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存娟
【摘? 要】實驗是初中物理課程的有效教學方式。通過實驗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將物理實驗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運用生活元素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能把物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本文基于教學實踐,以葉圣陶教育思想內涵為切入點,簡要分析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價值,從創設生活化情境、引入生活化元素等角度討論具體實踐策略。
【關鍵詞】葉圣陶教育思想;初中;物理實驗;
生活化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已經成為現代物理學科開展的教育目標,教師在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中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將物理實驗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運用生活元素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把物理知識變得生動有趣,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灌輸式教學模式,對實驗教學缺少重視,導致學生面對枯燥復雜的物理知識難以產生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學生物理思維的發展和提高。教師在葉圣陶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將物理理論知識與實驗教學相融合,融入生活元素來更好地開展初中物理實驗教學,幫助學生進一步地理解和吸收物理知識,促進學生探究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葉圣陶教育思想
我國在《教育規劃綱要》中對初中教學有明確的規定:要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調整教材的內容和課程難度,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為教學目標,促進學生思想品質和適應社會能力的發展。葉圣陶教育思想有效地實現了我國對初中教學提出的目標: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提出要在課堂教學中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加入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中,從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葉圣陶先生根據自己豐富的教學經驗,在《教育雜談》中提出“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理念,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本領的培養,為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教育環境,以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的價值
初中物理是啟發學生物理思維的重要課程,但由于物理理論知識本身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灌輸式教學方法,無法讓學生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識,長期以來會抑制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可以基于葉圣陶的教育思想,為學生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將生活元素與物理理論知識進行融合,使學生感受物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在生活化的物理實驗中直觀地感受物理現象,促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對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有積極影響。教師要充分研究物理教材,尋找物理教材中與生活相關的知識點,將生活元素應用到物理實驗課堂中,以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幫助學生在生活化物理實驗課堂中積極主動地掌握物理知識。物理是一門注重實驗教學的學科,需要學生在觀察和操作實驗的過程中,構建物理知識體系,形成物理觀念,教師可以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有效地激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熱情,培養學生良好的物理習慣和能力。
三、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的措施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物理實驗興趣
教師在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課堂中,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生活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初中物理理論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學生通過單純的理論知識的學習無法很好地掌握物理知識,教師可以運用生活元素為學生設計一個具有生活氣息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觀察生活化物理實驗,通過直觀地感受物理知識的魅力和奇妙性,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掌握。教師在創設生活化實驗情境中,要對物理教材進行研究,找到物理知識與學生日常生活相關聯的地方,并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以提高學生對初中物理實驗的興趣和熱情。例如,在學習“力的作用效果”知識點時,為了讓學生理解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讓學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圖,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富有生活氣息的實驗教學情境,幫助學生通過實踐更好地對物理知識進行理解和吸收。本章知識點主要是考查學生能否掌握受力圖的畫法,教師單純的理論講解無法讓學生體會到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基于葉圣陶教育思想加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使學生通過直觀地感受物理實驗中所傳達出的物理知識,來深層次地學習和理解。
例1: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踢球時摩擦阻力使地上滾動的球越來越慢
B.投球時手的推力使籃球在空中繼續飛行
C.頂球時頭頂球的力改變了球的運動方向
D.接球時手對球的力使球由運動變為靜止
