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盛冀萍
摘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歷史任務,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現代農業技術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來,隨著無人機產業發展不斷加快,無人機應用技術在各行業領域呈現出良好態勢。為進一步助力農村經濟發展,通過分析無人機現狀、無人機專業服務鄉村振興的廣泛應用,在校企合作視域下提出了高職院校建設無人機專業群服務鄉村振興的路徑探索。
關鍵詞:無人機專業群,校企合作,鄉村振興
專業群建設是推進國家級和省級示范(骨干)高職院校建設的核心任務。[1]隨著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高等職業院校“雙高計劃”的不斷實施,高等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無人機應用技術作為新興技術,隨著科技、信息的不斷發展,無人機應用范圍日益擴大,無人機行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面對良好的發展環境,各高職院校如何開展無人機專業群建設,通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無人機專業群的最大效能,成為本文討論的重點內容。
(一)國家政策的不斷出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提出:提升農機裝備研發應用水平。全面梳理短板弱項,加強農機裝備工程化協同攻關,加快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和設施園藝小型機械、高端智能機械研發制造并納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予以長期穩定支持。[2]為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中提出:“加強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提高到75%。”[3]進一步為無人機植保項目提供了政策保障。
(二)教育部對職業院校專業群設置的要求
為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職業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1年1月,教育部印發了《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教發〔2021〕1號)。文件對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專業設置方面,文件指出:“要對接國家和區域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設置專業,有3個以上專業群,原則上每個專業群含3—5個專業,建有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專業(群)結構總體合理”。[4]因此,高職院校要想滿足產業需求,就必須進行科學合理的專業群建設。
(三)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動能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大批農村適齡勞動力向城市轉移,面對大片良田,我國農業生產經營者利用自動化機械完成生產的需求顯著增加。隨著無人機在農業領域應用場景拓展,近年來我國農業無人機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未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與無人機產品和農業場景深度融合,農業無人機有望為智慧農業賦能,有效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助力鄉村振興。
無人機在鄉村振興領域中的應用不僅僅是在農業生產環節,還可以是在鄉村旅游、鄉村生態保護及利用等各個方面。
(一)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
農業植保。近年來我國農業無人機市場規模呈現快速增長態勢。中國擁有20億畝基本農田,每年需要大量農業機械進行輔助田間作業。隨著植保無人機的普及,無人機“飛防”正在逐步改變中國的植保方式。植保無人機能夠憑借精準高效、全自動化的技術優勢,進行大型農田作業場景,彌補、減少農戶對農藥化肥的使用,同時也會記錄經過的區域位置、播種的用量、農藥噴灑的劑量、作業時間等數據,便于分析和預測下一步對農作物的培養防治等工作。[5]
農田檢測。土壤檢測分析對農田種植的前提規劃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無人機遙感技術,搭載可見光-近紅外光設備可以實現土壤的全面檢測,通過土壤圖像的對比分析,得出相關數據,預測水土發展趨勢。同時還可以對農業生產進行實時、全面的檢測分析技術,彌補傳統檢測設備的作業范圍小、實施檢測難、工作成本高、容易受天氣狀況影響等問題,所獲得的農田數據可以為農田管理者提供信息幫助,實現農場立體化,這也是未來現代農業管理的新方向。
(二)推動鄉村旅游的開發
地圖繪制。利用無人機航拍測繪建立綜合型全方位鄉村旅游資源地圖,根據需要測繪的路線制訂無人機飛行的線路以及拍攝點的位置,通過無人機技術獲取分辨率高影像和精準又全面的數據,為旅游地圖制圖提供直接的高質量快速成圖方法,是獲取旅游地圖信息最有效的手段。與傳統測量方法相比,無人機技術得到的數據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節省很多費用,為人們提供全方位鄉村旅游信息。
助力旅游文化。近幾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促進鄉村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徑。但現階段鄉村旅游開發尚不成熟,文化內涵欠缺,特色不鮮明。可以采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從細節展現景區特色,精攝風景區照片或短片,展現鄉村景區豐富優美的自然景觀和文化特色,打造美麗鄉村旅游精品路線,通過媒介平臺進行推送,吸引游客走進鄉村,親身體驗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美景,不僅讓游客感受到地域的傳統文化和民俗風情,同時也促進當地鄉村經濟效益。
(三)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生態環境檢測。無人機遙感技術具有安全性高、成本低、實用性強、高效、準確、靈活等諸多優點,在環境監測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利用無人機遙感技術對鄉村大氣環境、空氣質量、環境污染進行信息探測,使日常環保工作變得更加“智能化”,同時還可以對突發事件如森林消防火災、秸稈焚燒、地質災害等情況進行監控,為應急處理人員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為應急處置和決策提供有效準確的數據信息,加大了生態環境保護力度。
攝影測量。當前無人測繪系統已經成為國內外研究的重點,我國將無人機航攝系統作為我國測繪地理信息科技發展中的一項重要規劃。規劃測量是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設計現場地理信息的缺失,會導致秀美鄉村后續的規劃設計受到嚴重影響。可以使用無人機低空測繪攝影技術完成基礎地理信息測繪,收集農村地形、地貌及人居分布特征,以便更好地進行農村規劃,推進新農村建設。
(一)校企合作機制有待加強
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具備較強實踐性,部分職業院校雖組建了專業,但在教學過程中更注重基礎理論知識的教學,缺少實訓基地,無法滿足教師和學生的社會實踐需求,有些職業院校也引入了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辦學,但校企合作多停留在AOPA、會飛等考證培訓方面,使得校企合作不能形成長效共贏機制。
