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麗(1978~),女,漢族,貴州安順人,安順市第九中學,研究方向:初中數學教學。
摘 要:每個年級甚至每個班級都會出現學困生。學困生并不是他們的智力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們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式,導致學生無法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成績一直無法有效提升。這就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困生的情況,引導他們有效學習。在初中階段,數學是一門基礎性學科,也是一門必須要學習的學科,但初中數學相對小學數學來說,難度系數有所提高,學困生也會增多。故而,教師應該增加優秀生與學困生之間交流的機會,目的是培養學困生數學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合作學習;學困生;轉化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19-0095-05
一、 引言
在素質教育的倡導下,要求初中生全面發展,為了發散學生數學思維,設計了很多類型的創新題。而面對復雜多變的數學題,部分學生會措手不及,不知道從哪入手分析問題,導致學生數學成績日益下降。而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應采取有效的措施幫助學困生擺脫學習困境,積極對待自己在數學中存在的問題,主動與老師和其他優秀的學生進行交流與探討,打開自己的內心世界。所以,教師也應該充分發揮學習合作優勢,轉化學困生,讓他們發現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學困生數學學習自信心,挖掘學生更多的數學學習潛能,促進學生共同進步。
二、 初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缺乏數學學習興趣
部分學生到了初中,由于科目較多,學習方式也有所改變,一時之間難以有效應對各種學習,數學學習能力不高的學生可能就會對數學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不敢面對自己存在的數學學習問題,導致學生的學習問題越積越多,時間久了,就會成為阻攔學生突破困難的“攔路虎”,使得數學學習成為學生的負擔。
(二)數學學習方法不正確
部分初中生在學習數學時,使用的學習方法并不適合自己,可能存在人云亦云的現象,個別學生看到一些數學成績優異的學生天天做題,自己也會買各種習題資料,殊不知他們買了習題冊之后可能會將其閑置在一旁,只有一時的學習興趣,并沒有持之以恒。還有少部分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與判定定理并沒有真正理解,直接做題,只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結合各個情況來看,學困生主觀意識上缺乏學習興趣,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的學習方法不正確,導致學生做一些無用功,即使在數學方面花費很多的時間,也沒有真正入門,只會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失去數學學習自信心
初中階段的學生,由于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很多事情都以自我為中心,學習這件事也不例外。部分學生存在較重的攀比心理,認為自己可以將數學學好,但是由于學習方法不正確,可能會得到與他們設想相反的結果,這類學生通常不會虛心求教,反而覺得自己能行,但是一次次不理想的數學成績,會讓這類學生受到嚴重打擊,因而產生自卑心理,最終導致這類學生一蹶不振,喪失對數學學習的信心,也會導致部分學生不愿意主動去解決自己的問題,容易逃避學習上的困難,久而久之,就會加大這類學生數學學習困難。
(四)家庭環境影響
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以及成長產生直接的影響。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和藹可親、理解自己孩子并能夠正確引導孩子的父母是值得贊賞的,他們雖然重視孩子的學習,但不會將孩子的學習成績作為首要目標,同時也會科學引導孩子如何看待學習這件事,這樣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學習態度,能夠基本處理自己的學習問題。但個別學困生由于家庭環境影響無心學習,比如一些家庭父母經常出現爭吵、父母只顧自己的工作,無心看管孩子,將孩子交給家里的老人,照顧生活起居即可,種種家庭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個別學生可能在班上是一個“小透明”,學習成績不好,性格內向,受到學生與老師的忽視,還有個別學生可能會存在叛逆心理,不好好學習,與父母矛盾加深,最后不論哪種家庭原因,都會使得他們成為學困生。
(五)社會環境影響
社會環境復雜,尤其是一些不良環境因素可能會影響初中生的學習觀念。初中階段的學生雖然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但是他們的三觀并不成熟,對社會的認知較少。比如有一些學生沉迷于手機游戲、網吧、臺球廳,那么就會接觸一些同類人群,導致他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個別學生的行為讓父母“大吃一驚”。這類學生無心學習,將注意力全部放在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最終成為學困生。
(六)教師的因素
