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晶 李宏巖 湯良龍 黃磊 由福吉
摘要:井岡山精神是我們黨在革命斗爭過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吾輩青年投身現代化建設的思想引領和動力。井岡山精神用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能擴散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思維,激發大學生的潛力,增強大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幫助大學生樹立自主創新意識,對大學生轉換思維方式,積極融入社會,轉換角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井岡山精神,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的快速普及,高校大學生的課余時間被上網、聊天、打游戲占據,自主學習意識逐漸喪失,內心脆弱,對未來規劃不足。面對未來去向,他們手足無措,對就業前景預估偏樂觀,心理問題層出不窮。因此,增強學生抗壓能力,強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成為高校育人的首要任務之一。將井岡山精神融入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能夠提高大學生的道德意志力和應變能力,提升大學生的擔當意識,增強大學生心理承受能力,促進高校就業工作更好的開展,為祖國向現代化進軍做好必要的人才儲備。
井岡山精神是我黨在革命斗爭中形成的紅色精神。科學的理論會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發展,歷久彌新,時代會賦予理論新的內涵。新的內涵將會繼承原有內涵的真理而向新的方向前進,取其精華,砥礪前行。在新時代發展中,青年要根據新時代發展所需條件,擁有追求理想的堅定性、實事求是的創新性、艱苦奮斗的實干性、肩負責任的擔當性,讓青年們展現出新時代井岡山精神的耀眼光芒,為新時代中國向現代化強國進軍提供動力。
(一)追求理想的堅定性
堅定理想信念,是井岡山精神的精髓。當今社會,人們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會遇到紛繁復雜的影響因素,井岡山精神能夠增強大學生在新時代下追求理想的堅定性,提升他們做事的恒心,指導他們朝著目標不斷勇敢前行。
(二)實事求是的創新性
實事求是是井岡山精神的核心。創新是發展的源動力,新時代的中國急需實事求是、富有創新意識的新興人才,立足實際,不斷創新,為現代化建設保駕護航。新時代大學生更需要井岡山精神武裝自己,不斷發展、創出新路。
(三)艱苦奮斗的實干性
艱苦奮斗、腳踏實地開展工作是井岡山精神的基石。在新時代我們必須具有不懈奮斗、埋頭苦干的精神,敢于直面發展過程中的困難,激流勇進,努力攻堅克難。
(四)肩負責任的擔當性
依靠群眾求勝利是井岡山精神的法寶,同時,保護群眾也是紅軍的責任。
在當代,建設創新的道路行進過程中,井岡山精神可以引導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道路上,不偏離社會群體,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社會擔當,肩負起創造新時代的任務,揭開世界的新篇章。
凡益之道,與時同行。當今社會發展日異月新,必須緊緊跟上時代的步伐才可能不被拋棄。所以,只有推進創新事業的開展,在國內培育創新文化的豐沃土壤,才能為中國這艘巨大輪船掛起乘風破浪的風帆。近年來,隨著國內經濟發展,社會不斷進步,高校畢業生的從業壓力逐年增加,創新創業成了解決高校畢業生從業難的有效途徑。當下,大學生對創新創業領域不注重,迷失方向的程度很高,高校創新創業工作在社會、學校、家庭、學生個人等多方面因素交匯影響下艱難前行,認清高校畢業生在創新創業領域中存在的問題,成為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理想信念和心理承受力過于薄弱
理想信念是創新創業的坐標,積極健康的心理承受力是創新創業的靈魂,艱苦奮斗的意志力是創業的根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部分大學生在家庭的呵護下,就像溫室里的花朵一樣嬌艷而脆弱。[1]創新創業的過程是大學生第一次真正接觸社會,對社會的不適應感會打破他們在學校營造的驕傲與優勢。在面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和打擊時,信念不堅定和心理承受能力薄弱的問題凸顯出來,直接導致部分學生放棄創新創業。
(二)創新思維過于局限
新世紀創新是動力,發展是趨勢。勇于創新的人才,能夠打破固有思維的限制,創造新的創新創業的機會。而目前高校大學生多數受見識、思維等方面的限制很深,對創新的理解片面化,盲目“跟風”,使得大學生的創業壓力加大,成功率日漸降低。因此,大部分的大學生再畢業之際,還是更多的趨向于選擇其他方式步入社會,開啟職場之路。這就限制了高素質人才群體在創新創業領域中的應用。此刻,急需一個思想為該領域注入新的活力,指明發展的方向,營造開闊的發展空間。
