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星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大步推進,如何強化義務教育進程、改革義務教育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成為全社會高度關注的話題之一.對于初中數學教師來說,如何轉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形式,做到尊重學生、引導學生,讓學生在主動探索中實現更多維度的成長,將素質教育的核心目標落實到位成了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新的課程改革為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樣也為初中數學教育教學提供了更先進的理論指導,因此,本文作者以基于新課改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革路徑新探索為題,結合自身的教育實踐提出了以下幾點見解.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教學;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相較于傳統教學來說,在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新的教學目標更加強調學生的綜合成長和學科核心素養.在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以分數為核心的教學目標,拓展了教學的范圍和教育內容.而新的教學目標也為新的教學形式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理論基礎指導,教師能夠采取更豐富和更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成長,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強化了學生的主體意識.
以新課程改革為根基進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的創新,需要教師充分地把握新的教學理念,明確認知新的教學目標,結合教學實踐情況,創新更豐富的教學形式,以更加尊重學生主體且能夠調動學生思考與探索積極性的形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成長將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落實到位,也通過趣味、和諧、民主課堂的構建實現由“師本位”到“生本位”的轉型,助力初中數學課堂的現代化與多元化的發展.
1 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
1.1 教學目標把握不夠清晰
對教學目標的把握不夠清晰是現階段初中數學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之一.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教師將學習成績列為主要的學習目標,所進行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這一目標開展的.隨著新課改理論的不斷深入,分數不再是教學的唯一目標,促進學生的多元與綜合成長成了教學改革的主要目的,教學目標更加多元.也正是因為豐富的教學目標,使得部分教師對新課程改革視角下的新的教學目標把握不夠清晰,多元的目標內容、具體實施方法和過程以及完成的標準都是不可量化的,教師對其沒有精準的把握,導致現階段教學仍然還是偏向于以分數為目標的、理論知識的灌輸式的傳統教學.
1.2 教學素材整合不夠豐富
要想實現新課程改革,助力學生多元發展的核心目標,教師除了要立足于教材內容助力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之外,還要以教材主題為核心,對其進行積極的拓展與延伸,用豐富的教學素材助力學生多元的成長.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改革探索當中,部分教師存在著教學理念滯后、教學方式單一等諸多問題,這也就導致課堂教學依然是按照教材內容或者是教學計劃照本宣科的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而針對新課改視角下的多元化的教學目標,部分教師也只是通過極少的素材拓展進行表面上的教學指導,導致教師難以結合更多元的教學目標來進行教學素材的整合,導致課堂依然是以教材、教學計劃、分數為核心,嚴重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進程.
2 基于新課改的初中數學教學改革路徑新探索
2.1 做好課前教學信息化教學課件的準備
2.1.1 導入內容的生活化展示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助力了現階段教育的現代化改革,以信息技術為依托改革現階段課堂教學形式構建高效課堂也成了現階段教師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在助力初中數學新課程改革的教學實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教學設備,依托信息化教學工具來搭建一個更具趣味性的課堂教學體系,用更豐富和更有趣味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索與思考.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信息化教學課件的準備,用更豐富的科研內容來做好課堂的有效導入,強化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例如 以“展開與折疊”為例,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現象或者是素材來進行,以此來做好有效的課堂導入.首先,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生活中常見的正方體的盒子,如“粉筆盒”“魔方盒”“墨水盒”等,然后在這些圖片上方提出引導學生思考的問題.如“你們能想象到這些紙盒完全展開后是什么形狀的嗎?”以問題的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引發學生的思考.之后,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正方體盒子沿表面某些棱剪開的3D動畫視頻,在視頻最后再次為學生設置一些思考問題,如“如果從不同的棱剪開,是否會得到不同的平面圖形呢?你們知道一共有多少種展開方法嗎?”最后,教師要將“11”種不同的展開圖展示給學生.依托生活化素材和多媒體的教學形式,來構建一個以生活為依托的,更加直觀和趣味性的課堂導入體系,用生活化的素材和啟發提問的教學形式引發學生的思考與探索,既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又有效地引出課時教學主題,在尊重學生主體的基礎上搭建一個更高效、更有趣味的教學課堂,以實現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目標.
2.1.2 教學結構的直觀化展示
新課程的改革要求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性,而在教學的實踐探索當中如何真正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需要教師進行進一步的實踐探索.結合信息技術教學工具,為學生搭建一個更直觀的結構化的教學框架,讓學生依據框架內容來進行自主的學習,既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養成良好且高效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探索當中,教師要結合多媒體為學生搭建一個結構化、直觀化的教學框架,用框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助力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能力的雙向提升.