現階段,雖然素質教育全面普及,要求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學習需求,關心學生的成長發展與心理需要,但依然有個別教師教學方式落后,并且與學生交流起來刻板僵硬,師生關系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而導致學生不想學習這門學科的現象非常普遍。這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老師,老師并沒有真正走進學生心里,針對學生的錯誤可能會出現挖苦、諷刺心理,而針對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就會對一些小錯誤視而不見,這就會讓那些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產生敵對心理與逆反心理,這也是影響學生成為學困生的原因之一。
三、 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調動學困生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以“填鴨式”教學方式為主,通過書上例題讓學生了解數學概念,然后講解例題,出幾道題進行訓練,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己學習自己的,這就會導致個別學生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現象,還有的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而采用合作學習方式,將學生合理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采取各個小組比拼的方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并且小組成員互相監督,互相學習,有利于增強學生主觀學習意識,當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獲得一些數學成績,那么學生就會產生極大的學習興趣,主動解決一些數學問題,并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拓展學生數學學習思路,促使學生自發地參與到各項數學學習活動中,提高數學學習效率。
(二)培養學困生合作意識,鍛煉學困生合作能力
在傳統數學學習過程中,大部分學生都是自行學習,很少出現“三五成群”地探討問題的情況,導致部分學生可能不敢打擾同學的學習,也不敢詢問老師,造成問題的堆積,最終成為學困生。而采用合作學習,教師引導學生有序進行合作與學習,并且在課上給予一定的合作交流時間,既可以增進學生之間的情感,讓學生散發光芒,互相欣賞,也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解決數學問題,增強學生合作意識。而學生在不斷地合作學習中也讓自己的能力得到有效鍛煉,通過合作不斷攻克一個個學習難點,讓學生明白合作學習的意義,合作比孤軍奮戰有效率,拓寬學生的解題思路,提高學生數學分析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三)提高數學教學效果,促進學困生轉化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面對不同數學學習水平的學生,如果教師對每一個學困生都進行單獨輔導或采取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會增加教師的教學負擔,并且這種輔導形式無法長時間堅持下去。而采用合作學習方式,教師給予正確的合作引導,讓學生分組學習,打造高效課堂,在課上就可以實現對學困生的輔導與幫助,既可以節省課下教師單獨輔導時間,也可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讓一些學困生在課上通過合作學習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解題技巧,有利于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四)有利于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激發學困生學習興趣
學困生的形成是各個方面的因素導致的,而采用合作學習方式,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互相幫助中產生更深厚的友誼,在課下成為更加親密的朋友,傾訴自己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一些優秀的學生就會熱心幫助自己的朋友,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并幫助一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打開心扉,樂觀面對現實,不怕困難,勇敢克服學習難題,共同進步,促使學困生轉變自己錯誤的思想觀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有利于緩解學困生的焦慮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學困生并不代表他們就是差生,只不過他們一時無法突破學習上的困境,因而導致這類學生數學學習成績差,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學習方式,就會導致學生產生消極情緒,出現自卑心理。學困生的成因并不僅僅是學習方法不得當,數學基礎薄弱以及數學學習習慣差都會成為學困生,不想辦法解決就會讓學生在該科的學習中存在惰性,產生焦慮情緒,這種情緒如果長時間伴隨著學生,會影響初中生的身心健康。而合作學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學生的焦慮情緒。在合作中,學困生既可以獲得其他同學的幫助,也可以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輕松的氛圍下學習數學,給原本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增添了無限樂趣,學生通過合作逐漸解決自己存在的學習問題,心境豁然開朗,有利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四、 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學困生轉化策略
