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延傳
【摘要】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訓練興趣,提升單位時間內的訓練效果,學校開始嘗試引入“快樂教學法”,讓學生在玩中訓練,不僅能讓學生體會到訓練的樂趣,還能很好地精進訓練效果。主要從訓練目標、訓練方法、教學評價三個方面展開討論,以提高低年級學生的排球訓練效率。
【關鍵詞】低年級;排球練習;正面雙手墊球;快樂教學
正面雙手墊球是排球的專業技術手法,是低年級學生體育訓練的關鍵內容。但是專業技法的訓練一般比較正式和枯燥,對低年級段的學生來說,很難進行高質量且長期持續性的訓練。所以針對學生年齡和訓練特點,應當選擇一種效率高,執行性強的訓練方法。快樂教學的主題是在輕松的氛圍中教學,正適合低年級的排球技法訓練。而使用快樂教學,不單單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游戲項目或調整訓練的形式,快樂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案,需要重新設立教學目標,按照目標的指引重塑教學模式,并對應進行教學評價系統創新[1]。
一、排球正面雙手墊球中快樂教學的應用價值
1.降低訓練不耐感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適用于各種排球接發球、扣球、攔網球,有時也能夠墊傳球和組織進攻。因此,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要領和技術難點較多,在訓練過程中需持續糾正、持續改進。過于死板枯燥的訓練,學生的接受度比較低,所以在訓練過程中會出現各種不耐煩或懈怠情緒。快樂教學的應用目的主要是解決學生的負面情緒,降低訓練過程中產生的不耐感,縮短訓練戰線,提高訓練效果。
2.調動學生運動熱情
訓練效率的高低與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和訓練興趣有直接聯系,傳統的教學模式沒有給學生太多的選擇權,按照訓練規章和動作技術內容行事。因此學生經常是被 “拖著走”,沒有給予學生足夠多的教學主動權,也就導致學生訓練不積極、不主動,最終呈現的訓練結果不盡如人意[2]。快樂教學秉承著主動學習、快樂學習的觀念,尊重學生個人的訓練看法,從學生入手,結合項目訓練標準制定訓練章程和目標,從根本上突出了學生意志,緩解了學生個體與訓練之間的矛盾。
3.提高排球技能訓練效率
正面雙手墊球是排球的基礎動作,固定動作從掌握到熟練需要學生不間斷的反復練習,這一過程重復且單一,訓練枯燥,學生容易出現不耐煩甚至反抗的情緒。低年級正是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習慣和良好體育運動精神的關鍵時期,死板教條的訓練模式扼殺了很多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對學生的排球技能訓練也無益處。快樂教學模式順應低年級學生的天性,尊重學生的個體化差異,比起一味重視訓練結果,快樂教學顯然更為重視學生身心的平衡發展。
二、排球正面雙手墊球中快樂教學的創新點
1.訓練目標需創新
訓練目標需要創新,因為傳統的排球訓練形式與快樂教學之間多有沖突。傳統的排球訓練本身執著于訓練標準成果的完善,對課程標準相關內容的體現非常表面,其目標的設定并不適合當前低年級學生。目標設置存在兩大問題,首先,是對認知目標的分層不明確,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訓練考察動作要領比較細致,但是后續墊擊手型手臂觸球等技術要領的解讀和考察反而沒有準備動作考察細致,這于一定程度上可算作認知目標設置不清晰。對于技能目標的考察,針對技能實踐要點進行考察,考察的主體是學生動作的準確度及身體協調性,不同學生的技巧完成度及錯誤問題不同,所以需要針對改進的要點也不同[3]。傳統訓練并不主動從學生出發設立目標,而是技巧出發,讓學生適應和被動完成目標。對此正確的做法是,先觀察學生的出錯點,很多學生能掌握初級技術技巧,但是一旦跑動起來或者參與運球跑練習就容易犯錯或者動作不連貫,觀察通過觀察發現可能是協調性不夠的問題。對于這種情況,教練應當就個體因素進行分析,不同學生對應不同的技術完成度,再依次安排技巧練習。
其次,低年級排球技巧訓練少有情感目標建設,很多訓練模式都將目標分為認知目標和技能目標,只考慮學生的訓練入門情況和技能完成情況,但是對訓練過程中學生表現出來的正負情緒并不重視,導致很多學生的負面情緒累計,影響到了訓練的結果。低年級學生因為年齡較小,自身的發展意識和調節能力很弱,遇到問題缺乏理性解決的意識,此時沒有訓練目標的支持,容易打擊學生的訓練興趣[4]。
快樂教學針對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應給予解決,訓練目標分層,保證滿足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要求,細分人群,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層次的訓練目標,力求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幫助排球訓練落地,真實起到鍛煉體能,夯實技能的作用。