例如 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課時指導中,教師首先要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本課時學習的主要目標和重點內容,以此形式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教學的目標,以更清晰的教育目標來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之后,教師要結合本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思維導圖式的知識點梳理,讓整個教學結構更加明晰.例如,通過思維導圖為學生展示“概念”“一般形式”“判斷”“解法與應用”等結構,不同的結構展示不同的知識內容.在這些結構當中,教師需要通過箭頭順序等形式來讓學生理清結構與結構之間的關系,通過思維導圖一次性地展示一元二次方程所有的知識點,讓教學條理更加清晰,也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厘清之間的邏輯關系;最后,教師還要根據不同的結構進行知識點的細化.例如,在通過思維導圖展示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之后,教師還可以針對一元二次方程的變式進行知識點的展示和梳理.通過細化思維導圖結構深化學生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在此之后,教師要讓學生根據思維導圖結構進行課后的復習,并且讓學生在之后的學習當中也要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點的梳理.通過教學結構直觀展示教學內容,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強化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讓學生在更直觀的思維導圖引導下掌握更高效的復習與預習方法,提升其學習能力.
2.2 做好課上教學多元化教學方法的創新
2.2.1 翻轉課堂構建學生自主課堂
在新課程改革的指導下,創設更具學生自主探索性的課堂教學方式,成為現階段教師們關注的重點,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探索當中,教師除了要依托信息技術做好更直觀和更趣味化的教學準備之外,還需要依托課堂教學實踐搭建一個學生自主學習與交流的成長平臺,而這一平臺便是翻轉課堂.初中數學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形式的創新,依托翻轉課堂引導學生自主探索與交流,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數學核心素養與學習水平的多元提升.
例如 以“二次函數與一元二次方程”為例,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布置一些教學任務.例如,結合已有的學習經驗梳理和總結“二次函數”“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并讓學生舉例說明.以任務的形式引發學生的主動探索,讓學生結合自己已有的經驗來構建知識認知體系,在已有經驗的復習中做好課堂的有效導入;之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思考與實踐任務.如“探索銷售中最大利潤問題”,并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思考數據.在此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將自己思考的過程以及思考的角度進行梳理和總結,然后讓學生上講臺來講述自己解題的過程.以此形式來搭建翻轉課堂教學體系,讓學生在主動思考和主動講解中認知和探知數學內容;最后,教師要讓其他學生對其講述的過程進行評價,并提出不同的見解,然后再通過挑選的形式繼續讓學生上講臺來講述自己思考的過程和對問題的看法.以此形式來搭建一個生生互動和探討的課堂體系,通過多維度的自主探索搭建翻轉課堂學習平臺,讓學生在多元的交流中構建一個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強化其數學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2.2.2 合作交流搭建自主成長平臺
以小組合作交流的形式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成長平臺,也是新課程改革視角下體現學生主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助力學生多元成長的主要教學形式之一.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自主探索任務,讓學生在小組探討與交流的自主學習中實現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的學生.
例如 以“用樹狀圖或表格求概率”為例,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配粉色”的課后游戲任務,并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實踐工具.讓學生準備兩個轉盤,轉盤要將其分成面積相等的若干個扇形,讓學生在扇形內涂上能夠組合成粉色的其他顏色.然后讓學生分別轉動兩個轉盤,如果兩個轉盤指針停留的顏色能夠正好配成粉色則視為成功,否則視為失敗.讓學生結合這一游戲來計算其概率,并要求學生用樹狀圖或者列表的形式求出概率的過程.以任務的形式為學生搭建實踐探索平臺,讓學生在小組的相互合作與交流中探索和發現所學內容,助力學生的自主成長.
2.3 做好課后教學多維度教學監督的創新
在做好課前課件準備和課上多維度指導之后,教師要探索更豐富的課后教學形式.課后指導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復習和鞏固所學知識,并且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整理錯題集的課后任務,要求學生將自己一個學期內或者是以一個單元學習內出現的錯題進行整理,并要求學生將正確的解題過程以及自己錯誤的原因都寫到錯題集上,然后教師可以將學生整理的錯題集收集起來,通過挑選其中的經典錯題的形式來定期地對學生進行錯題檢驗.此形式既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后復習和錯題整理習慣,同時也能夠通過更直觀的量化形式來保障教學質量.
3 結語
面對新課程的改革,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既需要明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和新課程改革視域下的新的教學目標,同時還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只有立足于教學實踐探索更新更科學的教學形式才能夠使自己成為一名有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的新教師,才能真正地助力初中數學課堂的現代化轉型,讓學生在更民主、更和諧、更趣味的課堂環境中全面與自主的探索,助力學生多元與綜合性的成長.
【課題項目:本論文系黑龍江省專項課題《初中數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方法研究》的成果,編號:JYC1422368】
參考文獻:
[1]范永梅.信息技術在初中數學新課改中的作用[J].數學大世界(下旬),2021(16):79-80.
[2]鄒啟飛.探究初中數學基于新課改下如何提高教學有效性[J].女報(時尚版),2020,(001):1.
[3]錢程.“好玩”的數學——新課改下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探索[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2):99-101.
[4]楊金慧.新課改下初中數學教學實踐淺析[J].電腦樂園,2021(4):0419.
[5]王月華.新課改下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模式[J].學周刊,2013(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