(三)團隊合作意識淡薄,協作能力薄弱
團隊的協作力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具有重要的融合作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團隊的組成人員由于個人能力和情況不同,被分配不同的工作和任務,每個成員的工作狀態都能影響到全局的發展,如果團隊的協作意識單薄,合作力不足,可能會使整個團隊面臨巨大的困難和危機。協同效能不足是大學生創新創業過程中必須重視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四)汲取經驗方式不足,自我革命意識缺乏
自我革命意識是創新創業的大腦。進入新時代的中國,在科技創新,在經濟轉型中,依然保持著自我革命的精神,依然總結、反思過去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從問題中找答案,再將答案填入到新時代新中國的新發展當中去,從而提高中國在新時代中的科技創新,加速新經濟體的形成,保證社會的穩定發展。而剛步入社會的大部分大學生,在經歷創新創業失敗后,不懂得如何在失敗中汲取經驗,如何反省自身錯誤。不會及時進行自我批評,自我反省,這樣難以在下一次創新創業項目中進行新一步的探索,容易在下一次創新創業時重復錯誤,造成嚴重的問題。
新時代創新創業人才是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戰略資源與力量,應當具有堅定信念與遠大理想、創新意識與創造思維、敏銳眼光與深邃思想、堅強意志與剛毅品格、合作精神與協調能力、廣闊胸襟與為民情懷等精神特質,這些特質與井岡山精神內核高度契合。[2]所以,應當將井岡山精神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所結合,將井岡山精神有效應用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中,為國家哺育出擁有堅定信仰與遠大志向、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銳利目光和深厚思想、頑強意志和堅毅品質、團結精神和融合能力、寬闊襟懷和為民情懷等精神特性的新時代創新創業精英,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一)開展信念教育,提升大學生認識,轉變固有觀念
大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理想信念應是積極的、健康的,只有這樣,才會使學生更好的面對競爭激烈的經濟市場,從而為創新創業提供重要幫助。[3]將井岡山精神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講述井岡山革命先輩們的英雄事跡,以實事求是為基礎,讓學生了解先烈們是在何等艱苦的條件下,自力更生,開辟道路,體會創業之艱苦,憑此提高創新創業的吸引力,渲染學生的情緒。同時將井岡山精神與現代社會發展契合,探索自主創業的新道路,培養高校學生敢闖敢干的膽量,樹立堅定的信念,加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創業目標的具體化。針對學生已經或即將開展的創新創業項目進行指導,克服創業過程中的空洞性,激勵學生迎難而上,改變固有的就業觀念,使就業變得靈活變通,提升大學生高質量就業能力。
(二)勇于自我改變,加強自我心理建設
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4]大學生想在創新創業的逐鹿中取得成果,脫離不開自身堅定的創業恒心,還有健康的心理承受力。大學生應該增強自我心理建設,敢于創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除了不斷完善創新創業專題教育外,還應注重將井岡山精神匯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從微末處入手,強化對大學生的挫折教育,可以培養大學生積極頑強意志力和為理想奮斗到底的處事風格,增強大學生的自我改變、自我提升意識,開闊大學生就業創業眼界,提升畢業生心理承受力,規范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幫助他們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三)發掘個人優勢,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潛能
井岡山精神中蘊含的實事求是,開辟創新的內涵,是井岡山精神的主旨所在,可以激勵學生的斗志,篤定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心和決心,提高學生的見識,促進發散思考。高校應當重視對畢業生意志品質教育和自我創新的創新創業精神教育,引領學生了解并深刻貫通井岡山精神的科學內涵。邀請創業成功校友開展講座,為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解答,搭建自我提升平臺,激發大學生自主創業意識,幫助大學生在創業之路上別具一格,造就更好的自己。
