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支架教學法是一種比較有效果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當中,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利用支架教學法來調整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方法,以提高學生寫作技能。文章采用文獻資料法等研究方法,探討了支架教學法基本概念以及支架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差異,結合當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提出了利用支架教學法改善高中英語寫作的教學策略,希望能有效強化學生寫作技能,全面提升高中英語教學效果。
關鍵詞:支架式教學法;高中英語;英語教學;寫作教學
作者簡介:吳靈艷,江蘇省睢寧縣第一中學。
在學生學習環節,不僅要了解語法知識、提高英語應用技能,也要強化本身寫作技能。然而當前高中英語寫作始終都是學生的學習弱項,對此也有不少教師給出了很多方案與對策,但是并不太理想,不能切實發揮有效作用,反而導致學生表現出厭倦心理,與高中教學目標不相切合,很多高中的英語寫作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只有高質量的英語教學才可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而支架式教學法對英語寫作教學會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要想改變這樣的情況,保證英語教學質量的成效,強化學生英語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教師可以通過支架式教學法來優化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以提高學生英語寫作能力。
一、支架式教學方法的基本概述
(一)基本概念
支架式教學主要就是為學生輸出知識架構的過程,是促進學生深度思考的新興教學模式。在具體教學環節,合理利用該教學法,可令學生深化領悟專業知識,從而確立學習思路。在學習任務較為繁重時,學生需要將總體任務劃分為若干個階段性小任務,之后教師再由淺及深地鼓勵學生進行深度學習。簡言之,教師先建立完善知識架構,然后給學生布置學習任務,在學生都相繼確立知識結構時,教師再將知識架構撤除。實際的支架教學會涉及搭設腳手架、導入情境、深化探究和效果評價等流程。搭設腳手架是根據學生具體學情、學習任務以及相關要求,將學習任務進行分解,之后建立具有緊密關聯的概念架構;情境導入環節主要就是通過特定思想引領,促進學生在思考問題時腦海中呈現的相關情境;知識探究通常會涉及深化思考與思想交流等環節,深化探究主要是引導學生在自主深度思考中總結和解決問題,并盡量自主進行探索;思想交流需要教師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學習,通過思想有效溝通或者資源共享,總結最佳的思路;效果評價是學生對本身以及本組成員學情予以評價。合理運用該項教學方式,可令學生快速了解課堂知識。
(二)支架式教學法的設計原則
第一是最近發展區與支架的動態原則。維果斯基認為善于發現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并在最近發展區內搭建支架才是有效教學。所以,教師就要充分明確學生喜好、發展需求和寫作能力,從中總結學生最近發展區。教學內容過于復雜就可能會削弱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過于簡單則無助于學生專業潛能的有效激發,教師需要借助測試或問卷調研的形式,總結學生學情,結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的變化,實時調整支架形式。第二是注重學生作為知識探索者的主體地位。支架式教學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和小組合作。在寫作教學環節,教師應知曉本身角色,教師作為學生的思想引領者,不管是搭設支架還是確立最近發展區,都應當結合學生心理動向以及接受能力進行考慮,并且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考慮小組成員個體之間存在的差異。
(三)支架式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第一是建構主義。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闡釋了學習者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規律,強調學習的本質是學習者主動建構心理表征的過程,要充分利用環境和學習共同體的合作互動來獲得知識經驗。第二是最近發展區理論。衍生于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認為學生的發展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學生獨立活動時所能達到的解決問題水平;另一種是學生通過教學所獲得的潛力。兩者之間的差異就是最近發展區。第三是支架理論。建立在建構主義和最近發展區理論的基礎上, 教師還需要充分結合學生最近發展區相關信息,給學生搭設并輸出知識架構,以期促進學生對課堂知識點有更加充分的領悟和長久深刻記憶,促使學生自然而然進行獨立探索或者小組合作的學習,從而保障在撤除知識架構后,學生可以自主完善和調整原本知識結構體系,促進學生更高質量的學習,促進學生更好發展。
