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妮
摘要:文章以提高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為前提,探究職業核心能力下高職物理教學的價值和意義,總結高職物理教學面臨的問題,并提出改善物理課程結構,加強學生物理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物理教學和專業需求緊密結合,加強物理教學的就業導向性四點建議。
關鍵詞:職業核心能力;高職;物理教學
在教育飛速發展的狀態下,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開始強化內涵建設,致力于培養高技能人才,同時滿足生產、建設、管理、服務各個領域對人才專業性與職業道德的要求。正因如此,“能力本位”已成為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不可或缺的核心理念。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一、高職物理教學的作用
(一)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重理論,輕實踐”這一現象在高職人才培養中比較常見,當教師形成這一認知偏差之后,對學生應用理論知識也會產生影響。從就業角度分析,各個行業的經營必然會對學生實踐水平和職業適應性有著非常高的要求,當學生掌握專業技術與實踐知識之后,還必須具備職業素養才能適應工作。因此,在開展物理課程建設時,高職院校應切實關注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增強人才培養的適用性,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二)滿足高職院校發展需求
高職院校開展物理教學必須了解社會行業對職業性人才的要求,在教學中鍛煉學生的綜合實力,使學生成為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適用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要落實人才培養的相關工作,針對性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這不僅是社會發展環境下對高職院校提出的基本要求,還是高職院校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
(三)滿足學生個人發展需求
在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社會正處于轉型的重要階段,用人單位招聘員工除了對人才的專業技術能力有要求之外,還提出了職業核心素養方面的要求,即人才必須與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相符。因此,為了增強就業競爭力,學生應該實現專業知識與技能、職業素養的同步提高,實現個人綜合發展。
二、高職物理教學目標與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目標
(一)物理教學目標
首先,明確物理教學工作的中心位置。在開展物理教學時,高職院校要重點體現物理教學的導向性作用,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基礎上,熟悉實踐操作。其次,明確物理專業建設的核心地位。要想充分展現物理教學的優勢,高職院校必須體現就業導向性作用,按照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科學設置物理教學課程結構。因此,高職院校應了解物理相關工作的社會需求,提高學生的專業服務能力和綜合實力。最后,為實現學生優質就業注入活力。高職院校辦學的根本目標是向社會輸送綜合素質人才,這肯定了就業在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衡量中的重要性。
(二)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目標
一直以來,教育部始終高度關注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這是因為在國家教育所展現的時代性特征下,高職院校必須與社會發展趨勢、時代特征、人才結構等充分結合,并立足多個維度,推動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和社會發展趨勢的緊密融合。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具有較強的導向性,所以高職院校應在新環境下從多個角度進行優化,實現職業核心能力與物理教學的融合。與此同時,教師需要認識到自身在教育引導方面承擔的重要職責,實現物理課堂教學與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結合。
三、高職物理教學中突出的問題
(一)物理課程設置欠缺合理性
與普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高職院校比較關注學生的實踐技能,所以在物理教學中也是以實踐能力為重點,幫助學生積累實踐經驗,以便學生在就業后能適應工作環境,快速進入工作狀態。由此可見,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職業技能型人才,必須根據社會發展和企業用人需求確定人才培養目標,創新物理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實際上,部分高職院校設置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實際情況脫節,特別是物理課程設置。物理理論課設置的占比過高,實踐部分占比較低,而且學生參與物理實踐的機會比較少,沒有體現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由于學生掌握的物理知識比較有限,也缺乏實踐能力,導致物理課程無法真正提高學生的職能核心能力。長此以往,學生無法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影響了就業競爭力。
另外,在安排物理課時的過程中,高職院校過多關注理論課,實踐課時占比不夠。不僅如此,課程設置方面能為學生提供的實踐機會非常少,這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物理技能水平。雖然很多高職院校中都設置了物理實驗室,但學生能真正參與物理實驗的機會比較少,無法達到物理實踐的實際效果。
(二)學生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有待提高
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分為兩個方面,分別是常規操作能力和創造性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第一,常規操作能力是學生今后參與工作之后的專業能力,能按照所處工作環境,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提高工作熟練度;第二,創造性問題的分析與解決能力往往要求更高,學生可以根據已經學習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處理工作中遇到的突發性問題,找到有實際效果的解決辦法。
