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笑萍
摘要:數學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要明確其應用價值,要從核心要點出發對作業分層設計進行優化,以切實發揮分層作業的教學優勢和價值,為學生更有針對性地學習提供幫助?;凇半p減”政策的影響,在分層作業的設計與實施中,教師可以從基于教學現狀、創新作業形式,優化教學設計、減輕作業負擔,增加彈性作業、提高作業的靈活性,完善教學評價、持續優化教學入手。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作業分層;設計;實施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3)18-0089-04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十四五”教育科研重點課題“‘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分層作業的設計與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XL1452022234)
作業設計作為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舉措,一直受到廣泛關注。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往往會通過布置大量的作業達到鞏固教學效果的目的。過多的作業會增加學生的負擔,不僅不能提高學習質量,還容易引發抵觸情緒。針對這一現狀,國家教育部門從優化教學和素質教育綜合化角度提出了進一步推進“雙減”政策的要求,在政策內容中從優化作業設計和規范校外培訓兩方面對減負提出具體要求。數學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同樣面臨著作業設計不貼合學生實際學情的現狀。為了更好地落實“雙減”政策減負增效的教育要求,在作業設計過程中與時俱進地引入新的設計理念,對于優化學生學習環境、提高學科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素質教育要求,切實提高學科教學質量,促進立德樹人教育目標的有效落實,“雙減”教育政策應運而生。在具體落實和教育實踐活動中,要求學校和社會教育機構認真落實“雙減”政策,提升教學的有效性,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國家提倡減負的初衷在于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優化課程教學設計,通過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學活動為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能力的提升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凇半p減”政策的落實需要,學科教學工作對教師日常的教學活動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為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
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是一種新的作業布置方式,在學科教學中受到廣泛關注。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保證作業質量的前提是根據教學原則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這需要教師從學生學習能力、學習興趣和學習實際出發,將學生分為不同層次,并為他們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第一層以日常學習活動中的學優生為主。這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學習基礎比較扎實,能夠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和作業。第二層學生以日常學習活動的中等生為主。這部分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習基礎,能夠較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和作業,自主學習能力和管理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第三層學生以日常學習活動中的學困生和基礎較弱的學生為主。這部分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吸收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的作業設計要把夯實基礎知識作為重點,注重其學習興趣的培養,增強其學習自信心??茖W合理的分層,能為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提供依據,能兼顧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得到調動,更好地踐行素質教育,助力學生的學習和發展。
1.有助于做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最早出現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其主張從學習者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突出教育內容的科學性。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就會導致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跟不上教學節奏,而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則會出現“吃不飽”的情況。為此,在優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進一步突出對學生實際學情的關注,并以學生實際學習能力為依據做好差異化教學的設計。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有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設置相應的作業,能做到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
2.有助于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有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就學科教學現狀而言,作業過重是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邏輯性,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和解題能力。因此,數學作業相對于其他學科的作業來說,給學生帶來的學習壓力會更大。部分教師為強化學生對課內所學知識的掌握,往往布置大量的作業,并沒有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半p減”背景下,教師在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要考慮作業的層次性,在學生學習能力和鞏固作業之間搭建一個對話和溝通的橋梁,讓學生在符合自身學習能力的實踐活動中高效地學習和互動,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避免“題海戰術”帶來的消極影響,提高教學質量。
3.有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
受各種外在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差異性特征。教師立足學生這種學習差異性特征進行針對性教學,有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最近發展區理論指出,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發展水平的評判標準有兩種:第一種評判標準是基于學生現有的發展實際情況,即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種評判標準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可能發展趨向,即通過外部引導而獲得進步的能力。在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出發,進一步提升教學設計的針對性和合理性,助力學生更高效地學習,幫助學生實現發展目標。
