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雷雷


【摘要】目的:臨床髖關節置換術中應用神經阻滯麻醉的效果探究。方法: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采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患者,根據麻醉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兩組,觀察組選取40例患者,對照組選取40例患者,觀察組采用超聲引導下髂筋膜間隙阻滯復合淺全麻方式,對照組采用常規全麻方式,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等指標變化情況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達到100%的優良率,相比對照組麻醉效果更好(P<0.05)。結論:對經歷髖關節置換術的患者來說,采取神經阻滯的方式進行麻醉,能夠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認知功能所受到的影響大幅降低,并且還能夠有效控制患者在圍手術期的疼痛。
【關鍵詞】神經阻滯;髖關節置換術;麻醉;血流動力學;疼痛;認知功能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ultrasound-guided nerve block anesthesia in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CAO Leilei
Dang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Dangshan, Anhui 235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nerve block anesthesia in clinical hip arthroplasty.Methods:80 patients treated with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0 to December 2022were selected,and the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anesthesia,the observation group selected 40 patients,and the control group selected 40 patients.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ultrasound guided iliac fascia space block and light general anesthesia,and the control group used conventional general anesthesia to compare the changes of anesthesia effect,heart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observation group achieved a 100%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anesthesia,and the anesthesia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anesthesia through nerve block can greatly reduce the impact of their hemodynamics and cognitive function,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pain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Key?Words】Nerve block; Hip replacement; Anaesthesia; Hemodynamics; Pain; Cognitive function
患有該疾病的老年患者當中大部分人群都伴隨有高血壓、糖尿病等老年綜合疾病。由于這類患者的循環系統基本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代償能力不足、生理機能出現了嚴重的退變等相關問題,如果對其采用椎管內的方式進行麻醉,這種情況下開展髖關節置換術,當對患者的麻醉效果達不到相關要求時,在術中患者血流動力學極易發生波動等相關情況,這樣就對手術的效果及預后狀況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響[1]。此外,有研究顯示,不僅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會發生一定程度的波動,而且患者的認知出現功能障礙也是由于麻醉效果不佳導致手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因素之一,患者的記憶力也會出現一定的減退、嚴重地影響了其日常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難將自己的注意力集中[2]。這些問題都是由于患者缺失了認知功能所引發的神經系統癥狀,癥狀較輕的患者會對其情緒造成影響,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喪失自主能力,患者經過術后1周的恢復發生認知功能障礙概率會達到60%。本研究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方式進行麻醉,并對患者的麻醉效果、疼痛等相關方面的情況進行了系統的觀察,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選取了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所收治的80例采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的患者,并根據采用的麻醉方式將這些研究對象分為兩組,其中觀察組選取了40例患者,對照組選取了40例患者。觀察組,男16例,女24例,年齡65~77歲,平均年齡(73.35±6.19)歲;對照組,男17例,女23例,年齡66~76歲,平均年齡(73.35±5.39)歲。采用卡方檢驗的方式來進行對比兩組患者的性別,通過對比發現,兩組數據存在著的差異不大,不存在相關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采用獨立樣本f的方式進行檢驗兩組患者的年齡及手術時長,通過對比發現,兩組數據存在著的差異不大,不存在相關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本次研究已經得到了碭山縣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同意,且參與研究的所有患者都已經將知情同意書進行了簽訂。納入標準:①患者采用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并且類型都是屬于單側;②患者沒有對麻醉的禁忌證。排除標準:①體質過敏的情況;②患有腦卒中、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病史;③患者還有凝血功能方面的障礙;④患有糖尿病、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
1.2 方法
