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浪潮席卷而來,我國制造類企業面臨著內部新產品研發、產品迭代加速、外部競爭環境越來越激烈的多重困境。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制造類企業的資金管理必須跟上。如果把市場競爭比喻為沒有硝煙的戰爭,那么充足的資金就是為這場戰爭提供的充足彈藥。然而,目前我國制造類企業在資金管理方面還存在著諸多問題,比如管理層不夠重視、資金管理內控制度尚不完善、資金管理精細化程度不夠以及資金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進一步提升等。本文針對制造類企業資金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以期能幫助制造類企業提升資金管理水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和企業的價值。
關鍵詞:制造業;資金管理;內部控制;信息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制造類企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如今,中國制造已經成為一張世界名片,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引擎。制造業不僅是知識密集型產業,也是資金密集型產業,制造類企業的資金深入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因此,對企業的資金實施高效、專業的管理,成為企業轉型現代化企業的必經之路。
一、資金管理及相關內容
資金管理是指企業對資金的來源和使用進行預算、控制、監督、考核等各項工作的統稱,其目的在于幫助企業提高資金運作效率、降低資金風險、節約資本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資金管理是一套完整的科學管理體系,其主要內容包括資金預算、資金控制、資金監督和資金考核。
資金預算是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及其相互關系進行預算,它是公司業務戰略的落實工具,通過資金預算能夠提高企業資金使用效率,規避企業財務風險,還能夠為企業制定發展戰略,為企業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資金控制是管理當局和財務組織(財會機構、人員)對資金運動和日常財務活動進行管理控制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是內部控制的重點。資金控制的目的是防止資金流失和企業發生支付危機,保持現金流流動的均衡并通過現金流有效地控制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
資金監督主要指企業對其資金的運動過程和使用狀況實施監督。通過資金監督能夠發現資金管理中可能存在被擠占、挪用等違規行為,確保企業資金安全,能夠監督預算執行效果,考核資金使用效率。
資金考核對企業的資金實際運營狀況與資金考核指標進行對比,并且激勵督促企業提高資金管理效率,降低資金管理風險。
制造類企業因為自身的特點,資金收支金額較大,固定資產所占比重比較大,設備維修資金難以預測,資金周轉相對較慢,其管理難度比一般企業要大。從財務具體操作層面來看,制造類企業資金管理主要有現金、營運資金、信用風險、銀行關系維護等方面的問題。其中現金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短期現金收支預測、短期資金關聯調撥、短期投資與融資管理、銀行賬戶管理等,要保證公司短期資產流動性和現金類資產安全。營運資金管理主要是負責公司營運資產與營運負債管理,通過對公司短期應收資產與短期負債的規劃和預算,提高公司資金使用效率。資金信用風險管理是管理客戶信用風險,保障及時收到客戶全額付款。
二、制造類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
1.管理層對資金管理不重視
我國的制造業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產業門類齊全,企業配套好,這是制造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優勢。但我國制造業仍存在產業基礎薄弱、高端供給能力不足等問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制造業正朝著智能制造方向改變,競爭態勢逐漸白熱化。制造業要在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就必須創造出引領市場的產品。在這種背景下,管理層的更多精力放在了打造品牌、樹立品牌、增強研發實力、不斷引領行業技術創新等領域,而對企業的資金管理不甚關心。以資金考核為例,很多制造類企業對資金的考核不重視。制造類企業資金考核在年末的考核中所占分量非常低,通常不超過10%,甚至有的企業沒有對資金考核的要求,僅僅將其作為財務考核的內容之一。
2.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完善
