年級的數學教師對五年級的數學教學提出一些建議,以助力五年級的數學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和方法。另外,教師也可以到彼此的班級里聽課,然后進行線下的討論,相互之間進行磨合,打造更加專業的教學團隊。
結語
教師專業化的整體提高不僅與教師自身的教學技能有關,還依賴整個教師團隊對教學計劃的制訂,對學生特點的綜合考量。為了保證教學的整體性,教師團隊的專業化整體提升是必不可少的。整體提升教師團隊專業化,不僅是為了教學質量的提高,還為了給學生帶來更多的學習機會。
[參考文獻]
李悅然.習慣校本課程建設對教師專業化成長促進作用的實踐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7(6):280.
徐潔.職業學校青年班主任的專業化成長[J].職業,2017(20):54-55.
薄純鋒.班主任專業化成長策略初探[J].新課程(中),2016(1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