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蘋



摘?要:創新創業是國家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創新創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促進經濟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為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創新活力,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需要加強專業教育中的創業元素,尤其是高職財經商貿群覆蓋著企業采購與供應鏈全過程,通過構建“雙師四層五融五創”專創融合協同育人教育體系,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關鍵詞:財經商貿;專業群;專創融合;育人體系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39
創業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個人心中具有頑強生命力的“種子”。自2015年黨中央、國務院全面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以來,創新創業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領域各環節,“雙創”事業成果累累。創業帶動大量就業,創新成就眾多創業,雙創不僅有利于保障民生、促進就業,也為市場注入眾多新生力量,也催生眾多市場新生力量,促進觀念更新、制度創新和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的變革,是推動我國新舊動能轉換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一股不可或缺的源頭活水。
2022年4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指出,在國家持續出臺創業扶持政策的大背景下,青年積極投身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熱潮,靠奮斗致富。2014年以來,在新登記注冊的市場主體中,大學生創業者超過500萬人,無數人在創新創業的大潮中奮勇搏擊,“創”出民生獲得感。為了提升大學生創業能力,高職院校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推動學生高質量就業。但在高職院校,往往將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門公共基礎課,而在專業課程設置中并沒有相關內容,缺乏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因此在高職院校需要持續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健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尤其是以培養學生財務技能、企業運營、銷售管理等核心技能的財經商貿專業大類中,更要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入專業教育,形成專創融合的協同育人體系。
1?高職院校財經商貿專業群專創融合協同育人體系必要性分析
1.1?培養創新創業能力是緩解學生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
大學生是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大學生就業問題是牽涉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多重層面的重要社會問題。2022年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大學生已經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首次就業群體。2022年大學生就業的嚴峻形式遠超往年。圖1顯示了2019-2022年國家統計局公布的16~24歲人口城鎮調查失業率情況。2022年7月,國家統計局公布我國青年失業率達19.9%,是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的3.69倍,根據歷史經驗,應屆畢業大學生約占青年失業人口的一半,由此可見應屆生就業形勢嚴峻。同時,應屆大學生的就業去向有了較大變化,通過跟蹤學院2019-2022年應屆高職選擇畢業去向,“就業壓力”成為最主要的考慮因素。單位就業的大學生比例逐年降低,靈活就業、慢就業比例不斷升高。受疫情影響,繼續深造的比例有上升趨勢,自主創業的比例經歷先下降后上升的發展過程,在疫情暴發期有所下降,隨著疫情常態化,這一比例又有所上升,隨著疫情的新政策,經濟復蘇,這一比例將會快速增長。《2021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報告》數據顯示,在受訪的大學生中,96.1%的大學生都曾有過或仍有創業的想法和意愿。
1.2?財經商貿專業培養大學生數字經濟時代創業的能力需求
在社會中,創業人員經營企業,均需要掌握財經商貿專業知識,和物流、電子商務、供應鏈、財務、營銷等相關領域的綜合知識技能,而這些知識技能正是財經商貿大類專業的教學目標。因此,在財經商貿專業群建設中,將搭建從采購到供應全過程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為一體的產業價值供應鏈,形成專業群各專業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良好局面,培養懂店面網頁制作管理、擅長產品的具體營銷,能產品的運輸與配送的流通,會產品成本核算的綜合型人才。
高職財經商貿大類專業包括財稅、金融、會計、貿易、電商、物流等與經濟貿易相關行業相關的專業領域。隨著全球化經濟不斷發展,現在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財經商貿專業群不斷適應時代的機遇與挑戰,培養具備新時代財經商貿通用專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質量畢業生。
1.3?財經商貿專業群專創融合是深化教學改革的創新模式
“產教結合、校企一體”的辦學模式是職業院校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教育的關鍵所在。高職院校要主動對接地方區域經濟發展需求,選擇地方經濟產業發展為切入點,突破學校封閉辦學架構,通過將產業發展與教學設計緊密結合,將產業元素轉化為教學元素,構建學校、企業、政府、行業多元參與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將創新創業教學元素應用于專業課程教學改革,促進院校與相關產業之間的深度融合,無論對社會經濟、企業發展還是高職院校,專創融合協同發展的育人模式的實施與探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高職院校開展專創融合,是深化產教融合,切實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創新模式。
2?大學生創業能力模型分析
大學生創業能力是推動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的原動力,其創業能力高低直接影響創業績效結果。通過對眾多大學生創業者的問卷調查分析,大學生創業者評選的創業者能力素質主要包括:身體素質、動機意識,誠實守信、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創新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市場敏銳度、領導決策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專業行業能力、社會責任感、人脈構建能力等。通過對以上相關能力分析,以及前期相關文獻研究,得出大學生創業能力模型。模型根據素質洋蔥理論,將大學生創業能力分為個性與動機的基礎能力、自我認知與態度價值觀的社會能力,知識與技能的專業能力,具體模型如下圖所示。
2.1?大學生創業能力中的基礎能力
基礎能力是創業者區別于其他社會個體的核心要素,是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內生要素,主要包括充沛的精力、健康的體魄、誠實守信、獨立堅強樂觀的個性,以及學習能力、抗壓能力、創新精神等,這些能力往往源于大學生個體的先天個性,較難通過后天的學習進行培養與改善。