(一)營造平等的合作環境,突出學困生價值
在合作學習中,針對某一項數學學習任務,需要學生通過努力合作才能完成。即使個別學困生想偷懶,但為了集體榮譽,再加上其他同學的監督,也會主動承擔起自己的學習任務,共同完成學習任務,解決問題。因此,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合作學習優勢,營造平等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那么即使是學困生也有自己的學習任務,從最初的被動參與,然后學生與老師不斷鼓勵,及時肯定他們的表現,并恰當引導學困生如何完成學習任務,到最后學生主動參與,真正突出學困生的價值,讓他們知道自己只要努力學習,方向正確,最終也可以解決問題,強化學困生的動力。此外,教師需要給予各個學生平等發言的機會,每個小組通過合作學習,最后由一人代表小組發言,為了避免學生選擇每個小組最優秀的學生發言,教師應提前規定哪位學生進行發言,或者讓學生輪流發言,學困生在發言的過程中積極展示自我,教師可以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困生,積極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以此來激發學困生的學習欲望,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也有存在的價值,并不是班級里的“小透明”。例如在“有理數的加法”教學中,這個階段,初中生已經步入中學一段時間了,數學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已經有所了解,那么在合作學習中,教師應在初中數學最初的教學中,為一些數學學困生營造平等的機會,讓他們在數學課上多發言,到了一個新的環境,那么數學學困生就會改變自己的想法,即使在小學階段不被教師重視,但到了初中,數學老師總是提問自己,可能會重新幫助學困生建立數學學習自信。而且有理數的加法是對小學算術加法運算的拓展,也是初中階段最基礎的運算內容之一,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合作教學環節,比如學困生對同號兩數相加易理解,對異號兩數相加的理解存在困難,所以教師在讓學生開展合作交流過程中,著重讓學生探討異號兩數相加如何運算,該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合作與交流的能力,通過合作探究實現教學目標。最后,當學生交流完有理數加法運算時,教師可以點名讓學困生進行回答,并出示幾個運算例題,讓學困生快速說出答案。然后及時表揚這類學生,有利于幫助學生重新建立數學學習自信,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價值。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困生一般情況下都處于被動學習狀態,課上不愿意主動思考,課下也不積極完成作業。針對這類學生,教師需要幫助他們走出這個誤區,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因此,在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必須讓學困生的腦子“動起來”,才能一點點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合作學習中也不能讓學生“干巴巴”地進行合作,應創設有趣的合作情境,設計合理的數學問題,引發學生深思,學困生才會真正感興趣,從而一起和其他同學進行思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實現高效的合作學習。例如在“整式”教學中,讓學生閱讀與思考“數字1與字母x的對話”,那么學生通過閱讀會進行一些數學方面的思考,培養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流意識,然后進行教學情境導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首兒歌:“一只青蛙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提問學生:“你覺得這首兒歌唱得完嗎?”這個時候提問學困生并讓其接著往下唱,有個別學生失誤會唱錯,這時候可能會引起哄堂大笑,此時教師也需要采取幽默的方式為學生化解尷尬,并引導學困生用含有字母n的式子表示出青蛙的只數與青蛙腿的條數的數量關系,然后開展今天的第一課,如在課堂教學環節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合作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
(三)創新合作教學理念,明確合作學習目標
在初中教學中,教師采取合作學習方式轉化學困生是首要教學目標,但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兼顧優秀生的學習,避免一味地給予學困生表現機會,而忽略優秀生的心理。這要求教師必須貫徹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合作學習應面向全體學生,既要有效轉化學困生,也要讓優秀生在合作學習中獲得提升。教師需要結合本班的實際情況,積極設計合作學習教學活動,落實教學實踐,滿足學困生與優秀生的學習需求。此外,教師需要明確合作學習并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困生的參與性,而是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要學到扎實的數學知識,并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擴展學困生的發展空間,促進全體學生持續性發展,真正發揮小組合作學習探究優勢。
(四)課前精心備課,為合作學習做好準備
