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是大趨勢,在此大環境中,各學科教學目標和要求都顯著提高,主要體現在核心素養培養方面,而這也對任課教師提出了更大挑戰,需要其持續研究改進教學。由此,在針對初中階段學生開展英語教學工作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需特別圍繞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進行大量探索創新活動,以便在各環節采取恰當措施,創設良好條件,最終達到預設培養目標。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初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
作者簡介:陸凌鶴,廈門英才學校。
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初中階段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工作逐漸得到重視,需要各任課教師在相關教學活動中投入更多精力,還要求其基于不斷變化的學情研究革新教學手段,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迅速提升。具體分析可知,初中英語核心素養主要內容包括英語學科學習興趣、英語語言知識積累、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英語思維能力、英語語言文化以及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等多個方面。綜上所述,當前初中英語教師有必要在教學之余不斷學習新的教學思想,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積極學習優秀教師經驗,以更加科學地開展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工作,有效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穩步提升,最終達到預想水平。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現狀分析
在當前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階段各英語教師的教學任務進一步加重,他們不僅需要按照既定計劃引導學生學習積累更多英語學科知識,同時還需要努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推動學生綜合發展進步。但實際上,雖然廣大英語教師幾乎都認識到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必要性,也在相關活動中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但是活動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忽視教學手段的靈活性與趣味性,因此很多時候都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進而不利于學生學習進步;有的教師習慣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但是學情卻在不斷變化,所以可能無法達到預想的教學效果,難以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顯著提升等。對于上述現實情況,初中英語教師都需要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正視問題,進而開展大量探究革新活動,優化教學策略,最大限度發揮各教學策略價值與作用,為學生營造優質學習環境,切實推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逐步提升。
二、新課改指導下的初中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一)加強趣味導入實踐,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
興趣是每個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只有對相關知識產生強烈興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實踐活動中。由此,在實際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需加強趣味導入實踐,從一開始就抓住學生注意力,培養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為優質課堂教學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引導學生學習“This is my sister.”這一單元英語知識的時候,為了更加順利地施行本節課的教學計劃,教師就需借助趣味元素進行有效導入活動。具體而言,開始正式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為學生播放一段預先從網絡上截取的經典影片片段,其中要包含朋友之間互相介紹家人、朋友的場景,引導學生提前了解新課相關內容;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播放新課教材中的對話錄音,同時鼓勵學生仔細聆聽,然后讓學生自由結成小組進行對話朗誦,盡力準確發音、準確表達感情等。除此之外,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其他適用的趣味導入教學手段。這樣,通過引入視頻、音頻等趣味元素,教師即可以從一開始為學生營造極具吸引力的課堂環境與學習氛圍,從而有效培養增強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有利于其接下來積極高效地參與課堂學習活動,提高英語綜合能力與核心素養。
(二)借助多元指導手段,夯實學生英語語言知識積累
英語語言知識是初中階段每個學生都需要學習培養的英語核心素養,而且對于學生來說,切實掌握積累豐富語言知識非常必要,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其更高階段的學習活動,影響其英語綜合水平的發展。但實際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手段都比較單一枯燥,因此很難順利達到語言教學目標,更不利于其進一步學習發展。因此,初中階段各英語教師需科學探究和引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夯實英語語言知識積累,助力其更深一步學習。
例如,引導學生學習“Is this your pencil?”這一單元英語知識的過程中,鑒于英語語言知識的重要性,教師就需借助多元手段組織學生進行有效學習。開始上課之前,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前預習任務,鼓勵他們提前自行總結新課語言知識,為后續教學中更加順利地理解教師所講相關知識奠定良好基礎。在具體引導學生學習生詞的時候,教師不僅需要示范正確的讀音,還需借助形象直觀圖片為學生講解各個生詞的含義,使學生全面理解和掌握生詞知識。在此基礎上,進入課堂練習階段,教師還可組織學生參與比劃猜詞游戲活動,即學生兩兩一組,其中一個人借助肢體和口頭語言描繪自己看到的單詞,同時另一個人分析其所表述內容,猜出正確的單詞。另外,組織學生學習英語語法和修辭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從課本中選出經典語句,要求學生進行仿寫練習,以深入理解語法與修辭知識。在此基礎上,完成課堂基礎性教學任務之后,教師還有必要針對性提供一些練習題目,要求學生課后完成,進一步夯實相關知識應用能力。
(三)組織看圖說話活動,鍛煉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實際上,學生學習英語學科知識其中一項重要目標是與他人進行交流,互通信息,從而更加順利地達到生活、學習以及將來的工作目的,實現自我價值。與此同時,隨著新課標的推行,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逐漸成了英語核心素養培養工作的重要內容,不僅需要各任課教師加強重視,還要求其探究引入科學適用的方法措施,提高教學培養效果。綜合以上所述,在實際初中英語學科教學過程中,各英語教師有必要時時組織看圖說話活動,有效鍛煉學生英語語言表達能力。
