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瑜
[摘 要]在文學活動中,陌生化主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創造性變形得以實現,變形體現在不同層面,如視角、構思、選材、立意、意象、情節、細節、語言等。為推動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創新高中寫作教學發展方式,可引入陌生化理論?;谀吧碚摰母咧姓Z文深度寫作教學通過新鮮的理論視野和有效的寫作策略,將學生引向深度閱讀和深度寫作,為高中寫作教學實踐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陌生化理論;深度寫作教學;教學探究
[中圖分類號]? ? G633.3?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07-0017-03
經研究后,筆者認為,深度寫作是伴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新課標)而生的一種新的寫作和學習方式,是對過往寫作研究成果的總結和深化。在內容上,它打破了傳統寫作單一維度的桎梏,與聽、說、讀等學習內容共同組成語文課程內容,具有了學習價值和課程價值。在實施方式上,強調基于文體或知識序列的呈現方式,著眼于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自然生發,凸顯寫作的自由與個性。在新課標、新教材的背景下,單一維度的寫作無法與整體的語文課程相結合,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需要。陌生化理論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學理論,具有認識論和創作論的雙重價值,將其運用到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中,有利于解決當前教學中的問題,且符合新課標、新教材下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
一、 深度寫作教學面臨的問題
深度寫作是新課標提出的設想與要求。深度寫作教學能將各個寫作知識要點自然地融合在單元學習任務之中,由情境生發寫作動機。深度寫作教學布設的寫作任務真實,且有明晰的寫作目的和讀者對象。深度寫作教學致力于通過多種形式的寫作,培養學生理解、鑒賞、評價、創造的綜合能力。在新課標背景下,深度寫作不只是一種表達方式,更是語文課程的一種學習方式,具有方法論的價值。
深度寫作深刻回答了有關寫作的兩個問題,即為何而寫——為發展能力而寫,寫什么——寫一定學科背景下的深刻認知和思考。然而,第三個問題——如何寫,依然是教師需要繼續探究的。
深度寫作教學主要面臨兩個問題,一是學生的寫作行為因何發生,二是學生的寫作實踐如何推進。第一個問題與認識論相關,指向寫作的原因、目的和對象;第二個問題與創作論相關,指向寫作活動的有效完成。目前針對深度寫作教學的研究還比較少,研究成果數量不多,且偏向于宏觀描述,具體針對性不強。如鄭明川在《優化思維品質,進行深度寫作》中提出用理性思維來實現深度寫作,但是理性思維如何獲得,并無方法論的指導。林匯波在《從“教寫作知識”到寫的組織的轉向——真實情境下深度寫作教學探析》中提出要在真實情境中讓學生自主發現寫作任務,但是對學生的發現過程表述模糊,以致研究成果的實踐指導價值減弱。深度寫作教學亟待更加先進和清晰的理論為其提供實踐指導。
二、 陌生化理論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狀
陌生化或被譯為反?;?、奇異化、反熟悉化、間離化。陌生化理論是俄國形式主義的核心概念,由俄國形式主義評論家什克洛夫斯基針對感覺的“自動化”提出,目的是喚回人對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頭更成其為石頭,其實質是改變人們對事物、人生和世界固有的陳舊認識,讓人們采取具有創造性的獨特方法,從熟悉的事物中發現新的事物。
教師可以將陌生化理論運用于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中,引導學生將原本熟悉的內容進行創新式的寫作,以獲得獨特的寫作體驗。這不僅有利于完善和更新學生的閱讀認知體系,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
此前已有部分研究者和語文教師關注陌生化理論對語文教學的價值,并將其運用到寫作教學中,但是對陌生化理論與深度寫作教學相結合的研究還比較薄弱。以下對陌生化理論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現狀進行簡單分析。
1. 探討了基于陌生化理論開展寫作教學研究的意義和價值。如蔡舒雯《“陌生化”寫作研究在中學寫作教學中的具體運用》提出用陌生化理論推動人們寫作思維的創新;金冠芬《試論初中作文中語言陌生化的應用》認為“陌生化”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誘發學生的聯想,延長審美的過程;郭宏云《用陌生化手法扮亮作文語言》認為陌生化手法可以給文章帶來一道亮麗的色彩,使文章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
2. 開展了基于陌生化理論的寫作教學策略研究。如劉志軍《記敘文語言的創造性變形——基于陌生化理論的實踐思考》提出在陌生化理論的指導下錘煉文章語言;張媛媛《現代漢語詩歌“陌生化”的語言實現》從語言操作層面,即詞匯、句法、搭配分析了現代漢語詩歌陌生化的原因,間接啟示了現代漢語詩歌的創作方法;蔡兵《陌生化手法在高中語文寫作中的應用研究》從語言、形象、主題、視角等角度對陌生化手法的應用進行了分析。
相關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在新課標、新教材的背景下,又顯露出一些不足,具體分析以下幾個方面。
有些研究成果主觀性較強,而科學性不足。研究者大多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結合單一維度的寫作案例、寫作策略進行論述性和感悟式的評論和研究,未能實現寫作教學與陌生化理論的深度融合研究。
有些研究多偏向于探討抽象的寫作原則和策略,與真實的寫作情境或語境聯系薄弱,以致相關成果實踐指導價值不高。
在新課標、新教材的背景下,單一維度的研究無法與語文課程相結合,已經無法適應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發展需要。
三、 陌生化理論與新課標下的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相契合