一個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應該包含資金預算、資金控制、資金監督和資金考核,形成完善的資金管理內部控制體系。2021年,國資委印發了《關于加強中央企業資金內部控制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央企要高度重視資金內控管理工作,落實內控部門的資金內控監管責任、工作職責與權限,明確監管工作程序、標準和方式方法,構建事前有規范、事中有控制、事后有評價的工作機制,形成內控部門與業務、財務(資金)、審計等部門運轉順暢、有效監督、相互制衡的體系。但國資委在組織對央企的檢查過程中發現,很多央企在資金管理方面都存在著資金管理體系不健全、制度執行不到位、支付管理不規范等相當多的問題,這些問題同樣存在于制造類企業中。
2019年4月30日,康美藥業發布了金額高達300億元的貨幣資金“會計差錯”,消息一發布,資本市場嘩然,財務界也表示難以置信。當然,后經證監會立案調查,康美藥業存在的問題非常多也非常嚴重,但其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出現了巨大的漏洞則是公認的事實。比如,康美作為上市公司,董事會下設立了審計與風險委員會,但面對如此巨大的貨幣資金“會計差錯”卻沒有異議,其資金管理體系中的資金監督職能形同虛設??得浪帢I作為上市公司處于層層監管下尚且如此,一般的制造類企業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則是常態。
3.資金管理精細化程度不夠
制造類企業不僅要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還要對資金實行精細化管理,這樣才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很多制造類企業雖然有相應的資金管理體系以及內部控制制度,但是相應的制度不夠細化或者執行不到位。以銀行存款賬戶管理為例,制造類企業采購業務、銷售業務資金進出頻繁,供應商和客戶遍布全國甚至全世界,企業可能會在各地開設銀行賬戶。有時為了和銀行維護良好的關系,也會在不同的銀行開設銀行賬戶,盡管這些賬戶可能開設后是閑置賬戶。這些實際情況就造成企業可能開設了很多銀行賬戶,但是不定期清理,導致“僵尸”賬戶、閑置賬戶越來越多,非常不利于企業資金管理而且銀行賬戶管理不善,還容易給企業帶來資金風險,給企業造成損失。再以康美藥業為例,公司表面上有貨幣資金管理的相關制度,但事后被立案調查發現公司對現金的管理存在疏漏。眾所周知,企業對現金的管理應該每日梳理當日的經濟業務,全部登記日記賬,結出賬面余額,并與庫存現金實地盤點核對,做到日清月結。而康美藥業在執行層面并沒有做到每日盤點,日清月結。這樣的上市公司資金管理不規范程度對社會公眾來說簡直就匪夷所思,但又確確實實發生了。實際上,還是資金管理精細化程度不夠,對細節執行不到位。可以肯定的是,不止一家康美藥業,還有千千萬萬家的制造類企業對資金的管理比較粗放,很多細節尚需完善。
4.資金管理信息化程度有待提升
高效的資金管理離不開高效的財務信息化系統。很多制造類企業信息化程度還比較低下,甚至有的企業還停留在僅用財務軟件進行賬務處理的階段,更別說資金集中高效管理。一個案例是,某注冊資金為98 722.23萬元的制造類企業,至今月底銀行存款的余額還得人工從每個銀行的余額進行歸集,財務報表的編制、結轉損益都由人工完成。如此規模的制造類企業財務信息化程度與其企業規模嚴重不匹配。2021年,財政部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綱要中明確提出,會計職能要實現從傳統的算賬、記賬、核賬、報賬向價值管理、資本運營、戰略決策輔助等職能持續轉型升級。要積極推動會計工作數字化轉型,將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實現對單位核算流程和管理的全面覆蓋,將信息化新技術應用于會計基礎工作、管理會計實踐、財務會計工作和單位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建設。財政部為會計行業的發展引領方向,企業的財務管理要跟上時代的腳步。顯然制造類企業的資金管理,有些企業跟上了發展的腳步,而有些企業則被遠遠甩下。
三、制造類企業資金管理策略優化
1.強化資金管理意識
財務管理活動能創造企業價值,這在會計界早已經形成共識,但很多人包括企業的管理層,對會計的認識還停留在會計就是做賬、報稅,主要任務就是搞會計核算上面。事實上,財務管理創造企業價值,高效的資金管理也能為企業創造價值。京東是我國的電商巨頭,其資金管理水平在財務界也具有標桿的作用。以其營運資金管理中的應付賬款管理為例,應付賬款是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或接受勞務供應等業務應支付給供應者的賬款,在會計上確認為負債。2020年年末,京東的應付賬款及應付票據金額達到了1100.8億元,占到當年營業成本的10%以上。以京東在電商行業的強勢地位,應付賬款主要來源于占用上游供應商的貨款,這1100多億元的負債基本上都是不付利息的,京東的資金管理為企業獲得了巨額的無息沉淀資金,極大地降低了企業的資金成本率,為企業創造了不菲的價值。
當今市場經濟下,很多制造類企業每年的資金流量巨大,企業要強化資金管理意識,牢記資金管理能創造企業價值,加強資金管理活動,能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充足的資金,提升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2.完善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
制造類企業要按照資金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內控體系,包括資金預測、資金控制、資金監督和資金考核,明確資金內控監管工作原則和任務、職責權限和控制程序。
