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紅
摘要:體育是一門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參與性和系統性的科目,對于小學生而言,要參加體育活動比較容易,但是要全身心融入體育鍛煉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且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教學手段已經不再適合現階段的小學體育教學。目前,素質教育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而作為一名優秀的小學體育班主任,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要積極地在教學和管理中落實學生核心素養教育理念,尤其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思想文化素養和學習水平的雙向提升,保證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教學;班級管理;德育教學
在小學教學體系中,越來越多的體育教師擔任班主任的職務,他們能夠將本學科的重要思想運用到日常班級管理中,對提高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新的教育條件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當前我國小學德育工作的一個主要任務。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體育班主任,應該要把體育德育教學與小學體育教育有機結合起來,以教學為基礎,挖掘德育的內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和陪伴學生成長的全過程,讓學生在課堂和班級中正能量受到影響,進而推動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一、小學體育班主任管理的積極意義分析
1.1管理準確
體育科目對教學管理的準確性要求更高。因此,小學體育班主任在實施課堂管理時,可以借鑒體育訓練本身的精準性原則,對學生進行管理。這樣一來,可以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合理運用體育知識,又能在教學過程中對教學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創新,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此時小學體育班主任就能建立更加精準的管理框架,實現對學生的精準管理,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體育技能打下良好的基礎。
1.2個性管理
班主任在對學生實施管理工作時,不可能對所有學生都采用相同的方式,這是因為每個學生的思想和個性都有或多或少的差異性,所以小學體育班主任必須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實施教學管理工作,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管理,保證班級管理和體育學科得到有機整合,有針對性地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3溝通處理
小學班主任的工作比較特殊,需要及時解決每一個學生存在的問題,還要及時與學校領導、學生家長進行溝通,如果不能實現有效溝通,會影響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作為體育學科班主任,受到體育學科的影響,在處理班級日常事務上,都比較注重學生的勞逸結合,他們在日常工作中具有極強的溝通能力和處理能力,且教學管理質量都有明顯提升,在他們帶領的班級中,學生通常學習上進,也實現了德智體美勞的各方面綜合發展。
二、小學體育班主任教學管理措施分析
2.1諄諄教誨,言傳身教
在小學體育德育的滲透階段,體育班主任不僅要扮演知識傳播者的角色,還要與學生時常交流思想,做學生的傾聽者,幫助他們培養良好的道德修養。小學生正處于成年過渡期,是長見識的關鍵時期,思想情緒波動大,這時是培養他們正確三觀的黃金時期。小學體育教學和德育息息相關,需要班主任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精心設計,讓學生有意識地在和諧、愉悅的環境中接受德育的培養。小學體育班主任在教學過程中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定位,巧借班主任的身份優勢,言傳身教,時刻呵護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要耐心、細致,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促進學生各方面的健康發展。小學體育班主任只有自己具備高尚的品德,才能更好地落實德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和三觀;平時要嚴謹地看待自己的素質習慣,注意自己的行為要符合班主任和教師的身份,以此塑造高尚的靈魂,提高責任感和使命感;還要通過一言一行感染學生,在上課和平時的學校生活中,時刻注重著裝得體,說話講文明、優雅,舉止穩重、大方,從內在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成為學生心中的榜樣人物。
2.2推進溝通,營造氣氛
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促進教學的推進。因此在小學體育課程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十分重要的。現在體育班主任不能沿用傳統的師生關系相處模式,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指責批評,應該要主動發現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才能推動減負教學的開展,進而促進新型的師生良好關系的建立。另外,還要以培養學生興趣為突破口,構建融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田徑類的教學課堂中,體育班主任可以先和學生討論奧運會田徑這類體育賽事拉近距離,再詢問最近的學習壓力、學習狀態如何,建立和諧融洽的課堂氣氛;然后再教給學生一些跑步訓練的知識,積極引導學生參與訓練,不斷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健康發展。
2.3分析差異,因材施教
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個體與個體之間就會產生差異。在興趣教學中,學生處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要想實現課堂教學高效化,就必須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差異性。為此,小學體育班主任在開展課程之前,應該首先收集學生的學習意向,根據差異做出正確的導向,讓學生在意愿項目學習時,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例如進行接力賽教學時,像男生和女生之間的身體素質不同,就要進行不同的男子女子接力賽訓練。又如,在進行球類教學時,男生愛打籃球,女生一般就對籃球了解不多,因而要進行不同的教學。通過這樣差異化、個性化的教學,學生的體育水平得到切實提升,身體素質也得到了發展。
2.4組織比賽,優化意識
在提高學生運動技術的同時,也可以進行更多的運動競賽,因為體育本身就是一種具有競技性的項目。因此,在體育競賽中,教師可以提高學生的競賽精神,完善他們的技術水平。基于此,小學體育班主任要把握學生的認識特征,告訴他們在競賽中,不但要拼體能,還要拼協作、拼智慧。所以,在隊伍里,大家要互相扶持,建立彼此之間的配合,這才是最關鍵的。當然,比賽有成功就會有失敗,成功不應該沾沾自喜,失敗也不應該一蹶不振。所以,在競賽中培養學生的抗挫能力就至關重要。但由于小學生的個人素質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所以體育班主任要從學生的現實出發,不斷培養學生的抗挫意識,引導學生在比賽中發揮自己的抗壓能力,鼓勵學生在一次次的比賽中積極摸索、實踐,逐步實現自我的突破,進而樹立學生的競爭和抗挫意識,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三、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班主任的工作十分復雜,不僅要引導學生提升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還要加強他們的道德修養培養。所以,體育班主任既要結合自身優勢,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的整體水準,還要運用適當的教育組織方式,找到適當的教學突破口,讓優秀的教育要素在教育教學中產生積極作用,并更好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芝蘭.淺論小學體育德育教育有效策略.體育學習與研究,2021(28):130-131.
[2]王晶.基于立德樹人理念的小學體育德育教育.學園,2021,14(9):35-36.
[3]盧惠珍.有心澆花花更艷——小學體育德育教育滲透分析.散文選刊:中旬刊,2020(2):157-158.
[4]謝小蘭.探究小學體育班主任德育工作如何展開[J].南北橋,2021(8):11.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8.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