例1是一道典型的考查力的作用效果知識點的例題,教師利用問題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進行導入。在講解過程中單純的講解可能無法使學生理解知識點,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物理實驗情境,帶領學生去操場共同參與物理實驗,幫助學生親自感受力的作用效果。教師帶領學生去戶外感受本道題中四個選項,讓學生親自參與生活化物理實驗,可以鼓勵學生踢球、投球、接球、頂球等,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慢慢吸收物理知識,掌握力的三要素和力的作用效果圖。教師在基于葉圣陶教育思想所構建的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中,為學生創設一個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有效地提高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引入生活化元素,創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所應用到的實驗素材大多是專業化的實驗工具,學生由于是第一次接觸物理實驗,對工具的認知和熟悉程度較低,在物理實驗操作過程中,會讓學生對實驗素材和工具產生一定的距離感,導致學生無法將所學的物理知識完整地在實驗中展現出來。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引入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進行物理實驗,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調動學生物理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通過生活化的物理實驗提高自身的動手能力和對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感受知識的魅力。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引入生活元素,可以拉近學生與物理學科之間的距離,學生運用熟悉的生活元素開展物理生活化實驗。
(三)設計生活化實驗,鍛煉學生實驗動手能力
教師在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中,要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加入物理實驗過程,促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實驗探究,將抽象復雜的物理知識轉化成生動形象的生活現象,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例如,“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教師在實驗前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常見的平面鏡成像現象,以調動學生的物理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帶著熱情的學習心態去參加實驗,鍛煉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和探究思維。教師在學生親自動手實驗前,可以先為學生進行實驗展示,幫助學生了解實驗物理理論基礎和實驗步驟,提高學生動手實驗的成功率,避免由于學生操作不當出現危險的現象。教師要熟練地把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展現在學生面前,就要熟知這個實驗的過程。教師把準備好的材料在學生面前進行演示,學生要仔細觀察,然后才能有步驟地完成,進而對實驗進行探究。教師在實驗演示前提出猜想:平面鏡成的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等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像與物的大小可能相等。接著教師檢查實驗器材,同樣大小的蠟燭一對、平板玻璃一塊、三角板一對、塑料尺一把。教師開始演示:先將白紙平鋪在桌面上,將直尺在白紙的中間畫一條刻度線,這條刻度線正好是平板玻璃的位置,將玻璃用木塊加以固定,玻璃與直線對齊正好垂直于白紙,用三角板測一下玻璃板和紙是不是垂直,直到調整為垂直為止。將蠟燭點燃,一支放在玻璃板前面,另一支沒有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另一面。移動這支蠟燭,直到與點燃的蠟燭在玻璃板對面的像完全重合,結論就是蠟燭與蠟燭的成像完全相等,并且做一個記號。接著將點燃的蠟燭移到玻璃板之間的位置,將未點燃的蠟燭移動到和點燃的蠟燭所成的像重合,再記錄點燃的蠟燭的位置和未點燃的蠟燭的位置。用直尺測量點燃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和像到玻璃板的距離。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0cm,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0.1cm。接著同樣測量移動位置后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5cm,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15.2cm,如實記錄測量結果,告訴學生科學實驗存在誤差,最后得出結論:物距和像距相等。教師在為學生演示完整的實驗步驟后,將全班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進行實驗,由于平面鏡成像實驗中可能會出現測量誤差,需要學生進行多次測量和實驗才能保證實驗的結論正確。每個實驗小組在動手完成實驗后,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為同學們分享自己做實驗的心得和在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引導學生進行交流討論,以加深學生對本知識點的理解。教師通過設計生活化的物理實驗,將生活中的物理現象與物理知識相聯系,激發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親自動手實驗的過程中鍛煉自身的實驗操作能力,促進學生物理思維的全面發展。
四、結束語
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能有效增加物理實驗的趣味性,將生活元素合理地融入初中物理教學,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習的興趣和熱情,調動學生的課堂自主性,有利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學課堂的質量和效率。踐行葉圣陶教育思想,構建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課堂,教師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激發學生物理學習興趣,引入生活化元素、創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設計生活化實驗、鍛煉學生實驗動手能力三個措施開展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教學,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對物理知識點進行理解和學習,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董蘭.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2(17):110-112.
[2]陳偉.生活化實驗器材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35):58-59.
[3]王葉文.初中物理生活化實驗教學的策略探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1(12):67.
[4]劉煥霞.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策略探究[J].文淵(中學版),2020(6):1013-1014.
[5]余劍,王凌潔.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生活化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0,14(30):127.
(基金項目:本文系江蘇省泰州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課題“葉圣陶教育思想指導下初中物理實驗生活化的實踐研究”的階段成果之一;編號:tjkzxzd202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