要想提高學困生轉化效果,教師需要全面掌握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習慣,并且了解他們成為學困生的主要原因,“對癥下藥”才能提高轉化效果。所以,教師在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前,應該精心設計合作學習環節,這需要教師精心做好教學設計。首先,應該合理劃分小組,為了增加學生之間的交流,教師應該定期或不定期地更換小組成員,重新劃分小組,給予學困生更多的發展機會,有的學生可能在這個小組中默默無聞,而在另一個小組中卻成為“主要力量”,因此,在備課時,教師不僅要針對課程內容做好準備工作,還要對學生做到充分了解,做好小組成員調動準備工作,讓學生在不同小組的合作學習中了解自己的長處與短處。其次,教師需要合理設計教學問題,并設想該類型的問題需要讓哪類學生來回答,給予學困生回答問題的機會。最后,教師需要針對合作學習教學活動做好充分準備,豐富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探究思路。例如在學習“一元一次方程”中的解決問題中,像一些方案優化問題,學生可能存在一定問題。比如下面這個問題:
例題:某開發公司要生產若干件新產品,需要精加工后才能投入市場,現有紅星與巨星兩個工廠都想加工這批產品。已知紅星廠單獨加工這批產品比巨星廠單獨加工這批產品多用20天,紅星廠每天可以加工16件產品,巨星廠每天可以加工24件產品,公司需付紅星廠加工費每天80元,付巨星廠加工費每天120元。
(1)這個開發公司要生產多少件新產品?(2)公司制訂產品加工方案如下:可以由每個廠家單獨完成,也可以由兩個廠家同時合作完成。在加工過程中,公司需要派一名工程師每天到廠家進行技術指導(合作只需派一名),并由公司為其提供每天10元的午餐補助,請你幫助公司選擇一種既省錢又省時的加工方案。
如果教師將該道題作為課上例題進行講解,那么在備課過程中,不僅要備解題過程,還需要采取有效方式促進合作學習,引發學生的思考,并且由一些簡單的提問入手,比如,針對第一小問,應該采取哪種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都知道哪些數據,而不知道的是哪些數據呢?該類問題可以提問學困生進行回答,并引導他們說出兩個工廠的工作時間不知道,并讓他們尋找問題中的等量,引導他們說出兩廠加工的新產品件數一樣。然后再提問下一個學困生,讓其說出應該用方程的形式解決第一個問題,并設未知數“設巨星廠單獨加工x天,紅星廠單獨加工(x+20)天”,在引導過程中,可能上一個學生就會列方程,從而讓兩個學生分別說出紅星廠和巨星廠生產新產品件數的表示式子,然后最終列出方程“16(x+20)=24x”,最終解出未知數,求得新產品總數量。然后針對第二小問,教師可以采取合作學習方式,這個時候學困生由于回答上一個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信,教師需“趁熱打鐵”,讓學困生積極參與到方案選擇中,并最終解決第二個問題。這個教學過程看似簡單,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原因導致最終答案從優秀的學生口中說出,因此,教師為了提高學困生的參與性,必須做好課前教學準備,根據學困生的學習水平,不斷設想并采取有效的引導方式讓學困生最終回答第一小問,從而為第二個問題的合作交流探討奠定良好的基礎。
(五)做好科學評價,增強學困生學習自信
教學評價是任何一種教學方式必不可少的環節。在合作學習教學后,教師需要針對學生課上的表現情況做好客觀性教學評價,不僅僅要評價學困生的表現,還要考慮到其他學生的課堂表現。首先,針對學困生,教師可以讓其他小組成員合理評價他的表現,比如有的學困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積極參與,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但還有一些學困生即使在合作學習中可能也會比較被動,不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通過小組成員的評價,學困生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與優點。與此同時,教師也需要將自己在課上的觀察借此機會表述出來,對學困生一些值得表揚的地方要積極給予正確的肯定,增強學困生學習自信,但也要準確地說出其有待進步的方面,讓學困生知道在課下再努力一下就能夠達到目標,有利于持續性激發學困生的學習動力。其次,針對其他學生,教師也需要進行合理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可以表揚某個學生幫助另一個學生的行為,增加學生之間的友誼。最后,教師需要促進教學評價的多樣化,不僅僅要采用學生評價與老師評價的方式,還需要引入自評、周評與月評、期中評價、期末評價等,還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等,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并在評價過程中幫助學困生不斷調整學習方法,促進學困生的轉化。
五、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并且結合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充分做好教學設計,合理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幫助學困生找到正確學習數學的方式,并且做好課堂教學總結與反思,不斷完善與改進合作學習方式,讓學困生認識到自己的價值,轉變錯誤的學習觀念,培養其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其數學學習自信,進而提高學困生轉化效果。
參考文獻:
[1]喬俊華.初中數學合作學習中學困生轉化策略的研究[J].新課程(教研版),2021(25):29.
[2]李立業.談初中數學課堂中合作學習對學困生的轉化[J].魅力中國,2019(27):132.
[3]毛莉波.合作學習對緩解學困生數學課堂焦慮的作用[J].考試周刊,2018(78):68.
[4]李寶敏,宮玲玲.合作學習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基于國內外54項實驗研究和準實驗研究的元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9(24):39-47.
[5]馮瓊艷.試論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