二、支架式教學法與傳統教學法的差異
在以往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所用思維模式非常強調技巧與方法,但是學生方面的學習則難以與教師的思路始終保持同步,使得學生寫作的內容以及進展都與教學知識出現明顯偏差,導致學生寫作興趣逐漸下降。在寫作技藝講解環節中,教師往往習慣理論知識的刻板講解,整體方式方法過于單一、刻板,不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專注力,長期下去,更不利于學生更高質量的寫作,甚至使學生學習態度變得懈怠、被動,所用語法和詞匯也難以保證貼切,此即高中英語寫作中的典型問題。比如“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這句話的正確翻譯是“生活就是你創造的”,但是大部分學生都會給出“生活是什么做的”翻譯內容。合理支架教學模式可轉變以往教學模式中刻板記憶的不良局面,知識結構的搭設能夠從學生寫作能力的角度出發,而且具體教學會進一步強調學生自主探索和深度思考,從原本強調結果創新為強調過程,使英語寫作更加具有變通性和順暢性。不僅如此,支架教學也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可以在教師給出的問題情境中相互進行討論或資源共享,進而使學生的寫作擁有了豐富的素材,并增進學生寫作的變通性,強化學生寫作能力,強化學生詞匯分辨能力,比如“connect”和“conceit”“adapt”和“adopt”等單詞能夠很好地區分,提高了學生對詞語的掌控程度,對于一些長的單詞也有強大的聯想力進行記憶,比如“weltanschauung”翻譯為“世界觀”,用死記硬背的方式自然很難牢記,這個時候就可以運用分解聯想法,將“世界觀”這個單詞分解為“welt”和“Anschauung”,分別翻譯為“世界”和“觀點”,通過聯想法將二者組合起來,就是“世界觀”的英語單詞,加深單詞的記憶印象,為今后的英語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目前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現狀
從新課改政策的角度來講,現代教學要更加注重學生作為知識探索者的主體地位,也要更加注重教師思想引領者的地位,然而在具體教學中,還有一部分教師依然處在傳統思維模式的束縛中。英語是學生溝通的第二種語言,其中詞匯、語法知識以及結構等都可能使得學生的學習感到吃力,再加上高中英語知識以及寫作架構更加繁瑣、嚴謹,教師為有效強化學生寫作技能也是作出了很大努力,然而所用教學方式方法也基本上都是基于考試方面來設置,教學意義并不高,使得學生不能快速大量儲備英語詞匯或素材,語法結構也不全面,長此以往,學生參與寫作的信心和成就感可能被削弱,甚至產生逆反心理,也妨礙學生寫作能力提升。除此之外,教師也沒有考慮學生的英語寫作興趣,使得學生寫作時的用語不合理。學生表現較高的學習興趣,可促使其更加專注于對專業知識的深化探索,進而拓展學生思維空間,使專業知識具有靈魂,在現實環境中可以變通地調用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狀態。然而,現在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呈現出重范文導入輕興趣提升的情況,在大部分英語寫作教學中都會將滿分作文或相對深奧的詞句進行導入,并要求學生進行機械記憶,使得學生寫作素材以及用語過于刻板和單一,大部分寫作內容都好似記入的流水賬,或者整篇內容前后不相呼應,長期下去,學生在刻板的思考中便會失去表露自我的意識和習慣,甚至產生逆反和焦慮心理。
四、支架式教學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完善架構搭建順序
以高中英語教學寫作中“Write 2-3 sentences about your school life”為例,對支架教學所涉知識結構設置可行的執行流程。一是教師應通過正確引領促使學生制定寫作思路,確定立足點,在此前提下,確立寫作思路結構,要想保證學生快速確立思路結構,教師就需要在學生正式寫作前引導其對指定課文內容進行復讀,從中總結思路結構,之后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設備給學生提供具有緊密關聯的范文,促進學生理清思路,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進而對自己近期的生活與學習進行回顧,規劃好寫作提綱。二是教師應彰顯思想引領者的職能,在學生都已確立思路架構的條件下,教師需要再給學生進行支架示范,以切實體現寫作的重要作用。