1.以控制作業總量為目標
作業數量過多是各階段課程教學的通病,大量的作業對學生的學習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促進作用,還會加重學生的負擔,使學生產生抵觸心理,進而滋生厭學情緒,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因此,“雙減”背景下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要以控制作業總量為目標,圍繞學科知識重點與難點,對作業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提高作業設計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同時,做到科學減負。
2.以合理分層為基礎
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是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的前提。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而由此產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出現較大的差異性特征。對于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都較好的學生而言,其可以基于自身對學科知識的理解能力高質量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同時還可以靈活地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自主學習意識相對較強。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及吸收知識的過程中會較為吃力,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逐步理解和有效掌握,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意識有待進一步提升。為此,教師在落實分層作業的實踐學習活動中要從不同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首先,要從學生日常學習表現以及學習興趣出發,制定清晰的分層標準,保障分層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其次,要合理劃分學生主體層次,在分層標準的引領下,將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趨于一致的學生劃分為同一層次,以設計符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作業內容,保證作業完成質量。值得注意的是,學生的分層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要根據學生日常表現和進步情況靈活調整,不斷優化學生和學習資源的匹配程度,確保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3.以明確功能分層為重心
在教學過程中,作業不僅肩負夯實學習基礎的重要職責,還肩負多元化的教育功能?!半p減”政策的要求是:作業內容要兼顧診斷、鞏固以及學情分析等多元化教育功能。為此,教師在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要將分層教學理念和作業教育功能充分結合起來,明確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和教育重心。對學困生來說,作業的教育功能主要是夯實學習基礎,幫助他們樹立學習自信心;對中等學生來說,作業的教育功能要集中在強化課內所學知識上,提高他們的知識應用和遷移能力,讓他們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展學科綜合素養;對學優生來說,作業的教育功能要重在培養他們的綜合技能,讓他們在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根據不同的教育功能,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時要有計劃性地對分層作業的實施過程進行優化和完善,不斷提高作業設計的綜合水平。
4.以作業難度分層為核心
在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科學劃分作業難度是核心。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其本質是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科學平衡各層次作業的難度,確保學生都能夠通過獨立分析高效完成作業。受外部客觀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能力有著十分顯著的特征。教師在進行作業分層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學習能力,將作業內容劃分為基礎作業、提高作業和拓展作業等板塊,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匹配到對應的作業內容,從而實現精準教學,提升學生課后鞏固學習的效率與質量。
1.基于教學現狀,創新作業形式
數學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需要在傳統書面作業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和課程內容,融入多元化實踐類型的作業,將分層作業的設計實施與實踐活動進行深度融合。對于數學教學而言,學科知識本身就具有高度的實踐性特征,和日常生活具有緊密的聯系,教師要善于從這一學科特點出發,積極創新作業內容和作業形式,為貫徹和落實“雙減”政策要求提供更多的優化思路和空間。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這部分知識內容時,教室面積、課桌面積、課本面積都可以作為課堂教學元素。教師可圍繞這些生活中的元素引導學生量一量,算一算,讓學生借助現有工具進行測量和計算,再根據面積公式進行計算。這種生活類型的實踐作業,能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將課內所學知識靈活應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去,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此外,在作業內容和形式上,教師也可以引入一些實踐類型的活動,打破單一書面作業的形式。例如,在設計“條形統計圖”知識點的鞏固作業環節,教師就可以創新傳統作業的形式,為學生引入實踐類型的作業內容:統計班級內學生上學的方式,并用條形統計圖進行呈現,概述自己的調查結果。在完成這種實踐類型的作業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條形統計圖的繪制要素和特點有了進一步的理解,還能強化學習體驗,感受統計知識的應用價值。
2.優化教學設計,減輕作業負擔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學校放學時間較早,各科教師都會根據課堂教學情況為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以提高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雙減”政策的實施,其核心價值在于保證學生學習質量,削減各類無效作業和重復作業,減輕學生不必要的學習壓力,為學生進行多元化學習和鍛煉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半p減”政策提出“5+2”的學習模式,即每周5天正課時間,每天不低于2小時的課后服務。“5+2”的學習模式的提出,延長了學生的在校時間,為教師進一步推進和優化作業設計工作,預留了更多創造性的發揮空間。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時間,針對學生課內知識的掌握情況提出針對性的作業計劃,讓學生在針對性的學習訓練中高效地學習和鞏固。