2.訓練方法需創新
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訓練最常規的訓練方法是先給學生播放有關訓練技巧的視頻,待學生有一定印象之后再進行實操。但這一過程存在兩個漏洞,一是不能保證所有學生都理解并掌握了雙手墊球的相關動作要領,且看會不等于學會,上手實操后學生如果對動作要領存疑,需要進一步細分動作,指導動作會浪費很多時間。二是視頻播放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充分了解正面雙手墊球的相關技法內容,“純干貨”式教學缺乏趣味性,對沒有接觸過系統排球訓練的低年級學生來說,技巧視頻缺乏美感,學生不容易產生興趣,對訓練的積極性不高。低年級學生在進行體育訓練時往往是“邊玩邊學”,面對系統訓練也帶有玩樂心態,所以讓低年級的學生按照傳統制式方法完成訓練,學生容易失去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喪失訓練主動性。進入到正式訓練之后,又出現了兩大點問題,其一在于訓練內容的安排過分緊密,沒有考慮學生個體情況,容易出現填鴨式教學,學生個人訓練和集體訓練時同樣錯誤容易反復出現,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進一步拖累訓練效率[5]。其二在于這一階段的學生還沒有形成規則化的訓練意識,對排球訓練技巧的認識比較淺薄,一味遵從制度化的訓練方法沒辦法體現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訓練內容的升級。
快樂教學基于當前問題,從訓練方法和訓練形式上進行全面革新。首先在前期和中期加設趣味性十足的訓練游戲,幫助活躍氣氛。其次轉變訓練形式,從學生主體出發從易到難,幫助學生夯實自信心,加固訓練成果,不從“大部隊”走,而是更加看重學生個體的發展,為學生創設體驗式訓練環境。
3.訓練評價需創新
訓練評價是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訓練的關鍵環節,評價系統貫穿訓練始末,是衡量訓練效果的重要標準。但是評價指標的設定影響著學生的訓練積極性。目前訓練評價系統有兩點問題亟待解決,其一,評價單一,經常容易出現評價極端情況。因為傳統的訓練模式主打“結果論”,訓練中途不對學生進行系統評價,指導類評價并不算入最終分數,所以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是否積極,以及訓練要點是否扎實并沒有具體論證的標準,最終評價才是衡量學生訓練利弊的準則。這種評價形式沒有考慮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一錘子買賣的評價方案不適用低年級的學生。其二,評價系統缺乏靈活要素,評價單元的出現加劇了訓練緊張感,學生經常是拿訓練當考試,結果往往適得其反,無法取得理想的訓練成績。這是因為低年級的學生在進行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訓練時,需要更多鼓勵,尤其很多學生在訓練初期抱著玩樂的心態,訓練態度并不端正,而在取得一些訓練成果之后,學生會備受鼓勵從而主動集中訓練注意力,這種訓練形式和遞進過程是低年級學生的訓練常態。所以常規的評價模式與之相悖,無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且評價結果可能缺乏真實性。
三、排球正面雙手墊球中快樂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1.分層設立訓練目標,保證準確定位
在排球的訓練過程中要依據訓練進度和學生的掌握情況分層次地設定訓練目標,切不可盲目灌輸導致學生訓練不得要領而耽誤訓練進度。首先,確立認知目標:通過技術要領講解結合科學發力方式,鼓勵學生掌握雙手墊球的技術動作。在此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相互觀察、相互監督指出動作上的不足之處,互相督促改正,培養團隊意識。其次,應當設立技能目標,即80%以上的學生可以掌握一插、二夾、三抬臂正面雙手墊球的動作要領。在這些學生中,還應當有50%的學生可以一次性完成5次及以上的墊球動作,并配合靈活的跑動走位完成更加流暢的擊球動作。最后,應當設立情感目標。排球是團隊的游戲,融洽的團隊氛圍無論是在日常訓練還是在比賽中都能讓學生保持身心的愉悅,起到事半功倍的訓練效果。在日常的訓練中,應當注重團隊意識和協作意識的培養,通過運用集體嘉獎的方式培養出團隊榮譽感,讓每一位參與排球訓練的學生能夠意識到自身在團隊中發揮的作用,從而與團隊建立情感鏈接,找到團隊歸屬感。排球作為團隊運動,不同位置肩負著不同的責任,也都有各自的優勢和長處,在雙手墊球技術訓練過程中,教練要多強調學生優勢,幫助樹立學生自信心,同時也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排球,愛上排球。
2.貫徹落實快樂訓練,保證形式多樣
在排球的訓練過程中,除了時刻關注學生的掌握情況以外,也應當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狀態。排球的基礎是體育游戲,雖然被賦予了競技性,但在日常的訓練中,也應當結合排球的娛樂功能,利用多種多樣的訓練方式,一方面針對性強化學生的不足之處,另一方面通過不斷變換的訓練項目減少學生產生厭惡情緒的可能,落實快樂訓練的原則。
