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陳

摘要: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在接觸知識、鞏固知識、應用知識的重要時期,這一階段的知識能極好地緩沖小學階段所學知識,也能為高中學習奠定基礎.因此,著眼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貫徹教師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十分重要.教師理應尋找行之有效的培育核心素養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空間,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
關鍵詞: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實踐
數學核心素養可以基于數學學科固有的特性,結合學生在后天學習中獲得的數學知識、思想、能力以及理念幫助學生形成一種穩定的學習狀態.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把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擺在首要位置,尋找數學核心素養教學方法,形成素質教育體系,實現數學教學的高效實施.
1核心素養教學的有效方法
1.1給予學生主動學習空間,促進學生獨立思考
數學學科中包括的抽象、邏輯、推理、分析等思維是需要學生充分地思考和掌握的.教師只有結合教學內容,科學規劃教學步驟,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學習空間,才能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有效發展,才能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1.2設計獨特教學活動,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發展
教師應該在各類教學活動中實現學生精神文化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應立足于教學目標,挖掘豐富多元的教學素材,通過教學活動的驅動帶領學生探索知識、完善知識,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和數學能力的全面發展.
1.3實施問題解答機制,深化學生知識理解
數學學科具有完整嚴密的邏輯系統,注重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邏輯思維養成.因此在實施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善于以問題驅動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知識的完整形態,并形成自身嚴密的邏輯思維,提高自身的數學學科素養.
2初中數學核心素養教學案例
本文以初中數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23.1圖形的旋轉”教學為例,簡述如何基于學生能力培養,結合具體教學內容開展初中階段核心素養的數學教學.
教學分析:
圖形的旋轉為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三章第一節的教學內容,是學生繼平移、軸對稱之后學習的又一圖形變換,既是對學生圖形變換思想的深入培養,也是對學生幾何抽象能力的提升.在這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帶領學生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得出旋轉的數學描述,并結合具體的實踐探索獲得旋轉變換的三要素,從實踐到理論,再經理論到實踐,多方位探索圖形旋轉的性質與實際意義,為后續學生學習對稱圖形以及中心對稱等相關知識做好鋪墊的同時培養學生得數學核心素養.
教學步驟:
2.1情境創設,概念引入
教學情境:教師利用PPT等多媒體教學輔助工具展示實際生活中旋轉的案例,以旋轉的紙風車、摩天輪、時鐘以及圍繞太陽旋轉的地球,讓學生觀察這些案例,分析并總結它們之間共存的性質.
教師:從上述實際案例中,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什么特殊的運動方式?
學生:這些物體的運動都是圍繞某一定點進行運動的,比如紙風車是圍繞中心的白點運動、摩天輪是圍繞中心的支撐點運動、時鐘的針則是圍繞時鐘的中心運動、地球是圍繞太陽運動.
教師:沒錯,上述物體的運動都是圍繞某一點進行運動,在這種運動方式中隱藏著一種數學圖形的變換形式——圖形的旋轉,這也正是我們今天這堂課需要重點學習的知識.
設計意圖:以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引入教學主體,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獲得概念,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2.2實踐觀察,形成概念
教師設置教學活動,帶領學生感知圖形旋轉的概念及三要素.
活動一:實踐觀察,深化概念
如圖1所示,教師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小朋友蕩秋千的動圖,小朋友甲的運動軌跡如圖1左下圖所示,小朋友乙如圖1右下圖所示.
教師:動圖中小朋友的運動方式有什么特點?
學生:同之前觀察的物體運動方式一樣,都是圍繞某一點進行運動,在這里,該點是秋千的頂點,及圖1下圖所示的O點.
教師:沒錯,這幅圖也是展示圖形的旋轉,那到底什么是旋轉呢?
師生討論:根據實踐觀察結果,初步得出圖形旋轉概念: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圍繞某一個定點按照某個方向進行轉動即為旋轉.
活動二:實踐操作,明晰要素
教師:為了進一步帶領大家理解圖形旋轉的概念,現在請大家在紙上進行旋轉的繪制:對一段直線OA進行旋轉.
學生活動:根據教師給出的繪制條件,學生的繪制情況出現了分歧,簡單分為如圖2所示的三組情況:
(1)組:同學將OA以點O為定點,分別往左、右旋轉了60°得到OA′、OA″;
(2)組:同學將OA以點O為定點往右旋轉了60°得到OA′,然后以OA上某一點B為定點往右旋轉了60°得到O′A″.
(3)組:同學將OA以點O為定點,分別往右旋轉了60°、80°得到OA′、OA″.
教師:根據大家的繪制情況,同學們有沒有發現在進行旋轉操作時,我們需要確定什么條件才能進行有效的旋轉變換?
學生:結合第(1)組情況,首先應該確定旋轉的方向;結合第(2)組情況,還應該確定旋轉所圍繞的定點;結合第(3)組情況,我們還應該確定旋轉的角度.
教師:很好,結合大家的操作結果和分析結果來說,我們需要明確,再進行圖形的旋轉變換時,應該確定其旋轉的方向、所圍繞的定點以及旋轉的角度,在這里我們分別將它們定義為旋轉方向、旋轉中心以及旋轉角度,這三個也稱為圖形旋轉的三要素.
設計意圖:通過獨特豐富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對圖形旋轉概念以及三要素的理解和總結,全方位促進了學生抽象思維、數形結合思維的發展,有利于數學核心素養教學的展開.
2.3結合實際,應用性質
這一環節需要學生應用圖形旋轉的性質解決實際問題,在實際中進行旋轉操作.
例1如圖3所示,作出繞點O進行順時針旋轉的圖形.
例2如圖4所示,E為正方形ABCD上任意一點,連接AE的三角形ADE,作出繞點A進行順時針旋轉的圖形.
設計意圖:活學活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全方位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促進素質教學的開展.
總而言之,為了打破現階段教育的壁壘,實現教學質量的攀升,教師應該實施核心素養教學方法,通過教學體系的優化來完善教學手段,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帶領教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參考文獻:
[1] 蔡麗碧.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20(8):2.
[2] 蘇靜霞,馬紹文.基于“綜合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J].數學之友,2022,36(1):16-18.
[3] 許榮好.分形幾何在高中數學中的滲透[J].數學之友,2022,36(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