例如,在教學“質數和合數”這一知識內容時,教師在課后作業的優化設計中就可以做出如下設計:要求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完成“找出50以內的質數”這類基礎題型;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完成“一個四位數,個位是最小的質數,十位是最小的合數,百位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千位是最大的一位數,這個數是多少”這類拓展題型。具有針對性的作業設計,能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作業內容,并在主動學習和思考的過程中實現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靈活應用與遷徙,帶動自身學習質量的同步提高。
3.增加彈性作業,提高作業的靈活性
立足當前教育工作的實際要求,在作業設計環節增加彈性作業的同時,提高作業的靈活性,讓學生有所選擇已經成為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基礎要求。為此,在設計分層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將彈性作業作為作業分層設計與實施的要點加以落實,對作業設計進行全面優化與完善。
首先,教師在進行作業內容的選擇和應用時要根據學生分層情況合理確定作業的難度和數量,要在嚴格把控作業總量的基礎上,提高作業內容的設計質量,針對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進行優化。對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較弱的學生,作業量要適當減少,避免給他們造成壓力,影響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中等生和學優生,要在夯實基礎的同時,增加拓展型和實踐應用型作業,為鍛煉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助力添彩。其次,在作業選擇方面要適當給予學生自主選擇的空間,以調動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以變式練習類型習題為例,教師應圍繞學生易錯題進行設計,將學生易錯知識點和課內重點知識內容作為強化練習的對象,通過改變條件的方式設計變形作業以供學生練習和選擇。學生在自主選擇和嘗試探究的學習活動中,自主學習能力會得到鍛煉和提高。
4.完善教學評價,持續優化教學
作業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具有多元化的功能性特征,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部分教師往往忽略作業這一功能性特征,使得學生的課后作業功能和價值并未得到很好的凸顯。要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就要對“雙減”政策進行深入解讀,結合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引入多元化的作業,充分發揮作業多元化功能性特征。首先,教師要及時批改學生作業,準確掌握學生學習動態。其次,教師要關注作業分層設計,注重激勵性評價的應用。教學評價是學科教學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和學習素養具有積極推動作用。所以,在教師應用分層作業優化教學設計時既要關注分層作業設計的合理性,同時也要做好相應的教學評價輔助工作,充分發掘教師教學評價對學生學習發展的促進和導向作用,為學科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小學階段作為學生數學學科學習的基礎時期,對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都有深遠的影響。教師要立足素質教育,在“雙減”政策的引領下與時俱進地創新課程教學模式,在作業分層的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積極踐行減負增效的要求,對作業內容和形式進行優化,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同時兼顧因材施教的原則,切實發揮作業的作用和價值,為學生學習和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陳雨.探討小學數學分層作業的設計與應用[J].數學大世界,2018(06).
[2]鄭丁惠.“雙減”背景下小學高年段數學課堂作業設計策略[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2(12).
[3]李德莉.“雙減”背景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優化策略[J].凱里學院學報,2022(06).
[4]張培.“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優化[J].江西教育,2022(44).
[5]鄭梅娟.“雙減”視角下數學實踐性作業設計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22(35).
[6]姚久芬.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創新———立足“雙減”,分層設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5).
[7]馬芳東.雙減政策下學生作業設計———以小學六年級數學為例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2(34).
Exploration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al Assignment Layer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Chen Xiaoping
( Longyan Liandong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Longyan 364000, China)
Abstract: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athematical homework layering should clarify its application value, optimize the homework layering design from the core poi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leverage the teaching advantages and value of layering homework, and provide help for students to learn more targeted. Based on the impact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in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hierarchical homework, teachers can start by optimizing teaching design, reducing homework burden, increasing flexible homework, improving homework flexibility, improving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continuously optimizing teaching based on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innovative homework forms.
Key words: "doublereduction"policy; elementaryschoolmathematics; layeredhomework; design; implemen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