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佶君
摘 ?要:小學數學教學工作發展至今,在教學模式上進行了很大的創新,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求,同時還要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問題分析能力的有效強化。“說理”課堂的構建主要是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鼓勵學生自主分析,結合不同的數學內容,能夠清晰地說出其原理,并且結合自身的理解思維,有效解決學習問題,學習過程中能熟練、準確地闡述分析的思路,進而改善學習效率。借助“說理”課堂的構建,有效強化學生深度分析能力,促進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
關鍵詞:小學數學;“說理”教育;課堂構建
一、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授課不重視引導
新課改教學時期,教師不論在教學模式還是教學思維上,都要進行有效的改革和創新,基于數學知識的不同特點去結合不同的生活方式進行講解,這樣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思路和課堂主動性。數學教師在講解內容時,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多以講解為主,并沒有重視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進行分析。久而久之,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主思維逐漸被消磨,取而代之的是被動學習的心態,這樣并不利于學生自身能力的發展,同時也會影響“說理”課堂的構建。
(二)課堂上學生缺乏表達
數學知識存在著一定的抽象性,這給學生的學習過程帶來了一定的壓力,會讓很多學生在不能完全理解教師所講解的內容后,逐漸降低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動力。小學生的學習動力多以學習興趣為主,在數學課堂上,大部分教師只會針對教材的教學內容進行提問,但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本身存在局限性,導致在學習中并不能夠充分理解教材內容,進而影響課堂的互動效果,讓師生之間的交流產生一定的障礙,這樣不利于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同時還會讓學生喪失更多的表達機會。
(三)課堂上缺少實踐活動
新課改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要求上有很大的差別,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結合教學內容編制不同的教學流程和策略。但是很多教師由于自身的觀念比較傳統,同時又比較看重學生對數學課本知識的理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安排的實踐活動比較少,多以強化學生理解為主。這樣的教學思想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會導致數學課堂的教學氛圍變得凝重。
二、“說理”課堂構建需要考慮的因素
(一)尊重學生主體地位
“說理”課堂要想得到有效構建,首先教師要明確自身的教學角色,在新課改相關要求下,教師要全面深入地貫徹新的教學要求,以學生為中心,以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教學原則,使大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教師對自身的重視,進而提升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主動性。在課堂構建時,之所以要考慮到學生主體因素,是因為“說理”課堂的核心,是教師要以強化學生自主表達為主,不斷引導學生學習和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因此教師要不斷總結經驗,結合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構建,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積累知識,強化能力,促進“說理”課堂的有效構建。
(二)強化數學知識互動
新課改時期,教師要想有效制訂教學方案,要認識到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弊端,并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在課堂上要以啟發式教學為主,打破傳統以自主授課為主要模式的課堂構建。在內容講解上,教師要激活學生自身探究思維,以不同的數學知識為啟發點,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中與教師進行積極互動。結合不同的問題,強化學生進行理解和作答,逐步提升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夠改善傳統課堂的教學現狀,進一步優化“說理”課堂的構建策略。
(三)合理編排教學流程
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較難主動去思考。在課堂上教師的講解流程一蹴而就,從始至終都是以教師陳述為主,不論是在知識點的滲透,還是在課后練習等環節,學生的思維發展并沒有得到教師的重視,同時課堂上也缺乏教學的靈活性。在進行“說理”課堂構建時,教師要注重表達的重要性,在教學流程上要進行合理化改編,以鼓勵學生陳述為主,結合不同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能力展現。只要學生敢于表達,并且能準確表達,這樣自身的學習思維和理解能力都會得到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也會逐漸改善。
(四)鼓勵學生表達質疑
數學課堂上,很多學生由于邏輯思維能力偏低,在理解速度上會比較慢,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更注重課堂的整體教學成績,并沒有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時間去分析和吸收,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課堂表現缺乏應有的觀察。這樣會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信心逐漸下降,進而影響學生的表達欲望。很多學生的學習能力之所以長時間得不到有效提升和改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學生缺乏表達的勇氣,對數學知識即使產生了疑問,也并沒有在當下與教師進行溝通。所以構建“說理”課堂,教師就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表達質疑,在遇到數學問題時,要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只有師生之間的互動變得有價值,才能夠促進教學工作的順利推進,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
三、小學數學“說理”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課堂交流緩解學習壓力
傳統教學時期,注重學生成績;新課改時期,注重學生的能力,這是教學本質上發生的變化。所以在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角度去分析影響學生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結合現有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效率,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緩解原有的學習壓力,感受到課堂的人性化,這樣才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良性交流。創新教學形式,讓小學生自身的學習思維得到有效激發,結合不同角度去引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有效帶動,這樣才能促進課堂知識的有效傳授。現實課堂上,大部分學生缺乏表達的勇氣以及知識點的總結能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要不斷引導學生從簡單的內容進行分析和探究,鼓勵學生闡述自己的觀點,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積累經驗,逐步緩解課堂上拘謹的狀態。
