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蘊
摘 要:隨著當前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成為廣大教師的關注點,這需要數學教師從教學的各個環節著手來進行優化。文章主要針對“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展開探討,在分析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學生的閱讀能力現狀與原因的基礎上,就如何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議,力爭使學生在數學自主學習能力方面有較大提升,進而不斷提高數學教學的實效性,助力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閱讀能力;現狀;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1-009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1.031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要求,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繼續落實以人為本的育人要求,立足于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不斷優化數學教學活動。在此背景下,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成為很多教師關注的焦點。
一、數學閱讀能力的內涵
我國著名數學家張廣厚曾經說:“在數學學習中只做題不看書,是學不好數學的。”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數學閱讀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實際上,從很多教師和學生的傳統思維來看,大部分人在數學學習中更多關注的是做題和解題能力,而對于閱讀能力則關注很少。在日常教學中我們經常發現,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經常出現看不懂學習內容或者問題的情況,導致學生難以理解學習內容或者難以解決問題,這實際上就是閱讀能力不足產生的問題。
從數學教學研究的角度來說,數學閱讀能力是指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所具備的一種從書面資源中準確、全面獲得有用信息的一種能力。它既包括學生閱讀的結果,也包括學生在閱讀中的速度、對關鍵信息的篩選以及通過有效的思維對其進行理解、轉化并準確表達出來的能力。它實際上涉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有效地提煉和把握信息的能力、精讀能力、讀寫結合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由此可見,數學閱讀能力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之一,對于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義。
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即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在數學教學中具有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學生要想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就必須要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從而進行自主的探索,實現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二)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閱讀是學生獲取數學信息的主渠道之一,從調查研究結果來看,學生在數學學習中有超過80%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器官所獲得的。而從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形式來看,幾乎每一節課都需要學生自主地閱讀教材,或者是閱讀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從中提取有效信息來收獲知識和方法。而在做題過程中,教師提醒學生最多的也是“要認真審題、看清要求”。對學生來說,審題的過程考驗的就是其閱讀能力。學生閱讀能力強,其聽課效率、做題效率都會獲得較大的提升。
(三)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數學視野
數學來源于生活,并形成了具有學科特色的數學文化,它不僅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學習數學,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精神,而這需要學生進行主動的數學閱讀。例如,數學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關于偉大數學家的人物傳記或者科普讀物,如華羅庚在數學學習和研究中的事跡,使學生了解到任何人的數學學習都不可能一帆風順,在數學學習中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同時,通過數學閱讀也能夠使學生進一步了解到數學學習的價值,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科的重視程度。
三、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現狀與原因分析
(一)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在初中數學教師的傳統意識里,學好數學最主要的評價標準就是學生是否能夠做對題,因此很多數學教師都不自覺地把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做題技巧作為數學教學的中心工作,甚至動輒使用“題海戰術”。在課堂教學中,很多數學教師基本上就是以給學生講授試題然后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為主。教師不重視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也不重視針對性地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技能和技巧,這無形中使學生忽視了對數學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學生缺乏主動閱讀的意識
通過調查了解來看,在課前很多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缺乏主動閱讀的意識,他們的閱讀活動更多的是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進行的閱讀,這樣的閱讀對學生來說往往是流于形式,學生缺乏對閱讀內容的分析和思考。而在課堂上,教師難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閱讀時間,且學生因為獲得了教師的“助力”往往感覺教材的內容并沒有什么閱讀的難度,因此也忽略了對閱讀的重視。學生在獨立解決問題時,也很難意識到有些問題的出現就是因為閱讀能力的欠缺,導致學生在閱讀能力提升上問題較多。
(三)學生缺乏數學閱讀的技巧
從學生角度來說,只有他們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技巧,其數學閱讀能力才會獲得有效的提升。但是在學生的潛意識里,對于數學閱讀方法和技巧的積累不夠重視,特別是在課上學習時,學生因為得到了教師的“助力”發現不了自身在閱讀技巧上存在的問題,而在獨立解決問題時在閱讀速度、提取關鍵信息方面都存在一些短板,但是學生卻不太重視這些問題。隨著時間的積累,問題越來越嚴重,成為影響學生數學學習的一大障礙。
四、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通過課前預習,培養學生閱讀興趣
課前預習對初中生來說既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也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課前預習,不僅能使學生初步了解課上即將講授的學習內容,而且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也是鍛煉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重要途徑之一。
從初中數學教學角度來說,學生開展預習的中心任務應該是對教材的閱讀。因為數學教材不僅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主要依據,也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呈現,體現了數學的思想性和科學性。特別是新的初中數學教材,注重數學知識與現實生產和生活的聯系,知識和技能蘊含其中,完全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能力,因此它也是對學生進行閱讀能力培養的最佳資源之一,教師一定要充分利用。
