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麗



[摘 要] 混合式教學是適應新時代大學生學習特點和規律的教學模式,也是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的重要實踐。以“能源學術英語”課程為例,系統探討“SPOC+云班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設計與實施。研究表明,“SPOC+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結合了傳統課堂教學和數字化、網絡化教學模式的優勢,優化了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形態。其中,線上任務更適合學生進行自主性學習,線下任務更適合教師進行有效性指導。這一混合式教學模式也較好地達成了知識講授、技能訓練和價值塑造三個目標。
[關鍵詞] 混合式教學;SPOC;云班課;能源學術英語
[基金項目] 2021年度教育部產學研合作協同育人項目“適應新時期語言服務行業人才培養需求的應用語言學課程建設”(202102015013)
[作者簡介] 梅 麗(1978—),女,山東濟寧人,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碩士,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應用語言學與語言測試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3)18-0121-04 [收稿日期] 2023-01-03
引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高等教育也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呼喚高校的新文科建設。為此,2019年,時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提出了“新使命、大格局、新文科、大外語”這個總體思路和目標[1]。其中,“大外語”這個概念系首次提出,與新文科具有同等重要性。在這一大背景下,大學外語,主要是大學英語教育教學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例如,在2020年11月,教育部公布了5 116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語言類課程共有128門入選,其中包括48門大學英語類課程(線上23門,線下11門,線上線下混合14門)。其中,我?!盎A學術英語I”(具體教學內容為“能源學術英語”)成功獲批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然而,新機遇也意味著新挑戰。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時常會考慮以下問題:(1)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如何解決傳統教學模式的“教師‘一言堂”“學生沉默現象嚴重”“學生課堂投入度不高”等問題;(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如何更好地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個教學目標融為一體[2]。因此,本文以我校“能源學術英語”課程為例,系統解析大學英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設計和實施步驟。
一、“SPOC+云班課”混合式教學設計
1.“SPOC+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模式。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學模式可以解決學時不夠、課堂上難以使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理論與實踐集中講授浪費時間等問題,也可以把理論性的內容或者需要學生課前預習、熟悉的實踐操作等以微課、PPT和Word的形式上傳至課程平臺,供學生學習。課堂上,教師則重點答疑、擴展、深入或動手操作。藍墨云班課(下稱“云班課”)打破了時空限制,讓教師可以在不同環境登錄平臺上傳材料,學生也可以隨時隨地預習、學習和復習,很受師生歡迎?,F階段,“SPOC+”這一教學模式已經被廣泛應用到大學英語教學中,且都取得了較好的實踐效果[3-7]。目前,我?!澳茉磳W術英語”教學團隊普遍采用的是“SPOC+云班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
2.“能源學術英語”混合式教學設計。根據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我們明確了“能源學術英語”的總體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即向學生系統教授能源相關知識,引導學生理解能源與日常生活、技術、倫理、可持續發展、安全、地緣政治變化、文明、人文、環境、未來、變革以及氣候變化等一系列議題之間的關系,加深對能源本質和功能的認識;(2)能力目標,即培養學生基本的通用學術英語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培養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邏輯思辨能力,能對文本所傳遞的觀點、態度、價值觀做出客觀評判,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3)價值目標,即要求學生能客觀理解和評價能源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辨別西方文化中的精華與糟粕,能用英語講好中國能源故事,展現制度和文化自信,從能源出發,正確看待政治、經濟和社會中所出現的問題和挑戰,培養學生的公平與正義觀、國家安全觀、生態觀、可持續發展觀、全球視野和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8]?;谝陨辖虒W目標,我們設計了“能源學術英語”的“SPOC+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能源學術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特點可簡單總結為“線上線下貫通,課內課外銜接”。該模式主要分為三個環節:首先是線上自主學習環節。在這一環節,教師需提前把與單元主題相關的音頻、視頻、文字等資源上傳到SPOC和云教材上,用學生自主性學習、交互式檢測和互助式研討三種方式來實現。其次是線下課堂面授環節,教師主要以課文內容為依托,以語篇分析為主要手段(包括語篇的理解、分析、解釋與評估),采用針對性答疑、主導式分析和導圖式思辨組織與開展教學活動。這一環節將有效打破傳統課堂教學的束縛,真正實現交際式和任務式教學目標。最后是課后鞏固拓展環節,主要采取項目式教學形式,延伸課堂教學內容,從而強化學生的高階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SPOC+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案例
本文將以“能源學術英語Ⅰ”第一單元“能源與日常生活”(Energy and Daily Life)為例,詳細闡述“SPOC+云班課”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環節與具體實施步驟。
1.線上自主學習環節。這一環節需要學生在課前預習課文,觀看SPOC教學視頻(含《名師導學》《閱讀導航》等),了解本單元的教學主題和課文大意,在線完成朗讀打卡和云教材同步練習(主要是單詞和課文結構),在云班課展開對能源類型等內容的討論,并以“一度電的能量”為題,收集相關資料,為后續項目匯報做好準備。本環節具體設計如表1所示。
通過在線預習,學生已經獲取了有關化石燃料類型和形成過程的背景知識與相關詞匯。朗讀和交流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提升了其聽說和閱讀能力。而有關“一度電的能量”的小型調查研究,則可以驅動大學生結合社會實踐學習英語,在社會生活中融入專業知識,滲透價值觀念。同時,云班課提供了師生和生生互動的機會。學生既能夠參與單元主題的討論,又可以就疑難點向教師提問。教師可隨時查看學生的學習動態,也可全程跟蹤學生的討論,以點贊、點撥和糾正的方式參與到課前輔導中來。
