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業 朱建華
摘 要:跨文化交際是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融合跨文化交際,不但能夠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而且能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認識,使學生更加流暢地開展英語溝通和互動。文章主要采用學情分析法和實驗教學研究法,探討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與融合的必要性,從滲透背景文化資料、滲透單詞文化內涵、滲透思維方式差異、立足口語交際訓練四個方面,探索跨文化交際的滲透路徑,以供廣大教育工作者借鑒。
關鍵詞:跨文化交際;初中英語;滲透;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3-9132(2023)24-0123-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24.041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英語作為一門國際語言學科,學生只有熟知語言背后的文化知識,才能運用最恰當得體的語言完成交際和溝通。為此,教師應當明晰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與融合的必要性,根據英語課程目標、學生的文化儲備和興趣愛好,深入開發英語教材和互聯網教學資源,加強向學生滲透跨文化知識,引導學生站在跨文化的角度,開展語篇閱讀、口語運用等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辨別能力,解決學生在英語交際中的文化缺失問題。
一、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與融合的必要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通俗來說就是教師根據英語課程內容,通過資料簡介、情境創設等手段,向學生滲透與英語課程有關的國際文化知識、語言習慣和風俗禮儀等,組織學生基于文化和語境因素開展口語交流和運用活動,以此培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促進學生在英語溝通中更得體地運用語言。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與融合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有利于擴充學生的國際文化知識儲備。在過往的初中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學生只要扎實地掌握了語音、語匯和語法知識,就能順暢地開展英語閱讀和交際活動。這種認知是片面的,語言和文化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學生如果在文化知識方面存在缺失,是很難真正學好英語的。將跨文化交際滲透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能夠從根本上擴充學生的國際文化知識儲備。如教師可以根據教材語篇的主題和內容,利用課外資料和互聯網素材,向學生滲透英語國家的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使學生能夠從文化理解的角度開展語篇閱讀和語匯學習,從而彌補學生國際文化知識體系的缺失[1]。
第二,有利于深化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認識。鑒于中西方文化背景方面的差異,在語言交際過程中,很多表達習慣、語匯含義都存在明顯的區別,學生只有關注這些文化差異點,才能在交際中自主規避語用錯誤。將跨文化交際融入新時期初中英語教學是深化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認識的必行舉措。如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圍繞稱呼、節日、隱私、禮儀等,引導學生比較、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處,從而提高學生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和辨別能力,為學生跨文化溝通構筑堅實的基礎。
第三,有利于促進學生開展無障礙的跨文化交流活動。語言是交際的工具,學生學習英語知識和交際技巧,都是為參與跨文化交流做準備。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跨文化交際,能夠促進學生開展無障礙的跨文化交流活動。如在口語交際訓練中,教師可以根據交際話題和具體的句型,向學生普及有關的國際文化知識,以及英語國家人們常用的口頭表達方式,然后組織學生正式參與口語交際訓練活動,從而減少學生語言運用和表達錯誤的出現,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與融合對策
(一)滲透背景文化資料,構建學生跨文化交際知識儲備