數學教師為了減少學生在單一的閱讀教材過程中出現的枯燥感和盲目性,可以給學生布置閱讀提綱,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和思考,引導學生把“讀”與“思”結合起來。例如,在進行“認識函數”教學時,因為本節課學習的內容既有概念也有習題,教師可以這樣來給學生設計預習提綱:1.閱讀教材,完成自主學習填空;2.通過閱讀教材請答出函數、函數概念的由來、概念的關鍵表述以及意義;3.試說一說函數三種表示方法的優缺點有哪些。這些任務對學生來說遵循由易到難的順序安排,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律,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在自主閱讀過程中無形中就能夠有效培養并提高閱讀能力。
(二)授課中融入,注重指導學生閱讀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在初中課堂教學中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其職責之一就是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因此,教師要重視在教學中融入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逐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具體來說,數學教師可以從兩方面著手:
首先,教師要做好示范,在教學中既要重視知識的講解,也要重視對學生方法的傳授,這樣才能夠實現既“授之以魚”也“授之以漁”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從如何斷句、如何抓重點詞匯、如何把閱讀資源提供的信息與已學知識進行轉化這些細節著手來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同時,教師在解題過程中也要重視對學生言傳身教的影響,把規范、科學的閱讀方法滲透到教學的每一步內容中,潛移默化地去影響學生。
其次,在師生互動中規范學生的閱讀。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是發揮學生主體地位的重要形式,也是教師了解、指導學生有效學習的重要途徑。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留白,鼓勵學生通過自主閱讀理解去分析和解決問題。而在學生自主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評價的方式適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使學生不僅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同時也意識到閱讀在數學學習中的重要性,提升學生對閱讀的重視程度。
(三)開展多樣化教學,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針對初中生在數學閱讀能力上的短板,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既要重視方法的講授,也要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來鍛煉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首先,適當開展朗讀活動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數學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借鑒語文、英語學科的朗讀環節,鼓勵學生開展朗讀活動,動口、動腦、動手相結合,引導學生在讀中思、在思中辨,提升學生準確解讀信息的能力。
其次,通過課堂提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我國當代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在數學學習中,經過消化的東西就容易記,就能夠記,就能夠得心應手地用。”數學學科的大部分知識、概念并不需要學生死記硬背,而是需要學生真正理解。為了及時了解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及時提問,從而引導學生由表及里地去閱讀所學內容,使學生懂得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如何全面地理解教材的內容。
再次,鼓勵學生把讀與寫結合起來。數學學科是一門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把文字信息用數學符號表達出來;涉及幾何方面的內容,則要培養學生的畫圖意識,用圖文結合的形式來轉化閱讀內容,這對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來說非常有幫助。
(四)歸納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質量
初中數學閱讀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大板塊:對教材的閱讀和對習題的閱讀,二者既有聯系也有區別。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幫助學生歸納這兩類閱讀內容的閱讀技巧,這也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
對于教材文本閱讀,教師首先要提醒學生一定要專注、細致,要逐字逐句地進行閱讀,堅決避免一目十行地閱讀。其次,要善于抓住關鍵點和重點,即重點關注教材中的基本概念、重要公式、運算法則和各種定理。再次,在閱讀過程中要把讀與思結合起來,如概念的實質、公式的條件以及推導過程,保證閱讀的質量。
對于習題閱讀,教師一定要提醒學生養成細讀的好習慣,注意試題中所提供的各種有效信息。為了避免學生出現對信息的疏漏,教師要鼓勵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用筆做標注;為了能夠全面提煉信息,教師要鼓勵學生反復閱讀,提升閱讀的精準度。在此基礎上,教師也要提醒學生注重對閱讀技巧、方法的總結與反思,努力尋找契合自身的有效方法。
(五)課下針對訓練,鞏固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初中階段數學課上時間緊張,僅僅依靠課堂教學難以實現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提升,還需要教師把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訓練由課內延展到課外,從而達到鞏固與提升的效果。
首先,布置閱讀作業。數學作業是培養和訓練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因為科學的數學學習一定是讀寫結合的學習形式。對此,數學教師可以在課后作業內容中有意識地設計預習和課外閱讀的作業,通過設計“導學案”的形式指導學生進行預習閱讀。而課外閱讀則要結合初中生的興趣愛好進行設計,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與數學文化相關的書籍,增強學生對數學的了解。
其次,適當開展閱讀檢測。檢測是教師了解學生對學習內容掌握情況的主要途徑,為了使學生能夠鞏固所掌握的閱讀技巧,教師可以專門設計一些考查學生閱讀能力的練習,并把其融入日常的測試中,以便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閱讀上存在的問題。
綜上所述,新時期初中數學教學的目標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前提還是要夯實學生數學學習基礎。而數學閱讀能力培養則是其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影響學生數學綜合能力提升的關鍵環節之一。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重視數學閱讀教學,還要在教學的各個環節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和針對性培養,幫助學生夯實基礎,不斷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張玉琴.培養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實驗研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0(3).
[2] 胡繼東.培養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研究[J].數學之友,2019(20).
[3] 梁志敏.關于培養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策略的研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2).
[4] 王力.培養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2019(12).
[5] 江山,姚錦愛.培養初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8(20).
[6] 沈菊萍.對中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實踐探究[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0(12).
[責任編輯 郭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