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小平 趙麗 郜敏 武志偉

摘 要:從課程思政到專業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創新發展的新主題。基于當前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落實專業思政的薄弱環節,本文以山西能源學院車輛工程為例,依據專業特點凝煉專業核心價值,通過分析了專業思政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強化專業教師思政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建立專業思政的教學體系、制定了專業思政育人的評價機制等實踐路徑,為進一步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思政的建設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專業思政 立德樹人 評價機制 專業核心價值
1 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圍繞新時代高校立德樹人提出了許多新思想,明確了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1]。2018年6月,在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前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提出新時代高等學校應當以本科教育為根本,推進教育回歸常識、回歸本分、回歸初心、回歸夢想,“加強課程思政、專業思政十分重要,要把它提升到中國特色高等教育制度層面來認識”[2],“專業思政”的概念正式提出。
2020年5月,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中強調,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要結合專業特點分類推進課程思政建設[3]。要深入梳理專業課教學內容,結合不同課程特點、思維方法和價值理念,深入挖掘課程思政元素,有機融入課程教學,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專業思政”進一步推進課程思政建設進程。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是為區域經濟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人力資源,肩負著培養“德才兼備”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使命,也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參與者與責任人。本文以山西能源學院車輛工程為例,對車輛工程專業“專業思政”的建設路徑進行探索,依據我院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凝練了專業核心價值觀,結合實際辦學條件及學情,進一步加強了專業思政教師的培養,并建立了“專業思政”教學體系和評價機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促進車輛工程專業課程思政的建設。
2 專業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專業思政”是以專業課程為育人載體,以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位依據,根據專業特點和優勢,如專業學科前沿、行業精神和區域文化等,凝練出本專業培養的核心價值目標,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實現知識講授和價值觀塑造的協調統一,來實現“立德樹人”的隱形課程思政的目標[4]。
專業思政能有效的推進課程思政目標的實現。專業思政是課程思政在專業層面的具體化,與課程思政在育人主體、目標、內容上具有一致性[5]。專業思政引導專業教師從本專業特點出發,挖掘專業思政素材,既能豐富課程思政的教學資源,又能調動教師的專業優勢,有利于思政教學資源的整合優化;專業思政是課程思政在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施的落腳點,根據專業課程特點對專業思政價值目標分解,確定各專業課程的思政育人思政目標,避免了單門課程思政目標構建上的盲目性和碎片化,又有助于課程思政目標的全面落實;專業思政建設實現了課程、思政和專業之間的有效聯動,專業思政將思政育人目標以專業元素滲透于專業課程中,有效解決教育內容和教育層次出現“兩張皮”的現象,有利于德才兼備的高質量人才的培養[6-8]。
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思政”建設是指將根據院校的辦學定位和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在課程思政的指導下,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專業思政”價值培養體系,并確定各專業課程的思政教學目標,并通過培養專業教師,優化教學方法、豐富教學素材資源和改善教學效果機制等方法促使“專業思政”的落實,切實達到塑造價值觀的目標。
3 車輛工程“專業核心價值”
我院車輛工程專業定位與目標:面向區域汽車產業的發展,以培養全面發展,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掌握一定專業技能與研究方法,具有較強學習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以區域汽車行業發展需求為依據,以學院辦學定位為基礎,根據車輛工程專業結合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凝練出本專業的核心價值體系,本專業核心價值體系如表1。畢業生需要具備價值觀有:(1)具備堅定的政治素養,堅定政治文化信仰和愛國情懷,能懷抱民族復興夢想,肩負起歷史使命;(2)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有較高職業道德和規范,具備一定敬業精神;(3)具備高尚道德修養,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個人品格追求;(4)身心健康,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心態,并熱愛勞動。
4 當前應用型本科院校落實專業思政的不足
隨著“專業思政”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逐步推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出現一些消極現象,例如思政案例內容浮于表面、教學方式生硬、不同課程之間案例重復、教學效果評價缺位等問題。為提高專業思政實施效果,培育更優秀的人才,通過教師聽課、專業教師研討和學生座談等方式對我院車輛專業思政落實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調研,通過總結分析,專業思政落實中還在專業教師思政意識和能力不足,專業思政教學資源匱乏和專業思政評價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具體如下:
4.1 專業課教師思政意識和能力不足
專業思政教育要落實到各教學環節,專業教師是第一責任人,也是完成好專業思政的重要保障。但由于專業課教師長期以來專注于專業領域的教學與研究,教學重點集中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上。目前還存在部分專業教師對思政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思政意識不足,教學過程中思政內容滲透較少。此外,在授課過程中,由于專業課教師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儲備不足,對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教學中對思政要素融入生硬,思政教學方法不熟悉,導致目前專業思政教學效果不突出,與培養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4.2 專業思政教學資源建設不完善