現階段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科的認識,還停留在學習基礎語言知識的層面,沒有領會到英語的文化屬性。為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引入跨文化交際,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關注英語教學內容背后蘊含的文化要素,全面分析英語教材內容,采用多媒體情境創設、講故事等教學手段,向學生滲透背景文化資料,組織學生展開交流和討論,增強學生跨文化交際的知識儲備。
第一,應用多媒體資源滲透背景文化資料。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該根據英語教材語篇的話題,為學生收集相關的背景文化資料,資料類型以圖片和視頻為主,文字介紹為輔。備齊各類背景文化資料后,教師可以使用PowerPoint等課件制作工具,將資料素材整理成圖文結合、影音并茂的課件,用于在滲透背景文化時向學生展示。如在關于打招呼的語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應用多媒體資源滲透背景文化資料時,就可以從英文原版電視劇和電影中選擇一些人物打招呼交談的片段,制作成課件展示給學生。在學生觀看后,教師提問:“同學們,在這些影視劇片段中,英語國家人們見面打招呼具有怎樣的習慣?”學生結合資料分析、討論后反饋:“如果打招呼的雙方是朋友或同學關系,那么雙方的交談方式就比較隨意,常用Hello、Hi等打招呼;如果在正式公開的場合打招呼,或者打招呼的對象是長輩、比較尊重的人,那么打招呼的用語就要正式一些,通常是根據會面的時間先問好,然后再談論天氣、健康狀況等話題。”這樣,通過應用多媒體資源滲透背景文化資料,學生初步了解了英語國家人們的交際習慣,有效地掌握了跨文化交際知識[2]。
第二,應用故事教學法滲透背景文化資料。故事教學法深受學生的喜愛,在滲透背景文化資料時,教師可以根據英語課文的主題和內容為學生精心收集含有國際文化知識的趣味故事,包括繪本故事、童話故事、傳說故事等,通過故事講述的方式引導學生主動了解和教材語篇有關的背景文化,然后組織學生交流,促進學生吸納跨文化交際知識。如在和感恩節有關的英語教學中,教師在應用故事教學法滲透背景文化資料時,就可以選擇感恩節主題的童話繪本故事,使用電子白板為學生展示繪本插圖,繪聲繪色地講述故事情節。在學生聆聽故事后,教師提問:“同學們,結合故事情節和繪本插圖,大家了解到關于感恩節的哪些風俗習慣?”學生交流后回答:“感恩節的食俗是吃烤火雞、南瓜餅、甜山芋、紅莓苔子果醬等;活動習俗有舉行化裝游行、戲劇表演、玉米游戲、南瓜賽跑等;每逢感恩節來臨,在外的人都會回家與親人團聚。”這樣,通過應用故事教學法滲透背景文化資料,學生掌握了充足的跨文化交際知識,體驗到探索國際文化的樂趣[3]。
(二)滲透單詞文化內涵,擴充學生跨文化交際語言積累
在英語學習中,初中生正處在基礎語言知識輸入的關鍵期,單詞教學在英語課程中占比非常大。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別,許多英語單詞的意思與直譯迥然不同,單詞文化內涵的差異也會延伸到短語和句子,學生如果不了解這些差異,很容易在交際中出現失誤。為此,將跨文化交際融入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聚焦單詞教學,加強向學生滲透單詞的文化內涵,引導學生掌握相同單詞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義和區別,從而擴充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語言積累。
在基于跨文化交際滲透單詞文化內涵時,教師應該整合英語課程中的目標單詞,對于存在不同文化內涵的單詞,采用問題導學法,先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認知闡述單詞的含義或象征意義,然后教師再講解英語文化視域下單詞的意思。講解時,教師可以搭配具體的例子,幫助學生理解詞匯的文化內涵。如在關于顏色的單詞教學中,在學生初步了解各單詞的讀音和拼寫方法后,教師把blue出示在電子白板上,并提問:“同學們,藍色在我們的文化中,是否具有特殊的象征意義?”學生討論后回答:“在中國文化中,藍色一般被用來描述事物的顏色,有時也可以表示深邃和沉靜。”教師適時講解:“在西方文化中,blue的象征意義稍多一些,除了大家闡述的含義之外,藍色在西方還是高貴、嚴厲、沮喪的象征,比如blue blood就是名門望族的意思,blue laws表示嚴格的法規,Things look blue是事不稱心的意思。”學生立即對探索單詞的文化內涵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圍繞教材中其他顏色的單詞,分小組應用信息設備合作查閱每個顏色單詞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下象征意義的差異,查閱完畢后小組之間共享成果。這樣,通過滲透單詞的文化內涵,學生準確地把握了英語單詞的文化意義,從而鞏固了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語言基礎[4]。
(三)滲透思維方式差異,深化學生跨文化交際語用理解
思維方式是文化和語言溝通的紐帶。語言的表達和運用受思維方式的支配,中西方在文化背景和思維方式等方面的差異,形成不同的交際和行事習慣。在現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中,由于學生對中西方的思維方式差異缺乏足夠的認識,經常用漢語的表達習慣開展英語交際活動,致使經常出現不合時宜的語用錯誤。為此,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合跨文化交際時,教師應該著力向學生滲透中西方的思維方式差異,利用教材課文和交際案例,引導學生了解國際文化背景下不同的思維習慣和特點,從而深化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語用理解。