2.2?大學生創業能力中的社會能力
社會能力是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的主要行為能力,是決定創業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證,是創業能力中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人際交往能力、談判能力、企業形象策劃能力、團結合作能力、自我約束能力、適應變化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大學生具備較好的社會能力,能夠有效組織創業團隊成員,發現創業機會。
2.3?大學生創業能力中的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是指企業中與經營方向密切相關的主要崗位或崗位群所要求的能力。大學生在創業時,往往從熟知的領域入手,避免外行領導內行的尷尬,可以大大提高創業的成功率。專業能力主要包括從事創業行業崗位的從業能力與專業知識、行業未來發展的新技術能力熟知、行業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等。
以上三種能力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都是重要的創業要素,我們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強化大學生基礎素質,激發大學生創業社會能力,培養大學生專業能力,將學生的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人才培養體系融合,通過專創融合,提升大學生就業能力。
3?財經商貿專業群專創融合協同育人體系構建
在《職業教育專業目錄(2021年)》中,財經商貿大類共設置專業78個,其中中職18個、高職專科44個、高職本科16個。財經商貿大類專業共包含財政稅務類、金融類、財務會計類、統計類、經濟貿易類、工商管理類、電子商務類、物流類8個小類專業,其中高職專科財經商貿大類包括財政稅務類3個專業、金融類8個專業、財務會計類4個專業、統計類3個專業、經濟貿易類5個專業、工商管理類5個專業、電子商務類6個專業、物流類10個專業。上述專業覆蓋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從采購到供應全過程的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為一體的產業價值供應鏈,為了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技能專業人才,構建了“雙師四層五融五創”專創融合協同育人體系。
3.1?“一基礎、二通用、三專業、四綜合”的四層課程體系
通過在全國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管理與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對遼寧省2022年高等職業教育專科擬招生專業設置備案結果數據檢索分析,其中電子商務類、財經會計類、工商管理類、物流類設置較多,設置電子商務專業的院校達33家,大數據與會計專業30家,現代物流管理26家,市場營銷24家。下面我們以財經商貿專業群覆蓋電子商務、大數據與會計、現代物流管理以及市場營銷四個專業為例,分析專創融合的協同育人課程體系。專業人才培養體系通過設置全校性創業類公共基礎課程、橫向設置專業群共享課程,縱向融入創新創業教育,通過創新創業活動任務形成四層次課程體系。
3.2?“專兼結合、專創融合”的新型雙師教師團隊
為了支撐培養學生創業能力水平,需要一支由企業兼職教師、學校專業教師構成的具備高技能專業水平以及創新創業經驗的新型雙師教師團隊。在高職院校中專職從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任務的教師較少,而且缺乏創業專業知識、缺少實際的創業經驗,為了改善創業師資隊伍,需要通過外引內配,完善師資隊伍結構,將具有創業經驗的企業教師引入到課堂教學,鼓勵專業教師發揮技術特長,在專業相關企業承擔兼職工作。學校開展雙創教育理念與教學培訓,引導教師樹立創業理念,并有意識地在教育內容上挖掘創業元素,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學生群體。
3.3?“融目標、融理念、融知識、融案例、融方法”五融課程改革方式
為了落實專創融合教育體系,財經商貿專業教師需要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創新創業理念。將創業相關的知識、技能、法律知識、社會常識等內容融入課程知識點,引導學生開展創新研究、技術研發、產品開發等,強化學生的創業信息和創業能力。采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式,靈活運用多種混合教學模式,開發“專創融合”教學案例庫、微課資源、網絡課程等教學素材,優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可聘請行業內具有豐富創業管理經驗的企業家、投資家或管理人員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在專業領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
3.4?“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成果轉化-創業項目培育-創業項目孵化-創業項目推薦”五創創業實踐平臺
學校應加強政企校聯動推動創新創業,聯合人設、工商、科技、商務、旅游等部門和相關企業及各類協會、商會,協同聯動共建實踐基地、培養基地和服務基地,積極幫扶有創業意愿和能力的大學生,建立分層分類的創新創業服務體系,與第三方合作,重點打造優質創新創業項目,努力推動項目落地見效。通過設置創業課程、創業社團、創業中心,搭建“創新意識激發—創新成果轉化—創業項目培育—創業項目孵化—創業項目推薦”的創業實踐平臺。
4?結語
面對新時代新需求,學校通過加強“大賽、教育、實踐、服務”等工作,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促進學生創新創業成果轉化,讓學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努力打造產、學、研、創一體化發展格局,增強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新創業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時代的中國青年[M].人民出版社,2022.
[2]賀智力,譚燕.優質高職院校背景下財經商貿類專業群建設路徑思考——以廣安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現代職業教育,2020,(01):2425.
[3]王欣.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創業能力評價模型構建研究[D].河北大學,2018.
[4]夏連峰.基于專創融合視角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路徑[J].人才資源開發,2022,(22):7172.
[5]朱瑋瑋.基于“產教、專創”雙融合的新商科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江蘇科技信息,2022,39(32):79.
[6]董慧.“專創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的重構與變革[J].職教論壇,2022,38(10):5964.
[7]傅小倚,周玥.專創融合理念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探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2,35(09):135137.
[8]肖景陽.專創融合背景下云計算專業課程建設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2):9293.
[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公報,2022,(Z1):25.
[10]王燁婷,杜德昌.高職院校創業教育的本質邏輯、實施困境與優化路徑[J].中國成人教育,2022,(07):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