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榮慧
摘要:社會經濟形勢的變化,增加了鄉村振興工作的實施難度。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職業教育應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文章分析新形勢下鄉村振興的現狀,總結職業教育在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實施過程中的困境,提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突破路徑。
關鍵詞:新形勢;職業教育;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的全面振興。2020年突發的一場變故,造成了全球經濟大面積停滯不前,同時增加了我國鄉村振興工作的實施難度。職業教育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一直多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地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因此,在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更應緊緊圍繞國家和本地鄉村振興戰略的需求,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從產業布局和人才培養方面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幫助。
一、新形勢下鄉村振興的現狀
(一)農產品銷售出現困難
一方面,在新形勢下,交通政策經常受到不確定因素影響,致使大量的蔬菜水果滯銷積壓,價格跌破成本價,農民血本無歸。各地雖然也積極地開展線上直播賣貨,幫助農民打開銷路,減少損失,但由于前期積壓過多,整個農產品交易市場還是受挫嚴重。另一方面,由于全球經濟形勢的低迷,國際農產品市場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農產品出口也存在一定的壓力。
(二)農民外出務工受到影響
首先,由于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一些中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經營出現困難,能否存續都成為問題,而這些企業是農民工的主要去向。其次,在新形勢下,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風險的預期增加,非剛性消費大幅度降低,導致大量中小企業難以在短期內恢復以前的生產經營狀態,外出務工的農民就業困難,收入受到嚴重影響。
(三)鄉村旅游業受到嚴重沖擊
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目前許多旅游景點、休閑農場、民宿等都出現經營困難,甚至關閉的現象,這使得鄉村旅游業受到嚴重沖擊,農民收入銳減,短期內難以恢復。
二、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困境
(一)缺少統籌機制引領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
第一,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不是單靠一方努力就可以實現的,需要高職院校、政府和農村經營主體等多方協作,但由于高職院校與政府聯系不夠緊密,導致信息傳遞不暢,缺乏整體的統籌規劃和協調機制,所以未能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各方的資源優勢。
例如,目前國內的一些高職院校已經與貧困縣、貧困村“結對子”,建立了幫扶關系,通過減免學費等形式,幫助當地學子進入大學學習,助力鄉村振興。但從整體上看,政府在這方面出臺的文件和政策都相對較少,導致職業教育助推鄉村振興缺乏政策性指導和制度保障。
第二,高職院校缺乏激勵導向機制,使得教師的內驅力不足。高職院校非常愿意為鄉村振興助力,但受到經費限制,無法為服務鄉村振興的教師提供更多資金支持,教師的職稱晉升和工資核算標準還是以科研項目、教學量等學術成果為主,導致教師主動服務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不高,參與度不足。
(二)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布局無法與鄉村產業布局相匹配
第一,在我國職業教育的發展歷程中,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始終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第一產業為輔。根據教育部2021年發布的《2021年職業教育專業目錄》統計數據,中等職業教育共有358個專業,僅有31個為農學類專業,占比8.66%;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共有744個專業,僅有48個為農學類專業,占比6.45%;高等職業教育本科共有247個專業,僅有13個為農學類專業,占比5.26%,占比均不足10%。這與當前國家將鄉村振興作為重要發展戰略的戰略決策是不匹配的。
第二,隨著社會不斷進步,科技不斷發展,鄉村產業結構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但目前,職業教育的專業結構設置未能及時根據鄉村產業結構變化進行調整,所以無法與當地地方特色相結合,更好地服務于鄉村產業發展需求。
(三)職業教育無法滿足鄉村高質量發展的人才培養需求
為了全面實現鄉村振興,高職院校亟須培養成千上萬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然而,我國高職院校培養的學生無論是數量還是素質,都與實際需求相去甚遠,無法滿足全面實現鄉村振興的需要。
首先,近幾年由于鄉村經濟日益發展,產業結構呈現多樣化,導致鄉村產業振興需要多樣化的人才需求,但是職業教育在發展過程中,為了提高就業率,體現專業性,糾正升學導向,形成了重視單一崗位能力培養的現狀。
如在促進鄉村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國家提出推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創新融合發展。也就是說,鄉村振興除了需要擁有生產技術的專業性人才,還需要大量兼具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國的高職院校培養的多是單一性人才,要么只懂技術,要么只懂經營,很少有兼具經營管理和技術的復合型人才。
其次,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產教融合方面,更多的是融合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很少與第一產業進行融合,導致學生擁有的技術技能無法達到實際農業生產的需要,高職院校服務鄉村振興發展的能力不足。