例如,對“Do you like bananas?”“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Where's my schoolbag?”等單元內容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為有效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就需組織看圖說話活動。實際上,在每次正式開始教授新課內容之前,教師都要預留出一定時間。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借助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生動形象的圖片,而圖片內容可以是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如父母帶領孩子們采摘水果的場景、一群學生一起在課后參與足球比賽的場景等,同時也可以是從經典影視劇中截取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畫面,鼓勵學生仔細觀察分析,然后盡力組織英語語言練習描述。之后,教師可以選取兩個學生,讓他們輪流上講臺任選其一畫面進行口頭描述,并接受其他學生的指正。在此活動中,教師需保證每天上講臺描述圖片的學生不同,輪流給予每個學生表達的機會。這樣通過持續參與看圖說話活動,幾乎每個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鍛煉,從而逐步增強英語語言表達能力,為他們進一步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鼓勵合作閱讀討論,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拓展
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初中階段每個學生都必備的核心素養,只有在良好思維能力的助力下,學生才能更加迅速準確地理解所學英語知識,也能高效地完成實踐練習任務,從而順利達到預期學習目標。否則,學生非但難以大幅提升英語學科水平,還可能在浪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的情況下對英語學科產生厭煩心理,失去英語學習興趣,從而影響其長遠學習進步。所以在平時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具體到閱讀教學環節,教師就需鼓勵學生合作閱讀討論,促進學生英語思維能力拓展,助力其學習進步。
例如,平時基于“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這一單元內容開展英語教學工作的時候,具體進行到閱讀教學環節,教師就有必要組織一定的合作討論活動。具體在開始階段,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傳授一些基礎英語知識,接著就要根據對學生的了解而將他們劃分到一個個不同的小組當中,同時為學生留出充足的自主時間與空間。在此過程中,各小組學生需先各自獨立閱讀教材中的英語短篇文章,并進行一定的分析探究活動,之后與同組其他成員進行討論交流,即組內個人輪流闡述閱讀所得,同時整組學生輪流就每個學生的闡述進行研究分析,最終大家一起深入領會英語文章所蘊含的主旨與思想。在此閱讀討論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以從同組學生那里得到啟發和刺激,了解到更多的思考探究方向,從而全面進行閱讀探究。這樣,最終學生們不僅可以很好地完成閱讀學習任務,還可以有效拓展英語思維能力,為他們接下來更進一步鍛煉英語閱讀能力增添助力。
(五)重視情境表演活動,引導學生體驗英語語言文化
英語語言有著不同于漢語語言的文化內涵,學生如果基于漢語文化去學習理解英語語言,通常難以真正理解掌握其深刻原理,更無法將英語語言應用于生活,順利與人進行交流。同時,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發展,情境表演手段逐漸興起,并在實際當中展現出了不可替代的輔助教學作用。由此,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時,英語教師都需要重視情境表演活動,引導學生體驗英語語言文化,為提升英語綜合素養增添助益。
例如,基于“I'm watching TV.”這一單元英語知識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在按照既定計劃完成基礎性的知識講解分析任務之后,教師就可以選擇恰當時機組織學生參與一定的情境表演活動。教師可以對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學習表現進行綜合分析,并將學生合理劃分為一個個不同的小組,接著組織學生觀看一段經典英語名著改編的影視作品,如《傲慢與偏見》等。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各小組進行討論交流,以共同確定組內哪個學生扮演影視片段中哪個角色,然后基于所學英語知識對片段中的對話進行恰當改編,并進行表演練習。等到一段時間之后,教師就可以從各小組中任選其一進行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具備語言表達技巧,更重要的是還要確定如何更加恰當地將對話中蘊含的情感、思想等表達出來,而這則要求學生著重對英語語言文化進行深入探索。慢慢地,幾乎每個學生都可以順利積累豐富英語語言文化,有利于其更加順利地進一步學習其他英語知識與提升能力。
(六)布置課外實踐任務,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這也是學生必備的英語核心素養之一。從現實情況來看,學生很難在較短時間里達到較高的英語水平,而需要長期學習鍛煉,那么自主學習能力對于學生而言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鑒于此,進行英語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課外實踐任務,提高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推動學生持續學習進步。
例如,組織學生學習“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How was your school trip?”等單元英語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按照預先設計的教案施行具體教學活動,盡力傳授給學生豐富英語知識,接著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要引導學生進行大量課外實踐鍛煉活動。在下課前,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定的課外實踐任務,如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自主參與一些英語角活動,相對真實的情境中進行英語交流,進一步鍛煉英語綜合能力;讓學生在完成基礎性的練習題目之后,自行從網絡上搜尋一些練習題進行拓展鍛煉,進一步強化英語綜合能力;讓學生自由結成小組,一起選擇感興趣的文章進行閱讀討論交流,并共同探索相關閱讀習題正確答案,有效鍛煉英語閱讀能力,等等。通過參與系列課外實踐鍛煉活動,學生可以有效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為他們取得學習進步增添助力。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學科教學目標逐步提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各任課教師所擔負的學生英語核心素養培養責任進一步加重。所以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每個初中英語教師都需要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進行大量探索研究活動,總結教學策略,并恰當應用于各教學環節,以促進學生英語核心素養提升。
參考文獻:
[1]王龍生.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設計與開展[J].中學課程資源,2021(12):58-60.
[2]錢敏亞.核心素養背景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讀寫算,2021(34):149-150.
[3]田娟.核心素養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34):53-54.
[4]周剛.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實踐探索[J].校園英語,2021(43):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