(二)師資力量薄弱
根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備案結果顯示,2013年我國僅有兩所高職院校設立了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2022年已經增加到402所學校。雖然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校不斷增多,但師資來源數量有限,研究生階段沒有對應的無人機專業,無法招聘到本專業教師,大部分是從相關專業教師轉崗成為該專業教師,但所掌握無人機知識全面性、系統性不足,加之教師缺少實踐鍛煉的機會,這些都限制了其專業的發展。
(三)人才培養方案不完善
目前,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大都是從事無人機研發、組裝、無人機維修及無人機操作的技能人才,所培養的人才也成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但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各專業之間缺少有效斜街,未形成合力,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可以和體育、農學、經濟等專業相結合,在地理測繪、農業植保、應急事件等眾多專業領域探索,精準對接服務鄉村需求。
(一)加強校企合作,實現校企發展共同體
學校應當依托體育類、數字類、服務類的龍頭企業、上市企業、明星企業等優勢資源,突破地、省、國界限,不斷擴大企業合作范圍,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整合校企優勢資源,將學校的理論知識與企業的行業動態充分結合,聯合開發領先的專業標準、課程標準、人才培養標準,打造貼合發展的優質教學資源,建設具有傳承性和創新性的特色教學案例庫,實現校企共建專業、共擔課程、共編教材、共享師資、共用基地,實現校企命運共同體。
(二)建設開放共享型實踐平臺
職業院校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能力是關鍵,可搭建教學研一體、虛實結合等多樣化的產教融合實踐平臺,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實踐鍛煉環境。通過建立校內虛擬仿真實驗室,無人機專業群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實現無人機組裝調試、檢測維修、仿真實驗、數據監控等訓練項目,建立校外培訓基地,嘗試與本地的無人機生產、應用企業合作共贏,提前為學生的工學交替和就業打下扎實基礎,[6]提升實踐能力和技能水平,通過不同的實踐鍛煉,積累無人機實戰經驗,為企業培養對口人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三)結合產業需求,優化專業群建設
以應用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為出發點,高職院校應進一步明確與重建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優化專業設置。以“面向未來、滿足需求”為導向,深入剖析無人機實踐應用領域,對無人機專業的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新增設航拍攝影、農業植保、測量測繪、電力巡檢、林業勘察、安全檢查、應急救援等相關專業,在課程設置上以無人機操控和應用方向為依托,以無人機操控方面的課程為先導,夯實學生的飛行基礎,融入飛行和應用的教學當中。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無人機檢測維修、無人機農業植保技術等多個應用方向的課程。
(四)產教融合,共建高水平“雙師型”教師隊伍
通過人才引進或招聘,引入技術技能精湛的行業能手、能工巧匠。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選派校內的優秀青年教師和學生參加各類行業賽和國家賽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鼓勵教師和學生進駐企業參加崗位實踐,夯實專業基礎;與知名企業合作,聘請相關專家和工程師,推進校企師資團隊建設工作,建立完善的校企師資培訓方案,同時引進無人機應用企業的技術人員或技能大師指導教學和輔助專業群建設。
(五)制定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模式
各高職院校以無人機應用技術為主體,同時利用體、農、工、經濟等多學科知識,打造一專多能的復合應用型體育人才,實現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的高度融合。做好課程建設與開發,向學生傳授多學科知識,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做好理論知識與技能之間的平衡;探索學分制銀行,增加學習的“靈活性”,調動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加技能培訓,考取1+X證書,深化工學交替、實行彈性學習制;完善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管理機制,從構建管理實施機制、動態調整機制、持續改進機制入手,多方協同提升無人機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實施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六)強化社會服務能力
各高職院校要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發揮無人機專業優勢,將無人機應用技術與鄉村振興相融合,從服務角度入手,積極與政府、企業聯動對接,建立產教深度融合,以產教融合的教學體系助力鄉村振興。同時,還可以為當地政府相關工作人員、無人機操作者、農民開展無人機操作技能培訓,使無人機更好更快地融入實際需求當中。通過一系列社會服務,可以更快地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因此,無人機專業群不只是簡單地將幾個相近的專業合并在一起,而是要形成專業發展合力,以核心專業引領其他專業共同發展,資源共享、共建,構建產教融合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為實現職業教育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做出貢獻。
本文系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教師類項目“職業院校無人機專業群建設支持鄉村振興的效能研究”(2022J1453)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蘭青,曹美苑,范薇.高職院校專業群構建案例分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6:30-33.
[2]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 E B/O L ].2022-02-22.http://www.gov.cn.
[3]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的通知[E B/O L].2021-11-12.https://www.gov.cn.
[4]教育部.關于印發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的通知[Z].教育部. 2021-01-27.
[5]任震宇,楊雨濤,彭世杰.農業植保無人機發展現狀及分析[J].智慧農業導刊,2021,6:26-29.
[6]李天杰.技工院校無人機專業建設探索——以江蘇省常州技師學院為例[J].時代農機,2020,47(01):142-143.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