在基于跨文化交際滲透思維方式差異時,教師應根據英語教材中的語言運用內容,引導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和漢語的表達習慣,分析中西方人在思維方式上的不同之處,提醒學生在運用英語進行表達和交談時,盡量符合西方人的思維習慣和特點。如在以送禮物為話題的語篇閱讀教學中,學生通讀語篇并感知大致內容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語篇中的主人公在收到禮物后做了什么?說了什么?”學生回顧語篇內容后回答:“收到禮物后主人公當面拆開禮物,并對禮物贊不絕口,還向送禮物的人表示感謝。”教師追問:“從大家日常的生活經驗來看,我們中國人在接受他人的禮物時會有哪些表現?”學生討論后反饋:“收禮人一般會再三推辭,在推辭不下之后才接受禮物,并對送禮人說下次不要破費了等客套話。通常情況下,收禮人不會當著送禮人的面拆開禮物。”教師講解:“中國人重螺旋式思維,西方人重線性思維,所以在交際和語言運用方面,中國人的表達方式是委婉、含蓄的,西方人往往采用直接的方式交流。大家還能列舉其他一些表現中西方思維方式差異的例子嗎?”學生交流后舉例:“在受到他人的夸贊時,中國人一般是回應自謙的話,西方人通常是欣然接受并答謝。”這樣,通過滲透思維方式差異,學生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際的思維模式和語用能力[5]。
(四)立足口語交際訓練,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實踐能力
在英語教學中滲透背景文化資料、單詞文化內涵和思維方式差異,都是為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服務的。學生在積累了一定的國際文化知識后,教師還應該加強開展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引導學生通過真實的口語交流,對語言知識和交際技巧學以致用,從而顯著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實踐能力。
在跨文化交際理念下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時,教師應該根據教材語篇的主題和文化要素,采用多媒體資源或者真實的生活場景,為學生創設口語交際情境,引導學生圍繞交際主題,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對話演練,教師在其間引導學生注意規避文化理解和語用錯誤。如在關于打電話的口語交際訓練中,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已經掌握了打電話的基本用語和表達習慣,教師就可以播放英文電影中的打電話片段,組織學生同桌之間合作,分別扮演電影中打電話者的角色,以談論周末活動安排為話題開展口語交際訓練活動。在學生的交際過程中,教師應該流動觀察課堂,主要查看學生是否將This is…speaking表達成I am…,如果發現學生出現此類語用錯誤,教師必須及時提醒和糾正,并向學生重申英語國家的打電話用語習慣,鼓勵學生多練習幾遍。這樣,通過開展口語交際訓練,學生就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跨文化交際技巧,從而助推學生的交際成功[6]。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滲透與融合跨文化交際,不僅有利于擴充學生的國際文化知識儲備,而且能深化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認識,還能促進學生開展無障礙的跨文化交流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全面分析英語教材和學生的學情,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向學生滲透背景文化資料、單詞文化內涵和思維方式差異,同時重視口語交際訓練的開展,從而多角度構建學生的跨文化交際素養,實現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高效滲透目標。
參考文獻:
[1] 李華.核心素養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22(40):91.
[2] 沈繪然.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的滲透[J].安徽教育科研,2022(26):27.
[3] 黃曉萍.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里的滲透與融合[J].教育藝術,2022(4):14.
[4] 張婧.初中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31):81.
[5] 漆小平.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分析[J].新課程,2020(27):78.
[6] 何玲.淺析跨文化交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生英語,2020(22):13.