例如,講解“混合運算”一課,學生由于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導致一些計算效率偏低的學生感到較大壓力,遇到難題不自信,計算速度也比較慢。結合這一現狀教師可以與部分學生進行交流,先鼓勵學生態度認真,再分析學生的思考方式,最后鼓勵學生繼續學習,準確最重要,不能求量不求質。教師要運用幽默的語言去激勵學生學習,讓學生獲得動力,緩解學習壓力,同時提升學習效率。
(二)分析教材內容恰當提問
構建“說理”課堂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自主表達,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新課改教學背景下,教師要充分注重學生個人能力培養,運用因材施教的理念,在講解不同的數學內容時,要制訂恰當的教學流程,這樣才能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認知。新的教學方式下,教師要側重知識點的引導,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為最終目標,讓學生能夠在學習中總結經驗,提升學習效率。在制訂教學方案時,教師要分析所要講解的內容,以及如何引導學生去深入探究,在課堂上要有效利用課堂提問的方式去啟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分析和思考,激發學生自身的質疑思維,讓數學知識得到有力的推敲,最終逐步強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講解“梯形面積”時,教師要結合“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講解流程進行思考,如何啟發學生表達,讓學生對所學習的知識有足夠的探究興趣。首先教師可以結合之前學過的知識,通過練習題,復習面積計算的公式。然后結合圖形的特點,讓學生表達梯形和平行四邊形的相同點和差異。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可以把梯形變成平行四邊形,接著讓學生表達梯形面積應該如何計算,最后得出結論。通過問題教學,讓學生的思維逐步被帶入課堂中,有效給予學生課堂表達的勇氣和自信。
1. 尊重學生主體強化互動
數學知識除了與數字相關之外,還包含著一些關于圖形圖表的相關知識,教師在講解不同內容時要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學生學習的特點有效總結教學模式的制訂,在課堂上要強化師生之間的有效交流,通過學生表達去確定講解流程,這樣才是對學生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樹立正確的學習思想,與教師共同探討教學內容,幫助學生解決現有學習問題。小學生的學習能力需要教師循序漸進的指導,同時也要不斷強化,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改變心態,盡快融入新課改的課堂流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學習能力。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以制訂多媒體授課流程,讓學生能夠直觀地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變化過程,激發學生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能夠充分表達自己所想,有效提升自身的邏輯思維,讓數學課堂不再沉寂。
例如,講解“位置與變化”時,教師需要通過立體圖形的擺放,讓學生思考三種角度觀察的平面圖。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授課,首先通過鼠標把不同的立體圖形進行擺放,然后讓學生去分析并回答出具體的平面圖。這樣的形式能夠有效減少教師授課的準備時間和講解時間,直接通過直觀想象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分析和解答,能夠有效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又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不僅能夠尊重學生自身能力的差異,又能夠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不斷提升學習自信,通過難易不同的問題解答,學生的學習也更有效率,進而促進學生的自主表達,有效提升“說理”課堂的構建層次。
2. 合作探究鼓勵學生闡述
合作化學習是新課改時期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方式。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知識點去制訂合作化學習流程,鼓勵學生在合作探究中進行有效闡述。這樣的方式能夠降低學生與教師互動時的心理壓力,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逐步改善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的表達能力更強,更能夠快速總結數學原理。在“說理”課堂構建上,教師要從學生的學習能力角度進行分析,把學生進行靈活分組,讓每一組的學生學習能力都存在一定差異。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和互相學習,進而改善單一化學習所帶來的負面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小組中提升學習自信,加強對數學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在未來數學課堂實踐中能夠積極表現。
例如,講解“統計圖”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搜索數據龐大的數據資源,有效涵蓋教材中統計圖的重要內容,然后把學生進行分組,鼓勵學生合作探究,最后以小組的形式去闡述分析的過程及最后的結論。通過這一教學要求,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在短時間內激發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小組模式下,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有效觀察,結合學生的學習弱項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有效指導,并鼓勵學生進行表達。在“說理”構建過程中,教師還要針對學生表達的側重點進行有效指導,逐步強化學生快速找準重點內容,結合統計圖中的條件進行分析,提升小組學習效率。在最后的闡述過程中,教師要進行總結,不斷鼓勵學生進行更高難度問題的嘗試,讓學生能夠在數學課堂上提升成就感,對未來的學習充滿期待。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教學時代,教師要立足于數學基礎知識,不斷培養學生文化能力,讓學生在學習道路上不僅能夠在語言上得到有效強化,在自身的思維能力以及反應力上也能得到有效提升。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致力于學生自身邏輯思維的培養與強化,在課堂上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運用“說理”教學模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強化學生對數學原理的有效應用,進而提升整體數學教學質量。數學教師在制訂教學模式上,也要隨著教學改革工作的不斷發展而靈活進行變換,運用長遠的教學目光去看待當下的課堂,構建創新教學形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豐富性和重要性,并且結合數學實踐,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強化能力,提升素質。
參考文獻:
[1]陳杰明. 構建“說理”課堂 落實深度學習——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J]. 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02):76-77.
[2]王柳理. 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構建有效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22):94-95.
[3]于建峰. 淺談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構建有效課堂教學策略[J]. 讀寫算,2021(11):1-2.
(責任編輯:鄒宇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