最后,目前高職院校開展的職業教育主要側重學歷教育,職業培訓開展不足。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第一、第二、第三產業不斷融合發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更加需要熟練掌握技術技能的新型農民。而我國高職院校開展的職業培訓缺少完善的培訓體系,培訓課程和內容更新不及時,無法與當地產業結構無縫銜接。此外,在培訓形式上,高職院校無法提供形式多樣的培訓方式,農民無法隨時隨地參加培訓。
三、新形勢下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實施的突破路徑
(一)加強整體統籌,充分利用社會各方的資源優勢
鄉村振興的實施效果關系全社會的經濟發展。因此,鄉村振興不能只著眼于鄉村,必須站在城鄉協調發展的角度來全面考慮。鄉村振興工作涉及政府機構、當地高校、農企農戶等,所以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時需要加強整體統籌,充分利用各方的資源優勢。如在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高職院校在專業課程開發、科技研發、師資等方面有優勢,就可以提供師資、專業、課程、設施等資源;農企農戶在技術、場地實踐等方面有優勢,就可以提供場地、實踐經驗等資源;政府機構在政策導向、統籌聯系各方、資金等方面有優勢,就可以提供政策支持、資金資源。
(二)圍繞新形勢下鄉村振興產業布局需要調整高職院校專業結構設置
在新形勢下,鄉村振興產業布局發生變化,高職院校也需要根據鄉村振興產業布局的需要調整專業結構設置,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
第一,高職院校要根據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在涉農類院校中增開與鄉村發展產業結構相匹配的新型農學類專業,在非涉農類院校中開設鄉村振興所需的課程。
第二,高職院校要努力地使專業設置與鄉村振興所需的產業人才相匹配,更加科學有效地分配職業教育資源,實現職業教育資源精準匹配鄉村產業結構。對此,高職院校要設立聯動機制,密切關注鄉村產業結構變化,及時調整高職院校的專業設置。如雖然當前跨省旅游受到影響,但是城市周邊游或者省內游,卻變得更受消費者追捧。所以,高職院校可以將一些導游、郵輪服務等專業,改為定制旅行管理與服務、旅游休閑服務與管理等專業。
第三,高職院校要根據新形勢下鄉村振興產業布局的需要,及時調整課程設置。課程是學生學習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應在深入調研后,根據當地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規律,分析當地的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優勢,設置符合當地經濟發展需求的課程,培養符合鄉村振興需要的人才。如市場營銷類專業可以開設農產品營銷課程等,這些課程可以激發農村學生的鄉土情懷,使學生畢業后愿意留在農村,為鄉村振興做貢獻。
(三)根據新形勢下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的人才需求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職業教育是一種兼具職業性和教育性的教育,高職院校只有深入推進人才的分類培養,促進產教融合,加深與企業的相互合作,革新人才培養模式,才能達到鄉村振興的人才需求。
第一,高職院校要優化健全人才培訓體系,完善人才培養模式。新形勢下,鄉村要想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質的人才供應,而高職院校正是高質量技能型人才的輸出基地。因此,高職院校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針對不同類型的人才進行分類培養,形成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高職院校可以在內部成立專門的學院,打破院系、專業的束縛,集聚各方資源,專門為鄉村振興的人才培養服務。同時,高職院校內部所有與鄉村振興有關的一系列課程開發、教學培訓工作都由該專門學院統籌執行,并根據不同的學生對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第二,高職院校要加強校政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優化人才培養模式。首先,高職院校通過加強與政府、當地龍頭企業的合作,建立學校、政府、企業和鄉村農民的一體聯動機制。高職院校可以在當地鄉鎮或縣域設立一批鄉村產業振興服務基地,開展技術服務、社會人才培訓等服務,長期安排高職院校教師、專家組成的科技服務團隊在鄉村產業振興服務基地駐點,并與鄉鎮或縣政府保持密切聯系,根據政府反饋的當地緊缺專業人才信息,開展專業培訓工作,鼓勵農民參加培訓,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同時,高職院校可以不定期安排駐點的專家下到村里或龍頭企業,為鄉村支柱和特色產業提供智力支持與技術服務,協調推動鄉村傳統農業和特色產業發展,深入探索更具特色的“農業種養-產品加工-旅游消費”的休閑產業鏈,推動第一產業與第二、第三產業的深度融合。
第三,高職院校可以通過加強與當地龍頭企業的合作,成立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加強資源共享,深化產教融合。
在新形勢下,經濟進入穩步運行階段,鄉村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只有鄉村振興了,社會才能全面、穩定地發展。而職業教育對鄉村振興來說,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職業教育要克服助力鄉村振興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并尋求突破,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
參考文獻:
[1]曾陽.鄉村振興戰略下職業教育服務城鄉融合發展的路徑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9(2).
[2]閆瑞.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村職業教育的邏輯必然、實踐困境和支持策略[J].農業經濟,2020(3).
基金項目:廈門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立項課題“后疫情時代職業教育助力鄉村振興實施困境與突破路徑”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1048。
(作者單位:廈門華天涉外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