2.線下課堂面授環節。線下課堂面授環節以文章的結構為單位,采用語篇分析的方式進行。這一環節包括針對性答疑、主導式分析和導圖式思辨三個部分。針對性答疑環節是教師針對課前預習的內容進行當堂問答、情況檢查以及問題反饋。主導式分析是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發現化石燃料對衣食住行的重要影響,并通過分析和討論判斷作者的立場和態度。導圖式思辨是在篇章理解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畫出整篇文章的思維導圖。本環節具體設計詳見表2。
在線下課堂面授環節,學生一方面了解了化石燃料對日常生活的重要影響:雖飽受詬病,但不可或缺;另一方面,還學會了運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傳統能源和新能源的關系,能夠從理性的角度去分析文中的美國案例,客觀評判作者的立場和觀點,不被一人之言所左右或誤導。這一環節強調交流和互動,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都能夠積極參與回答、討論、點評和互助。同時,云班課平臺提供的一些課堂活動小助手,如舉手、搶答、隨機選人、小組評價等也能為活躍課堂氣氛助力。
3.課后鞏固拓展環節。課后鞏固練習和延伸拓展任務需要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完成。其中,鞏固性練習要求學生完成教材、云教材和SPOC上的作業,并從詞匯搭配、語法結構、句子翻譯、寫作練筆等各方面進行操練。此外,SPOC還增加了詞匯加油站、佳句共欣賞和寫作領路供學生選學。延伸拓展環節主要采用項目式匯報的方式進行,要求學生運用本單元所學能源知識和相關英語表達完成“一度電的能量”的項目設計和匯報任務。具體要求是,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收集相關資料,發放問卷,制作PPT,并匯報錄屏。項目PPT和匯報錄屏需提交到云班課,教師在線上對PPT進行批改和評價,并提出修改建議,同時審核錄屏文件,挑選優秀作品在課堂上展示。本環節的具體任務設計和形式,詳見表3。
由上可見,項目式匯報是一個學以致用的過程,既檢驗了學生的知識學習效果,鍛煉了口語表達和寫作能力,又培養了學生收集數據、描述數據和解釋數據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合作、協調和溝通能力,以及研究和創新能力。另外,云班課上的學生評價、教師評價和組內互評三種評價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讓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去,并且相對公平地衡量學生在項目活動中的參與度和貢獻度,為形成性評價提供有力依據,也有助于為學生制訂下一步學習計劃。
結語
本文以“能源學術英語”中的一個具體單元教學為例,系統探討了“SPOC+云班課”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較之傳統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具有獨特的優勢,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較好的實踐效果,同時也為教師備課、授課和學生學習帶來了新的挑戰。這就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主動適應信息化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趨勢,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和豐富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自身育人素養和教學素養。
參考文獻
[1]吳巖.新使命 大格局 新文科 大外語[J].外語教育研究前沿,2019,2(2):3-7+90.
[2]胡艷紅,徐錦芬.新時代背景下的大學英語課堂:現狀分析與未來展望[J].中國外語,2022,19(2):63-68.
[3]賀斌,曹陽.SPOC:基于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22-29.
[4]呂婷婷,王娜.基于SPOC+數字化教學資源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以大學英語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6(5):85-90+131.
[5]王娜,張敬源.基于“SPOC+小課堂”的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設計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16(9):57-63.
[6]鄭詠滟.SPOC混合式教學在英語學術寫作課堂中的促學效果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9(5):50-55.
[7]楊揚,馮志偉.SPOC混合式寫作教學模式對大學生英語寫作發展的影響研究[J].外語教學,2022,43(2):67-73.
[8]教育部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大學英語教學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5-7.
The Blended Learning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Model of SPOC + Cloud Class: Taking the Course of “Energy Academic English” as an Example
MEI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Beijing〕, Beijing 102249, China)
Abstract: The blended teaching satisfies the learning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it serves as an important practice of applying modern technology to teaching. Taking the course of “Academic English for Energy”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OC + cloud class model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English.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model of SPOC+ cloud class integrates th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digital and online teaching model, and hence it optimizes the for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pecifically, online tasks are more suitable for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while offline tasks are good for teachers effective guidance. The blended model also achieves the three goals of knowledge teaching, skill training and value shaping.
Key words: blended learning; SPOC; cloud class; academic English for ener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