課程思政實施過程中,專業思政體系建設不完善,導致相同案例在不同專業課程中多次出現或思政目標不明確的現象;課程思政要素挖掘不足,特別是對專業前沿技術、地域文化、行業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的挖掘尤其缺乏。此外,部分教師從思想層面上已經認知到課程思政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推進的過程中,沒有專業、系統的指導,也沒有團隊的合作,導致的思政元素挖掘費時費力、教輔資源匱乏,難以達到思政內容與專業內容的有機融合。
4.3 思政效果的評價機制尚未建立
客觀的教學效果評價不僅是對教學質量的準確評定,更是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質量的重要依據。目前我院課程評價為傳統課程評價方法,主要表現出基于學業成績的能力導向型評價模式,缺乏對專業知識能力以外的思政教學過程和學生價值觀培養效果等方面的綜合評價。目前評級機制導致評價結果不能體現課程思政建設中育人目標的達成度,不能有效反映專業思政的建設效果,也未起到對改進思政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
5 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思政建設路徑
5.1 注重專業教師思政意識和思政能力的培養
專業教師是“專業思政”實施主體,提高專業教師政治素養和育人水平是達到育人目標的關鍵。針對專業教師在思政理論、價值觀塑造能力等方面的薄弱環節,開展“專業思政”理論學習提高教師思政意識,提高專業教師對“立德樹人”的價值認識;通過示范課學習、參加高水平思政建設研討會,教研室教學研討會和教師互評的等多種方式開展思政教學方法和實踐的探索,形成教師職業 自信和思政育人能力。
為提高思政意識和思政教學能力,車輛工程專業對專業教師提出了政治素質、思政教學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通過組織專業教師學習“思政”相關報告、文件,使專業教師正確認知課程思政實施的意義與必要性,強化專業教師專業思政意識的培養,提高專業教師的思政意識;加強多途徑的思政學習,鼓勵教師參與省內外高水平的思政專題培訓和學習思政示范課;在校內積極開展專業思政研討會、聽課互評等活動,申請校級課程思政課題項目,提升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價值認同程度和育人能力,切實推動專業思政建設。
5.2 “專業思政”的教學體系的建設
專業思政教學體系是“專業核心價值”在專業課程落實中的具體體現。專業課程是融入“專業思政”的核心載體,包含有理論課、實驗及實習實訓等。將專業核心價值按照專業課程特點進行進行分解,對應到每門課程,并隨著專業課的進程,循序漸進完成“專業思政”的教學,以“隱形”的方式達到育才的目標。
根據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車輛工程專業結合專業課程特點,將專業核心價值中的政治素養、社會責任、道德修養和身心健康分解為專業課程思政目標,并對專業課程思政的目標細化為課程的具體要求。圍繞專業課程的思政目標,通過集體備課,針對專業科學、文化、精神等模塊等進行思政元素的提煉,豐富專業思政案例等思政元素;通過聽課互評方式持續改進教學方法,明確專業思政實施步驟和進度計劃,把專業思政目標細化落實到課程教學各環節,構建專業思政的教學體系。此外在科學前沿講座、社會實踐、企業實習和學科競賽等實踐。
教學環節,注重專業思政元素的融入,潤物細無聲的對核心價值的塑造。專業思政教學體系如圖1。
5.3 健全專業思政育人的評價機制
專業思政評價機制是對專業教師教學活動各環節實施專業思政教學過程進行的分析和評估,用以評定專業思政教學的建設工作和實施效果。積極的評價制度可有效指導教師的教學活動,是推進專業思政教學實踐的重要環節。專業思政教學評價應對課前、課中、課后教學活動全過程進行評價,要逐漸形成合理的教學準備、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評價指標。
車輛工程專業針對“專業思政”教學體系開展了評價機制建設,圍繞專業思政教學目標,教學實施方法,教學效果形成合理和規范的多元化評價機制,如圖2所示。在教學準備階段,主要對教學大綱、教案及課件等評價,評價指標為課程的思政目標是否明確、思政教學資源是否豐富、是否能充分體現課程在價值引領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達成效果等;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對課堂授課過程、授課方法等評價,評價指標為思政融入教學的熟練程度和教學中思政互動等;在教學效果階段對學生專業核心價值的掌握程度和專業教師思政教學能力提升程度進行評價,評價方法包括學生評價、師生互評和教師互評,評價指標為學生最終形成對思政目標達成度和教師教學能力等。通過評價機制形成專業思政教學持續改進。評價機制提供了專業課程思政提供衡量標準和提升機制。促進專業思政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的提升,全面推進車輛工程專業思政的建設發展進程。
6 結語
隨著專業思政建設的穩步推進,應用型本科院校專業思政實施中出現思政內容浮于表面、案例重復、效果評價缺位等問題,我院車輛工程專業針對專業思政實施過程中出現問題,針對性的通過提升專業課教師對課程思政的價值認同程度和育人能力,建立專業思政的教學體系和健全專業思政育人的評價機制等改進措施,有效的推進專業思政落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進一步提升應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思政的教育效果。
基金項目:山西能源學院2022年省級教學改革創新項目(項目編號:J20221259)。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5.3,(01).
[2]教育部,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建設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N/OL],2018-6-21.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1806/t20180621_340586.html.
[3]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N/OL],2018-9-17.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810/t20181017_351887.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4]楚國清.王勇.“課程思政”到“專業思政”的四重邏輯[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2.1:18-40.
[5]呂向明. 基于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開展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土木工程專業建設探索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21,8(27):120-123.
[6]鄧建華,馮煥煥. 課程思政目標構建路徑[J].教育現代化,2019,11(88):127-129.
[7]朱夢潔.“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以專業課為視角[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2019.
[8]何源.高校專業課教師的課程思政能力表現及其培育路徑[J].江蘇高教,2019(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