資金預測方面,要求企業重視資金預算的編制。資金預算的編制要符合企業實際情況,要盡可能詳細、細致、全面。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對制造類企業來說,固定資產占比較高,當前數字化、人工智能浪潮下制造類企業生產線更新換代加快,企業需要投入大筆資金。企業在對固定資產更新換代之前,務必要做好項目論證和資金預算,避免出現固定資產更新換代過程中,資金供給不上造成項目爛尾的情況,這種情況會給企業造成巨大的損失。除了重視資金預算的編制,企業還要做好資金預算的審批、調整、執行、控制等工作。
資金控制方面,企業要側重于對日常財務活動進行管理控制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要求制造類企業從微觀層面細化資金內控在資金支出、收支結算、銀行賬戶、網銀支付、票據管理、不相容崗位設置、上崗資質、定期輪崗、后續教育等關鍵環節的控制觸發條件和控制標準、缺陷認定標準,確保內控要求嵌入資金活動全流程,形成各項資金使用制度,并做到精細化管理。
資金監督方面,要求制造類企業資金管理過程中要兼顧資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動性,定期開展資金檢查和管理工作,形成相應的監督制度,以保證企業能合理調度資金,加速資金周轉,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一方面,企業要對制定的財務制度定期檢查,比如定期檢查現金庫存狀況,是否賬實相符;對企業的大額款項做好跟蹤檢查;嚴格管理財務印章;檢查資金支出審批權限與程序;監督各項資金支出的執行狀況是否合規等。另一方面,為提高資金管理的效率,企業要以資金預算為準繩,嚴禁預算外項目,特殊情況按相關程序調整預算。企業的財務部門要加強資金預算、統計、分析、報表等環節的控制與管理,監督資金的使用是否在規范的管理軌道上。
資金考核方面,要求制造類企業要把資金實際運營狀況與資金考核指標進行對比。制造類企業要結合實際情況,制定資金考核指標,可以考慮以資金利潤率為核心指標,資產周轉率、銷售現金比率、盈余現金倍數等指標作為補充,按一定的權數進行加權平均,來考核資金管理的效率,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配合資金管理順利推行。
3.搭建資金管理系統,實施資金集中化管理
2021年,財政部印發《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綱要中明確提出“十四五”期間,要積極推動會計數據標準的實施工作,在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建立跨部門的會計信息交換機制和共享平臺,初步實現會計監管信息在不同監管部門之間形成互通共享,消除部門間的會計信息孤島。依靠業財融合打造財務共享平臺是制造類企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資金管理系統作為共享平臺中的一環,一方面能對資金實施高效管理和監控,另一方面能將資金管理系統嵌入共享平臺,打通資金管理與業務之間的壁壘,實施二者之間數據的對接。
目前國內很多制造業巨頭都采用的“司庫型”資金集中管理模式,如海爾、長虹、TCL等。海爾集團建立了一個又一個的資金池:本幣現金池、外幣現金池、票據池等,對各項資金分類集中管理。據報道,海爾集團在實施資金集中管理之前,對外匯的管理是公司成員單位獨立核算,自主收付匯。這種模式下企業的外匯資金余缺、幣種不同,集團大量的外幣資產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曾給企業帶來巨大的外匯風險。外匯集中管理項目上線后,海爾集團建立了內部交易對沖的匯率風險管控體系。截至2021年,該項目實現內部共享20余億美元,節約匯兌成本逾5000萬元人民幣,累計為集團外幣資產規避匯率損失達數億元人民幣。
普通的制造類企業資金管理可能無法達到海爾這類企業的管理高度,但這些先進的企業給普通企業的管理指明了方向,起到了示范作用。企業要構建適合自身的模式,堅持資金集中的前提,本著成本效益原則,摸索出現代先進管理經驗與企業實際的最佳結合點,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四、結論
資金作為企業運營的“血液”,與企業的生存、發展息息相關,現代企業管理越規范,越是以財務管理,特別是資金管理為核心。制造類企業加強資金管理已成為降低經營風險、提高運營能力、促使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形勢發展的必然選擇。鑒于制造類企業在資金管理中存在著各種問題,企業要強化資金管理意識,轉變思想,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內部控制制度,對資金實施精細化管理。為應對財務管理向業財一體化轉型,制造類企業要建立現代化的資金管理信息系統,向先進的企業學習,打造適合自身需求的資金管理系統,實施資金集中管理,提高資金管理效率。
參考文獻:
[1]柳志南,王玉紅.數字經濟背景下A公司資金管理數字化的應用[J].財務與會計,2021(17):29-32.
[2]張超等.集團企業資金集中管控模式研究——基于文獻研究視角[J].會計之友,2021(13):113-118.
[3]陳修菡.財務共享下A 集團公司資金管理研究[D].青島:青島理工大學,2022.
作者簡介:余仕蛟(1984.10— ),女,漢族,四川省彭州市人,本科,中級會計師,重慶渝江壓鑄有限公司,研究方向:資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