麻醉方法:麻醉前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訪視,一方面掌握患者身心健康狀況,判斷患者是否能夠如期進行手術治療;另一方面提高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消除患者負面情緒,提高患者依從性[3]。與此同時,指導患者術前常規禁食、禁飲8h,術前30min肌肉注射0.5mg硫酸阿托品注射液(安徽長江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4021900)。患者入室后,在麻醉護士協助下完成生命體征監護設備連接、靜脈通路開通、補液等工作。
對照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常規全麻操作,即采用“0.4ug/kg枸櫞酸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54172)+1.5mg/kg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國藥準字J20130013)+0.6mg/ kg羅庫溴銨(廣東星昊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03495)+0.05mg/kg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1037)”進行麻醉誘導,患者意識喪失后,進行加壓面罩給氧操作、氣管插管操作等。為降低手術操作刺激,切皮前追加5μg枸櫞酸舒芬太尼,術中持續泵注0.05~0.15mg/(kg·min)丙泊酚、0.1~0.3ug/(kg·min)瑞芬太尼(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43315),每30min追加1次0.1mg/kg苯磺順阿曲庫銨(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20090202)。
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實施超聲引導下髂筋膜間隙阻滯復合淺全麻,即常規消毒鋪巾后,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進行超聲掃描[美國索諾聲M-Turb彩色超聲診斷系統,國食藥監械(進)字2014第3233513號],確定股動脈,在髂前上棘與恥骨聯合連線外1/3位置下2cm左右處用22G穿刺針以45°進針,經闊筋膜、髂筋膜,進入髂筋膜下間隙,回抽無回血后,注入3mL生理鹽水,通過超聲圖像了解液體擴散狀況,判斷穿刺成功情況。穿刺成功后,注入30~40mL濃度為0.2%或0.3%的羅哌卡因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137)30mL,髂筋膜阻滯起效后,實施全身麻醉,麻醉方法同對照組。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將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進行對比,重點對麻醉前、切皮時等相關時段患者的動脈壓、心率等指標發生的變化,當患者術后2、6、12及24h后,對兩組患者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來對結果進行分析;當患者術后3d后,對兩組患者的精神狀態進行測試。麻醉效果:患者在手術期間疼痛十分明顯,嚴重地影響了手術的正常進行,評價為差;患者在手術期間疼痛比較輕微,對其靜脈進行用藥后能夠得到有效地緩解,可以評價為良;手術整個過程非常安靜,患者不會感覺到痛感可以評價為優。采用VAS進行評分,分值設定在0~10分,所得的分值越高說明疼痛越嚴重。MMSE評分主要包括的內容有時間定向力、注意力等相關維度,分值為0~30分,評分為0~9分為認知功能障礙比較嚴重、評分為10~20分為中度認知功能障礙、評分為21~26分為輕度認知功能障礙、27~30分為正常。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對比
通過對比發現觀察組患者中有23例麻醉效果為優、17例良,優良率達到了100%;對照組10例麻醉效果為優,10例良,優良率為50%。表明觀察組麻醉效果明顯要優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及心率對比
患者在進行麻醉前,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及心率比較都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切皮時及手術結束時,觀察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及心率都要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VAS評分對比
術后2、6及12h,觀察組患者所得的VAS評分要比對照組低(P<0.05);而兩組患者術后24h的VAS評分比較沒有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MMSE評分對比
術前,觀察組患者MMSE評分為(28.33±1.11)分,對照組患者MMSE評分為(28.25土1.07)分,兩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85,P=0.628>0.05), 具有可比性。術后3d,觀察組患者MMSE評分為(26.85±1.18)分,對照組患者的MMSE評分(26.13±2.23)分,觀察組MMSE評分高于對照組(t=2.674, P=0.008<0.05)。
在臨床中髖關節置換術非常常見,近年來,相關研究學者發現,不僅麻醉藥物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應用麻醉藥物的方式也同樣會對其形成一定的影響[4]。為此,筆者圍繞著神經阻滯與常規的麻醉方式進行了系統性地對比,全面分析其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具體麻醉效果。神經阻滯麻醉能夠最大程度確保手術過程中患者保持穩定的血流動力學。并且通過超聲引導下能夠進一步操作神經刺激儀,從而能夠使定位更加精準、操作更加規范,最大程度保證鎮痛效果[5]。本次研究中,采用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應用效果明顯更佳,并且在動脈壓、心率等方面所展現出來的優勢更加的明顯。另外,本次研究通過對兩組患者術后的疼痛、認知功能進行觀察發現,觀察組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疼痛程度明顯要比對照組低,而且該組患者的認知功能也要明顯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方式能夠有效地降低損害血流動力學、認知功能的程度,且麻醉效果也比較理想,值得在臨床廣泛應用。

參考文獻
[1] 龐秀麗,陳娟,徐豐贏,等.神經阻滯麻醉聯合全麻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的麻醉效果分析[J].貴州醫藥,2021,45(1):89-90.
[2] 賀釗,李帛謙,沈海琳,等.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麻醉對急診股骨骨折手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海軍醫學雜志,2021,42(2):205-208.
[3] 韋寧華,王波.超聲引導下神經阻滯復合全身麻醉對老年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鎮痛效果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20,23(6):663-666.
[4] 劉崗,閆博,許立新.術前股神經阻滯對老年髖部骨折病人術后急性疼痛和阿片類藥物使用的影響[J].實用老年醫學,2018,32(5):458-461.
[5] 景顏,陳麗,尹蕓生.股神經阻滯和舒芬太尼用于髖部骨折麻醉前鎮痛效果的比較[J].中國醫師雜志,2016,18(S1):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