陌生化理論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學理論,將其運用到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中,有利于解決當前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有利于滿足新課標、新教材提出的學習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將陌生化理論運用到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中,具有認識論和創作論的雙重價值,能夠完善和更新學生的閱讀認知體系,促使學生實現多元、敏銳、深刻、批判的認知,并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使學生順利進行個性化和創新性的寫作。
首先,在認識論層面,陌生化理論與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選文天然地具有契合之處。高中語文教材中的選文大多是經受了時代考驗的文質兼美的經典篇章,其誕生之初即擁有豐富的藝術可感性。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創作語境不存,今天的學生帶著特定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去面對它們時,無疑會陷入對其無感的被動學習境地。通過運用陌生化理論探究文本中的陌生性和藝術價值,學生能夠有效解決語文學習過程中的內容認知問題。與此同時,通過有效學習課文,學生能夠習得相關寫作技巧。這有利于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的有效開展。
其次,在創作論層面,陌生化理論為深度寫作教學的開展提供了方法和策略。陌生化理論指出,陌生化主要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創造性變形得以實現,表現在視角、構思、選材、立意、意象、情節、細節、語言等方面。在深度寫作教學中,可借助陌生化理論,指引學生將“自動化”語言轉變為“陌生化”語言,以幫助學生打破思維定式,更好地創造作品獨特的藝術價值。陌生化理論的運用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深化學生的認知,促使學生實現深度寫作。陌生化理論在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中的應用,有助于實現學生寫作的個性化、創造性的深度發展。
最后,陌生化理論與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的融合符合新課標、新教材提出的學習發展需要。新課標凝練了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對學生的語言、思維、審美、創造等方面都提出了深刻要求——掌握祖國語言文字的特點及運用規律,提升思維品質,獲得美的熏陶并逐步掌握表現美、創造美的方法等。增強學生思維的敏感性和寫作的創造性是基于陌生化理論的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的目標。陌生化理論與寫作教學相結合,有助于完善和更新學生的閱讀認知體系,為學生的寫作實踐提供創造性的策略和方法,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四、 基于陌生化理論的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研究價值
陌生化理論指導下的深度寫作教學能引導學生在自主的寫作實踐中,借助種種語言變形的手段和策略,推動自我的寫作實現個性化、創造性的深度發展。這有利于改變作文教學和學生寫作淺表化、套路化、應試化等弊端?;谀吧碚摰纳疃葘懽鹘虒W實踐,順應了語文課程改革的潮流,契合了新課標下以學生實踐為主的學習方式。在構建教學情境的過程中,實現了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凸顯了語文教學的綜合性、實踐性。
對基于陌生化理論的深度寫作教學進行設計,須找準讀寫結合點,按照一定的順序和策略組織情境再現、文本分析、寫作創造等活動。其中,讀寫結合點的確定,是教學設計的難點所在;推動寫作與閱讀的深度融合,實現語文教學的綜合發展,是教學設計的重點所在。在陌生化理論的指導下,教師應通過關注教材中的選文陌生化與自動化交織共生的矛盾現狀,找準讀寫結合點,以學生自主寫作的方式,構建教學情境,進而引導學生還原文本陌生化的藝術特質,探究作者的創作意圖,推動學生走向深度學習,再在此基礎上,讓學生結合習得的寫作手法及規律進行創新性的寫作實踐,使學生實現深度寫作。
基于陌生化理論的高中語文深度寫作教學能助推“學生寫作行為因何發生”和“學生寫作實踐如何推進”的現實教學問題的解決,具有理論創新價值。陌生化理論指導下的深度寫作教學通過介入具體的教學情境,在還原語境和陌生化與自動化的文本對照閱讀中,幫助學生發現作者的創作意圖和作品的獨特藝術價值,讓學生習得更好的寫作表達方式,從而為語文教學提供新方法,注入新活力。
[? ?參? ?考? ?文? ?獻?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年修訂[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 鄭明川.優化思維品質,進行深度寫作[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0):89,156.
[3]? 林匯波.從“教寫作知識”到寫的組織的轉向:真實情境下深度寫作教學探析[J].中學語文,2019(31):26-29.
[4]? 蔡舒雯. “陌生化”寫作研究在中學寫作教學中的具體運用[D].延吉:延邊大學,2011.
[5]? 金冠芬.試論初中作文中語言陌生化的應用[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3(1):131-132.
[6]? 郭宏云.用陌生化手法扮亮作文語言[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28):26.
[7]? 劉志軍.記敘文語言的創造性變形:基于陌生化理論的實踐思考[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13):136-138.
[8]? 張媛媛. 現代漢語詩歌“陌生化”的語言實現[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9]? 蔡兵. 陌生化手法在高中語文寫作中的應用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8.
(責任編輯? ? 農越華)
中學教學參考·語英版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