應用其他體育用具,達到殊途同歸的效果。在排球訓練中,針對手臂力量的訓練不僅可以讓發球更快接球更穩,也可以增強學生手臂肌群再生,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
營造氛圍,弱化訓練艱苦的概念。弱化訓練艱苦的概念并不是放縱學生,其目的是讓學生在不知不覺或者沒有產生強烈厭惡情緒的情況下完成訓練項目。在日常的訓練中,長期重復枯燥的動作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進而降低訓練效果。
變換項目,針對強化訓練效果。長時間的單項重復訓練會降低學生的訓練積極性,在具體的訓練中,應當針對每一位學生的訓練弱項,采用“一多幾少”的訓練方式,在循環中完成針對性強化訓練。“一多”即一個弱項多訓練,弱項需要強化必然需要多重復、多聯系。“幾少”即為幾個強項少訓練。通過“幾少”輔助“一多”來訓練,即通過強項的循環來輔助弱項的重復,以此達到針對性的訓練效果,并最大程度貫徹快樂訓練。
3.創新訓練評價系統,找準自身定位
評價系統的正確設立其實能夠起到帶動訓練的作用,學生通過評價單元的鼓勵,進而準確認識自己的長短處,取長補短。針對當前存在的評價系統問題,通過應用快樂教學的模式給予創新,需從三個方面予以執行。其一,重視訓練過程中的即時評價,要做到評價作數,評價落地。且日常訓練中的評價要考慮個體和集體兩個因素,對學生個人,要樹立明確的獎懲觀念,但獎勵意識要大于懲罰意識,尤其是在集體面前,多多鼓勵學生,學生的技巧動作做到位,可當眾表揚并邀請學生在眾人面前進行展示。對于個人的日常表揚和評價需無處不在,讓日常評價取代死板教條的制度式訓練,將訓練的要點都融入到日常評價中。例如某個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擊球點把握非常準確,可以作為典型,先實施個體夸贊,后邀請學生在集體面前演示,最后就這一動作要點,以個體為單位進行總結,進行再一次的講解示范。對待動作有錯誤的同學也可使用同一方法,但是要更為婉轉,用示范行為取代批評和打擊行為,即便學生訓練出錯,教師也應適當給予鼓勵,保持學生的訓練積極性,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對集體,要指出優缺點,讓學生自行加練,群體評價可以是學生互評,學生在對比中發現自己的問題,既能夠認清自己的訓練實況,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其二,重視趣味性評價的加入,要通過趣味性評價來緩解學生對評價單元的恐慌感。例如對訓練過程中加設的趣味性游戲進行評價,游戲以小組形式進行,獲勝的小組可以獲取評價優勝者的稱號。通過這樣的方法來改變學生觀點,讓學生主動尋求更為積極的評價。其三,最終評價,最終評價用來衡量學生的實際受教情況,在本堂課結束之前,要求學生對本次課程練習的動作進行重復,教練記錄學生數據,通過數據對訓練情況進行簡短的總結和說明。快樂教學的最終評價也要貫徹學生主體原則,要點出具體問題,不對問題個人進行過度批評,讓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問題本身,尋求問題的突破口,而不是否定自己的訓練成果。教練要對每次課程的評價結果進行反思,利用評價數據來調整和修改下一次課程教案,力求保證教學內容落地、教學評價實際。
低年級的學生在進行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訓練時,容易出現懈怠的情緒,所以針對學生的年齡,快樂教學模式更加實用。讓學生在快樂輕松的氛圍中訓練,也有助于提高訓練效率,保障訓練成果。本研究針對當前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應給出了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形成更加適合低年級學生使用的訓練模式。
【參考文獻】
[1]李鵬.小學排球正面雙手墊球中快樂教學方法的應用探討[J].灌籃,2021(6).
[2]馮小炎.核心素養下小學高段球類項目教學策略探討—以五年級《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方法》教學為例[J].體育教學,2020(12).
[3]周雪萍.巧用教學策略,優化小學排球教學中的“三對”關系—以水平三(五年級)《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為例[J].體育師友,2020(1).
[4] 凌玲.單一技術動作引領下的多種形式的組合練習—以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傳球為例[J]. 體育教學,2022(6).
[5]劉勝.小學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快樂教學法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上),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