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麗霞
摘? 要:核心素養的內涵非常豐富,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語文是小學階段的一門核心課程,教師也應該從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出發實施有效的教學。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可以促進信息技術和語文教學的融合,發揮出信息技術的優勢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文章就核心素養視域下的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進行探析。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
引言
核心素養當前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點話題,其以“全面發展的人”作為教育的目標,關注學生適應社會和終身發展的關鍵能力和品格,是素質教育更深層次的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出發創新教學目標和模式,可以引入信息化教學實現教學改革,促進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
一、多媒體優化漢字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語言建構與運用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也是其它核心素養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是語文學科最基本的內容和要求。教師在課堂上要帶領學生掌握祖國語言的文字特點和運用規律,并提供具體的語言情境,讓學生能夠深入情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溝通、交流。教師要加強漢字的教學,這是語言建構與運用的基礎。在以往的漢字教學中,教師在黑板上呈現漢字,然后從讀音、字形以及含義等方面開展教學,雖然也能發揮出一定的效果,但是這個過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度不大,導致學生的興趣不夠濃厚[1]。
在信息化教學的背景下,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和手段開展漢字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漢字和讀音,然后直觀呈現漢字代表的含義,讓漢字更加生動,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漢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比如學習日、月、口等象形字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呈現漢字及其讀音,同時展示太陽、彎彎的月亮以及張開的嘴巴等的圖片,將字和圖片對應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漢字的含義,強化學生對漢字的學習和記憶。
二、創設情境,強化互動交流
傳統的語文課堂缺乏互動,學生單方面接受知識,這會阻礙學生的核心素養發展。要改變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強化學生的互動、交流,凸顯學生的主體性,在交流、互動中給學生提供更多語言運用的機會,促進學生語言建構與運用核心素養的發展。教師在課堂上要促進師生、生生之前的互動,讓學生產生開口說的欲望,而創設情境是達成這一目標的有效手段。
比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將課文內容復述出來,但是這對部分學生來說具有一定難度。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搜集關于這個故事的相關圖片,直觀呈現出來,然后指導學生根據這些圖片組織語言,將課文講述的故事完整地講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熟悉課文內容,還能夠鍛煉語言表達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創設情境促進學生的交流、互動,比如在“圖書借閱公約”的口語交際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展示圖書館的場景,創設情境,展示一些人們在圖書館的行為,然后組織學生對這些行為進行討論,說一說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然后在交流討論中總結圖書借閱的公約,促進口語交際活動的有效開展,促進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素養發展。
三、開展翻轉課堂,實現自主學習
核心素養的發展要建立在學生深度掌握核心知識的基礎之上,并且要求學生自己經歷知識的建構過程,這樣才能深入體會知識內涵,并對知識內容產生深刻的印象。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經歷了思考、探究,還能夠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與提升的素養形成。翻轉課堂是對傳統課堂模式的顛倒,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翻轉課堂,改變教學模式。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要花很多的時間來講解,學生課后通過一定的練習鞏固知識。翻轉課堂則將這個流程顛倒了過程,學生先自主學習內容,教師可以制作優質的課件、微課以及導學案等,高效指導學生自主學習[2]。接著教師在針對學生的學習困惑、疑難雜癥展開精煉講解,為學生解決疑惑,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并組織課堂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內化。比如在《陶罐和鐵罐》這篇課文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圍繞課文內容和目標設計學習任務,并制作微課、PPT等,在課堂上播放,以任務驅動學生思考和探索,讓學生自主閱讀、思考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把握課文的內容,并體會課文內容揭示的道理。學生完成自主學習后,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講解,為學生解決疑惑,并及時總結、歸納,化零散為整體,助力學生完整的知識框架。
四、結語
核心素養是課堂教學新的風向標,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和平臺實施教學,構建更加高效的語文課堂,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讓核心素養在語文課堂上落地。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優化漢字教學,創設情境強化交流互動,并引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
參考文獻
[1]崔娟娟.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1):224.
[2]鄭艷妮.提升小學語文信息化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淺見[J].中國新通信,2022(22):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