回顧“Your life is what you make it”和“Lifetyles”兩篇課文從生活多角度入手,體現非謂語動詞和定語從句的使用,引導學生從“life”入手,用英語表達生活的酸甜苦辣,體味人生百態,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三是要想有效強化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師需要在設置作文題目的過程中結合學生接受能力以及學情,規劃作文要求,促進學生進一步了解寫作,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范文句式、語法以及自身寫作習慣、風格進行思考,從而有效強化學生英語寫作技能。四是將“最近發展區”作為引領,鼓勵學生合作學習,學生在正確寫作過程中如果遇到難題,可能會先向其他學生或教師進行請教,教師要基于這樣的情況,在學生獨立寫作完成時,將學生劃分若干小組,結合最為常見的難題開展小組思想交流活動,從中總結解題的標準答案,并且也要共同賞析作文,使學生在賞析其他小組成員作文時能從中感知到自身及對方的思路缺失,然后進行改進或彌補,強化英語寫作水平。五是在學生完成寫作時,教師應以公平態度給出現實、中肯的評價,明確指出學生寫作時的亮點與缺失,通過正確思想引領促進學生盡快進行改進和彌補,在后續的寫作中不會再出現同樣的問題,所以,教師應對學生的寫作進行全面評價,從中總結學生支架式寫作的質量與成效,促使學生在全面思考中提高學習能力和寫作水平。
(二)協作學習是支架式教學法在應用過程中最重要的方式
通常來講,支架式教學都會涉及思路結構、引入情境、自主探究、思想交流、效果評價等流程。其中思想交流是支架式教學高質量開展的最佳模式,在支架教學環節發揮承前啟后的效用。思想結構的確立能夠促使學生思路明確方向,進而引入緊密相關的情境,促進學生自主深度思考,這些流程基本上都需要由教師進行思想引領,而思想交流屬于支架式教學中承前啟后的流程,因為學生的真正寫作會從思想交流方面進行啟動,然后自然而然進入自主深度思考狀態,其間學生會參照以上流程總結的方法進行思考并寫草稿,然后再以小組合作、討論的形式,將所涉知識點予以驗證總結,將支架中原本散亂的知識點進行梳理,從而建立更加明朗的思路,在知識結構整理中與小組成員進行共同分享。在此前提下,對本課節所接觸的概念予以深化了解,繼而建立更加完善的英語知識體系。以課文“Saving the antelopes”為例,在確立思路框架、鼓勵學生獨立探索后,再引導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對課本末尾進行復述,還可借助對問題的拓展,激發學生更加豐富的想象力。
(三)重視教師評價,積極引導學生
以支架式理論為指導,給高中學生實行英語寫作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考慮課堂評價的顯著作用。學生認為教師的評語是重要的全面且中肯的,能夠提高學生學習信心和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快速發展。假若評價不到位就容易導致學生呈現更大的消極心態,繼而妨礙學生更好發展。所以在具體評價中,教師就要摒棄淺表化評語,注重學生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強化,使學生愈加感知到英語寫作的趣味和現實意義,進而使學生夯實專業理論基礎,強化專業技能和專業素養。比如教師應設置統一主題,提出更加開放的寫作要求,作文主題是“My favorite”,對學生自主探究技能、寫作思路、框架等方面予以檢測,令學生可在多個情境中進行更多的思考,進而強化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專業潛能得到更好激發,保障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五、結語
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融入支架式教學方法意義重大,可促進學生建立寫作基本結構,確定寫作立足點,規劃好寫作構思,從而強化學生寫作能力,保障學生在寫作中靈活運用支架理論建立正確的寫作意識和習慣。在具體教學環節,教師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以情境導入、自主探究等措施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和專注力,并促使學生自主進行深度思考,從中了解英語學習的趣味和意義。所以教師就要發揮課堂引領者的重要作用,以正確互動對學生的思考進行正確引導,促進學生完善寫作結構,從而切實體現支架教學的重要作用,增進教學的專業性,保障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薇媛.項目教學法在農村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17):44-46.
[2]陳欣.支架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22.
[3]豐甜甜.支架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22.
[4]呼曉敏.支架教學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D].西北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