然而,當前高職院校培養人才很難做到這兩點,尤其是在傳統物理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的影響下,教師對學生創新思維的關注度不足,通常只是進行一些常規知識的教學指導,創設的教學情境也非常簡單,認為學生具備模仿能力便可以解決工作中的一些突發性問題。實際上,這樣的教學引導無法讓學生處理高難度的問題,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操能力。另外,在物理課堂上,教師選擇的案例與學生職業發展的關聯不強,案例本身不夠新穎,只是簡單地針對物理知識展開分析,與學生所在專業和就業趨勢的聯系不夠密切,學生很難學以致用。
四、高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建議
(一)改善物理課程結構
為了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高職院校必須優化物理課程結構。高職院校應基于已有的物理課程結構,與辦學實際、不同專業發展趨勢緊密結合,優化課程結構,在向學生傳輸物理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如高職院校可以適當增加實踐課程的占比,在學校內建設實訓基地,增加學生物理實踐操作的機會,從而在物理實踐操作中鍛煉專業技能。
物理教材是物理教學的基礎,高職院校應保證教材的實踐性與可操作性,按照本校的實際情況編制校本教材,使物理知識和行業發展相結合。值得注意的是,物理教材中的案例必須要保證新穎性與創新性,讓學生在分析物理案例的過程中,掌握有實際意義的知識點。同時,在學生分析案例時,教師應讓學生先獨立分析,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與自主學習能力,并通過案例分析,將學習到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實踐技能水平,培養職業核心能力。在學生進入實習期后,教師不能忽略對學生的指導,而是幫助學生在實習時深入體會物理知識的實踐應用效果,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加強學生物理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
要想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在物理實踐教學中,高職院校應重點提高學生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如在開展“電磁感應”的物理實驗時,教師鼓勵學生在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中,了解電磁感應法測交變磁場原理與方法,測量載流圓形線圈與亥姆霍茲線圈磁場分布的相關知識,并在實踐操作中尋求物理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法,掌握電磁感應法測磁場的應用要領。此次實驗需要用到交變磁場實驗儀和交變磁場測試儀觀察電磁感應實驗的全過程。因此,教師帶領學生思考電磁感應物理實驗中的問題,發現線圈在連接了交變電流之后會有交變磁場產生,如果在已知探測線圈匝數和截面積的情況下,將其放置在交變電流線圈附近,探測線圈內部便會有感應電動勢形成,學生在測量感應電動勢時,可以探測得到磁場分布情況。在實驗觀察過程中,學生總結此次電磁感應物理實踐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并找出最為理想的解決辦法,這是學生今后參加工作需要具備的能力。
(三)物理教學和專業需求緊密結合
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是以專業進修為標準進行劃分,各個專業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要求不同。在開展物理教學工作時,高職院校要加強物理教學內容的針對性,與專業提出的要求相結合,使物理教學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在汽車專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將教學重點集中在力學、電學等物理知識上;在建筑學專業教學中,教師應將重點集中在力學、材料學、光學等物理知識上,強調物理教學內容和學生所在專業的貼合度。通過物理知識與學生專業的結合,學生能在專業實踐操作中應用到物理知識,提高職業技能水平。
如在講授“運動和力”時,為了建立物理知識與專業需求之間的聯系,教師針對建筑專業的學習,專門引入建筑工程案例,并在其中滲透機械運動、參考系、位移與路程等知識點,讓學生在分析建筑工程案例的同時,學習相關物理知識的應用要點。教師和學生共同分析建筑工程案例中隱藏的一些物理知識,鼓勵學生分享自己對案例中“運動和力”的理解,從而加深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在物理實踐操作中的應用能力。
(四)加強物理教學的就業導向性
要想培養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在開展物理教學時,高職院校必須發揮就業導向性作用。如高職院??梢耘c當地企業合作,通過校企合作機制,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企業用人需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物理教學內容。因為物理學科具有抽象性,所以在物理課堂上,教師應在講授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輔以實踐操作,當學生學習、掌握物理知識后,及時在實踐操作中應用知識,將物理理論知識轉換為實操經驗,提高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
如在講授“靜電場靜電技術”時,教師創建靜電場的教學情境,提出靜電技術實踐操作的一些問題。首先,教師向學生展示靜電場中應用靜電技術的要點,指導學生主動探究與操作靜電技術。通過實踐操作,學生可以自主總結靜電技術的一些應用要點,還可以提高物理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為了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理解本課知識,教師專門組織學生進行靜電場的實踐,讓學生真正掌握靜電技術操作要點,為今后參與工作夯實基礎。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物理教學是一項基礎工作,為了達到培養學生職業核心能力的目標,教師必須重視職業核心能力、核心素養與物理教學的結合,使學生不僅學習到物理知識,還具備未來工作需要的各項職業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澤,熊海燕.高職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研究與實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2(9).
[2]徐婭紅.信息技術在高職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江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1).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永州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