(四)優化團隊合作能力,激發團隊協作效果
一個好的團隊需要良好的團結合作,團隊中,良好的團結合作會讓結果變為1+1>2,這就是團隊價值所在。井岡山精神是以國家、集體為承載的。高校應在紅色文化建設上下功夫,使井岡山精神結合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來,弘揚“井岡山精神”,傳承“井岡山精神”,踐行“井岡山精神”。[5] 以井岡山精神為指導,端正大學生們的價值觀,有效激起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合理配置團隊人員,發揮最大效益,提高團隊協作力,使團隊恪守團隊制度,以保證大學生團隊創造出優質的作品。
(五)汲取經驗效率,學會自我總結
黨之所以受到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和愛戴,重要的一點就是始終和人民群眾打成一片,和人民群眾結下魚水深情。[6]這是黨在井岡山實行各項政策,在不斷的調研改革以及實施過程中自我反省,及時汲取失敗后的經驗,學會自我總結,自我改進,自我革命所得到的成果。將井岡山精神作為理念,訓練大學生思維,增強大學生對失敗后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評,在失敗之中汲取和總結經驗,培育其自我革命意識。教育大學生身處創新創業的局勢之中,沉著冷靜,理性面對,學會分析局面,不斷嘗試,在做任何事時,在失敗后分析原因,總結失敗的問題,對失敗的原因進行思考并設計出解決的方案,以便于在下一次處理同類型的問題時,不再犯相同的錯誤,提高正確處理的方式,使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順利開展。
新舊結合,與時共進。將井岡山精神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中并不僅僅只是普通的融入,而是要秉持因勢而新、因時而進、因事而化的原則,使井岡山精神高效地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去。
要因勢而新,運用井岡山精神豐富的教育資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信念注入精神動力。將井岡山豐富的紅色資源與創新創業理念相結合,作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靈魂,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思想指導。
要因時而進,運用新媒體打造網絡教育的平臺,為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項目拓寬學習渠道。堅持把教育著重放到創新創業上,堅持進行互聯網教育平臺的平面化和立體化,以實現教育公開化,符合國內大學生對創新創業教育皆可學習的理念。
要因事而化,運用井岡山精神進行教育實踐的引領,為進行創新創業的大學生提供榜樣示范。將井岡山精神貼近生活、貼近現實、貼近創新創業項目,使得井岡山精神所代表的價值理念、道德與規范具體化,以防井岡山精神對創新創業教育的應用成為空洞的說教。
綜上所述,井岡山精神適用于任何一個開拓進取、奮勇前行的時代,應該成為高校大學生所具有的精神品格。井岡山精神的涵育、產生,事實上就是中國共產黨先輩們在革命的斗爭中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寫照,井岡山精神有效融入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之中,能夠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取得更優質的效果,促進大學生自我提升,促進新時代中國新興人才的發展。 PR
參考文獻:
[1]郭偉華,劉云海,馬建國,謝宗波,曹小紅,黃德娟.井岡山精神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作用[J].廣東化工,2017,44(07):249+248.
[2]張亞勇,胡緒明,肖光文.理解自我革命的三個維度.《中國紀檢監察雜志》.
[3]柯梁,郭曉華,曹根鳳,劉宇,許瑋,覃嘉佳,韓財安.井岡山精神融入高校“雙創”教育的價值與應用[J].農家參謀,2020,(06):275.
[4]劉芳.井岡山精神與當代大學生的紅色教育[J].時代報告,2021,(08):158-160.
[5]鄧雅瓊,王萌,吳雙雙,錢磊,徐偉,周楓,蔣志宇,王玲瓏,魏韶鋒.井岡山精神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教育的探討[J].光明中醫,2020,35(21):3466-3468.
[6]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勝利燎原的星星之火.人民日報,2021-6-10.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